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4

妮儿1212J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章扬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乐你不乖

已采纳

尽管已经过去了快两年,苏星还是偶尔会梦到她在“大爱无疆”游学营里被“惩戒”的经历——用一根30厘米长的戒尺打她的屁股。

她16岁确诊躁郁症,“走投无路”的父母尝试了无数种方式,在她20岁那年夏天,将她带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参加一个叫“居裕然”的人开办的游学营。

在那里,所有人都换上了统一的制服,饭桌上每个孩子都要向父母敬酒,不守规矩要接受“惩戒”。苏星尝试过逃跑、报警,但最终她还是被送了回去,接受“惩戒”。

5月1日,居裕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提倡“东方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使用戒尺来“惩戒”孩子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能“恢复家风”。他把自己比喻成“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开办“大爱无疆”是为了拯救痛苦的家庭。“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儿女,我在用生命唤醒他们。”

但在苏星看来,居裕然是她生活中的阴影,家庭关系的破坏者。她在网上发帖,讲述自己的经历。一些去过游学营的孩子也站了出来,他们大多是家长眼中的“问题少年”——患有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在父母的“哄骗”下加入游学营,被居裕然要求断药,受到了语言辱骂、挨戒尺、扇耳光等不同程度的暴力。

5月6日下午,接到报警的盐城市盐东派出所民警告诉新京报记者,5月2日接到过一起未成年人报警,称“大爱无疆”是一个“传销组织”,该案已立案调查。

目前,“大爱无疆”盐城游学营已经提前结营。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现在开始进入集体静默,同时暂不接受新家庭的咨询”。

游学营里,正在被“惩戒”的孩子。受访者供图

草原上的游学营

苏星和妈妈李芳对家庭关系的彻底破裂,有着不同的表述。

苏星认为,起点是父母接触了“大爱无疆”这个机构。它宣称能解决“人生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磨蹭拖拉、沉迷网络、初恋漩涡、厌学逃学、休学辍学、黑白颠倒、啃老蜗居、对抗父母、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她的父母把它当作了“救命稻草”。

但在妈妈李芳眼中,家庭关系变差是从苏星高中时确诊“躁郁症”开始的。女儿生病以后,她和丈夫产生了内疚的情绪,“对她太好了,什么都迁就她,她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多。”以致于苏星成年以后,独自在武汉生活。平时几乎不回家,拉黑了母亲的联系方式,偶尔只跟父亲交流。

苏星的诊断报告。 受访者供图

李芳不承认女儿有病,为她找过心理咨询师,每周去见一两次,药也吃了,却都没改善。“大爱无疆”与她不谋而合——居裕然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只承认因脑外伤、神经受损引起的精神类疾病,抑郁症这类的“心理疾病”都不存在。

“大爱无疆”宣称截至2019年底,他们帮助了“153个被专家确诊为抑郁症、强迫症、自闭症、狂躁症、精神病等被迫服用精神类药物、住过特殊医院的孩子断掉药物。”居裕然举例说,“一个曾经吃了六年多精神类药物的孩子,跟我见面以后停了药,现在不仅工作了,还拿到了驾照。”

2018年7月,父母向苏星提出,想和她一起去“大爱无疆”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参加游学营,为期十天左右。

父母为这次游学花费了9万元。他们将和十余个家庭一起,游玩景点,享受机构负责人居裕然的“个案辅导、深度链接、全家调整”。

在“大爱无疆”官网上,被称为“居爸”的居裕然身穿一件蓝色Polo衫,光头,身材高大、微胖,笑着倚在一棵树上。他的头衔很多,是“公益家教创始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全国20多所中学名誉校长,法国尼斯大学DBA在读。”

“大爱无疆”官网上,居裕然的介绍。图片来源网络

苏星不愿意去,但架不住父母越来越强硬的态度,他们唠叨:“边玩边学,很轻松”、“去了之后跟居裕然聊一聊,如果他说的有道理,你就在那待着,如果没道理,随时都可以走”。

到了草原后,苏星一家三口被安排住进了蒙古包。他们去了额尔古纳,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居裕然带着他们骑马、看蒙古族的表演、参加篝火晚会,还安排了拔河比赛、跳舞等亲子游戏。

