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3

颖儿yuki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带宝宝好吗知乎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肥嘟嘟的哲妈

已采纳

您好,宝妈!我是二个宝宝的妈妈,我家的情况就是,大宝没有陪伴她的成长,很后悔。二宝就直接做了全职妈妈,虽然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但是0-3岁的宝宝真的需要妈妈的陪伴,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宝宝了,因为上幼儿园或上小学了,就可以每天陪玩一小时,一日三餐陪吃饭就好啦。 有条件上班,就去上班吧!白天上班,晚上还可以陪孩子,孩子和妈妈都要适应短暂的分离,你总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辈子吧!现在孩子小,记忆力没那么恒久,有好玩的 、好吃的可能会短暂而迅速地忘记妈妈,所以这时候的适应力是很好的。 很多时候,是家长离不开孩子,并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同为人母,深有体会!调整好心态,为了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努力拼搏吧! 年轻的妈妈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天蓝姐,感谢你的信任邀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你的烦恼是很多很多新手妈妈的烦恼,孩子不到两岁,从理论上,宝贝生命早期的陪伴是最需要妈妈在身边的,任何人的陪伴都不如妈妈的亲自哺育。而且,看着宝贝一天天的长大,那种满足、幸福、成就感,远不是赚钱能带来的。妈妈的温柔陪伴下,孩子的性格、智商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但是你家里的经济负担是也明显的,不知道你老公的月薪多少?一个月的贷款一万五是太多了,如果你老公的收入少于两万,这日子就没法过。何况宝宝长大了开销也会多,还得存钱上幼儿园。 所以,只能两权相衡取其重。 你若上班,必须你上班的收入大于去上班的成本,才可均衡,而且不能只大一点儿。 比如,你家里有人带宝宝,不管是婆婆还是妈妈带,她们若能够用心带孩子,是最好的人选。如果没有老人帮忙,你上班的收入起码要雇得起保姆,而且保姆的熟练程度和职业道德都得合你意。如果保姆上班月薪6千,你上班能拿一万二,这还差不多,如你收入比保姆多个一两千块,还不如回家自己带。 毕竟让别人带孩子的成本,出了经济收入之外,还有外人带孩子的风险,和孩子的亲昵度下降也是一部分风险。 如果你的心理素质一般化,在家呆着非常压抑不开心,看着宝宝又不开心,很容易焦虑抑郁,非常痛苦,那无论如何也得上班。所以,看看你的经济状况,如果老公收入足足有余,你只是想减轻老公的负担,自己又是个非常耐心内心强大的妈妈,还不如不要去上班,专心陪孩子吧。毕竟最难的时候也就这三年,你孩子已经快两岁,等三岁送了幼儿园你再考虑上班的事儿。再长也就两年不到时间了,钱可以以后再赚。陪伴孩子的时光过去了,就不回来了。 而且,去上班就意味着见不到宝宝。 如果你老公的收入只能勉强支撑家庭经济,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或者找到了靠谱保姆,你的收入也能付完了保姆费还有不少结余,你就上班。别怕什么孩子找妈妈,所有的孩子都找妈妈。过去的人休完了半年产假就上班了,也一样培养出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毕竟尿不湿和奶粉,都得靠人赚钱买。 陪伴孩子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如果你的状态很差,在家闷着躁的厉害,看见孩子也没法开心了,那么不管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你都尽快上班。陪伴孩子这事儿虽然重要,但是你已经无法用稳定的情绪对待宝宝。硬撑着在家,对你对孩子都不好。 如果你在外面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回家之后也关掉手机,专心致志的陪孩子玩,虽然见面时间不很长,但是陪伴有很高质量,孩子也会身心 健康 。有了收入,妈妈也会增加自信,夫妻关系也不会因为钱而受影响。 现在如果有老人替你带孩子,对方经济尚可,身体 健康 ,这就要谢天谢地,感恩老人。 无论去上班,还是确定继续全职下去,都好过百般纠结。纠结是很降能量的一件事,确定下一步的计划,才会踏实下来。 最后我说的是:无论确定哪一样,都不要后悔,既不要盲从,也不要被道德绑架。上班,迟早要学会分开 如果家条件允许,我认为还是陪伴孩子多一些好。如果条件艰苦,去赚钱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就怕钱没赚到多少,孩子出现出题。当然女性出来工作,不管怎么考虑对自身都是一个好的提升。所以问问自己的内心,最看重的是什么。 如果有人愿意帮你们带孩子,可以去上班,如果没人帮,就自己带孩子吧! 一样的,纠结 三岁之前,尽量陪伴。三岁之后,可以上班了。 我也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已经有5年没出去上班了,担心再不出去工作就出不去了啊!孩子明年上幼儿园了,估计可以出去了。 不用想太多,省吃俭用点,最好自己带孩子到上一年级,太小的孩子让别人带,容易养歪,等上学以后,你在接回来管,根本管不住了

心理咨询师带宝宝好吗知乎

300 评论(15)

未暖rabbit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办第一、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第二、如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沟通。孩子们通常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有一些心里话也不和你说,甚至和你有强烈的情感上的冲突。当孩子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出现的时候,家长要去听,不要去讲道理,这是一种没有效果的做法,已经被无数人证明了。我们要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因为孩子渴望成为成人、渴望独立,我们没有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第三、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二、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对心理常识不太懂,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宝宝,不照顾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三、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子女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主能力。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子女与父母缺乏交流,当然就会叛逆了。叛逆期的宝宝确实是不好对付,如果处理的方法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成长,所以,宝宝叛逆期,家长们不能太冲动,应当是有耐心,要与宝宝交流,这个时候对宝宝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家长们都比较忙,只要有时间就陪陪孩子,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会缓解宝宝叛逆。

