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0

痴货哟i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张媛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暖暖冬日小兔子

已采纳

2013年番禺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合格人员名单公告 一 、语文 高中语文:郑文岚、刘霞、张之翠、王凡、刘钟遥、文珑醒、侯洁、李林蔚、高浩玲、史淼、陈红珠、丁黎敏、周绮文、马瑷萍、李芙华、赖坤梅、袁锦文、陈柳、陈毅然、冯娟、范慧君、邹丽娟、黄菲、滕蕾蕾、刘伟丽、张瑞芹、苏阳、邓倩蕾 初中语文:陈敏儿、颜丽娜、叶泳怡、黄绮泳、陈舒恬、张婵娟 小学语文:吴继芳、邱绍霞、陈展红、李小琴、冯雪峰、马宇苑、区玉施、叶倩玲、王燕珍、戴敏聪、王梓婷(自然) 二 、数学 高中数学:黄翰彬、柯丽珊、郭钻楠、郭瑞敏、刘芳、李明、李俊磊、陈映仪、宋旭辉、陈云芳、周光雄、车蓝清、何伟冰、陈瑾、唐丽娜、杨明珠、周袁 初中数学:梁小宝、潘莲、李志亮、孔树波、梁泳琦、梁绮雯、李锦华、何佳伦、毛金燕 小学数学:陈焕儿、张燕华、邓高屏、黎倩仪、黄春香、陈演杰、李美华、钟昱、杨群英、黄丽萍、刘凤萍、陈志伟、周淑君 三、 外语 高中外语:黄靛紫、余丽娜、胡嘉亮、欧炜然、何淑幸、梁与丹、刘松、李霞、庞颖欣、陈丹丹、区倩儿、冯嘉瑜、刘锦珊、黄颖欣、许艳婷、梁汝喻、黄起、姚淑君、何梦佳、董舒骅、余慧艳、罗海花、吴琳琳、李乐、高兵、谢娇、何杏仪、吴彬、罗晓燕、区丹雅、付海深、吴紫茵、涂海兰、黄海欣、朱玉清、李芸、钟嘉瑜 初中外语:谢腾飞、聂麟权、郭妍、冯春丽、李颖、陈可君、陈杏君、何焕瑶、李春娴、王曦、陈家敏、陈子君、廖健霞、李燕敏、周玟君、郭蕴婷、王莉、李丫、黎欣雅、王芳、黄杏婷、杨壹茜、冯艳杏、邵欣健、邓思敏、杜颖欣 小学外语:李子滢、曾梓澄、文幌、胡秋红、黄思敏、郭琼穗、李伟业、王焕婷、汪海粤、伍海莉、周嘉敏、张雯静、麦欣华 四 、物理 高中物理:何健恒、张伟潮、朱玉敏、王经淘、李艾莉、金雪梅 初中物理:李青睿、彭良玉 五 、生物 高中生物:林伟龙、王海峰、胡晓宇、吴锡垣、关东仪、相瑞瑞、黄丽诗、杨涵琪、王玉 六 、化学 高中化学:陈芳、龚蓉、王耀龙、伍莉莉、田思、杨洲、盘菲、陈韵莹、王方、孙强强、高倩、陈莹、韩伟伟、王玉、张婉、潘雪静、戚季、杜欣欣、张楚怡、李腾、潘莉辉 初中化学:唐曼娜 七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 高中思想政治:张琳、黄韵诗、范茜、聂利芳、欧阳柳子、高丹燕、李敏周、陈睿君、杨芳、董珊珊、周一白、齐乐、郑淑玲、李绮文、陈华波、汪珊珊、陈乐悠、王利玲 初中思想政治、品德:黎梓媚、游运珍、张立、欧阳辉 小学思想品德:周润芳 八 、历史 高中历史:郭东雪、梁艳萍、王梦琴、曾沛亮、林静 初中历史:邵嘉诚、曹仄玲、谢巧立、李盈 九、地理 高中地理:李春兰、刘珊、李土金、陈博群、李婕、冯秋萍 初中地理:谭巧珍 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袁艳萍、魏来、陈琳莹、张紫珺、梅丹、何艳娟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杨秀雯 十一、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梁文俊、李童、刘贻光、张振威、彭炬铭、梁雪卿、何映彤、胡文朗、戴林 初中信息技术:江平、苏文庆 十二 、音乐 高中音乐:王婧雯、龙洁苎、陈芳芳、李伟志、邓倩云、郭怡彬、罗艳、邓嘉慧、吴媛蓉、曾静园、俞梦婷、于艺、邱思、韩宇、唐烨晰、郭筱璇、刘颖怡、张素苗、许敏婷、赵玉珊、宋思慧、徐帅、陈品嘉、伍玉卿、林琳、胡月明、赵振福、吴群仙、郭芷君、毛彦珣、郑凌冲、戚敏儿、张喆妮、向小可、魏敏敏、欧卫萍、刘丹、满芳、沈皑玲、鲍斐雯、黄莎莎、师洁、余路漫、梁健强、邢婧、武成红、李夏惠、林咏蔚、林川津、丁欢悦、陈婷婷、焦哲、李苒、张丹、张琪、黄子媚、龚维、林泳霖、石怡、陈雨昕、汪晓林、杨雪、谭效、吴佳旎、肖雅怡、方宇湄、屈理慧、许帼莹、梁雨薇、刘菁、符艺夕、刘婷燕、章格、谢梦圆、林东东、王晶、胡攀、蒋念军、李琼 