父母们都表现得很兴奋,但苏星没心思。她感觉自己抑郁情绪发作,心情低落、焦虑、失眠,不想参与集体活动,看着满桌子的菜也只觉得恶心反胃。她带上了医生开的药,每天吃四分之一片。“但我父母都觉得我是没病装病,逼着我出去,说不去就不给我生活费”。

游学过程中,居裕然把苏星一家叫到了他的房间里,一对一“链接”。居裕然详细问了苏星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并全程录像,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聊完以后,居裕然下了论断:苏星没病,她的“情绪”是因为父母太过骄纵,加上平时和父母沟通不畅造成的。居裕然劝苏星把药停了,回去上学,或者去他朋友开的美容店里上班。

他还让苏星在纸上写下了对父母的要求,苏星写了一句“希望父母多尊重我”。苏星说,“当时他的态度很好,我的态度也很好,我也跟他讲了很多真心话,希望他可怜我,放过我算了。”

“惩戒是一种家风、家规”

很快,苏星发现,参加游学营的孩子很多都是被父母“骗”进来的,他们大多数只有十几岁。都带着抵触的心理——有孩子不愿意起床参加活动,也有孩子闹着要自杀。面对这些“不守规矩”的孩子,居裕然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教育”。

有个爱打游戏的男孩,认为自己就是游戏里的“李元芳”。居裕然和工作人员拿着马克笔,在男孩的脸上反复写他真实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骂“不认祖宗、不是人”。后来,男孩的故事被“大爱无疆”当作正面事例在官网宣扬。

居裕然在一个男孩的脸上写满了他的名字。受访者供图

苏星还看到,营里有中途擅自离开的男生,回来之后,被一群人按倒在地,“使劲地扇他耳光、用筷子撬他的嘴巴、还把椅子直接砸向他。”

她吓坏了,第二天就偷偷买了回家的机票,在机场报了警称居裕然“搞传销”。因为没有证据,警察将苏星送回了游学营。

回到游学营后,居裕然说苏星犯了错,必须接受“惩戒”,掏出了一根30厘米长的戒尺,和苏星父亲一起打了她30下,打到屁股上全是伤。

居裕然从不避讳“惩戒”的事实,甚至把它当作一个宣传的噱头。据“大爱无疆”公众号介绍,用戒尺“惩戒”被称为“喝汤”,因为“戒尺是竹子做的,简称‘竹片’,打在身上‘噼里啪啦’响,‘汤’即被惩戒者灵魂深处流下的眼泪,戏称‘竹片噼啪汤’”,是该机构“最具特色、最为震撼的精神大餐”。

“虽然法律规定了不能打子女,但我极力拥护老祖宗的‘惩戒’的遗训,惩戒是一种家风、家规”。居裕然对新京报记者说,“惩戒”和殴打不同,是有度的,他们只“惩戒”18岁以下的孩子,一次打男孩的手或屁股30下,女孩的手或屁股20下。

“‘惩戒’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知道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能以下犯上,很多孩子被‘惩戒’之后都是心服口服”,居裕然说。

接受“惩戒”后的苏星想,不如装乖熬过这几天。她不再反抗,在饭桌上听话地给居裕然敬酒,还让父亲挽着自己的胳膊,装作很亲密的样子。“但我心里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只是不想再挨打。”

被改变的亲子关系

在游学营顺从地待了三四天后,苏星和父母一起回到了湖北老家。带回家的还有居裕然赠送的一把30厘米长的木戒尺,上面印着他的“语录”:“原则面前绝不让步、感情面前绝不含糊。”

这趟游学营之后,妈妈李芳把居裕然当成了指引自己家庭的明灯。每天,她都会诵读居裕然赠送的《居说集》,还会抄写、背诵,“居说,内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居说,道德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不仅如此,她常常在“大爱无疆”建的微信群里反馈自己的阅读心得。

她和丈夫跑遍各地参加居裕然的“大讲堂”,第一次4800元每人,之后每次收费几百元。“大讲堂”中,居裕然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讲“成功”的案例,除了家庭关系外,他还讲职场关系等各种话题。

