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6

cuteorange290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和绘画心理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恶魔漫步

已采纳

你会问,孩子的画会“说话”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位妈妈看到自己孩子画的这幅画以后,就立刻紧张起来,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来向我咨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 当你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地动山摇,火山正在喷发出红色的岩浆,特别是前面的一片红色,好像鲜红的血液。火山口喷溅出的火星,如同一个正在生气的人正在宣泄着什么,两只苍白无力的恐龙想要靠近、却有止步向前。 这幅画是今年上半年,我的“亲子绘画心理成长营”课程里面一位9岁小男孩的画作。整幅画面红色和棕黄色的大幅渲染,生动的情节, 让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画者在画画时的那种紧张、害怕、危险、压抑等情绪感受。 “我很害怕,我渴望妈妈的陪伴和保护”——这就是孩子画里告诉我们的“话”。 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绘画是我们家长走进孩子内心的入口,是孩子表达内心的第二语言。从儿童绘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疗愈内心、发展天赋潜能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绘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有很多家长都认为画画只是一项兴趣,如果孩子感兴趣就培养一下,不感兴趣就算了。其实,绘画是人类共有的一种表达,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在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潜意识)来表达。(关于要不要培养孩子画画、怎么培养的话题,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体现。) 我们来谈谈绘画对于儿童各项发展中的意义: 认知发展,提升能力 表达情绪,疗愈创伤 发现天赋,发展潜能 1、认知发展,提升能力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众多专家学者对儿童绘画的研究中,都可以看到儿童绘画发展与其认知、心理发展是相联系的。儿童绘画发展的过程,和他们认知发展的过程基本同步,当然也会出现提前和滞后的现象。 比如说,通常3、4岁左右的孩子会画蝌蚪人(头很大,手脚为线条的“人”),6岁的孩子能够用几何形状画出身体的部位(比如手臂和躯体)。如果发展超前的孩子,会提前出现后面阶段的绘画特征。如果一个6岁孩子还画蝌蚪人,还将手臂连在头上画,说明他的智力水平还停留在3、4岁阶段,或者说是一种退行。 除了认知发展,绘画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观察力等能力。如果绘画之后配合沟通与书写,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当然,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也能培养出那种自主、热爱与自信的宝贵品质。 2、表达情绪,疗愈创伤 绘画活动本身就具有情绪表达和疗愈的作用。人的心理看不见摸不着,情绪如果不表达我们也很难猜得到,绘画就是一种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 此所谓“ 看见即疗愈” :不仅画者自身受益,看画的人也能够感同身受。 腾讯网上有一则新闻,出走妈妈看到孩子的画后很感动、也很内疚,终于决定回家,和一家人团聚。 为什么呢?因为她能从画上感受到孩子的那份渴望。 荣格的自我疗愈之路 。作为弗洛伊德学生的荣格,发现自己的某些学术观点跟自己的老师有很大的分歧,在纠结痛苦中和老师弗洛伊德决裂,随后四十多岁的荣格遭受着大量幻觉及情感的冲击,随时有被无意识吞没的危险。在那个最艰难的岁月,是一幅幅曼陀罗绘画,让荣格逐渐逃离抑郁情绪、回归我们所熟知的一代心理学泰斗。 3、发现天赋,培养潜能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啊?”“我家孩子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别说孩子了,就连成年人自己也很迷茫,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往哪方面发展?作为心理咨询师,遇到这类问题屡见不鲜。 其实,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我们 最有必要搞懂的就是第一个问题“我是谁”,也就是找到个人的优势和天赋。 成人和孩子都适用,先了解自己,才知道要往哪里去。对于儿童来说是立志,对于成人来说是职业规划。 我们还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中,发现孩子的艺术、情感、幽默感、专注力等优势和天赋,这些都需要家长小心呵护,并将这颗小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 二、“三不要”和“三要”:成人在儿童绘画活动中的态度和角色 有人一提到绘画,就想到解读。我想提醒的是,在没有摆正成人对待图画的态度和角色之前,切忌野蛮解读,否则反而会得不偿失。这里的成人除了家长,还包括老师、咨询师等。 