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香香
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备考效率必备10个技巧怎样抵抗拖延症,心理咨询专家家小结了10个击败推迟的方法方式 ,期待能对有拖延症的盆友有一定的协助。 1.比较分析法-让自身从心理状态上接纳 当你深层次思索了怎么会造成推迟的难题以后,我了解到推迟实际上便是一种自身蒙骗。人们人的本性天生懒散,这我迫不得已认可,如果有一个舒服温暖的被子,我是不容易想要站起去严寒的室外。那麼,推迟的造成实质也与这一相关,人们更期待去做简单的快乐的事儿,而不是令人们痛楚的工作中。 2.断开干扰信号,让自身更关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干扰信号,比如手机上、电脑上、互联网等,在我们要想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做一件特想推迟到明日的事儿时,一个别人的短消息或许就可以我们一起转移注意力,混好别的事儿,乃至没办法再回到起点的情况。我们要做的便是简单化周边全部的干扰信号,把全部觉得将会会切断人们潜心情况的物品所有全都断开。这类集中注意力的情况很重要,原本慢慢吞吞要两个钟头做了的事儿,我或许不上一个小时就拿下了。那麼节约的时间我能用于完全的释放压力。那样即完成了每日任务,又可以好好地的歇息 3.严禁多个任务实际操作,越来越简易高效率 尽管说人们的人的大脑是多个任务电脑操作系统,我们可以一边歌唱一边冼澡,一边听歌一边煮饭。但有的情况下,单线程工作中能够 我们一起维持高宽比的专注力,我们一起迅速的达到目标,进而降低推迟的频次,塑造马上进行的良好的习惯。 4.不必完美主义者,为自己一个低的起始点 有的情况下因为人们完美主义者的心理状态在作祟,造成 人们都还没刚开始做一件事情就早已在为各种各样将会出现的难题而焦虑情绪,最终结果是人们一拖再拖害怕刚开始下手去做,促使每日任务推迟。实际上,我们可以为自己定一个很低的起始点,比如我想做到一口气做200个平板支撑,那麼我能第一天只做10个,第二天提升到十五个。那样,起始点很低,我也更想要坚信自己可以做了而且不容易痛楚,因为我就勇于刚开始,而不是只滞留在想象的环节。人们所推迟的大部分每日任务,都是由于人们把它想得真的很难,太痛楚了,在我们把起始点放下,人们会马上去做。 5.确信自身的整体实力——始终不必丧失信心 最要我讨厌一种人便是整天告知别人“你不行,你不太可能保证,你的念头很愚昧。”这类人不清楚扼杀了是多少抱有理想的人,将别人的彩色的世界越来越暗淡无奈。假如你坚信自己,就需要忽略这些弱小得话,有人说你不行是由于他们自己都没有保证。 实际上,人们所有人的心里常有这类人的存有,在我们面对困境时,会有一种声音告知人们“你不行,你不太可能保证,这件事情没办法很痛楚。”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人,人们或许会恼怒的对他说“我可以保证!”,可是,假如换做好自己呢?人们又有多少胆量战胜自我心里的怯弱呢?更是拥有这种弱小的响声,促使人们松懈了坚定的信念,是多少能够 第一生产力的念头推迟迄今。我觉得,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目前刚开始去做,一旦你开始了,就义无反顾。 6.等候别人是好笑的,全靠自身 有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目标的真实方式只有一个,那便是自身去做。人们始终不必有交给他人的念头,由于它是十分不靠谱的,即便这个人精确的像钟表一样,它也是有充电电池用完慢下来的一天。人们有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他人可以做某事情,还比不上自身去做,尽管痛楚点,可是我们可以把握工作中的进展,而不是念头想方设法催促别人。 7.建立推迟任务清单,即便推迟也得很帅 如果我们的确击败不上推迟的问题,那人们为什么不运用这一不良习惯为人们服务项目呢?为自己创建一个推迟任务列表,在这个目录里,列举许多我平时没有时间去做的事儿——例如学习培训园艺花卉、看一本有意思的书这些。这种目录里边的物品都很更有意义并且让人不抵触的琐事。每每我确实不愿再次做一件事情时,我能开启推迟目录挑一件事情去做。那样,既考虑了我要推迟的心理状态,又可以做平常没空做的事儿。有的情况下,人们击败不上推迟,那麼为什么不换一个视角,去享有它呢?(小编出示提升心理状态考试复习高效率必需10个方法) 8.推迟仅仅一个念头,不必去执行 你的大脑会暗示着已经减肥瘦身的你来吃那片生日蛋糕,或是暗示着已经戒烟戒酒的你来接到他人递来的烟草,或者暗示着你将本应刚开始的每日任务推迟到明日。行吧,你确实有那麼聪明么?人们务必确立,当一个人有杀人动机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他早已杀了那人。一样的,当推迟的念头刚开始在脑子里回旋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便是静静地犹豫,而不是接纳自身大脑的标示。佛教有一个见解称为解悟,在我们心里滋长妄念的情况下,必须静静地坐着那边,随后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解悟自身的精神世界。一些不太好的念头,就要他们渐渐地消退,不必评定,不必妄动。在我们要想推迟时,告知自身这仅仅念头,我不想去做,由于一旦干了念头变成了实际就没法变更。 9.