在一次讲座时,居裕然提到“有四个厕所的房子风水不吉利”,李芳想到自己家正好有四个厕所,便盘算着要不要把房子卖掉。

只要碰到问题,李芳都会说,“要不要打电话问问居爸?” 她认为,居裕然的眼光很“毒辣”,一针见血地看出了家里的主要问题是对孩子的溺爱,而且每次回消息都非常及时,“能让我们在慌乱的时候镇定下来,给我们一个方向”。

一直以来,李芳无法接受女儿得了“躁郁症”这件事。她和丈夫都是医生,但在她看来,女儿除了头晕、厌食等生理症状外,没有什么不对劲。

李芳认为,精神科的诊断并不科学,因为“其他疾病的诊断有硬性的指标,但精神科都是凭借医生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来判断”。她也不认可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法、开的药物,因为“药物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还有很多副作用”。

她开始寻求专业医生之外的帮助,频繁地参加各种类型的家长智慧课堂、讲座,去过广东佛山、浙江杭州。但她觉得这些活动都没效果,“只会让我们父母产生内疚的情绪,却不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2018年1月,在朋友的介绍下,李芳第一次听说居裕然和“大爱无疆”。朋友说他“气场很足,在治疗孩子的精神疾病上有一套”。

那年5月,李芳和丈夫参加了“大爱无疆”在武汉茶楼里的一场“分享会”。一个叫“素红”的老师告诉在座20多位家长,要分清“感情和原则”,对不听话的孩子,必须要进行“惩戒”,这是中国传统的家风,也是父母不可让步的原则。

后来,他们和居裕然单独通了话,问他怎样才能缓解和女儿的关系,居裕然给出的建议是,“断掉苏星的生活来源,让她回家住”。

李芳说,他们按照居裕然所说的,不再给苏星打生活费,不久后,苏星果然搬回了家。这让李芳觉得,居裕然很有本事。她决定给女儿报名参加游学营,让居裕然进行更深入的辅导。

正在接受居裕然“链接”的苏星一家。受访者供图

在跟居裕然深入接触以后,李芳认为自己的家庭关系也有了改善,“至少女儿不再乱骂我们了”,“就算我们不给她生活费,一个人在武汉也能养活自己。”

但苏星却觉得,和父母之间的鸿沟不但没有弥合,反而变得越来越大了。

以前,父亲几乎不对苏星使用暴力,但从游学营回家以后,苏星被父亲打过两次。第一次苏星的手被打骨折了,刚打上石膏没多久,又和父亲发生了冲突,石膏碎了一地。

回忆起这两次冲突,李芳对新京报记者说,“是我们太心急,对‘惩戒’的执行不到位才造成的。”

深信不疑的家长们

24岁的王梦在参加“大爱无疆”的游学营后,家庭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父母不再给她生活费,她从家里搬了出来,渐渐和父母失去了联系。“但居裕然会把这当成一种宣传的手段,说到他那儿调整以后孩子都走出家门、自力更生了”,王梦说。

王梦在高中时被确诊为抑郁症,随后休学。去年夏天,她被父母以旅游为名带到了在内蒙古的游学营。在营里,因为不服管教,王梦被居裕然称为“无法管教的畜生”,多次被戒尺和木棍打了屁股、小腿。

抑郁症患者张婷一家也同样接受过居裕然的“调教”。

张婷的母亲回忆,别人介绍居裕然说是时下最厉害的人,只要跟他一见面,他就能洞悉对方内心,清除对方内心的杂草。“当时我家女儿正处于低谷期,我想能遇到这样的人太好了。”

在张婷一家和居裕然的对谈中,居裕然说自己从不认可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那一套都是西方的东西,就是将人对号入座,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没病。为了佐证这一观点,他还拿自己举例,说自己曾被精神学家诊断,患有十几项精神疾病。

“这一点让我父母特别信服他,因为我妈从来不想承认我有病,她对抑郁症这种说法特别反感。”张婷说,只要提到心理医生,居裕然就气得跳脚,像是被戳中了敏感点一样。

在“大爱无疆”机构中,有工作人员曾考过心理咨询的证书,居裕然会强调,不允许用心理医生的那一套对待孩子。

在游学营,张婷父母把居裕然当人生导师,道别那天,张婷母亲在居老师面前哭了。但离开游学营后,她和丈夫反思,游学营对他们的帮助并不大。“他肯定帮到了某些家庭,但他也不是神。”