在此,我总结了成人在 儿童绘画活动中态度的“三不要”和“三要”: “三不要” 不要去干预、评判孩子的画,更不要打击孩子 不要让孩子学习公式化的绘画(模仿范画),不要过早认字 不要野蛮解读,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伤害孩子 “三要” 成人要给予孩子尊重和允许,呵护和鼓励,亲子陪伴、互动游戏和沟通交流。 成人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广阔的空间,来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成人要学习儿童发展规律,绘画心理学知识,和沟通辅导技巧 总体来说,成人在儿童绘画活动中的角色: 不仅是带领者,更是跟随者 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 不仅是解读者,更是辅导者 以上的重点在于 —— 成人作为跟随者、参与者和辅导者 ,在必要的时候充当带领者、旁观者和解读者。 三、绘画+故事:孩子内心的入口 其实,儿童绘画心理本身是没有“套路”可言的,因为这些小天使们太古灵精怪了,他们天马行空,他们从来不按成人世界的“套路”出牌,越是小的孩子,这一点越明显。 比如,孩子们会画黑色的太阳,然后告诉你这是阴天;他们会画三只眼睛的蚂蚁,告诉你这样看的更远;他们会画宝宝生活在妈妈透明的肚子里,有的还穿着衣服…… 孩子们就是这样不断给我们惊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 对于孩子的画,千万不要按照标准流程解读!我这里有一个锦囊送给你们,那就是——故事。 故事的妙处:表达,看见,沟通,疗愈。 如何把故事加入到儿童绘画当中呢? 简单来说,就是成人在儿童绘画的过程中耐心地等待与观察,等他们画完之后,让孩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自己的绘画。注意哦!孩子讲述的故事一定要认真聆听,去感受其中的情绪情感,以及孩子的诉求。因为, 无论孩子画了什么,他讲述的画中故事都是自己真实故事的隐喻。 再回到本文一开始的那幅画,孩子在画这幅画时,还给他配上了一个故事。他的故事名叫《喷发的火山》,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学员自述故事:妈妈代写) 一天,我和妈妈在观看喷发的火山,我骑在妈妈的背上,火山喷发出熊熊烈火,就像生气的时候,可以毁灭天地。我喜欢跟妈妈一起游玩,即使很危险,我依然陪着妈妈,保护妈妈。“ 看完这么一段故事,再与恐龙火山图相结合,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关于隐喻,很显然小男孩已经将自己和妈妈,代入了恐龙母子的身体。 那么火山代表什么呢?究竟是谁在生气?是小男孩自己,还是他妈妈呢? 我想不难感受到,火山代表妈妈,妈妈正在生气,好像火山喷发一样,让人觉得害怕和危险,也许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经常在家里发生的事情。 那么,小男孩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从孩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妈妈生气的时候,让他感到紧张、害怕,他还是忍不住想要接近妈妈,甚至去保护妈妈。可见孩子是非常善良和善解人意的,是个小暖男。 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更多地会去同情这样一个孩子:小小年纪,本是应该得到妈妈的保护,面对着妈妈的发火,反而想要去讨好妈妈、保护妈妈。 是不是要引起家长的反思呢?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每个家长都在学着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犯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意识到问题所在 ,改善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情绪管理方式, 重新与孩子建立连接,去跟孩子和解 。 在成人的角色部分,我提出了一个 辅导者 的角色,就是在孩子讲述完故事后, 成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以沟通和交流 。这一点课程里会详细讲解。 还有一些其他的案例和故事,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四、一些有趣的绘画主题 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充分地了解孩子、接纳孩子。来看一组孩子们有趣的绘画作品吧! 从这些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可爱的、调皮的、搞怪的、不拘一格……的孩子。 总而言之, 1、绘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孩子可以透过绘画,向我们传达他们的思想、情绪、故事和诉求。 2、绘画在儿童各项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架起了孩子和成人之间内心连接的桥梁。 3、在儿童绘画活动中,成人要秉承“三不要”和“三要”原则,充当跟随者、参与者和辅导者的角色。 4、在儿童绘画心理辅导中,需要将“故事”这一锦囊加入到绘画辅导活动中,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和了解。对于故事和画中呈现出的问题,成人也要积极改进。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是苹果老师,BYE! 【本文中图片和文字,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他用】