155 评论(13)

米儿土土

如何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1 去所在城市的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咨询室,有的是对外开放的,这些地方有一个好处,都是科班出身,比较正规,收费也比较能够接受,缺点是专业技术可能一般。2 去医院的心理科。医院的心理咨询师是临床心理出身,有处方权,比较适用一些需要药物治疗的心理疾病,而一般的心理咨询师是没有处方权的,这得看你具体有什么问题。3 网络寻找,比如知乎心理小组都还有不少大神嘛,至于找谁这都还需要你自己一双能够辨别的慧眼。4 匹配度。心理咨询的过程基本就是来访者一个自我暴露的过程,不管一个多么高明的心理咨询师,你说你就是看到他那张脸就不爽,你也完全可以走人,因为你是来访者,即你是买单的人,你有自主权选择一个看起来“赏心悦目”的人“吐槽”,那绝对是你的权利。说得玄虚点,气场相投。心理咨询师的待遇情况如何?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说,就像一个老外问你们中国人均GDP多少?那真的就代表你的收入么?诚恳的说一句,普通心理咨询师的待遇绝对比你想象的要低,很多,很多。心理咨询为什么这么贵?首先我想普及一个观念, 心理咨询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金钱维系的契约关系,是一件商品。我们从不打普度众生、悬壶济世这样的旗号,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动不动就聊改变世人、改变世界这样的大天,TA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就是佛了。既然是商品,我想初中的马经就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是由 价值和 供求关系决定的。1 心理咨询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劳动时间决定,也就是成本(如果我理解错误,请原谅)那么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多少成本呢?一般来说,TA应该是 专业出身,这需要几年的学习和金钱投入(当然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门槛太低,非专业也完全可以报考,这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 报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价格一般在3k——拿了资格证,并不意味立即有回报,很长一段时间,基本就是免费的做心理咨询,在学校的朋辈咨询室或者另觅途径——自己找 督导,一般是一月两次或者一周一次,费用根据所在城市有差异,基本在500元/次以上(督导在美国是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必经环节,督导不合格的是不能上岗的,国内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很多人这一步就省略了,这也是国内心理咨询师参差不齐的一个原因)——好了,到了这一步,心理咨询师都会考虑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一些专门疗法,比如【NLP】【正念】或者【家庭治疗】,ta必须去 参加一些课程培训,学习技术、自我体验,这些课程初阶最低也是4k,中阶6k,高阶8k,如果是国外某个大师的培训班,一两天上万的培训费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这时,ta基本还是处于无收益的阶段,因为你没有名气没有人脉,谁来找你?除非你是富二代,普通人只有一条路——转行。这也引起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心理咨询师大多是兼职。综上,大概能够了解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在这条路走下去会花费多少的成本了吧?而且时间、精力这些无法量化的变量还不计。2 心理咨询的供求关系。理论上说,心理咨询在国内是个新兴行业,社会又处于转型期,民众心理问题突出,应该是供不应求才对。但是,有这个需求不代表就形成实际的消费行为。这其中有多种变量影响,比如购买力、文化传统、制度不健全等。因此,真正形成心理咨询这种消费的行为的是很少一部分人。那么那些有心理咨询需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消费能力不够、找不到信得过的心理咨询师等)没有选择心理咨询的人怎么办呢?很大一部分就成了心理学爱好者,纷纷去报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希望通过一条自我学习的道路进行自我救赎。这又形成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另一奇特现象: 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多,心理病患者少。于是那些私营的心理咨询机构,除开个体的心理咨询,抓住商机进行各种的“心灵工作坊”对心理爱好者进行体验、灵修,本质就像一场价格公道的【集体治疗】—— 你做心理来访者不好意思,做心理爱好者总好意思吧,而且还能团购哦。那你肯定就要问了,这样说来,心理咨询行业就是供过于求,价格应该便宜才对。撇去上面提到的成本问题,还有这样一个现实——心理咨询师大多是兼职。这背后隐藏的信息是,一个心理学本科毕业的同学,非常难找到与专业切合的工作,要么就是转行,要么就是继续读硕读博,读硕读博毕业后,基本就是从事心理老师的工作,博士就在高校任职科研。除非真的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在积累一定人脉资源和名气之后,才兼职心理咨询。这样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价格(名气大小、对金钱的态度等),即是说他们有自主选择权,与其接待2个300元/小时的,还不如接待一个600元/小时的。人们在选择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基本是靠口碑和名气,名气越大的人找TA咨询的人当然越多,价格自然也成了一种过滤的办法。何况他们有些还要忙着出书、上电视。这样,有些人肯定又要谴责我们学心理学的没有社会责任感了吧?感情就是看钱治病啊?话还真不能这样说,心理咨询这个活儿不轻松,即便一个全职的心理咨询师,一周工作的时间我个人觉得也不能超过20个小时,不然精神完全负荷不了,你总还尊重下我们的职业健康吧?作为一个学心理学出身的人,一直都会有压力。身边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说,你是学心理学的,我们是朋友,我能找你聊聊么?(这个聊聊绝对是免费的,这个朋友也绝对是刚认识的)我要是谁都去管,我真的是没有自己生活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一个人的道德承受力也是有限的,个人觉得只要ta对每个来访者是认真尽责的,ta就仍然是一个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咨询师。

18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