张婷一家没再和居裕然联系,“除了效果一般外,我们家也确实不适合,收费太贵了,是有钱人的游戏。”

据张婷母亲提供的材料,“大爱无疆”提供的服务项目有5种类型,价格从3万元到120万元不等,服务期限最短1个月,最长无限期,每个项目都包括不同次数的电话或语音咨询、面对面辅导,而游学营最低收费是9万元。

张婷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她说,和他们一起参加游学营的家长中,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以上,其中不乏大学教授、企业高管。

事实上,像李芳这样对居裕然深信不疑的家长不在少数。在“大爱无疆”公众号上,许多父母写了反馈文章。文章中,休学的孩子回到了校园,抑郁症的孩子恢复了活力,而这一切,都是居裕然的功劳。他们把居裕然称为“铁人、侠客、非人类、灵魂摆渡人、上天派下来驱魔的怪兽”。

不可磨灭的阴影

但最近,苏星和王梦发现这个父母眼中的“完人”曾经因为传销坐过牢。

据新华网报道,2007年9月,辽宁省通报了十大传销案件,居志国是涉案人之一。通报显示,2006年11月,犯罪嫌疑人卢珈伙同犯罪嫌疑人居志国等人在大连成立了大连商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搞饮水机、保健品等传销活动。在抚顺清原地区已发展下线150余人,非法经营额达80余万元。随后,居志国被抓获归案。

5月1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居裕然承认自己就是该案中的“居志国”。“我改了名字,因为居志国有一段那样的历史,而我在辅导企业家的过程中,也会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多人都会以此攻击我。”

从监狱出来以后,居裕然开始做“家庭教育”。他的初衷是“看到很多成功人士、高知家庭的儿女教育很失败、过得并不快乐”,而他的女儿被教育成了一名教师,自己有成功的教育经验和人生阅历,可以当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去拯救这些家庭。“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儿女,我是他们的父亲。”

可对于苏星而言,游学营的“惩戒”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这些年,她梦到过自己被居裕然和父亲用戒尺打;也梦到过自己去了居裕然要她去读的学校,梦境中的自己坐在教室里,很胆小,只会呆呆地看着书。

躁郁的症状也没有得到缓解。苏星常常一下特别兴奋,一下又很低落,情绪变化很快,吃不下东西。有时,身边人跟苏星说话,她只习惯性点头或摇头,或者干脆装作没听见,“特别不想说话”。

回家以后,父母偶尔会要求苏星去见见“居爸”。去年5月,苏星在武汉见了一次居裕然,她有些害怕,叫上了自己的干妈。那次见面,居裕然跟苏星说,希望她去上学,而且自己有办法帮她弄到文凭,只要给他几十万。

见面后,苏星的干妈给李芳打电话说,“你们教育孩子还是要靠自己,花那么多钱请别人不靠谱。”但李芳不以为意,她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干妈对居裕然“不够了解”。

苏星感到,家里的一切似乎都在居裕然的掌控之中,被他事无巨细地支配着。父母对居裕然的狂热让苏星感到害怕,“就像是邪教一样”。

于是,苏星开始在网上发帖,讲述自己在游学营时的经历。很多孩子纷纷跟帖,他们大多有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在父母的哄骗下加入游学营,被居裕然要求断药,受到了语言辱骂、挨戒尺、扇耳光等不同程度的暴力。

苏星、王梦等人建了维权群。他们收集了居裕然在游学营里的打人录音和视频,在知乎、微博上不断发帖,给教育部的监督举报邮箱发邮件。

15岁的高凡也加入了其中。他因为沉迷游戏休学在家,被父母带进了今年的盐城游学营。5月1日凌晨,趁父亲睡着时,高凡偷偷从游学营的卫生间窗户跑了出来,报了警。警察做完笔录,因高凡未成年,便让父母把他带了回去。

5月6日下午,盐城市盐东派出所民警告诉新京报记者,5月2日接到过一起未成年人报警,称“大爱无疆”是一个“传销组织”,该案已立案调查。

受伤害的孩子们还质疑“大爱无疆”的办学资质。5月6日,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复新京报记者,从“大爱无疆”的办学范围来看,不属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类教学,不在教育局的管辖范围内,只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审批通过即可营业。