初中音乐:余雪敏、龚帆、刘盼、何倩、贺晴、梁少桃、孙宏爻、黄雨莹、龚琴 小学音乐:卢敏婷、刘梓泳、潘倩倩、覃桢、何海恩、韩奕琳、平婧 十三、 美术 高中美术:任兆国、梁颖贤、查颖蕾、王丽莎、孙苒、肖桥华、赖文丽、张秋琳、胡静滢、刘琳、叶艳霞、陈惠诗、彭秋凤、孙明晨、吴国斌、武晓、张也、李莹映、祝小毛、罗郁、翁怡谋、邬楚凡、胡钰立、李丽明、唐晓阳、肖丹丹、张瑛、高萌、郭楠、钟梁、刘杏嫦 初中美术:宋翠花、王永新、曹秀薇、陈颖妍、黄静芹、易华燕、彭楚君、陈君烨 小学美术:刘贞强、曹淑珍、卢碧莹、王凡、魏茜、王媛源 十四 、体育与健康 高中体育:胡铭尧、吴志根、陈锦荣、陈达、王彬、谭骏业、李恒、林俭星、张天幸、韩建伟、林铖钦、刘信明、黎倩仪、黄金茜、柯秋雯、冼鉴辉、田晓佳、毕超、熊怡妮、黎国永、王璟、欧阳春乾、薛迎、刘国恒 初中体育:周立、冯家丽、李晓锐 小学体育:张媛、李扬 十五、幼儿园 文雪雁、江玉娟、黄小君、黎韵仪、陈敏思、李祝妃、陈柳兴、刘爱玲、何敏沂、卢杰权、陈瑞冰、冯洁雯、韩锦欣、邓凯玲、韦静彦、杨兰、黄绮萍、陈惠敏、彭晓燕、黄锦凤、吴丹洁、李佩莉、梁紫敏、黄桂焕、张金颜、龚肖清、何丽仪、蒋联婷、翁奕梅、李新光、于文琪、陈艺花、朱桂芬、简佩儿、刘巧红、周柳芳、谢丽芳、杨佳纯、廖惠琼、何桂珊、冯沛英、黄善贤、孔琳、朱乾香、禤火奎、梁芳梅、郭洺铟、熊木凤、李永燕、张敏莎、邓晓梅、王薛因、王小惠、罗柳明、杨志红、邵银崧、殷琼、简汝梅、徐海燕、陈凤珍、陈艳婷、吴芳、陈倚霜、黄洁梅、吴旭芬、周靖雯、招艳凤、欧嘉敏、吴子欣、简结贤、李淑文、蒋紫娟、李秋丽、方飞飞、潘适华、谭美燕、郭晓璇、陈茜、梁瀚彦、冯群娣、王春娣、林红波、吴兰英、罗春莲、严绮雯、叶艳珍、何嘉熙、郭燕芬、苏敏、何小翠、郭巧燕、梁翠碧、王桂冰、吴美婷、林梅红、黄晓静、符容方、何斯敏 番禺区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七日

心理咨询师张媛

296 评论(12)

人大菲菲

100岁生日宴会的致词: 他是一个身上有光的人,闪耀而温暖。        2019年10月20日,一整天被沉浸在满满的热情中,从北京回来的路上伙伴们的热情也并未消退,3个小时的路程一直在彼此分享。输出倒逼输入,按照整天的流程体验,复盘如下: 1、【隐喻】: 面具和气球有着很好的隐喻效果。整场开始的时候,张媛老师让所有人带上了面具跳舞,大家很嗨也很放松,没有人会在意跳的如何,那一刻很真实,对于我这样不怕当众表演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带上面具的你,会更释放自己的本来面目。另外我们经常说,人们都戴着面具生活,并不是真实的自己,那么问题来了,带上面具的你究竟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这个取决于面对的事情是一件“好事”还是“不好的事”还有面具的作用而定。面具,它有着让你有安全感的作用,当我们跳舞的时候,那个心中的自己是渴望释放的,这是一件好事,于是这个有形的面具给了你安全感,戴上面具的你是真实的你。而我们所谓在生活中戴着面具,是无形的面具,作用同样是为了安全感,为了保护自己,当我们戴着面具的时候都是面对“不好的事”,是内心其实抵触的事情。面具在整场文化节的过程中,隐喻了人们追求的安全感。而后面的环节,大家一起放飞的气球,同样隐喻了梦想和热情,这种用具象去呈现抽象概念的方法很不错,我会把它用在以后的培训中。 2、【热情串联身份】: 张媛老师有很多的身份,在别人看来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甚至是不能兼顾这么多角色,而实际情况是她平衡的很好,因为,她说: “我用热情串联起来了所有的身份”。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当我们找到自己真实的热情后,所有的角色,所有做的事情,不过是热情在不同时空下的形态和呈现方式。同时,这种热情本身会随着年龄,阅历,经历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阶段,就好比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自己的认知而发生变化。