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6

王小虎呦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王鑫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涅槃0531

已采纳

半年以来,一直在看综艺节目《非你莫属》。在此,衷心感谢《非你莫属》节目组所有人员。作为一款招聘类节目,做得还算不错。每一期都会让观众有很多收获,传递很多正能量。 禁不住,现将12月24日节目过程详细内容概括以及收获记录如下: 第一位:王鑫 一位很壮实的天津小伙子,年仅25岁。但心智很成熟。刚刚看到他上场时的自我介绍过程,也让我与吴昊有一样的感觉,觉得生活貌似对他很压抑一样,让他显得不是那么放得开。 最后,绍刚与他聊天之后,给人感觉是一个很乐观很阳光很豁达的年轻人。 这种给人第一印象的反差一定与他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他说22岁结婚,25岁就离婚了,而且妻子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因为准备生孩子时确认为妇科疾病,影响生育功能,因此在对方的一再催劝之下,他才决定最后离婚。这个过程听起来让人都觉得凄寒。才25岁就承受了这样的生活坎坷,对一个25岁年轻人来说怎么能说不算一种历练呢? 另外,做过销售,销售业绩还不错,这个也就是他最大的优点。因为,很阳光,很容易感染到别人,与之相处会让别人觉得踏实,放心。 再者,不断捐献自己的工资,还是个很有爱心的求职者。 经历了很多,所以,不愿意再折腾。求职时明确奔着踏实可靠稳定性质的工作。就像介绍时描述的那样,可以当做职业,做一辈子的事情。希望把他带走。 但是,尽管不是一位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方向不是很明确。 第二位:谭湘云 也许由于审美观的差异,现场人都觉得是美女,打心底而论,我没有感觉有多么美。仅仅看起来姿色不错,年轻嘛!那个女人不清秀。 陈昊第一个替她回答问题,这个行为的确该批评。作为一个boss,怎么可以随便的回答求职者的问题,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觉得陈昊当时其实也不是因为漂亮,只是大概觉得是个可塑的职工苗子。的确,气质倒蛮好的,给他的第一印象应该蛮好的;另外,当绍刚问道:“学平面设计的来找工作为什么不带自己的作品呢?”陈昊貌似懂这个专业,所以才抢着解围。 记得有一位boss说美女平面设计师很少,建议她考虑平面设计师,理由是:人长得漂亮就有发现美的眼睛?这逻辑我真都不敢相信是怎么坐上boss这个职位的。 58同城姚劲波,这是个神奇的人物,所以他有个神奇的网站。绍刚的总结是:只要求职者整个过程他没有任何提问,那么最后一定留灯。可见多么神奇!一般boss都是问很多,然后决定是去是留,而他却恰恰相反。心算能力特强,而且倍自信。他对这个女孩子感兴趣的是学校------北邮。要说也还真是,既然是北邮的同学,那么多好企业的招聘会,她为什么被落下了呢?其实,大家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是她是学生会成员,而且在学生会有一定席位。大学那个场所,一旦说学生会有一席之地,基本上专业课就完全荒废了!每个学校几乎如出一辙,若有另类,除非算个意外。这个是目前的大学现状,而且很客观的。因为,学生会的管理人员一般与导员,系领导乃至学校的领导等等关系相当好,再加之年轻漂亮有几分姿色,嘴巴稍微甜一点,每学期功课就不用太纠结了,到学期末一定保过,而且成绩不会太低。所以,不担心学位证的问题。没有那方面的压力,也就不会在那方面有太多的精力,所以这个也就是她为什么没有准备作品上来的根本原因。更准确一点说,这也就回答了姚总的疑问。 数字媒体艺术,这个专业我不太懂,听各位boss的分析,应该是那种“大杂烩”。现在这个现象在大学很普遍,为了生源,不惜一切代价忽悠进来,反正打着大学的旗号“大杂烩”,对学校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社会造成多么大的负担,这个貌似也不是学校考虑的问题!! 第三位:杜子建 杜老师今天上去应聘了!这个过程很不错的。力荐那些有梦想在坚持但是生活仍很窘迫的人去看看。整个过程之后我真是对杜老师重新审视。一直以来都觉得杜老师人生一定有很多故事,绝没有想到那么离奇。坐过牢,他自己形容说北漂之前那段是“不堪”的经历,我认为他当时带了个人主观色彩,我觉得这个很客观,凡事都有因果关系,年轻时候就应该有这样的经历(我都有点后悔,一直是乖乖娃,至今没有太大出息)。摆过地摊与卖报,睡过地下室这个更靠谱,用陈昊的话说就是很接地气。劳动就是光荣的,另外,这一系列过程也是对人生一种全方位的历练。再者,编辑工作,这份工作就更有“内容”了。还有,选美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选别人,我长得很丑!”这是多么谦卑的言辞,自我感觉人到底丑不丑,不是长相可以决定的,在他回答了这个答案时,我瞬间好像领悟到许多不可言传的教诲。在大公司也呆过,人民日报做编辑四年,连国美这样的企业也做了三个月,相信杜老师也肯定也不是一般的职位。最后,就是目前的华艺传媒。 最后,在回答刘佳勇问题时:“营销的本身就是社交关系。”一句话,倒清楚了自己所有这些坚持的根本意义,让人豁然开朗。看来真是有大师的智谋与风范。 绍刚在节目中提到了就事不就人。这个说法很好,求职者如果觉得那位boss的提问问题太过苛刻或者说涉及自己的隐私,癖好等,可以直接当面拒绝回答。真的有这个必要,我也越来越觉得有些老板在吹毛求疵。 杜老师提到了不要担心伤了某一个boss的和气。在座的老板不一定求职者每一位都要对付好,觉得喜欢就喜欢,不爱就不爱,不要太追求完美,那样只会在台上迷失自己。这一点也相当重要!其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有人骂咱,有人表扬咱,这就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自己。如果真有一天,大家都在表扬你的好,那么,实在不好意思,你要停下脚步好好反省一下再上路。 杜老师最后还谈到了上台那一瞬间的感受,几个词聊以概括:有压力的,惶恐的,惊惧的,不知所措的。 期待杜老师的著作《微力无边》。有时间一定要学习。 第四位:林诗洋 兰州商学院,净身高米(羡慕)。 兼职工作,两年模特经历;超市促销; 表达能力,亲和能力,社交能力比较强。 把“和人打交道”作为工作的类别,这个回答,问题的确很严重。其实,个人认为,人存在的标志就是账号,人呼吸的本质就是密码,登录就是人生活的全部。许多人觉得看书是学习,与别人聊天那就是浪费时间,我极力反对。因为,看书实质上也是在与人打交道,或者说聊天,主要原因是书一定也是人撰写的。而且,直接看书没有面对面相谈更有具体性。 诗洋大学就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专业,这也是一种悲哀!可以说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是一片空白。 史老板(史晓燕)最后谈到了教育体系的错,我觉得说到核心内容。的确事实真是那么回事。 教育体系塑造了一个未知的自己,导致学生现在一片茫然。没有必要批评他们。多多给予指点。 2012-12-27 12:53:13