目前,“大爱无疆”盐城游学营已经提前结营。高凡发来的一张截图显示,在“大爱无疆”的江西群里,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现在开始进入集体静默,同时暂不接受新家庭的咨询”。

从派出所出来以后,在高凡的强烈要求下,父母决定带他回江西老家。

离开游学营前,他被要求写下一封“情况说明”,承认报警是对居裕然的诽谤和全体成员的污蔑。在“情况说明”的末尾,高凡作出承诺:“不再诽谤居老师和污蔑全体成员,正确对待父母,好好上学,按时吃饭、睡觉,自己的事自己做。”

(除居裕然外,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周小琪 实习生孔宁婧

心理咨询师章扬清

319 评论(8)

川猫之介

20岁之前我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初中与高中时期经常被人欺负,直到进入大学后才以豁出去的态度改变自己。现在工作了,虽然还会有一点点自卑感,但比起曾经的自己来说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我给你分享几点我自己用过消除自卑的方法。1.随时提醒自己我很棒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把手机桌面设置为“我很棒,加油”,在电脑前、卫生间镜子前贴上便签条,上面内容写上“微笑乐观生活,我在为梦想努力,加油”这样鼓励自己的话,别小看这简单的话,曾经我就是靠这些话鼓励自己,提醒自己做一个自信的人。多多肯定自己,把负面情绪转为正面能量激励自己前进。2.放大你的特长与爱好 自卑的原因无外乎是因为身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如果你有擅长的爱好记得发挥出来,又或者你没有爱好但是喜欢某样东西,比如阅读、绘画、书法等,喜欢阅读可以朝书评人方向发展,喜欢绘画书法就把自己的作品晒在网上,只要你大胆地展示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扬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人。放大特长的目的就是想告诉自己,原来我也有闪光点,我也能够成为人群中闪亮的人。3.写一本收获日记 当你在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过程中,别忘记给自己做一本收获日记,在这本日记里,除了记录你的收获,一些生活中小喜悦也可以记录,比如做了一次好事,和朋友吃了一个开心的晚饭看了一场电影等,只要是让你高兴的事你都可以记录,这样,当你每天都翻看这本日记时,你会发现自己很了不起,能做那么多意义的事。4.多表扬自己,不要批评自己 大多数人自卑就是因为喜欢说一些批评自己的话,比如“我很差,我很蠢,我一事无成”等等,其实,当你通过以上我说的方法去做了后,再来表扬自己,你会发现你能完成的事情很多,你并不是一个差劲的人。想要改变自卑的情绪,就要多跟自己说积极的话,多肯定自己,只要你坚持用以上的方法去行动,相信我,你的自卑感会慢慢减弱。 1、首先,对于骨骼比较小的问题,自己可以多运动锻炼来增强体质,尽量少熬夜,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顺其自然即可。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这不应该成为自卑的来源!你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一些不完美。记住,你要成为的,不是任何别的优秀的人,而是更加优秀的自己。2、其次,你不应该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要过分与别人比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但最后你发现只有一个人懂,那就足够了。别再把伤口展示给所有人看,心里话也应讲给懂的人听。你的人生,属于你自己!3、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你缺少的,恰恰是这种生活态度。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拥有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的能力。你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有限的条件追求最大的快乐。好的东西不要珍藏,今天能做的事不要等到明天。从现在起,改变自己,答应自己的事就尽力去做到。新的一年,往事清零,爱恨随意。 我祝福你乐观一点,勇敢一点,自信一点!!! 不好意思不请自来。 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一个词,是指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价值或者只有一点儿价值。从自卑的定义出发,你认为自己自卑是因为你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可是你真的没有价值吗?不。肯定是不可能的。 首先,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所在。哪怕你没有做出一番事业,可对于你的爸妈、你的家人来说,你的存在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意义。