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4

荔枝爱苹果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马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福气娃娃TT

已采纳

五招让大脑高效运转

信息失控时代,人类大脑进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既然我们避不开这些信息,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组织一个“有序”的大脑,让头脑再次高效运转,下面,我就把自己所整理的一些脑科学的干货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能够做到科学用脑,从而让自己的大脑运转的更加高效。

第一招:越运动,大脑越聪明

研究发现,与久坐不动的人相比,那些经常运动的人会在长期记忆、推理能力、注意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提升。

也许有人会说,每天坚持运动真的很难。尤其是在冬天,换衣服什么的真的很麻烦。

其实要想让大脑运转的更好,不必每天都进行长时间的运动。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坚持每周运动2~3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会对大脑产生很大的益处。

因为晚上经常会有课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保证每周至少运动两次,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在30分钟左右。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我真的从这项习惯中受益匪浅。我开始慢慢发现,自己的大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感到疲惫了。每次运动完之后,我都会像打了鸡血一般高效工作很长时间。

第二招:睡得好,大脑才会运转的好

成堆的研究表明,睡眠缺失会同时损害一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情绪等等。

也许你会说,事情太多做不完,有时不得不熬夜啊。记住,如果你不得不熬夜,请一定记得补个觉。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45分钟的小睡将会提高被试的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而且这种提升可以维持6个多小时。

曾有一段时间,我强迫自己晚睡早起,导致自己的睡眠严重缺乏。虽然看起来减少了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习的时间。但是我不得不说,这种自虐式的勤奋只是为了感动自己,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都变得超级低。

只有睡得好,大脑才会更好的运转。在无法保证充分睡眠的前提下,早起真的会毁一天。

第三招:远离压力,大脑才能发挥潜力

处在压力之下的大脑,无法像正常大脑那样有效的运作了。严重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大脑某些组织的损伤。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会损害我们的大脑,那些短期而且适度的压力往往还会促进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表现。

也就是说,对大脑会产生巨大危害的是那种长期持续的严重压力。这种压力会将人们推向抑郁的边缘,并且会破坏一个人的'记忆、语言、推理能力、流体智力以及空间感知能力。

如何摆脱长期或持久压力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难几句话讲清楚。如果你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并且感觉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压力和痛苦,那么我建议你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解决问题。

另外,我个人认为,悲观的认知风格是导致一个人长期遭受压力困扰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会推荐那些经常感到压力的人去读读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写的那本书——《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第四招:学会离线思考,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

当你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如果一直都习惯把手机放在自己的眼前,并且开启了信息提醒。那么,我几乎可以预测,你的工作或学习效率一定会很低。

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手机中装了微信,并且开启了信息提醒功能,那么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都会朝你扑面而来。

而大脑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保持随时在线会导致大脑信息超载。当无关的信息大量的涌入大脑之后,我们就很难对那些重要的问题做出更加深入、广泛的思考了。同时我们也会因为自己频繁被打断而变得心情焦躁,进一步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离线思考呢?我建议大家在干正事的时候,关闭WIFI,并且养成定时看手机的习惯。例如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看一次手机,而不是只要一收到信息提醒就去看手机。

想想看,我们又不是消防队员,并没有那么多紧急的事情要去处理。如果真的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对方会直接打电话的。

如果你即使没有收到信息提醒,也会忍不住去玩手机,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款手机软件来帮助你更好的避免手机的干扰。这款软件的名字叫做“Forest”。

如果你能够在25分钟的时间内不去玩手机,屏幕上的一颗小树苗就会长成一颗大树。如果你忍不住去玩了一下手机,系统就会提示“你的树已经枯萎”。如果你想要养成一颗大树,就要重新开始,并且忍住诱惑不去玩手机。

怎么样,是不是很酷?

第五招: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拒绝其他干扰

有很多人会认为,同时进行很多个任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这其实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这样做只是会增加大脑的负担,降低做事的效率。

一项来自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我们的“思考脑”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或想法,除非其中的一项任务已经达到了自动化加工的过程。

否则,当我们认为自己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时候,实际上只是不断地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由于这些任务之间会互相干扰,最终的结果就是完成每项任务的时间都会变长。

所以说,为了让大脑更好的运作,我们必须学会屏蔽掉各种无关干扰,坚持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如果看到这里你还觉得不以为然,那么就看看下面这项研究吧。

这项研究发现:专心致志的只做一件事情,最多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4倍。30分钟专注工作的效率,比10个不断切换的3分钟要强10倍。

知若不行,不如不知。当你下一次感到脑子不够使的时候,试试上面这五招吧!

让大脑高效运转的方法

1. 肯定孩子

经常对孩子进行肯定及正面暗示,通过不断强化使大脑的潜意识被慢慢激活,帮助孩子全力以赴地实现目标。

2. 给孩子制造快乐

人之所以能感受到喜悦和愉快,是因为大脑分泌多巴胺的缘故。多巴胺还能增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扩展神经网络。孩子感觉高兴,Ta的大脑就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也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3. 吃早餐

大脑消耗的能量占到总耗能的18%,而其惟一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早上是脑部最缺葡萄糖的时期,早餐能为大脑提供一天所需能量的25%。

4. 闭眼吃饭

为了有意识地用脑,你可以阻断一些信息,比如视觉信息。闭上眼睛,靠其他感官去寻找食物,再送到嘴里,这样可以刺激触觉、味觉和嗅觉,从而增强大脑中相关区域的功能。

5. 多咀嚼

咀嚼能锤炼脸部肌肉,咀嚼肌边运动边给大脑拨了个“热线”,于是大脑也被激活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间信息往来频繁,大脑荷尔蒙分泌增多,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都会显著提高。

