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葛装饰
学习需要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按计划进行学习,就能合理安排时间,得当分配精力(重点学科、难点学科重点投入,但绝对不能偏科)。只有按计划才能使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打乱仗,长此下去,可以使生活、学习规律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
第二:掌握好高效的听课方法。课上集中精力听课,是掌握知识的捷径。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心理咨询师备考技巧与备考经验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站!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备考技巧与经验分享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我爱微辣
您好!您可以超职教育了解下。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熊猫虾仁@三侠
2017年6月24日,岳晓亮到信阳举办亲子问题精准解决工作坊。李玲校长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一直关注心理学的各种研讨交流活动,尤其是岳晓亮这种案例分析式的,所以消息一出,李校长就通知我赶快报名参加。我是第一次参加心理学工作坊学习,受益匪浅,以下是学习笔记,与诸位分享。首先分析了一个孩子的履历,百度是这样写的:“自幼热爱音乐、喜欢唱歌,热爱体育运动。4岁选入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先生;8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少儿冰球比赛。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连续三届荣获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并入选2009激情奥运爱我中华青少年书画双年展。2009年入选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国家的人才。然而他的名字叫——李天一,他之后的履历是“2011年9月6日,因与人斗殴被拘留教养1年。2012年9月19日,被解除教养。2013年2月22日,因涉嫌轮奸案被刑事拘留,后因可查资料显示未成年,移交少管所。该案件于2013年9月26日开庭,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这么一来他还是一个好孩子吗?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呢? 四感标准——安全感、亲密感、成就感、规则感,每项分值从0到100,如果平均分在80分以上,那么就是一个好孩子。 何谓安全感?勇于尝试新事物,对陌生环境不害怕。以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为例,一直哭闹,无法适应的,就是安全感低。 何谓亲密感?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以学生在学校有朋友的多少,如何协调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为例,如果朋友多而亲密,就是亲密感高。 何谓成就感?有竞争意识,要成功,但是抗挫折能力强。以小朋友做游戏,失败了反悔、打人、不玩了为例,就是成就感低,输不起。 何谓规则感?有自己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和执行,不等同于听大人的话,听话绝不是好事。以小朋友制止家长在背后说人坏话为例,就是规则感高。 接着介绍了两位父亲——张国立和成龙,都是著名演员、国际巨星、全国政协委员,然而他们的共同点还有一项——都有一个吸毒的儿子。分析张默吸毒的原因:父母离异,在新家庭里有怨气,被父亲补偿式溺爱,导致性格暴躁,常有负面新闻,最终吸毒被抓,完全是规则感的缺失。分析房祖名吸毒的原因:父亲管教尤其严厉,害怕父亲,安全感低。自己取得成就付出的努力也容易被星二代的光环掩盖,成就感低。朋友柯震东吸毒,顾念友谊,也参与其中,亲密感低,格外珍视友谊。 所以,一个孩子要是好孩子,不犯事,必须四感都满足,得分都高。 人生之初就只需要安全感,在胎儿时期安全感最高,出生后降低,父母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的安全感不要降低的太多。所以,两岁以前,孩子的任何需求家长都要无条件的立刻满足他,让他有充分的安全感。此处有国外观点是哺乳婴儿的方式是定时哺乳,说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感。言外之意是孩子在哭闹要吃奶时只要没到时间就不哺乳,其实是得不偿失的,换来了规则感,却让孩子缺失了极大的安全感。这一点在我看马伊琍的博文《孩子,你慢慢来》中也在强调,说她在养大女儿时按照这个定时哺乳的方法,孩子和全家都十分痛苦,而在6年后养小女儿时完全是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母乳、怀抱等,同样孩子长的好好的,一岁也自然就学会了定时的规则。 而规则感的训练必须要到两岁之后,这个标志就是出现了社会性哭泣。哭泣有生理性哭泣(比如饿了、痛了等等)和社会性哭泣(哭给别人看的,在达到目标后可以立刻止住的,就是所谓的假哭,光打雷不下雨)。在生理性哭泣得不到满足时会有安全感的缺失,而社会性哭泣不会,可以训练规则感。比如在商场吵闹着买玩具的孩子,不买就哭,此处就是社会性哭泣,家长要建立其规则感的方法就是任其哭,不买就是不买,几次之后就有了规则感。 亲密感最初来自与妈妈,胎儿与妈妈最初是一体的,出生后也是连接最多的。在婴儿期妈妈就可以与孩子语言的交流,保持亲密感,纵使孩子听不懂。爸爸的任务就是保持妈妈的情绪稳定,让妈妈开心的对待孩子。 2岁半之后获得运动能力,就开始建立成就感了,是第一个独立期,会出现“我不”“我能”“我也要做........”虽然在家长眼中根本就是在添乱,甚至是破坏,但是要放任他去做,满足他,让他参与。这是人生最初的成就感。 比较了两个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哪个更厉害呢?众口不一。他们的孩子叫什么呢?只听说过司马昭,还听说过司马炎,诸葛亮的后人鲜有人知。在父亲这个角色上,诸葛亮是不如司马懿的。因为在孩子眼中,自己是可以超越父亲司马懿的,自己也有比父亲优秀的地方,最后称帝。而诸葛亮的孩子就不可能看到这一点,因为诸葛亮没有犯过错,让孩子永远都是高山仰止,而一个人的自信是打败自己的父母建立起来的。(我保留意见) 在18岁以后,孩子的安全感、亲密感、成就感、规则感最后会四合一,成为自我认同感。并且在不同成长阶段,这四感是有起伏变化的,有时某一感高,有时某一感低。好孩子成长于好的家教环境,但是很遗憾,仍然有许多孩子被家长养得很糟糕。如果说孩子是天使,看到了你的问题才来到你的身边,那么别愚钝到只喂养,不发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