设置潜心时间,让自身更高效率 当你不愿做某一件事情的情况下,我一般 为自己设置一个记时器,比如二十分钟,我告诉自身在这里二十分钟内务必致力于眼下的每日任务,没有任何理由推诿,直至闹钟铃声传来。当二十分钟之后,我能歇息五分钟,随后设置下一个二十分钟。当为自己定好倒数计时后,心理状态上人们也有迫切感,那样会促进人们更为注意力不集中达到目标。当出现影响的情况下,我能看一下倒数计时,暗示着自身再坚持不懈3分钟就结束了。这类方式 很合理,自我管理上便是将大的时间切分为小块时间,更便于我们去实际操作,是一种化整为零的观念。(小编出示提升心理状态考试复习高效率必需10个方法) 10.溶解每日任务,刚开始行动的窍门 再大的每日任务还可以转化成许多小的子每日任务,将每一个子分配任务到自身的能用时间里边,当全部的子每日任务被进行,那麼一个看起来不太可能的严峻每日任务也拿下了。溶解每日任务的精粹便是简单化,将你要想推迟的任务分解起来,使它变为10个比较简单的子每日任务,你只必须先进行一个子每日任务,随后告知自身,这一每日任务早已做完了十分之一,我能先休息一下,随后再刚开始下一个子每日任务。那样,人们就能迅速的行动起来,而不是心里填满惧怕导致推迟。
壮儿象象
从菜鸟到国际水准的心理咨询师,你只需这一步!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小伙伴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甚至是国际化的心理咨询我们一腔热血,却被现实打到一败涂国内拿心理咨询师证书容易,但要真正入行做咨询师,难好不容易进入了咨询行业,但又发现在实践中会遇到重重阻碍心理咨询师长期发展前景非常不错,然而很多人倒在了“新手”咨询师的路大家共有的问题:缺平台,少导师,没实操,找不到“团队”,找不到好的资源这一行,真的有那么难吗?渡仁心理,用16年的行业经验,研究出了成熟心理咨询师的发展模型,帮助广大新手咨询师抛开困惑,顺利走上心理咨询的道路。世上行业千千万,为啥偏选心理咨询呢?看起来这么难的行业,其实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选择。来看几组2019年1月,第一财经统计的国内心理咨询最新数据。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2018年12月4日,中央十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心理行业重大利好消息—《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无疑将极大地推动社会对心理服务及心理咨询师的需求!比起以往的宏观政策性文件,本次联合印发的文件具有更具体、更落地的特点。这说明,国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的指导,从“呼吁、倡导”阶段迈进具体落实、试点开展的阶段。种种举措表明:心理健康已经提高到了国家的层面去加以重视,这对于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入行时机。再来看看,目前国内有多少人从事这个行业呢?据2017年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13亿左右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近2亿。这意味着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与此同时,至2018年我国约有120多万名持证的心理咨询师,而仅有8万~10万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专兼职工作,80%以上的心理咨询师持证而未从业。一方面是国人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则是专业心理辅导的“缺位”,该如何解决?缺的不是拿证的人,缺的是真正能做咨询的咨询师。那什么样的咨询师才是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先举个例子:帕特里克·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侄子,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曾经一度精神崩溃,渡过那些艰难时光的他说:“我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忠实拥护者,事实证明它非常有效。”一、国际上,CBT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来看看国际上几位心理学大师对于CBT的评论:CBT是经过最广泛考验的针对抑郁和其他症状的心理社会干预。(DeRubeis & Crits-Christoph,1998)CBT针对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状均有显著成效。(DeRubeis et al.,2005; Elkin et al.,1989; Tang,DeRubeis,Beberman & Pham,2005)提升临床医师运用CBT的能力和技能有利于改善来访者症状和提升临床效果。 (DeRubeis et al., 1999; Hogue et al., 2008;Kingdon, Tyrer, Seivewright, Ferguson, & Murphy,1996; Kuyken & Tsivrikos, 2009; Schoenwald, Carter, Chapman, & Sheidow, 2008; Shaw et al.,1999; Strunk, Brotman, & DeRubeis, 2010; Strunk, Brotman, DeRubeis, & Hollon, 2010)事实上,大量研究和临床也证明,CBT对许多心理行为问题或障碍,如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焦虑障碍、强迫症、PTSD、进食障碍、物质滥用以及人格障碍等,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效果稳定、复发率低等显著优势。70%的来访者接受CBT治疗后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更能适应生活。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建议把CBT作为治疗抑郁障碍(Ravindranetal.,2009)和焦虑障碍(Swinsonetal.,2006)的一线治疗。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也建议使用CBT来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二、在中国,CBT从传入到现在,获得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认可。随着国民幸福感的需求不断增强,药物治疗越来越多的困境,社会对“痊愈”的需要,还有近几年地震、海啸等大型突发事件的发生也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心理治疗,国际上心理治疗对疗法的循证证据越来越多,而CBT是目前国际上循证最多的心理疗法,最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未来医保政策接受心理治疗后,CBT的接纳度也会提高。从现实来讲,仅有10%的心理障碍者需要深入或长久的心理治疗,大多数仅需要一定帮助或协助即可。而CBT疗程短、疗效快、不易复发等特点,是最符合大众需要的。事实上,CBT在我国心理咨询及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迅速、广泛的发展。国内研究表明,CBT在教育、临床以及其他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中,分别约70%的被调查者首选前三种疗法: CBT、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三、目前三大主流疗法——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CBT中,CBT是最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显然,当前咨询行业最主流的是CBT这一疗法。事实上,目前所有疗法中,以CBT为咨询技术的咨询,占据了美国90%(目前心理学最盛行之地)、德国70%~80%(心理学起源之地)的百分比,遥遥领先于其他流派。也就是说,在美国,如果你要接受一个系统的心理治疗,那么有90%的可能会被推荐一位CBT治疗师。从各疗法的发展趋势来看,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最鼎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中叶,从21世纪之后,CBT迅速崛起,成为了国际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三势力,并且发展的趋势日渐强大。尽管它的创立仅仅几十年的历史,但以其科学、高效和相对较低的复发率被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所接受和使用。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严格的门派分野不同,CBT无门派偏见,善于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不断融贯中西推陈出新,发展出了ACT、DBT的新疗法。ACT(接受与实现疗法)是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美国兴起的第三波心理疗法,ACT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瘾症、癫痫病等精神类疾病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美国已有万名心理专业人士接受了ACT疗法的培训。DBT(辩证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多循证医学支持的成熟心理治疗方法,它借鉴并结合了东方宗教思想中的禅念,提出了独有的正念概念,目前在美国临床心理治疗中应用非常普遍 。四、在全球,CBT也获得各国政府认可,越来越多的被纳入社会保险。全世界的心理治疗发展都离不开医保认可度、报销及费用、有效性等“外界”的作用,全世界的CBT都是在上述“外界”作用下迅速发展并成为主要流派的,中国也不会例外。