举个例子:假如你的父亲年纪大了,干不了活,不能为家里多增加些收入。难道你会认为此时的老父亲没有价值吗?不,对于儿女来说,爸爸妈妈能够 健康 快乐地活着就是他们最大的价值。 最后,价值转换。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里,你的瘦小不是很好吗?很多人还想瘦瘦不下来呢!而且你也说了,你是偏瘦,但你并不矮啊!男生一米七多的身高还算可以了。而且 社会 对男生的外在要求也没很高。虽然说颜值很重要,但我认为在现实中,才华或性格等人格魅力更加宝贵。而且我相信相由心生,虽然我们的外在不出众,但是如果内在修炼好了,自然而然会体现在你的身上,这就是你的独特的气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首先,我强烈建议您去看一看《被讨厌的勇气》。 自卑情结是每个人都有的,只要有向上愿望就会有自卑情结。而健全的自卑情结应当是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而不是与他人比较。 我表哥也是170多,才有90斤左右,家里人的确总会说多吃点,瘦了不好看,可他依旧很乐观,自信。诚然,外界评价会带来困扰,就像我同学的少白头,如果太在意外界评价的话,是非常痛苦的。缺陷被有意识地放大。 实际上,由于这种自卑感,使得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方法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将自己置身于更大的共同体中。 譬如在班级感觉自卑,没有价值,就放到系里,如若感觉不到则放到学校,如若再感觉不到价值,那就与将自己置身于天地之中。 可以通过他者贡献,来实现自身价值来正反馈自身。 只要与理想中的自己有差别就会有自卑感,努力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要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在他人。 送你一段话 请上帝赐予我勇气 改变我能够改变的 接受我不能够改变的 赐予我智慧 让我分清这两者的区别 真巧 我今年也22,和你相比我或许更加自卑 从小就矮也经常被嘲笑,实话现在1米七都没到 父母都是农民工 我高中以前都很自卑 我现在做着大学学习专业的工作拿着实习的工资 我不奢望自己能有多优秀,我只想身边的人和父母能够开心 父母对我的期望就是赶快找个女朋友我也被催婚 我没有什么特长,唯一特长就是脾气好 我姓朱,在大学也被戏称快乐朱 如何改变自卑?我想就是发现自己的特别之处吧 这个 社会 很现实什么都会拿出来比较 当你找到你的优点,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 我能够是朋友快乐我是朋友的开心果 被需要就不会自卑 不是有钱有势才会不自卑 我们一起加油吧,人生路长 何必为难自己 做个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不用在乎世俗的眼光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每个人都有血有肉 想要换工作完全可以去换 人在一个环境待久了需要作出改变 不然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弟弟你好,请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看了你的描述,作为一个年长你几岁的姐姐,跟你说上几句。其实你的条件并不差,首先你有最宝贵的东西,便是你很年轻,有大好的年华,有大好的精力。年轻一切都有可能。其次,父母 健康 ,家庭和睦,看得出来你也很有孝心。一家人和和睦睦健 健康 康这是多好的事情。最后,你有自己的房子,生活可以安定下来,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如今使你煎熬的无非是你身材过于瘦弱,导致你产生自卑心理,自卑致使你产生社交恐惧,无法自信面对身边的一切。但是你是否想过,如果现在你的身材不再瘦弱,是否就会变得自信了呢?面对社交场合你不会在害怕了吗?事实上你依然会恐惧,依然会纠结许多,虽然多少可以缓解。所以根源根本不在于你的身材瘦弱。这只是一个诱因。 年轻是你的本钱,父母 健康 ,家庭和睦是你依靠,调理好身体好好拼搏一番,事业也会有的,事业有了害怕找不到好的另一半吗?人活一辈子图个啥?只要你能想明白,世界为你敞开。加油弟弟,期待你的成功。 记得到时候告诉我一声哦。 1、首先,建议你先到当地的市级医院检查身体,确定你的问题是否需要治疗。如果医生有专业方案,不仅能帮助你改变身体的现状,还能有助于你树立自信。2、第二步,建议到市级医院的心理门诊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做专业的心理咨询。在专业人士帮助下可以帮助你走出困惑,找到自信。以你的情况,如果身体没有器质性问题,需要做多次咨询。3、因为信息有限,我只能从文字内容确定你是因为身体问题导致自卑,觉得自己太瘦,骨骼细小,难看,所以不愿意到公共场合,不愿意见人。这种情况让你感觉痛苦。痛苦是人生的必然,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仅你有痛苦,每个人都有痛苦,我也有痛苦。不要指望消除痛苦去获得快乐。要正确认识痛苦。首先,痛苦对我们有好处,它提示我们出了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你只是痛苦,不去医院,不去做心理咨询,这种痛苦是不是自讨苦吃。其次,你痛苦的根源是觉得自己难看。