爱吃爱玩007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个弱点,其实是人性中最大的自卑。
过于在意他人的想法,其实就是害怕得到他人的否定,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这源于一种恐惧: 生而为人,我们天生有一种害怕自己不被看见、不被肯定的恐惧。
只有被看见、被肯定,我们才会拥有一种存在的安全感。
所以我们特别需要被看见和肯定。
然而现实是,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不被看见、不被肯定。
甚至经历了非常多来自他人(特别是父母)的比较和否定。
所以我们不断地在经历这种恐惧,不断地在寻求一份安定的存在。
一直很想吐槽这句话,「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句话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烦恼,原因都可归于此。在意别人认不认同自己的想法,在意别人觉不觉得自己差劲,在意别人是否质疑自己的选择。每次发现自己在意时,我们会烦躁、会气愤,为什么自己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什么无法做到「做自己」?
但是什么是「做自己」?
大概是这样的。我们认为, 如果自己被他人的看法影响了,并且选择了妥协和屈从,没有听从自己的意愿,那我们就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做别人。
小时候,妈妈对你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又懂事又聪明成绩又好!”
你内心顿时会收到几个信息:
一是我的妈妈不喜欢我,因为我自己很不好。
二是我本身没有价值,是可以被别人拿去比较的。
三是今后我只有在被比较中胜出才能够得到肯定。
四是今后我应该要按照妈妈的标准去塑造我自己。
这些信息在你的生活中不断重复、扎根成为信念。
你就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特别留意来自父母对你的要求、标准和态度。并逐渐养成了一种在意他人想法的思维模式。
你慢慢长大,接触的人、收到的评价和意见越来越多,这种思维模式也越来越得到强化和扩大。
其实【一个人不应该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出自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完全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
因为我们都是【活在关系之中】的。
问题在于,【过分】看重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且由此带来了【过分】的情绪反应。这个其实是跟【自我价值感】有关的,自我价值感是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自身的价值。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的人,通常都是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要怎么去解决呢?
1、分清事实和投射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以为的并不是别人以为的,意思是,我把对自己的看法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以为别人也是这样认为自己的。
比如说你认为自己很差,比较自卑,当别人在一些场合说了一句很中立的话,“这个工作做得不是很好,你再花点时间改正一下吧”可能他并没有影射或者贬低你的意思,针对的事情而不是你这个人,但是你听了之后,自动地认为他在说自己很差,这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对方身上。所以,你需要冷静下来去思考:为什么我会对这句话反应这么大?别人的话是故意针对自己吗?还是自己的投射?认清这一点,对于缓解你的情绪会有帮助。
2、设置一个情绪分界点。
可以是2个小时,可以是1天。(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在这个分界点之前,允许自己愤怒,允许自己悲伤,允许自己焦躁,也可以去宣泄,可以去哭泣。但是一旦过了这个情绪分界点,就要告诉自己,好,该哭也哭过了,该愤怒也愤怒过了,接下来我要收拾心情,投入到下一件事情当中去了,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这相当于一个仪式,给自己暗示。开始的时候,可以尽量把情绪分界点设置得长一些,后面再逐渐缩短。这样可以避免自己长时间被一件事情影响到情绪。
3、换位思考。
请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自己会花多少时间去想别人的生活?