心理咨询师和绘画心理学

136 评论(12)

不计较的心

绘画心理学,就是通过绘画将人的心理状态投射到纸上,它属于心理投射测验的一种,主要包含二部分。1.绘画心理分析:通过绘画,看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性格特点、心理和情绪状态,以及人际关系等。2.绘画心理疗愈:通过绘画表达情绪、提升情商、培养学习能力、获得成长、疗愈自己。河南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就可以学呀,有绘画心理学的课程,

217 评论(13)

b玻璃心

如果要学精的话,就要参加一些培训,如果就是兴趣的话就可以去找一下书来了解。

221 评论(14)

vera911213

我算是了解一些“房树人”绘画心理投射技术,10年的时候还跟着老师去北京芳草地小学做过“房树人”的测量。一、所谓的理论基础是在应该是心理学精神分析这个流派的相关理论:(1)在一个人中理性和非理性共存,并且理性一直在压抑着非理性。像弗洛伊德关于“心理问题和疾病”的来源就是本能(性和攻击)被压抑,这样的理论尽管被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当时社会比较禁欲),但是他的基本思想却一直被传承着。即,情绪、情感和一些创伤等非理性的东西,经常被压抑,并且不能通过语言这种理性工具去很充分的表达出来的。(2)荣格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集体潜意识”,他将整个人类文明注入到了个人身上,强调符号,图形和原型。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尼玛(男人身体里的女性角色)和阿尼姆斯(女性身体里的男性部分)。他还特别喜欢印度的曼陀罗这样的符号,并且画了非常多的曼陀罗。也就是说,作画能够将人的潜意识甚至是整个人类集体的潜意识表达出来。(3)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的技术。比如绘画治疗,沙盘治疗,投射测验,对梦的解读等。二、房树人疗法的大致过程:(1)给你一张白纸,几只笔,让你放松,开始作画。(有的会有要求比如画一棵树,但是对树的样子没有要求,让个人自由发挥,有的就是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2)画完之后,进行解读。(在房树人技术中有一些对号入座的东西,比如笔触尖锐,棱角比较多可能代表着具有攻击性,比如画的人没有胳膊代表着什么,比如画的房子没有门代表着什么,但是也要根据画画人的个人情况去调节)(3)有选择的反馈。或进行其他疗法的干预。(4)继续画画,观察里面的变化。我觉得这样的技术只是一种测量技术,重在解读,适合心理咨询师或者治疗师,普通人学这个很容易误入歧途。三、我的态度:(1)我不反对绘画治疗,沙盘治疗和释梦,但是前提是这些只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应用在临床心理学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搜集来访者所有信息的过程,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或者阻抗太大的人,比如孩子,比如自闭症患者,比如一些边缘性的人格障碍患者。通过画画,通过释梦,通过投射测验,我们能去了解他们,从而进行更好的干预。并且很多研究证明,只是单纯的绘画就能起到一定的治愈作用。(2)我反对滥用这些技术。画画其实没什么,自己在家也能画。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谁在解读”。如果他完全不了解你,你画了一幅画,他就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受过什么伤害,这完全是扯淡。尽管人类有一些共同的符号体系,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符号。这些个性化符号就是你自己的语言,需要完全了解你以后才能明白它的意义。我非常不喜欢类似的短期课程,因为它们培养一批人,那些人张口就会说:我给你看看,这个代表着什么,什么.关于心理学这门人的科学,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就脱口而出的回答一般不靠谱。

183 评论(10)

起舞徘徊风露下

绘画心理学是指通过一个人的绘画内容解读此人的心理,这是有相关的培训机构可以学习的,不过,如果想学精的话,建议可以阅读一些心理学的教材,不仅需要了解内容,还需要了解原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28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