因为在各国,咨询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坊间流传:心理问题不是一般人可以得的(费钱)。但是,咨询费是可以报销的,有限制的报销!比如:在美国,社会保险只给CBT的咨询师的工作付费;在德国,纳入社保系统的只有精神分析和CBT两种疗法;在国内,目前已有6个省(市)将心理咨询和治疗纳入诊疗项目报销目录,在北京海淀区已有34个心理咨询点纳入了社保体系。可见心理咨询尤其是CBT,纳入社保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无论是行业内部大师、各国政府、社会大众,还是从CBT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整合型的疗法都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最好的疗法之一。CBT在实践中,常常会发现大众对于它的误解:CBT简单、枯燥、无趣、过度目标导向,“简单”所以不值得学习、应用。它不像精神分析那样具有神秘感,不像人本主义那样具有人生感,也不像家庭治疗那样具有戏剧感。事实上,一名成熟的CBT取向咨询师,需要长达2年以上的不断培训和实践。一、独创2P+2S四维学习模式,带给学员高效易学的咨询技术。Platform & Channel——成功完成培训,可签约渡仁心理咨询师,3年后有机会成为初级合伙人;Practical & Reliable Psychology——15年心理咨询、心理培训的沉淀,20余名“学院+实战”风格的咨询师、培训师;One-on-one Supervision—— 一对一督导方式,让学员在学中学后都拥有个人督导;Sustainable & comprehensive Training——2年半的长程培训(130周),3大流派整合学习(CBT、人本主义、精神分析),4阶段360°教学(基本功训练、CBT学习、精神分析,实习,团体督导+个人督导)二、各具特色的强大CBT师资团队,为学员的咨询道路保驾护航。Step 1 基本功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初次访谈、摄入性会谈,学会运用人本的五大态度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Step 2 CBT理论+实践学习阶段Step 3 精神分析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掌握精分的精髓。Step 4 进入长达一年的实习阶段,真正的把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yy瘦胖纸
您好!您可以超职教育了解下。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艾薇喵跑
咨询师: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完成父亲的心愿,想到这一点难道不能让你拥有动力吗?(使用面质本来无可厚非,但这里有些咄咄逼人。)来访者:我想学好,但我没法学进去。咨询师:你可以想想父亲对你有多好,学不好会让他有什么感受?来访者:(一声不吭,保持沉默。)在这一小段对话中,咨询师想通过来访者与父亲建立更深刻的正性联结来鼓励其学习。可能在父亲去世当时,这些常识性的说教对来访者会有一定作用,但显然目前来访者已无法用这些认知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看到来访者已对这些说教产生心理阻抗。可能这位咨询师还不知道为什么来访者会产生阻抗。咨询师跟来访者所说的,可能是来访者母亲已在家唠叨过千遍万遍的内容,为什么还要花钱请咨询师再念叨?况且来访者早就知道这些道理。如果懂得心理学依恋原理,会了解这里需要的不是建立依恋,而是割断依恋,让来访者正视亲人去世这个事实,学会适应依恋关系不复存在的新环境。作为一个新手,是往相反方向去做的。咨询师把来访者与父亲捆绑得越紧密,来访者越无法正视丧亲之痛,越无法原谅自己当时和现在的所有行为。在情绪的处理上,咨询师要给来访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表达其哀伤、内疚、自责等情绪,在这些情绪被吐露、敞开后,来访者才可能吸纳积极情绪。而在目前咨询中,咨询师强化了来访者对父亲的依恋和内疚感,加重了来访者的焦虑。“我是否应该上门为其做心理咨询?”我会不时接到以前学员的电话,问及他们在咨询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如一个学员问:“有一位家长请我上门为其儿子做心理咨询,我应该去吗?”问及具体情况,说:“她儿子18岁,一年多前被医院诊断为强迫症,一直在服药治疗。但孩子对去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强烈抗拒,这一年多孩子去医院只有两三次,其他时间都是母亲代替其去医院开药。”再问具体一点,“因生理发育上曾出过问题,孩子一直有心病,初三就曾辍学在家,后来去上过一年高中,但一年前又不上学了。当时大概和同学相处出了些问题。家庭关系复杂,父母一直没有住在一起。孩子与父母关系非常冷淡。童年时孩子与老人一起长大。”“家长是怎样联系到你?”“通过朋友的朋友。”“那你以什么身份上门?”“因为她儿子排斥心理咨询,所以家长希望我以她家朋友的身份去,慢慢和她儿子聊一聊。”“你是否收费?”“收费。”“你自己是怎么考虑的?去还是不去?”“因为我现在刚刚开始做,接个案的机会很少,现在有这个机会,我很想做。但总是有点惴惴不安。”惴惴不安是有道理的。