有关于别人而不是关于自己的事情都可以。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其实根本毫无意义。
因为对自我价值不确信,即不自信,所以才会受到恐惧的驱使,不断向外去寻求认可的信息。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自信,而且是真正的自信。
人的自信有两种模式:一种是“ 依赖自信 ”,即依靠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在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认同时会非常的开心,在被别人否定和拒绝时会嫉妒的难过。然而我们从外界收获的那些肯定,只能暂时填补内心恐惧的黑洞,并无法带来真正的“自信”。
另一种是“ 无条件自信 ”,即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评判标准,不需要任何的条件,我完全的尊重和接纳自己。只有这种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1.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别人。
毋庸置疑,这是任何一个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的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别人抛弃你。
而这一切害怕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我们问题的触发因素:父母要求我们成为他们期待的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是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被他们抛弃的风险。而对于儿童来说,被父母抛弃,就意味着死亡。
对于这种死亡风险的恐惧促使着我们不得不去试图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导致自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自卑的人基本都会过度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自卑和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这两者是一个交叉作用的关系。
3.敏感
敏感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受伤,容易多想。
4.将自己与别人对比。
只要你将自己和别人对比,就必然会对你造成伤害。
「不停地令自己变强,不停的令自己变得更完美,从而能在将自己与别人对比的时候胜过对方」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不管你变得多强大,不管你变得多好,这个世界上绝对还是会存在着比你更好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你总会有不如人的地方,你总是会受到挫败。
所以最根本的是,一开始就要意识到你根本没有丝毫拿自己与别人比较的必要性,放弃了对比,也就没有了痛苦。
5.不能接纳自我。
人的自尊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依赖性自尊」,即依靠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在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认同时会非常的开心,在被别人否定和拒绝时会嫉妒的难过。
会「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就是属于「依赖性自尊」。
第二种是「独立性自尊」,即不再依靠外在的评判标准和他人的目光来看待自己,而是完全的遵照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看待自己。
但独立性自尊的人在有些时候也会因给自己制定了太高的标准而产生挫败。
第三种是「无条件自尊」,即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评判标准,不需要任何的条件,我完全的尊重和接纳自己。
只有这种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
有条件的自尊本质上只是在玩「找到一个标准,满足这个标准」从而自我安慰的把戏罢了。
所以当一个不能够接纳他自己的时候,他的内心就是空洞无物的,他无法从自身内部获得支撑,而不得不从外界寻求认同和力量。
6.试图成为别人。
人都有一个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是导致非常多的神经症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不论是我们的文化还是父母和长辈的教诲,都是在教我们成为一个“别人”,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做你自己就好。
试图去成为“别人”,试图变得“更好”“更完美”“更有钱”“和更多的异性发生关系”这些是驱使很多人存活着的动力,但这些本质上只不过是满足了你的一种虚假的幻想而已。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终其一生都活在这种幻想里,他们一辈子都是在为了外界的评判标准而活,他们为了成为“别人”而浪费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生。
以上这六个直接原因,只要你能彻底将其中的一个问题解决,那么你基本上就能够不再去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了。
但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你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是非常难的。你没有目标,也没有方法。你可能也没有执行力,很难坚持下去。
在这里,我将我这些年所有的经验和思考全部分享出来,我会从所有的角度全方位的帮你建立起一个自信,自尊,自爱的核心信念,如果你能够将以下这些信念内化,那么你不需要做很多就能够逐渐的改变自己的问题。
你在意的不是别人, 而是别人对你的看法, 你担心别人发现你不够好,你希望得到来自别人正面的反馈, 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是可以通过提升能力、增强自信解决的。
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爱的缺失;二是不自信。