王鑫心理咨询师

303 评论(13)

木易小青争

2017年11月21日,海原县李旺镇团庄行政村发生一起家暴致人死亡案件。据知情者透露,打人者穆某某为某学校教师,死者是穆某某的妻子马某。11月23日,海原县公安机关发布案情通告,消息属实,目前施暴嫌疑人穆某某已被警方控制。

据知情群众反映,事发之前,马某对自己遭受的家暴常年选择隐忍不说,其父母和兄弟对其家庭不和以及马某遭受家暴的情况并不知情。

赶赴现场处警的海原县公安局李旺派出所民警当场将死者丈夫穆某某控制,并依法传唤至公安机关。经讯问,穆某某对故意伤害致受害人马某死亡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犯罪嫌疑人穆某某已被海原县公安局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家庭,这个连接着妻子与丈夫、父母与孩子、家人与亲属的社会单元,孵化出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亲情,然而,家庭暴力的出现却在一步步摧毁着这份人人都该拥有的幸福。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资料显示,在由亿个家庭组成的中国,有30%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暴侵害,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此而解体。银川市反家暴现状如何?新消息报记者多方进行了走访,我们希望:反家暴,说出来!不要暴力,让爱回家!

特别报道

讲述:

她遭殴打后流产本想自我了结却杀死了丈夫

“是我不够冷静,欠缺法律意识,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做了那样愚蠢的事。”11月22日10时,在宁夏女子监狱已服刑6年的小雨(化名)强忍泪水,说自己真的不想再回顾当时的那一幕,太心酸、太懊悔!

小雨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2012年3月入监服刑的她今年还不到30岁。提起被自己杀死的丈夫,她的脸上仍有一丝道不出的恨:“那时候,他想打就打,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打,我记不清有多少次……”

小雨家住盐池县,2010年经人介绍,她与甘肃籍丈夫王鑫(化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起初生活还算平静,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婚后不久丈夫就有了外遇,也正是从那时起,王鑫的各种找茬让她的生活彻底陷入梦魇。

令人无法想象的是,2011年1月,已怀孕4个多月的小雨又一次被王鑫拳脚相加,那一次,她失去了腹中的孩子,悲伤欲绝,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流产后,他还带着外面的女人回家,根本无视我的存在。”

积怨最终爆发了。

当年5月16日早上,她因再次向丈夫提出离婚而遭到暴力殴打。回顾起当时的情景,小雨的手有些颤抖,她低头捏着胳膊上的袖套,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下来,“因为发生争吵,他把我从床上踹下去,我就冲到客厅拿水果刀想自我了结。他说我神经病,直接过来把刀夺了过去,然后瞪着我……”

小雨告诉记者,她当时彻底崩溃了,扑过去抢水果刀,也正是在被推搡的过程中,感觉刀子划过了王鑫的脸颊。她当时害怕极了,跑出去向邻居求助,并拨打了120和110。事后才知道,王鑫因失血过多死亡。

