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17

锦和1105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孩子追求名牌心理咨询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CL晋善晋美

已采纳

家长在面对真实情况的时候,更应该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者,现在平常生活当中减少对于孩子名牌商品的使用,而且平时生活当中也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父母也要让孩子意识到挣钱的不容易,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在这方面的塑造。

孩子追求名牌心理咨询师

339 评论(10)

虾虾霸霸kat

1、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虚荣的父母可能会让孩子变为爱攀比的人。家长不要老是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自己爱慕虚荣,孩子也会受到父母影响。而家长谦逊的力量可以感染孩子,减少攀比行为。

2、尊重孩子。当孩子提出想购买名牌时,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感受,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适当满足孩子需求。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家庭,父母也应坦白的让孩子明白当下的生活处境,尽量取得孩子的理解。家长也可以在孩子生日时,或取得一定成绩时,把孩子想要的名牌商品当作礼物送给他们,相信孩子会更珍惜这来之不易“名牌货”的。

3、告诉孩子赚钱辛苦。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最好让孩子有自己的亲身体会,但一定要适度,不要让孩子感到过大压力。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收入和支出,可以让他知道家中的经济状况。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支出原则是什么,每月的固定支出有哪些?为什么要留些积蓄,这些积蓄的用途是什么。当然这里面一定要包括和他密切相关的东西,比如暑期的旅行,或者他喜欢的歌星演唱会门票等等。这样的话,孩子就知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了。

4、不要否定孩子。攀比是人正常的现象,大多数成年人都难避免,何况孩子,不要认为孩子虚荣,就从根本上否定孩子,给孩子过大打击,造成自信心缺失。

5、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正确认识攀比。孩子有许多需求,并不是每一个需求都是攀比造成的,对于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可以适当满足他们,但要注意一定的频率。

6、注意力转到学习。将对物质的攀比转到学习上。攀比同样可以说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种心理,朝积极的方向引导,在一定阶段,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

7、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想得到想要的东西,是需要靠自己更多的努力赢得的。比如孩子在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奖励孩子一双很想要的运动鞋。让孩子明白任何目标都是需要靠努力争取的。

278 评论(13)

美人儿不哭

攀比心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小编发现了很多的同学都会出现攀比的现象,特别是像现在每个同学的家庭,条件都是比较好的,所以说他们就会选择去进行攀比。攀比自己穿的衣服,攀比自己穿的鞋子。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孩,虽然父母可以给予你这些东西,但是这并不是属于你的,而是属于父母的。你可以选择在以后挣钱了去进行攀比,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赚钱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赚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让孩子知道该如何去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个条件,我们可以跟孩子讲一讲父母享受的生活,跟孩子讲一讲。虽然说你现在的生活条件是比较好的,但依旧不能够做出浪费的现象,否则的话也是很容易会导致以后的工作没有办法去满足你的物质需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些同学在进行攀比,她们攀比的并不是自己。而是父母,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通过努力去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然后通过自己去进行攀比。

我们可以去跟老师进行沟通,告知老师班级当中的攀比现象十分的严重,让老师去教育一下学生,这样的话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攀比,确实是会导致孩子变得非常的嫉妒他人,而且也会导致孩子,非常讨厌自己的家庭环境。

最后,小编要告诉各位家长,如果说我们不想让孩子去进行攀比的话,那么我们也是不要拿孩子进行攀比。有一些家长总是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也是把孩子推向了攀比的现象,所以小编也是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重视下这个问题。

136 评论(14)

开心3点0

应该让孩子知道追星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危害,也应该阻止孩子购买这些物品,同时也应该拿出孩子以前不喜欢的东西,让他知道这样的行为只会给他的经济造成损失。

307 评论(14)

安德鲁鱼

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也认识到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且要告诉孩子想要拥有这一切,需要他自己去努力,家长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能够负担起他的消费。

276 评论(11)

hsxshirley

我会和孩子沟通,同时也会告诉孩子理智的追星,不要迷失自己,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千万不要态度强硬,要温柔的对待孩子。

127 评论(11)

冷夜寒池

要跟大家聊一个关于“青春期孩子追名牌和追星”的话题。我想先问一下大家,我们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名牌?说到这很多朋友都说当然也喜欢。成年不追星吗?曾经追过!现在是老粉丝的相信还有不少。很多孩子就会说了“你们大人不也这么干吗?为什么老说我们?”说到这,家长通常会说我们是有分寸的,没错,当父母跟孩子讨论名牌和追星的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需求是正常的,然后再讲分寸,通常这样才比较有效,你一味地强调现在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过分打击孩子的需求,那是很难成功的。