(1)爱的缺失,源于原生家庭父母对孩子不恰当的养育方式。 孩童在五岁前,需要得到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和肯定,一个孩子要得到至少5000次的正面肯定才会建立自信,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被孩子感受到,就会建立孩子爱的安全感。孩子知道,不管自己怎么淘,都是被接纳和被爱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自信而独立。相反,如果只有做好孩子、听父母的话才会得到父母的爱,那么孩子就会非常在意父母的一举一动,非常在意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为了得到肯定和爱,孩子会学会察言观色,刻意讨好父母。这种需要努力正确才能得到父母肯定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内心会缺乏能量,会不自信,会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 他们在意的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 因为肯定对他们而言就是爱,那是对原生家庭爱缺失的弥补。但是,从别人那里寻找爱和肯定,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效果并不好。因为你缺失的是父母的爱,不是别人的爱, 对父母爱的缺失最好的弥补途径是自爱、自己爱自己,或者遇到一个无条件爱你的人 。
(2)不自信,源于能力缺失或差距过大 。一个人只会在意自己没有的、或严重缺失的、或跟别人差距过大的地方。长的漂亮就不会在意别人对相貌的评价;你有几十个亿,就不会在意别人对你穿几十块钱衣服的评价;你是一家公司的ceo,就不会在意别人评价你写文章有几个错别字。你一个月拿两千块工资,在一个月收入百万的人面前,自然会生出卑微和渺小的念头。这就是能力不同,带来视野不同;眼界不同,带来心胸不同。经历过滔天巨浪就不会在意微波荡漾。 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你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因为做得不够好,担心被别人发现说出来 。
解决的办法:
1、针对爱的缺失
爱的缺失,可以通过“他爱”和“自爱”两种途径解决 。他爱是遇到一个可以给予你无条件爱的人或者遇到一个完全理解你的爱人,他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让你重回孩童时代,重新体验被爱的感受,得到无条件的关爱。一般而言,你信任的长辈、知心爱人、或心理咨询师可以扮演这种角色。他爱的缺点是你得遇到怎么一个人,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有些人可能努力了很久,寻觅多年,都没有遇到。自爱就容易多了, 自爱就是自己爱自己, 父母没有给你的爱,你自己给自己补上。自我也没有时间限制,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开始。 自爱的三种重要渠道:自我激励、增强力量训练、做公益。 自我激励就是自己肯定自己,拿个小本本开始写成功日记,每天变着花样夸自己,不要不好意思,往死里夸;增强力量训练,是通过 体育 锻炼宣泄内心压抑的情绪,同时通过力量训练增强内心的坚定和因爱的缺失带来的内心力量的匮乏;做公益是付出爱收获爱,是极好的弥补爱缺失的途径,当你去关心他人,也会收到别人对你的肯定和真挚的关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互动,会让你感受到被爱,是极好的疗愈方式。
2、针对缺乏自信
可以通过清除障碍和培养优势,双管齐下增强自信 。你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因为你知道自己做的不够好,担心被别人发现说出来。 增强自信的三个途径:改变观念、清除障碍和培养优势。改变观念,从“我不够好”变为“这件事做的不够好”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你人没有问题,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你要做的不是自惭形秽,而是想办法“如何把事情做好”; 清除障碍, 选取一件困扰你的事情,制定计划去解决这个烦恼,没解决掉一个你的困扰,你的内心就会都一份坚定的力量; 培养优势,选取一个你喜欢或擅长的技能,把这个技能养大养好 ,去获得专业资格背书,去参加比赛获得排名等,养大技能,需要可以磨炼,每一次的刻意磨炼,都是增强你自信心的途径,每当你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你对这件事的掌控感就会越来越强,对事情的掌控感就是你信心的最大来源。关于增强自信的详细介绍,我在对文章“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的回复中,有更详细的介绍,欢迎参考。
总之呢, 现在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因为我们有在意的事情,才会促使我们去提高自己,去增强实力,去变得强大,去遇到更好的自己。不要担心在意别人的看法, 用上面写的方法去训练和提升自己吧 ,等有一天你内心力量足够强大,你会对未来充满自信,会拥抱一个辽阔的天地,别人的看法就会变得无足轻重。
識食過人
操作方法 01不要太过于执著争当第一。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想法,在平常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于执著争当第一。当你能力不足的时候,争当第一就是一种幻想,不如放下这种幻想好好的去努力,如果你是第一自然就会变成第一。如果你本身的能力达不到第一,目前阶段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第一。02不要把失败看得太重。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想法,在平常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失败看得太重,一定要理解,生活中的失败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做什么事情经历失败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你把失败看作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别人的那些看法,也就不会太在意了。03用实际行动转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在平常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用实际行动转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比如你喜欢穿裙子,但是有人总是说你不适合穿裙子,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裙子,让人家真正的明白你也很适合穿裙子的。04注重自我需求。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在平常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重自我需求,千万不要一味的成全别人。有时候成全和理解别人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这种成全和理解太过分的话,就特别容易造成自己的委屈。有时候也要多多照顾一下自己的需求。当你能够照顾自己的需求以后,对于别人的看法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了。05其实他人并没有那么在意你。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明白,其实他人并没有那么在意你,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多半是你对自己太过关注。