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添Jacky
咨询过程很难按照预定方案来实现,甚至出现来访者质疑或挑战咨询师的场面。这时失控感会席卷而来,新手咨询师会产生焦虑以及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怀疑,咨询工作将面临困境。没有一次咨询是可以预期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技术、问句、框架,提出的所有假设,都不是为了使我们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流程,而是帮助我们去理解咨询是怎么回事,理解那些先辈用无数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
来访者要求降低资费,该如何拒绝?
有些来访者就是喜欢讨价还价的,可是心理咨询师付出了心血也不能一味满足来访者的降价要求,这时就会有冲突。如果这位来访者认可咨询师的能力和价值,但是又不断地讨价还价,那么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对方,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优惠的,您享受到的是最优惠的价格了。如果对方不认可咨询师的价值时,觉得花钱不值时建议来访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调换心理咨询老师。
来访者要求拥抱等肢体接触,怎么办?
有些来访者攻击咨询师,有些来访者喜欢咨询师,甚至爱上心理咨询师,想要拥抱时新手咨询师就会不知所措。资深心理咨询师就会懂得引导,拥抱等肢体接触意味着什么,这个部分可以重点探讨。爱上心理咨询师属于正移情,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要评估一下是否有能力坚持自己不被诱惑。
来访者言语富有攻击性,总是批判咨询师,该怎么办?
来访者的诉求千差万别,总会遇到攻击和教训心理咨询师的来访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种攻击在专业角度叫负移情,心理咨询师要理解对方的负移情时就可以更多角度了解来访者,不然这个咨询是很难走下去的。所以对心理咨询师而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非常重要,如果心理成长不够时,容易被批评和责骂失去中立客观的立场,对咨询效果是不利的。
很多新手咨询师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并不能像游戏一样,有一套所有的人都适用攻略。
那谁家小二
有时候自己也会特别的苦恼,感觉自己的心情没有办法得到缓解,自己都没有办法缓解困惑,还需要帮别人解决,放平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多去缓解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小笨猪seven
2018-12-08 第10章 攻击:伤害他人(三) 第351页 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的动机非常强烈,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 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比如说,一个人又渴又累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零钱,就跟朋友借了点零钱。到了售货机面前,把钱放入机器,迫不及待地想要喝一口冰凉爽口的可乐,但是,当他按下取货按钮时,机器却毫无动静,于是他在用力敲打按钮、拍打机器、踢了机器几脚后,无可奈何的离开了。如果这时候他回到宿舍,无缘无故的对他的室友发脾气,说一些伤害人的话,那就是在售货机上受到的挫折,转化成了对室友的攻击。 这种现象叫做转移(displacement),也类似于心理学里讲的“踢猫效应”,即负性的情绪很容易一步步传递下去。说的是一个故事,一位董事长要整顿公司纪律,任何人不准迟到早退,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可是过了没有几天,有一天他由于吃早餐的时候看报纸入了迷,迟到了。这种挫折感让他产生愤怒、羞愧等混合情绪,他到公司后把秘书叫到办公室找个由头狠批了一顿。秘书有愤怒无处发泄,就无缘无故的忍不住向公司的接线员发泄一通。接线员下班后,憋了一天的愤怒发泄到儿子身上,儿子也气愤无比,看到他们家的猫,就狠狠地踢了一脚。这只猫吱哇乱叫,跑到街上引起一起严重的车祸。我们平时见到的路怒也是存在这方面的原因。在交通阻塞或者停车困难或者有事故的时候,有些人难以控制这种挫折带来的愤怒,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攻击性。 记得几年前曾经有一起摔童致死案,那个人才开始是因为停车问题与孩子的妈妈产生争执,又是喝了酒的(生物化学因素),所以之后产生的愤怒情绪直接绑架了他的行为,产生了非常可怕的攻击后果,清醒之后他也是后悔莫及,但是法律是公正的,他也不得不赔上自己的性命。 我们课本上(《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把挫折-攻击理论,翻译成挫折-侵犯学说。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书上还总结了三个特点: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当然,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