那我们试着写一个热情公式,它大概是这样的: 【热情】×【母亲+女儿+跆拳道选手+……】=真实的你 3、【热情的阻碍】: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热情?——固有的信念。张媛老师很形象的用三桶水比喻扑灭热情的源头,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对周边的关系和环境的认知,以及对时间和财富的认知。固有的这些信念会牢牢的把我们封闭在旧的舒适区当中,没有了热情,也就没有了跳出舒适区的那脚油门,而更可怕的是,你的舒适区在这样的状态下不会维持现状,而且会缩小,你能去的地方会越来越少, 最后舒适区也许只有牢笼那么大,你永远出不来了。 4、【YES与NO】: 讨好型人格从来都会说YES,不懂得拒绝,只会妥协,所以我们要学会说NO!要有自己的边界,做真实的自我!到这里并没有错,但千万不要推而广之简单的认为我们要多说NO,少说YES, 真正的衡量你说NO或YES的,从来不是这两个词本身,而是其背后的选择权,是主动而不是被动,是真正的自由。 当面对你喜欢的东西时,你有能力说你喜欢,而面对你不喜欢的东西时,能有说不的权利,而这一切是可以主动选择的,你是自由的,YES和NO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当你因为自由而感到满足快乐的时候,那个选择可能是YES,也可能是NO。 5、【PR风景】: 原来风景也可以用PR的思维!从整体把握再到细节入手,用最短的时间筛选出最想细细品味的景点,真是个不错的方法!下次旅行的时候,如果景点很多,又不想错过最喜欢的,PR! 6、【白熊效应】: 越想忘掉的东西,越记忆深刻。越对抗的东西,和你联结的越紧密,想要忘记最好的方式就是允许它的存在。 7、【真实的前提是清晰】: 我们之所以提及真实这个词,是因为做到了真实会感到喜悦,和平,快乐,很自由,很舒服。我们可以直接把这些你想要的感受作为你的意图,也可以把能带给你这些感受的具体事件,比如帮助别人作为你的意图,它会像灯塔一样,给与你方向和目标。 8、【热情的顺序】: 当我们分析矛盾如何产生的时候,现在又多了一个角度,那就是热情的顺序, 当我们内置的热情顺序与别人不一致时,就会有矛盾,因为我们都默认别人的热情也和我们的一样,别人应该怎么怎么样,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老师举例了夫妻双方对孩子和事业的热情排位顺序的区别,导致了矛盾,妻子把热情的第一给了事业,第五给了孩子,而丈夫把孩子放在了第一,把事业放在了第二,顺序不一致并不可怕,也不会导致矛盾,而在于双方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差距时,才会有矛盾,当觉知了彼此的热情顺序后,矛盾自然迎刃而解。这种用热情顺序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很多地方都能用到。 9、【傻】:什么是真正的傻,是每次做同样的事情还期待不同结果。 同样,老师分享到用旧有的自己不可能换取新的未来一样,你做着无数个和之前的相同的习惯,还期待崭新的自己?根本不可能!新的未来需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你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具体的节点,来量化你的改变程度,可以是很小的细节,如果它们都在变化,你才能成为新的你,比如你想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你设置的节点可以是早上起床的时间,玩手机的次数,早餐吃的食物等等,如果这些关联的节点和之前一模一样,没有变化,你说想要拥有新的未来,那就是在骗自己。 10、【以终为始】: 100岁的生日演讲和书写自己的墓志铭一样,都是在用以终为始,输出倒逼输入的思想,把我们从当下抽离出来,用未来的视角反观现在的自我,从结果倒推过程和当下的路径,更清晰也更有力量。关于100岁的生日演讲,准备单独写一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无论给我致生日贺词的是我自己还是别人,希望对我的评价是:他是一个身上有光的人,闪耀而温暖。 