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8

盛笑笑shamir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面试的问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烽火馋眠

已采纳

他是要看你的解构能力。同时了解你这个人。不要关注问题的本身。

心理咨询师面试的问题

346 评论(11)

糖糖和胖秘

主要是看你对此是否有基础,对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常识掌握情况,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平台是医院,因为你这是在学校,所以只要你热爱就关系不是很大。

284 评论(13)

灬筱筱筱灬

这样吧,我如果是你的考官我会问你:如果我过度的害怕担心心理咨询师的面试结果,你能想办法帮我看看吗?我该怎么办?这种情形下你该怎么解决呢?要记住了每个人其实都有心理病,只不过有的人找到排解的通道了,心理病重的人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排解通道,而我们心理咨询师就是要去做这个“清道夫”如果你克服不了这种依赖性,那怎么单独去治你的患者呢,放心吧,你想在面试中怎么表现都行。但有一条你要注意,你的考官一开口你就应该马上起动你的应变机制,去用你的眼神和神经感觉对方的感受。不管你对面坐着什么人,就算坐着一个怪物。你也一样招架他,有人说过心理咨询师的考官就是找碴儿的。他们就是神经病,你得用你的心去感受去治好他们的神经病症状。祝愿你会成功。

136 评论(8)

命丧与她丶

注意事项:1、论文答辩时要注意态度谦和、有礼貌。2、熟悉自己的论文,重新整理调查及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3、了解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如:调查方法优缺点及适用人群;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富含食物及缺乏或过量引起的疾病;营养评价中的相关计算等。4、提前整理好一段阐述(5min左右),大体包括以下内容:自我介绍、汇报题目、调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建议。5、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准备好如何解释。注:阐述时,一定要把调查的亮点突出来。6、论文答辩时请务必熟悉自己的论文中提到的专业名词、疗法、量表。(例如,你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就务必要知道你案例中的不合理信念;你使用了贝克雷米,就务必要知道你案例中的表层、深层错误。)7、除了论文本身以外,我们总结的心理咨询师的最基础的知识要熟悉,这些知识见群文件。(例如,心理学的几大理论流派,心理咨询各疗法包括哪些?阻抗的表现有什么?)

344 评论(11)

吥唥靜尐姐

是什么问题呢?不明白你的问题无法帮助你。中科院心理所的郭念锋教授提出了判定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标准(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区分) 1.心理活动的强度。在遭遇精神打击时,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2.心理活动耐受力。生活工作中长期遇到的慢性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而对耐受力强的人来说,他们虽然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还会在逆境中做出更大成绩。 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4.意识水平。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则要警惕心理健康问题了。5.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一些无关因素而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不易受暗示的人则相反。 6.康复能力。即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常态水平的能力。因为在生活工作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各自的认识能力、经验不同,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而康复水平低的人则需要很长时间。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的情绪表现也不同。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畅通,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可以判断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8.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可能估计过高,有些人可能估计过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过低的自我评价,常会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焦虑不安。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评定其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9.社会交往。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环境适应能力。一个人为了生存和自我发展,就必须适应环境。而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或被动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是适应。有的人面对急剧变化的生活环境时,感到无能为力,只是忍耐、韬晦,而不做出改变;而有的人当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能否积极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339 评论(13)

喝汽水的小蜗牛

把发展那8个理论阶段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结合一下自己的情况 如果你按书上背出来肯定不给你分数

32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