记者了解到,小雨自小父亲去世早,70多岁的母亲目前随两个哥哥一起生活。对她而言,没有比亏欠家人的内疚来得更痛。在监狱服刑期间,山西省某医院的牛大夫联系到该监狱,提出愿以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资助解决小雨母亲的生活问题,好让她安心改造。这一举动让小雨十分感激,但经过再三考虑,她婉拒了爱心人士的帮助。

“我家中生活虽然困难,但是还有兄长照顾母亲,生活还能维持,我感谢爱心人士的好意。我的犯罪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危害,给家人带来了负担,伤害了他人,我不能再给别人增添负担了。”小雨说,她会积极改造,回报社会各界和亲人的关心帮助,争取早日回家,为社会尽责,为家人分忧。

分析:施暴者主要心理特征是自卑,具有攻击性,其实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对于家庭暴力而言,婚姻里的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相对较多。女性的语言暴力勾起了男性对女性的肢体暴力。”11月23日,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银川英开悟心身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孟祥宁如是说。

据孟祥宁分析,对于施暴者来说,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自卑,虽然看起来他很强悍但其实内心深处是自卑的状态,当他自卑的时候,为了防御自己的自卑心理就会表现出很强大或者施暴的表现,一个向外攻击的人内心其实是没有安全感和自信的。

对于受虐者来说,内心深处多少都会有一些无价值感所导致的消极型的攻击。在孟祥宁接触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受害者是潜在的有高道德标准的人。比如,受害者从小就很顾家,照顾弟弟妹妹,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好的典型,进入婚姻后她也会表现得特别好,什么都做得很规范。但在这些背后,她内心则是希望能得到对方的爱和关怀,当达不到她内心需要的时候,就会转变成抱怨消极的状态。施暴的人跟这类受害人在一起就会没办法交流,时间久了就会通过语言暴力或者肢体暴力来与对方相处。

同时,男方对女方施暴后道歉,一些受害者也会享受施暴方的道歉,女方会表现出忍辱负重或为了孩子原谅其暴力行为。等过一段时间好了以后女方就可能会重复这样消极的思想。这样就又会进入一种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其中一方就会感觉到受挫,另一方也就又会表现出语言的暴力等行为。当受挫方无法通过爱的表达达到情感宣泄的时候,就只能通过语言或者肢体的暴力来表达愤怒。

孟祥宁建议广大女性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当你沉浸在受害角色中,你害怕对自己不确定的人生做出自我的承担,然后从语言、情绪、心理消极地攻击对方,你会将你身边的人都变为施暴的人。所以不要沉浸在受害者的角色中,对家庭暴力说不的同时要成长自己,不要一味地谴责施暴者,而是问问自己要对人生承担什么责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受害者,如果施暴者的行为让你没有办法忍受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了孩子’为理由继续坚持。”

哪些可作为家暴的证据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第11条指出:要“及时、全面收集证据”。公安机关在办理家庭暴力案件时,要充分、全面地收集、固定证据,除了收集现场的物证、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外,还应当注意及时向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单位、组织的工作人员,以及被害人的亲属、邻居等收集涉及家庭暴力的处理记录、病历、照片、视频等证据。

可见,认定家庭暴力的证据主要有:物证、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以及涉及家庭暴力的各种处理记录、病历、照片、视频等。

遇到家暴怎么办

及时报警向公安机关求助

及时报警可让警察来制止家庭暴力。如家暴造成的伤害很严重,构成轻伤害,就可刑事立案,有可能追究施暴者刑事责任。使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此乃用法律保护自己。及时报警还有另一个好处,对今后的离婚提供了对己有利的证据。在分割财产、损害赔偿方面都很有利。

及时向居委会求助

根据《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家庭暴力、维护妇女权益是居委会等部门的义务。一旦男方有家庭暴力发生,切记不要忍气吞声,担心“家丑外扬”,应及时向外求助。

居委会虽然是民间自治组织,但其在调解人民内部矛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居委会成员往往是有爱心、待人热心、为人诚心的长者,一般对于夫妻之间纠纷的调解具有相当的经验,同时,介入家庭纠纷处理后,对于弱者取证也是一个保障。

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一方面时是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就医时的病例、片子等都是对方施暴的证据。可用来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离婚时,也是对己有利的证据。因此,务必及时就医。

条件允许尽量分居

另住他处,一来可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利于今后离婚获得法院支持。二来又可以避免家庭暴力的受伤害事件,俗话说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样也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尽量不要激化矛盾

如关门的声音大、一两句风凉话就怒火中烧。对于弱者即通常为女方而言,不要一味地放任自己的脾气,这倒不是要处处忍让对方,而是一旦火上浇油,处于不利地位或受到伤害的往往是女方,因此,“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不要有意激化矛盾,尽量避其锋芒,是女方理智的作法。

不要有过激行为

有些人在长期的家庭暴力的压抑下,会作出杀人、杀夫来报复等过激行为。这样会造成更大的对双方及双方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杀人(伤人者)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理智的行为就是利于法律来保护自己。

27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