11、【我爱你,也爱我自己】: 当我们没有勇气说出我爱自己的时候,是无法真正给予别人真正爱的。第一,你有的东西才能给出去,爱自己从而有了爱,才能把爱给出去从而爱别人;第二,爱自己是直面了真实的自己,作为生命个体活下去是本性,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有本书叫《自私的基因》,我们骨子里那种求存的意识是不可能被改变的,至少大多数人都会有,而我们往往在面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时候,会觉得自私不太好,于是用爱粉饰了自己,当你有勇气说出爱自己的时候,那才是真实的你;第三,从只爱你到爱自己的转变是一种从把对方推在前面到共同担当,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转变。 很多时候你不说爱自己,只爱别人,是一种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感觉,你要知道爱也是有重量的,全部卸在一个人身上,他也许除了感受到爱之外,还有沉甸甸的负担。 当你承认也爱自己的时候,两个人才开始共同面对困难,彼此理解支持,爱没有了负担,会更爱。 12、【平衡】: 一呼一吸,一起一伏,有高峰也有低谷,它们在彼此做着制衡,从而整体达到平衡, 有了平衡才有了刚刚好的美。 人生如果只有开心,那就体会不到了开心,如果只有痛苦,也就没有了痛苦,所有的感官来源于对比,来源于变化,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只有接受信号的离子通道的膜电位发生了变化人们才有感觉,所以当人生面对困境的时候,你要坦然,你知道开心的事情马上就要来了,给你作制衡,当人生特别顺利的时候也要小心,不好的事情也许正在悄悄靠近。平衡其实也是中庸之道,很多人错把中庸当作平庸,其实刚刚好的中间态才是中庸,它最为艺术,也最难把控。 13、【共赢】: 佳欣老师分享的时候说,做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会赢。我特别有有同感,想起了李笑来的一句话: 所谓的情商高,是拥有让彼此共赢而且都很舒服的能力。 如果想要达到共赢,那就是你要舒服,我也舒服。如果你说了违背内心的话,换句话说用不真实的自己say了yes,这也许只是别人舒服了,别人赢了,这不叫共赢。如果你很真实的say了yes呢?你自己是舒服的,是赢的,那别人是不是不舒服呢?这里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并不代表就要蛮不讲理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只会说NO!NO!NO!而是先有勇气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然后不断的优化迭代那个真实的自己,没人说那个真实的自己就是一成不变的,真实的你如果能让对方更舒服,能让对方欣然接受你,从而让彼此共赢,从别的角度讲这是高情商,而我们也可以说这才是做真实的自己的意义,真实的你是想要成为的样子。 14、【我要举手】: 举手回答问题有很多好处,但我有不一样的点,可能是职业的原因,在看到别人在台前讲话和下面互动的时候,特别担心整体流程的推进,也知道没有人举手互动会尴尬,也算是感同身受,所以只要遇到这样的场合我都会举起手来,这也是真实的我,这样做了会很开心,当然文化节的氛围很好,第一时间我不举手,等2秒可能会有别人举手互动,不过,真实的自己需要行动嘛,不要犹豫。 15、【摇摆不定的你】: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不相信我们,或者不支持我们做一些事情,而是你过往的呈现比如每次都不坚持,或者当下的状态,不得不让别人再观望一段时间再下决定,因为真正在意你的人,希望毫无保留,很放心的来支持你做成这件事。 当你自己还在摇摆不定的时候,就不要期望别人能坚定不移的支持你。 过往的刻板印象需要用实际行动打碎,当下摇摆不定的状态需要调整,让别人看到你的改变,需要时间,但只要一点点做,并且持续下去,他们会有一天全身心的支持你的。 