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华华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的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而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5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jason19203
现阶段国内类似著名心理治疗师许天红的不多,一般好些的都已讲课为主了,1《保健医苑》第二、三届编委(中国卫生部北京医院主办、中国中央保健委员会协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2. 现为中欧国际心理机构咨询师3、职业精神科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北京医师学会会员)4、心理学作家(独立、合作撰写13本书籍,几百篇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在中国、美国、日本发表二十多篇专业论文。5、自1978年开始,作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临床医生,专职进行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6、中国唯一一位既是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又是监事的在职心理咨询师。7、许老师退休后,受到全国数百家心理咨询机构邀请,许天红老师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非常严谨的人,经过一年的仔细考虑筛选,2010年最终选择加入中欧国际心理机构,继续为全国非常多的来访者服务。8、“北京八大名医-会诊中国白领健康状况”的名医之一。在《北京青年报》主编的《别让工作伤了你》一书中这样赞许。
小豆包么么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是自己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就可以开办自己的工作室了。
每天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详情,了解一下自己客户的需求,或者是自己客户所困扰的地方,然后开导一下自己的客户,让他们的心情变得开心或者是不再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这样就说明自己的工作已经成功了。
只要是通过自己的科学知识或者是专业的能力来解答别人的困惑,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chunping1988
现在心理学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冷门的学科,其实心里医生也是医生,他们也是要治病救人的,只是他们的治疗方法不是那种肉眼可见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医生是一个忽悠的职业,每天面对那么多心里有疾病的病人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但在我看来不然。
一些一线的心理咨询师都可以说是“久经沙场”的,他们见过非常非常多不同类型的病人,所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我们不是一个高度的,因为面对这些不同的病人,他们需要通过思想上的交流去改变。虽然我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去看这些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过程,但是我在视频和电影里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治疗手法。
其实你会发现,他们的咨询方法不是我们常常幻想的那种像酷刑一样的手法,其实你可以发现,在大多数时候,这些心理咨询师和咨询对象都是一个平等的朋友关系,他们之间的谈话幽默有趣,与正常的交流可能不太一样,但是你可以感受到另外一种精神世界,然后让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到这些人里面,从而治疗她,改变她,这是一个很申请的过程,很有意思的经历。
所以不要看轻了心理咨询师,也不要觉得他们的职业非常的悲催,因为这是一种小众的认知,很多人不了解所以下结论,让心理咨询师变成一个人们口中鸡肋的嘲讽对象,其实他们并不悲催,他们很伟大。
ybxiong168
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心理咨询机构是不少,咨询时要认真对待抉择,普通百姓做心理咨询不容易,这都是知道的,国内目前中欧国际心理咨询更专业,相对于来讲老师更好,通常的心理咨询包括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惧,厌学,婚姻等各种问题,是专业的心理机构。
莹火虫妹妹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通过口碑、资料查询和自我感觉做基本判断。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常春藤心理中心擅长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7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130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优优妈妈0509
心理咨询师并不仅仅在咨询室里做一对一的咨询,除此之外,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活动、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科普文章写作,以及个案内容整理等,都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一般来说,不同执业状态的心理咨询师承担的工作内容会不太一样。
1、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师
主要包括大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系的心理老师等。学校心理咨询师一般承担学校里的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科普知识讲座、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以及一些行政工作,如组织心理测试,安排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等。
2、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师
这里要区分一下,在精神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或心理科有两类治疗师。一类是精神专科医生,他们主要的工作以诊断、药物治疗为主,受过临床医生的训练,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只做药物治疗而不做心理治疗。另一类是心理治疗师,一般是心理学背景,如临床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或者考取心理治疗师执业资格书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只做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而不能做药物治疗。只有少数精神科医生才从事心理治疗。有些精神科医生看不起心理治疗师,认为心理治疗“没有用”、“只会骗钱”,他们神化了药物的作用,却不愿意承认人性关怀的重要价值。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师主要做心理测量、个别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有些还做物理治疗,也得从事一定的行政事务。由于大多数医院对心理治疗不重视(因为收费低而不赚钱),心理治疗师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心理治疗工作也名不符实、不够规范。
3、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
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一般需要与社会机构有合作关系,比如在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在线心理咨询平台,如简单心理、Knowyourself、壹心理,壹点灵等,咨询师需要将咨询收费的一部分支付给合作平台。有些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会成立自己的心理工作室,通过自媒体、百度广告、同行转介等,有稳定的客源。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主要承担的是个别咨询,以及团体咨询、讲座、培训、科普文章写作。比如像我,每周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两项,一是个别心理咨询及案例整理,二是科普文章的写作,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心理咨询为写作提供了灵感与素材,写作也为我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客源。由于主要靠来访者的持续付费才能生存,个体执业心理咨询师会更投入于咨询工作,努力自我成长,不断提升能力和影响力。
4、其他机构的心理咨询师
如在司法、监狱系统的心理咨询师,做EAP服务的心理咨询师,在社区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等。这些机构的心理咨询师虽然也做心理咨询,但由于条件限制,心理咨询的规范性也不太够。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