对新手来说,即使是这个孩子愿意到心理咨询室来,有足够的改变意愿,这个个案也是有难度的:一是明确的诊断已有一年多,而且持续服药到目前,没有根本性好转,因为孩子仍未上学;二是孩子的问题可能不单纯因情境性的问题引起,有可能是系统性的:自身的、家庭的、学校的三者同时并存,要把这些问题分解、一一解决,需要时间和功力。目前的状况是孩子没有意愿咨询,如果这位学员以朋友身份上门咨询,孩子不会自我标签为需要接受帮助的人,不会认同这位学员的咨询师的身份,更不会遵守心理咨询的规则,再加上家长在家中可以随时介入,增加了互动的复杂性和难度,可以想见“咨询”过程困难重重。我们在电影《老大靠边闪》中看到过不认可心理咨询规则带来的灾难。但因为在家长眼中这位学员是收费的心理咨询师,所以这位学员要承担咨询责任,其情形就像夹板中的角色。我很理解这位学员想要当心理咨询师的动机,新手拥有这样的强烈动机是非常好的,但他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看清这些情形。良好的助人意愿不是心理咨询的全部。结语除了心理咨询的专业技能需要督导外,心理咨询新手的个人成长也需要督导。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后,新手会发现:心理咨询确实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知道别人的很多故事,但它还有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方面:非常乏味,需要非凡的耐心,需要非凡的专注力,需要非凡的服务意识,需要非凡的敏锐……那些试图透过来访者成长的新手,往往会被这些挫折压垮。如果没有及时的指导、引导和分享,心理咨询师本人的心理健康也使人担忧。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成长的过程。虽然来访者可能比咨询师本人走得更快、更远,但咨询师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而成长的过程需要离开舒适区,需要有人鼓励和支持。对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督导和专业技能的督导一样重要。后记2007年7月28日,一个炎热的傍晚,我和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第12期C小组的20位学员相遇。在狭小的教室里,夕阳斜斜地照进来,照在一张张充满激情和热爱的脸上。是对心理咨询的热爱让大家聚集在一起,是助人助己的动机让大家相互理解。面接实习开始了。我没有预期这将是一次特殊的实习带教:它让我反思心理咨询师面谈培训机制本身,促成我写作本书。和这个小组特别的缘分是在他们一次次的提问和分享中慢慢浓厚起来。那一双双晶晶亮的眼睛后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我对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要求:每次要精心准备个案;每次要带活动;每次要及时总结……他们不仅做到了,而且比我要求的做得更好。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急迫地想要了解所有关于面谈的知识和技能……在我们的相互深入沟通中,一个想法从模糊到清楚,渐渐在我脑子中成形:为什么不写一本书,把我这些年来带心理咨询面谈培训的经验写出来跟大家分享?把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烦恼、成长和失落写出来?这个想法就像一粒小小的种子,一旦发芽,就开始生长。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和组员们谈这个想法,他们热烈支持。他们记下自己的感受,用手记的形式与我分享。写书的想法也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彭呈军编辑的热情支持。我非常欣赏他编辑的风格,翻看他编辑的书,漂亮得让我诧异。想象着在他的手中出现一本风格隽永、插图漂亮的书,很期待。万事俱备。一旦动笔,我惊奇地发现有很多东西喷涌而出。原来,它们已经在我心里很久了。那些咨询室里遇见过的当事人,他们的面孔可能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他们的感受、伤痛和成长却是那样清晰;那些带过实习的学员,他们的名字可能已记不起了,但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挫折和故事却是那么生动。我自己在带教过程中经历的迷惘、受挫、快乐和成长,它们也在内心中翻腾。在2007年暑假的最后半个月里,我享受着把这些想法和感受通过电脑键盘变成文字。写作的激情在澎湃。往往凌晨四五点时就醒来,在浓浓睡意的清醒中听着窗外的动静。在小区里住了那么久,第一次知道凌晨竟然有那么多声音:哗啦哗啦的扫地声,卷帘门拉起的声音,赶早的卖菜人相互问候的声音,踏踏踏的脚步声……清晨因此而充满活力。写作中,理性的声音开始冒出来:你不是心理咨询专业的,为什么你要写这样一本书?我的回答是:“热爱。”是对心理咨询的热爱,是对带教心理咨询实习的热爱,是对培训的热爱。