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6

纳兰美黛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西昌森罗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可爱mmd22

已采纳

佛法教导我们自净其意,断恶修善,空掉我执,法执,最后把空也空掉,无得亦无无得。无我是需要自己从佛法的教导中,契入生活实践中慢慢体会的。我执带来的只是烦恼,当看淡我执,则能够体会到那种心灵的清净,烦恼会大幅减少。这不会有错的。这也是末学的体验,烦恼皆来自于自私自利,来自于我执。所谓的我,其实是无明把无量无边的心性束缚到一个有形之中,摆脱我执,将解脱这种束缚。末学觉得可以这样比喻,有我执就相当于把海水装进瓶子里,去掉我执则相当于把海水重新释放出来到海洋中。当我们的神识摆脱了束缚,这并不妨碍我们回忆起以前海水被装在瓶子中的记忆,当然这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其它瓶子中的海水。如果没有去掉我执,则瓶子中的海水永远无法重新释放到海洋中,而只能够从这个瓶子转移到那个瓶子,不断转移在不同样式的瓶子中,这就是轮回了。无我指的是去掉我执,回归到本源心性,我确实是不存在的,只有执着于分别心才会区分你和我。现实中,你也可以体会到“我”的变化,例如,曾经在饭桌上喝酒的“我”与小时候经常尿床的“我”,这两个“我”都是我体验过的,但是哪个又是真实的我呢?佛陀所阐述的是真实不虚的,“我”是抓不住的,但是每个人都试图抓住“我”,且以“我”来占有这个占有那个。实际上,“我”并不存在,“我”只是妄念,只是我们往昔无量生生世世中执着“我”,即使知道这是妄念,也无法摆脱。这也是佛教导我们修行戒定慧的缘故。不从断恶修善做起,不从禅定自心做起,不从日常生活中反省自心熄灭贪嗔痴慢疑,是无法升起智慧,是无法摆脱我执的,是无法从轮回中解脱的。我本来是没有的,我是妄念,修行就是为了不住妄念,不执著我,当我念彻底清净了,自然就契合到无我的状态了,这时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真正的受用。以上是末学的一点点体会,要达到无我确实很难,首先连这种观点都难以认同,可见要认识到无我是多么的困难。建议楼主坚持学佛10年,且把佛陀的教诲应用到生活中,自然就可以慢慢体会到无我的深刻意蕴了。

西昌森罗心理咨询师

260 评论(12)

cathryn0603

最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留在我印像中最深的一句语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讲不出来,一讲就变味了。联想到自己的言词是那么的空洞,经常讲不出一句完成的话,想表达一个意思,有时就像综艺节目的猜猜猜一样。我经常自嘲,我语文学得不好,但是今天我对自己的评价完全调转了一个方向。    人类使用语言,本意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意思的,如果我要表达的意思你领会了,我用何种表达方式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你能领会就可以了,你能领会才是真正重要的。语言就是名,内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道”,表达出内心的意思有无数种方式,也就是“名”有无数种,例 如儒家说“仁”,天主教说“上帝是爱”,佛家说“慈悲为怀”,其实他们所要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但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名称而有所不同。所以易经上说“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若是从外在的“名”来探究,只在表相上下功夫,是探究不到事情的本来面目的,越探究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只有从事物的内在入手,才是了解事物的真正方法。    拿出道德经第一章重温了一遍“道 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这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道如果可以用言辞来说清楚,大道就不是永恒的存在。如果大道是像可命名的形物一样可命名,就不是永恒的东西 。宇宙尚未有各种名称的时候,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出现了各种名称的时候,是宇宙本源开始演化的时候。所以常常从尚未成形的无名及内孕状态,来考察“道”无形无质却有着无穷生机的奇妙;常常从森罗万像的名称及形质状态来考察大道赋予万物演化的机理。这两种方式,实质相同 而考察 点不同,却都是大道的变化。虽说大道变化的现像是变幻莫则,但其实是大道赋予了宇宙间万物的演化,大道是内在的根本原因。    老子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学习, 为人处事是很有帮助的。回到前面所讲,我们与别人沟通交流,要去注意听对方所表达的内心意思,而不要只听表层的话语。否则就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再挪用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求证。如果对方一句话,有多种意思在里面,我们一定要求证一下,问对方是否是我所理解的这个意思。写到这儿,又让我想起,我们要有一个空杯心态,很多时候,这个空杯心态可能都是用在学某样东西上,其实我们与人沟通与人交流时,仍旧需要这个空杯心态。      记得一次课堂上,老师问一个学员微信名是什么?学员说是:止语。当时我脑子里立刻蹦出一个意思,少说话多听。念头刚出来,老师继续问:哦,叫止语啊,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学员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个名字作了释意。原来我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用自己的已知,来理解一些事。      这个社会是浮躁的,这个时代是快速 的,快的好像没有喘息的空,快的我们无法用心去体会,快的我们无法用心去感受。大脑的飞速发展,不断开发,让我们所吸收的东西在大脑里快进快出。      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感知,去体会,去安养我们的心神。相由心声,用心去交流,远比用华丽的词语更真诚,更坦诚。

