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3

百年帝国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马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州小诸葛

已采纳

西南政法大学没有招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

中国政法大学有犯罪心理学方向~~!

0402J1犯罪心理学

01犯罪心理学

02司法心理学

03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

马皑 :副教授、犯罪心理学方向在读博士生。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学、越轨社会学、刑事司法心理学以及社会问题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有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

040203应用心理学

15.心理咨询与治疗

16.心理分析

17.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

18.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

19.临床社会心理学研究

20.变态心理研究

武汉大学有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040203应用心理学

0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03司法与犯罪心理学

04健康心理学

05职业(职业健康)心理学

06政治领导心理学

07社工心理学

08组织管理心理学

09经济心理学

张春妹,副教授,硕导, 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社会适应,同伴和家庭关系 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犯罪评估

我是心理学的张老师~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心理咨询师马皑

237 评论(15)

草莓牛奶L

1、《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思考》,中国法学2003年4期。《中国刑法学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全文转载。《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2、《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政法论坛2003年6期与乐国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3期摘录。3、《再论犯罪选择》,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12期,全文转载。《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06年8月版,全文收录。4、《犯罪人本质属性辨析》,政法论坛2008年3期。《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09年3期,英文。5、《对当代中国法律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思考》,心理学在司法中的价值,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6、《审讯中的心理学原理》,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期。7、《人性,犯罪人的人性与特性》,刑事法探究第3卷。8、《法律心理学基本问题探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9、《析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社会控制》,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0、《中国法律心理学的兴盛与发展》(日文),法与心理学(日本)2011年3月。11、《重视心理学在调解中的价值》,法制日报2011年3月9日。12、《犯罪研究之我见》,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4期。13、《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心理学报2012年第3期。14、《心理学在司法中的作用》,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5期。15、《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12年第7期。16、《袭医的社会心理成本有多高》,法律与生活2012年第10期。17、《加拿大碎尸嫌犯的变态心理》,北京科技报2012年6月11日。18、《涵养我们的“廉政文化”》,人民日报2013年4月26日。19、《缓解白领焦虑的五法》,人民论坛2013年第28期。 1、《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文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副主编。2、《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3、 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犯罪心理学》第4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参著。4、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参著。5、《心理学在司法中的价值》,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副主编。6、《源于不平等的冲突──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实证研究》,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7、《犯罪人特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版。8、《中国人心态扫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9、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参著。10、《剑桥司法心理学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版,主译人。11、《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主编之一。12、《法律实践中的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主编。近期主持项目1、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维护稳定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心态研究”。2、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社科项目:“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与对策”。3、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项目:“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心理支持”。4、2008年中国行为法学会项目:“行为的法律调控”。5、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与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合作项目:“公安干警心理调适系统研发”6、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ZH088):“中国公民司法公正感实证研究”。7、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与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项目:“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后成长情况调研”。8、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子课题“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现状调研”。获奖情况1.2006年9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2006年12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3.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班主任”4.2007年,“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5.2008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第三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6.2008年度,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7.2008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特别奖8.2009年9月,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9.2010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育人标兵10.2010年12月,北京高校育人标兵11.2011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第四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12.2012年8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3. 2013年12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259 评论(13)

巨匠智能家居

马皑的读音是【mǎ,ái】。

马皑,男,回族,1962年4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刑法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国内法律心理学、犯罪与刑事司法心理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元月结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犯罪心理学师资培训班。

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结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师从我国当代著名犯罪心理学家罗大华教授,是新中国招收的第一位犯罪心理学博士。

马皑的研究重点:

1980年代专注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侧重刑法学与犯罪心理学的结合。

1990年代对金融犯罪、毒品犯罪、赌博越轨行为、行业越轨、黑社会犯罪、邪教犯罪、弱势群体犯罪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

2000年代重点研究犯罪人特征和犯罪决策,2007年至2020年通过参与实案对审讯的心理学方法进行总结,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

2010年开始对腐败行为开展全国性调查,在多所监狱进行个案访谈,积累个案160人以上。

2018年开始专注于人工智能与犯罪心理学的融合,组织研发了运用人工智能开展罪犯和特殊人群心理评估的理论、方法、产品。

2021年开始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科普。

13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