这些年,再忙也没有放弃和心理咨询有关的工作;每次带教心理咨询实习,我都在反思,都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也很想分享这些感受;与上百家企业多年的合作让我深谙培训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的本意不是以权威的面孔出现,而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是一种成长的记录和思索,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想为那些在心理咨询路上前行的人们提供温暖的分享和支持。在这一次特别的带教中,我们从2007年的夏天走到了秋天。培训教室在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的二楼,紧挨着温柔的丽娃河,从窗口望出去,看得见河边的杨柳依依,听得见八舍操场上的龙腾虎跃。只是很少会有人欣赏这种美景,因为每次训练大家都高度集中注意力,生怕漏听一个字。这是一个专注的小组。从一开始,咨询培训的氛围就营造得非常好。每个走进教室的人,都会自觉地进入咨询师的角色。这种潜移默化造就了他们团队的成长,团队中每个人的成长。每次下课都是夜色朦胧,只有那架白色的秋千上传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不论多晚,总是有人贪恋那一份摇曳。法国梧桐的叶子一片一片地掉落。平时掉落的叶子总是枯黄的,而在雨天,那些仍然润泽的、金黄的叶子,会悄悄地铺满树下。走在一张一张的手掌树叶上,感受到秋意。一个收获的季节。学员们收获着证书,我和他们一起收获着这本书。收获之前是耕耘。在实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学员们自发地组织了一次烛光晚会,给每个人加油鼓劲。晚会主持人充分运用了咨询技术。在放松训练中,大家忆起原来在师大校园已相遇107天,在实习小组中已相知30天。红烛一根接一根点燃,每个人许下自己的美好心愿。当歌声响起时,每个人的内心都心潮澎湃,都想象着自己顺利通过考试。那是我听过的最美丽的天籁之声,分明是一颗颗心在吟唱。活动结束后,天色已晚。偌大的校园里格外安静。在夜风中互道再见。静静地看着他们离去。“加菲猫”潇洒地骑着单车御风而去,学员们的汽车一部接一部开走。汽车走了,图书馆门前空无一人。那四部汽车竟然载走了全部的学员——这是一个多么亲密的团队!看着汽车红色尾灯一闪一闪地远去,心里是种暖暖的感觉。这就是我的学员们,我为之骄傲的学员们!“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心理咨询的学习亦如此。实习结束了,我们不会再每周见面。但在每个人的天空里,我们留下了相互的痕迹。时隔多年之后,那些面孔会模糊,但成长的痕迹会愈来愈清晰。在实习的过程中,这个小组幸运地从实习小组发展成为成长小组。当来访者流着泪述说自己的困扰时,那些扮演咨询师的组员也眼中带泪。一个人生命中的波澜在另一个人心中也掀起浪花,两者相撞时发出的共感和轰鸣震撼着相互的心灵。我们在彼此的生命故事中成长。至本书出版时,训练早已结束,但这个实习小组仍有一月一次的自发活动。2008年活动的主题是悦纳自我。大家在继续成长着,在彼此的支持和温暖中成长着。感谢那些我带教过的组员们,我在与你们的互动中成长着;感谢新兰,为我的带教锦上添花。感谢吴庆麟老师在百忙之中欣然为本书作序,感谢孙时进老师在地震灾后繁忙的工作中阅读此书并作序。2007年10月13日初记2008年7月25日补记Table of Contents版权序言作者简介第一部 准备1.心理咨询面试考试中的常见错误2.心理咨询面谈培训中的常见误区3.心理咨询面谈培训的方法4.受训者团队的组建及目标设定第二部 面谈技术训练5.咨询新手面临的问题及处理6.心理咨询面谈的准备工作及结构7.面谈中的倾听技术训练8.面谈中的共感技术训练9.面谈中的提问技术训练10.面谈中的反馈技术训练11.神经症个案的面谈培训——以焦虑症和恐怖症为例第三部 面谈示范12.心理咨询面谈示范一:情绪管理13.心理咨询面谈示范二:怨恨自我、惩罚自我与当下自我的整合14.心理咨询面谈示范三:不能接受的爱第四部 电影中的心理咨询15.把自己作为咨询工具——《心灵捕手》中的心理咨询16.心理咨询师和黑帮老大——《老大靠边闪》中的心理咨询服务17.穿越时空的儿童心理咨询——《第六感》中的心理咨询18.谁是谁的心理分析师?——《沙发上的心理医生》中的心理医生第五部 结语19.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20.未完结的培训后记
雪皑皑xueaiai
许多厂家在做TPE制品时都会选择将外观做成雾面的,比如一些包胶制品,雾面的外观看起来更有质感,手感不错,也比较上档次。今天,小编就想给大家说一说,TPE做雾面制品的注意事项。TPE包胶工具小编建议先把TPE制品的模具做晒纹、喷砂处理,让其表面粗糙一些,不平整一些,可以强化光线在制品表面散射,原因是光滑的表面不利于形成雾面制品。再就是保证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低成型温度,比最佳成型温度大概低10~20℃就可以,这样更有利于获得较为雾面的外观效果。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在TPE配混体系中加入适量的雾面剂,消光剂等,这样更直接更简单一点。利用助剂与材料折射率的不同,可以使光线散射,来降低制品表面的光亮度,达到雾面的效果。汽车密封条做雾面的TPE制品除了注意以上三点,小编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泰瑞丰TPE,这样做可以让您事半功倍哦~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