如果对于别人所说的,你都特别的看重,大部分都会比较痛苦,所以一定要明白,其实他人并没有那么在意你,可能只是想打打嘴炮,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基本上对于别人的看法也就不那么在意了。06偶尔不让其他人说服自己。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偶尔不让其他人说服自己。如果在讨论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让别人说服自己的话,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好欺负的人,或者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当你偶尔不让其他人说服自己,坚持自己的看法,那么别人会认为你也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就不会轻易对你有什么看法了。07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在平常的时候当别人,对自己有一些看法的时候,一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别人在对你评头论足的时候,一定要勇于的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当别人感受到了你的感受,就不会或者减少对你品头论足了。这样你就没有了在意别人看法的条件了。08让自己慢慢成长。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就让自己慢慢的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经历也会比较的多,这种情况下,对于自我的认知会越来越客观,整个人也会变得柔和起来,渐渐的对于别人的看法你会不那么在意了。
芦苇薇薇
其实,曾经我也跟你已有一样的想法,有时候很开心的去跟别人说话,如果别人很冷淡的对我,我就会认为我肯定是说错什么让她不高兴了,然后就满脑子胡思乱想,什么也干不进去。等到后来我跟我好朋友说起来的时候他们通常是说:哎呀,我当时根本都没注意。有时候只是我们单纯的想多了。换个角度想想,其实在乎别人得想法也不是个太坏的事,如果你听到别人说你不好,你不必生气,也不必气馁,你应该努力,去改掉你的缺点,你想呀,不是所有人都好会告诉我们我们自己的缺点的,从另一个角度想,这并不是坏事。人家说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所以,你应该高兴,听到自己的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改正。让自己变得更好,从中,你也会学到很多的。人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你就当是成功路上的一点磨练吧,如果你能过欣然接受并且改过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同样的也有句话是:我们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即使是神,也做不到,对吧。你要做的是自己去筛选,到底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什么是值得自己改正的,什么是在嫉妒自己而不必在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果非常的出类拔萃,肯定又会招来部分人的嫉妒,不必在意的。这其中的事情还得你自己去衡量,别人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事,我是这么认为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人。 如果我们试图依靠别人的看法生活,那我们就是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了一堆沙子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而想法也在随时改变。如果有谁想取悦所有人那么只会变得筋疲力尽,并且可能一个人都取悦不了。 一个人活在这个社会里,完全不在乎别人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实的做法是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的想法,也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如果只是了解自己,凡事都按自己的想法来,搞不好会变得一意孤行,要是只是关心别人的想法,整天思索别人会怎么想自己,那真的会变得很累,总有一天这种劳累会压垮你。所以你要有自己的一个空间,不论是与朋友一起,还是自己和自己独处的时候,你要能够有机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想笑就笑,想说什么就说,力求能直接表现出自我。没有朋友或者朋友们没空的时候,去酒吧喝喝酒,蹦蹦迪其实也都是选择,重要的是能让自己疯一下,你放开了,阳光也就能照进来了。 事实上,人们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对你有过多的想法。你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每天遇到的问题、挑战、和成功上,同样,其他人也是这样去做的。通常,人们只关心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且他们通常讨论的也是关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时候别人随意的一句话,可能他自己都不记得了,只是他一时的感受,但是你听到了,并且信以为真,对自己的评价发生改变,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认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所以希望通过外界他人的评价来证实自己的能力。要想改变这种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习惯,需要做以下几点。 首先认知上改变外控,我是我,别人是别人,别人没时间特别关注我,我也没时间关注别人,别人不需要我负责,我也不需要对别人负责,我有太多事要做,凭什么我要让别人来控制我,难道别人比我自己还重要吗?这样就慢慢地把控制点移到自身内部来。 其次,情绪上自由表达自由渲泄,不卑不亢与别人交往,心理有什么想法及时表达出来,向外泄不要向内压,当你体验到一种轻松时,你会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喜欢这种方式。 最后,行为上要作一些改变,主动交往,主动帮助人,把自己的想法用行动表达,学会对抗也学会道歉,要不了多久你就会体验到改变,体验到进步,体验到成长,体验到快乐与自信。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生命的重心。要对自己有信心,做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轻松做自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