210 评论(15)

风中传音

阿弥陀佛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佛法这四念处中的“观法无我”的“我”,是主宰的意思。即说:六道轮回的这个我是无自性可言的,不恒定的,都是我们种种造作互换而成的暗态能量及业力的牵引而生成的,业因果报由因感果,所谓为善为恶逐景而生以此往复轮转,都是缘起而合缘灭而散,其性自空。没有主宰性自空,就如人不想死,可每个人都得死;动物不想被捕杀,可人类就要杀,买了一个漂亮水杯,可终归破碎....谁也主宰不了自己,谁也主宰不了谁!阿弥驼佛 地狱、天、修罗道众生,属化生,没有经历十月住胎,所以能忆起甚至观受自己的多生来的种种造作因果。乃至一些饿鬼道众生因没有我们这个阳性身体拖累,他们也是有一些业通的能力的。阿弥驼佛 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因无明而生起喜怒哀乐,即烦恼现即众生也!了缘宇宙真相,便不再执于我。因“无我”便能祛除无明断除烦恼回归一真法界。阿弥驼佛

275 评论(9)

宝宝囡囡

这个不是简单的单一情况,宇宙的真相是方方面面的,多层次的。佛法里面,一般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六个字:事理、性相、因果。您说的无我,是阿罗汉以上证得,说无我也行,说大一体也行,就是佛经里面经常提到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我们都是一体的,一般有你有我,才说有我,你我一体,其实就没有你我了,是为无我,那是宇宙的最本源,一元宇宙。量子物理说的超弦场,说的也是大一体,道家道德经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是说本源大一体。粗浅解释的话,这个是性(本质),是理(道理),而相(本质衍生的形象),事(道理衍生出的事情)则看起来有我,那个我,是假我,不是真的,不是真正的本质,但你也不能说它没有,是有这个形象没错,这个我,是在六道里面,二元宇宙,就是道家说的从一体,生二用,二用就是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继而衍生出森罗万象万事万物。借用祖师大德经常提到的一个比喻,无我是本体本质,有我是形象,所谓:以金做器,器器皆金。本质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金质,但有的金做菩萨像,有的金子做成了个小金猪,我们看形象,觉得那个是菩萨,那个是小猪,好像又不同,有“你”“我”,但实质呢,都是金子,那就是“无我”。所以事理、性相、因果,都是同时存在的,并不冲突,佛法就是把宇宙方方面面都给我们讲清楚,当我们都明白了,就不觉得冲突了。 ps:关于前世记忆其实是有前世记忆的,现在暂时拿不出来而已。修行到某个程度可以记起来,比较明显的,例如阿罗汉。就像一个人失忆了,看起来与之前的人生毫无联系,他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全新的人,但实情呢,他之前锻炼出来的肌肉还在,或者受伤的部分也在,甚至其他人对他的态度也在,那都是有影响的,并不会因为他失忆就没有了这些影响,这些类似就是业力对轮回之后的人的影响。人轮回什么都忘记了,以为自己是全新的,但实情则不断受业力影响,人遇到的认人事环境、物理环境,都受到影响,不是全新的。现代催眠术也有机会令人想起前世的,本来是做往事回溯,只是想记起小时候,怎知道回溯效果太好,就回溯到前世了,这个在心理咨询师行内不少见,只是国内的话,心理业界也不太方便公开提及这个,而国外有专门记录跟踪求证这样个案的机构,香港也有。美国还有医生专门把这些个案集结出书的【美】布莱恩·魏斯 ( Brian L. Weiss ) 书目: ⑴《前世今生 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⑵《生命轮回 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 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⑶《返璞归真 神奇的前世回溯疗法》 Only Love Is Real ⑷《前世今生之 回到当下》 Message From The Masters

20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