换个角度,告诉自己,“我不希望和所有人交往,也不希望让所有人认可我,我只希望与接纳我、认可我的人交往。”这样,社交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心情是不是会大改观,希望你试试。再有,你是否真有社交恐惧症,需要心理咨询师做专业诊断,自己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即便有社交恐惧症,在心理咨询师的辅导下,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第四,如果你确实不想做心理咨询,采用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带着症状工作和生活,不要自责,不要害怕,正常地工作、生活、社交,在自然的过程中,你会慢慢自行缓解,建议你看看《森田疗法》、《不与自己对抗 你就会更强大》、《不完美 才美》《自我关怀》等书,认真地看,对你一定有帮助。祝好! 有的人天生自卑,不管做什么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有的人是经常受到打击,将自己的信心消磨光了,这种性格的人遇事总是会选择逃避。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不善言辞,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心声,独立不喜欢麻烦任何人,心软不好意思拒绝任何人,我在家人眼里是懂事的孩子,在同学朋友眼里是不会拒绝别人的性格随和的朋友,可是我不喜欢又没办法改变这样的自己,嗯,我有些自卑,却不想让人知道。 小美是班里的一名女生,今年9岁,性格内向敏感,成绩较差,尤其是随着年级升高,成绩下降的现象更明显。她在课堂上基本能遵守课堂纪律,也很乐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同学们总是在私下里嘲笑她,说她笨,她听到后就会感到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渐渐的变得不再愿意与人相处了。 像小美这样遇到打击就会很敏感的人,心理是很脆弱的,这样的人遇事易逃避,打击越大就会越不愿意去面对 这在心理学上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是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 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她们常常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患者很难与她人建立亲密关系。 那么,自卑的人如何消除自卑感 (1)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2)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如果你也是天生自卑,因为这些心理原因诱发的一种回避不,那么你就必须要求助心理咨询师来进行一个有效调整了。 举报/反馈 所有的不高兴都源于随身携带自卑。 由于这个问题别人也可以看到,我就系统性的答一下如何消除自卑感: 一.找到自卑的根源(这个你已经找到了) 二.改变你的想法 1.不要想跟别人一样。自卑情节根植于“像别人一样”的欲望上。如果你试图成为别人那样,那你就不能客观的评价你自己。 2.尽量不要担心别人的想法。自卑感是由于我们一直关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产生的。提醒自己,你无法知道某人在想什么。专注于自己的长处和成就,而不是别人对你的看法。 4.别把自己跟他人比较。跟别人所处环境,家庭,遗传,机遇都不同,没有可比性。 5.不要随便下结论。自卑心理使我们认为,如果有一件事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我们可能想“如果我再高十公分,我就怎样怎样。”“如果我再漂亮点/帅点我就怎样怎样”,如果这些你都得到了,它们只会提供一时的快乐,因为内心深处你依然不安全。这些想法使得自卑心理快速发展,即使达到目的,也不会神奇的解决心理问题。 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优势、积极和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接受这些你会走向更快乐的生活。 6.停止消极的自我对话。每天你都会进行消极的自我对话来强化自卑感。当你说“她不喜欢我,因为我丑”等消极自我对话时,你就会把自己贬低,使得更多负面的,不真实的想法印在你的头脑里。当你发现自己对自己说一些自我否定的话的时候,停下来说一些积极的话。你不必自欺欺人的说“她会爱我,因为我是最帅的”,相反,用积极的,现实的话来评价自己“我很有魅力,值得别人爱和珍惜,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慷慨的人,想和别人交朋友。”这样可以建立自信和自尊。 7.建立自信。树立自己正面的精神形象,不要用一些诸如愚蠢、丑陋之类的负面标签定义自己。 手机打的,好累,只求一赞。 你好,首先从自卑到自信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首先你要做的是先不自我打压,先让自己不那么自卑,慢慢的从生活中积累一些成就感和自信心。

16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