对于孩子追星和追求名牌,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追星、追名牌对心理成长的功能。第二;孩子追星父母过于焦虑的深层原因。第三;父母如何正确应对和引导?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追星、追名牌对心理成长的功能。首先咱们谈一个心理理想,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直存在一个认同榜样的过程。小时候是爸爸妈妈和长辈讲故事里的各种人物,小学低年级的榜样往往是某个老师或者学习好、文艺好、体育有特长的同学,进入青春期时明星以及明星代言的名牌,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偶像了。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分寸问题了。轻度追星、追名牌不会影响学习和生活,父母就不需要干涉,那么中度的追偶像的同学就会有些影响学习和生活了。当然这大多都是碰到一些挫折,自己无法摆脱,虚幻的偶像成为他们辅助和理想的自我,这个情况大多都是发生在父母对孩子情感连接很少的家庭中,父母更多的要考虑孩子的情感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

重度追星、追名牌者,那是心理有问题的,把追星当生活,分不清现实和理想,这往往发生在那种亲子关系高度融合没有分化的家庭当中。小时候孩子是完全活在父母那,青春期就把自己完全融合在虚幻的明星那边,这是由于家庭亲子关系的一个失败,就不是简单追星分寸的问题了,而是家庭关系出问题了,需要求助专业的帮助。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孩子追星父母过于焦虑的深层心理原因,有一种是孩子追星还在恰当范围之内,但父母却过度的焦虑。父母的这种深层的心理压力,就是当孩子追星,父母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家长们看到这话第一感觉是不是“怎么可能”?这种问题说白了,这问题隐藏很深,是很多家庭问题的深度动力。借着追星这件事提出来,就是想提醒为人父母者需要高度的觉察,这样的管教孩子会省了很多的麻烦。都说亲子血脉相连,在心理上就会有融合的关系。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准备独立自主的时候,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要离开自己有强烈不舒适的感觉,有一种被孩子抛弃了的压力。

孩子追星,父母怎么办?

当孩子对父母的说话不闻不顾,而对非亲非故,所谓的明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连接,就会引发父母强烈被抛弃的感觉。提出心理现象,其实就是想提醒咱们父母,在管教孩子追星的问题上,一定要避免这种由于情绪带来的过于强烈的一些反应,因为其结果是孩子会越跑越远。那么说到孩子追星做父母的该怎么做呢?当我们明白了上面的道理的时候,父母就知道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一些。其一;化偶像为榜样!跟孩子说,我也觉得名牌好、明星不错,可现在爸妈没那条件满足你,相信你以后自己有能力了,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去满足你自己的需求。当孩子感觉追星不被否定,自己的内心理想得以投射,对父母的反弹就会大大的减少,这个时候父母在跟他们谈明星正面努力的积极方面,引导孩子把偶像作为榜样。

其二;父母越放松对孩子的控制,孩子越能感觉能做自己,这样就越不需要借助理想化的东西来确定自己。其三;父母要准备接受孩子终究要离开自己的事实。孩子在追星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是在心理上从父母撤离的一个过程,父母在内心上面要觉察到这一点,对孩子们追星就不会反射过于激烈了。当孩子感觉父母在心里同意他们撤离的时候,他们反倒会在以后的日子当中不时回来找父母亲融合。有个现象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就是那种家庭管教很严格的孩子,往往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会选择外地和外省的学校,总之会跑得远远的。

最后总结一下,第一;追名牌、追星本质上是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从父母那撤离时,自己又还不能摆正自己,就想借助明星、名牌来理想化自信,对其自我独立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当孩子把追星当作生活全部,那就不是追星本身问题,而是孩子亲子关系从小就出现问题了,需要求助专业的帮助。第二;在孩子一年年长大逐步要离开自己的过程当中,父母其实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这是出于人的一种本能,不是对错的问题。当然这会深深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一些态度,越不让追,孩子就越追。第三;跟孩子说追名牌、追星的本质没有问题,孩子就越不会那么的执着。给孩子越多的空间,孩子越不会用不恰当的方式去跟明星连接。

337 评论(9)

stonegossard

告诉孩子在生活中如果想要让自己变得优秀,就应该不断的努力,但是不应该通过攀比的心态,因为什么东西都会去更换,只有学历是永远存在的。

9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