16、【心中黑点】: 下一次再真实,下一次再改变,貌似还来得及去做那个真实的自己,但这一次已经在心中留下了黑点,你确实还来得及改变,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每给自己留下一次后路,每给自己一个借口,下一次改变的难度就越大,这是一个正反馈,你会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所以,允许那个还不完美的自己,改变不需要一步到位,即便真实了也要迭代更新,变得更好,只求完成,不求完美,完成的过程中再逐渐接近完美。 17、【专注】: 最近想做的事情太多,看了一眼有道云笔记,写了大大小小想做的60多件事!之前听过巴菲特和他飞机驾驶员的故事,没有什么太大感觉,却在文化节上让我有了触动,这其实就是穷人思维,和看书一样,什么知识都不想错过,结果可能什么都没收获,面对60多件想做的事情,有种拥有全部的错觉,结果什么都没推进,所以,接下来选出其中最想完成的3件,剩下的像躲避瘟疫一样离开他们,扔进垃圾桶,打入冷宫,要是真舍不得他们,请抓紧时间先完成选出来的3件事,然后回来接他们! 18、【自证预言】: 老师分享到,任何一件事情都会上演两遍,现在你心中发生一遍,然后才在现实中产生了第二遍。很多向内求的学说和课程,包括吸引力法则,金刚智慧,秘密,未来蓝图等等,都直指一件事情,那就是心想事成,只要你希望的事情在心中描绘的足够清晰和强烈,在不远的未来它一定能够实现。这靠谱吗?是不是太。。。鸡汤了?换做是1年前的我,可能会保持怀疑的态度,信一半,因为我相信它本身积极的作用对事情结果的影响,但怀疑的是心想事成的逻辑,心想之后的行动占多少呢?只要心想就可以吗?心想到什么程度代表阈值突破呢?事成有多少占比是因为心想促成的呢?后来,我逐渐明白,这些都不重要。就好比现在几次大的世界观的变革,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学说到牛顿的机械宇宙世界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世界观还会被打破,而我们目前所有的认知全部都是工具性的解释,只要是人思考出来的东西,就不可能脱离主观意识而完全独立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把心想事成也当作是一种工具性的解释,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来看,心想事成的逻辑是正反馈的过程,在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也验证了同样的情况,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工具的目的是给我们赋能获得自己理想的结果,那么心想事成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姑且相信,而且坚信就好,最后你会发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的证实了自己当时所想的东西,自证预言。        热情文化节给每个人都发了名牌和号码,我是18号,很巧的是梳理完一遍最深刻的也就是这18点感想,同时这个18号还很幸运的中了奖,获得线下的热情测试名额,18,18 ,要发要发,18岁象征着年轻。。。难道这是我最近的幸运数字?冥冥之中说明了什么?你看,这就是正反馈,如果我相信了这件事一定会很开心,而且带着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会比之前的状态有更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又会加强我的信念,更相信18是个好数字。        距离文化节当天已经过去两天,现在已经回归到工作和生活中,但我不会忘记这段经历,在那里我看到了一群充满热情的伙伴,让整个文化节的场域充满着能量。感谢导师以及每一位遇见的伙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热情,灿烂的过一生,未来很美,一起向前!

24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