6. 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卵磷脂能转化成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是大脑的“润滑剂”,它能使脑部更加活跃。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7. 点没吃过的菜

习惯会在大脑中形成程序记忆,做习惯的事情会让你感觉轻松,但不会再对大脑形成刺激。所以有意识地做一些不常做的事,比如点没吃过的菜,新的尝试对大脑来说是一种很棒的刺激。

8. 喝酸奶

益生菌不但对肠胃好,而且还有助于控制焦虑情绪,使大脑在情感和记忆处理上都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9. 用左手刷牙

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右手运动是靠左脑支配的,因此平时人们左脑使用得比较多。有意识地让左手做一些事情,对大脑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而且利于开发你的右脑。

10. 拥抱大自然

大城市里让人分心的刺激物太多了,大脑难免忙不过来。在拥挤的街道上待几分钟,就会损害记忆和自控能力。所以,花点时间在较少心理压力因素、噪音、以及分散注意力事物的自然环境中,就能对心理健康有所助益。

11. 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

通过体验未知世界,能让大脑空间更加广阔。去没去过的地方,见没见过的事情,可以使孩子的大脑保持新鲜的状态,适应能力增强,变得更加独立。

12. 每天进行20分钟快走

每天进行20分钟的快走对身体非常有益。运动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为大脑带来丰富的葡萄糖作为能量,同时还能带走氧气吸附遗留下来的有害电子。运动也能刺激蛋白质生成,促使神经元彼此连接。

13. 尝试绕路走

有空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绕路而行,即使迷路也没关系。为了找到正确的路径,孩子会开动脑筋,而这种满负荷运转状态对锻炼大脑十分有益。

14. 转移注意力

学习时如果感觉注意力不集中,可以站起身走走、爬爬楼梯、做做深呼吸或伸展运动。在做这些放松活动时,大脑仍然会继续处理上一个任务,有时甚至能产生新的想法。

15. 换个角度看问题

任何事情,都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感受。试着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大脑也会越来越灵活。

16. 皱眉

别小看皱眉这样简单的动作,它会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具批判性和分析性。

17. 判断孩子是右脑型还是左脑型

右脑型孩子擅长对图像、空间、音乐等信息进行处理,直觉和综合判断力强,同时具备信息合成、整体认知等能力。而左脑型孩子的语言、计算的处理能力更优秀,行动方式是分析式和理论式的,一般左脑发达的人数学优秀,善于有逻辑地思考问题。

18. 帮孩子找个爱好

培养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放松身心,还能够激发Ta的创新思维。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做事时Ta的大脑也会变得更专注、更有效率。

19. 带宝贝观看新知视频

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头脑,比如观看与前沿科技、政治和艺术有关的视频,你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更善于思考了。

20. 关掉声音看电视

阻断声音,仅靠画面去分析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内容。这样做能刺激大脑皮层,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马丁

320 评论(11)

奶油不够变球

本学期我读了美国人马丁塞利格曼写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从《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里,我更加明白和懂得了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心态、出发点。此书定位是私人心理咨询师。的确!书中大量的生活、工作、情感、亲情方面常见的关于不良情绪的案例,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尤其是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给出的一些调节或整顿这些不良情绪的方法,值得生活的每一个人学习,吸取经验和教训,可以从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也能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身边的朋友调节情绪,活出快乐的自我。一些小小的心理测试,可以更加完整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心态,用一颗平静的心待人处事,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想要把握住人生。可是,人们却常常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把握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个人的情绪可以影响到很多方面。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和懂得收放自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点很重要。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很多人,对快乐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总把快乐定位得很高,而忽略了真实存在于身边的.小快乐,小幸福。简单也是一种快乐,没病没灾也是一种快乐……快乐的定义很广,很大,很简单,别把它弄得像一个神灵,只可瞻仰而无法触及。 快乐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幸福也是自己的。别过意的攀比,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快乐,要懂得知足。“知足长乐”这话也许更值得现代的人体会和领悟。 活出快乐的自我,你是独一无二的;活出快乐的自我,你是最幸福的天使;活出快乐的自我,你是快乐的主宰着……《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可以作为一种改变心境,抚慰心灵,寻找快乐的源泉的枕边书。让你困惑时,当你烦恼时,当你疑惑时,它会是你很好的良药。塞利格曼有一句乐观箴言:乐观不是万灵药。也就是我们需要的是弹性的乐观,即需要乐观的时候乐观,需要适度悲观的时候悲观,这种审时度势的乐观能帮助我们幸福的过一生。他在书中指出对不好的事情,不要解释成永久性、普遍性、个人性的;而是要解释为暂时性、特定性、外在性的。对好的事情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信心,有助于乐观的对待事物。读了书后我深深地感到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的事,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那样就会始终保持一颗很平常的心态。在生活中要善待自己,乐观向上,活出自己的风采。在读这本优秀的著作的同时,我还有一些别的思考:首先是为什么明明大多数的人都是渴望成为一个乐观的人的,还会有那么多的悲观者,甚至是抑郁症患者呢?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如今物质发展的速度太快,而对人们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却不够重视所造成的。这造成了在社会迅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的今天,很多人由于无力或者无法获得与他人一样甚至比他人更加舒适的生活而加深了自己无助感,这就使得人们在面临现实的残酷挑战时更加脆弱,更加容易掉落进悲观与抑郁的深渊,而不是像他们所期盼的那样能够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快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定位都是不一样的。不管如何,能感受到快乐的人就是幸福的。 我一直努力用心的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简单快乐。一个人如何拥有好情绪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的情绪可以影响周边所有的人,尤其是你最亲近的人。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如果是好的情绪,这样的传染当然是最好的,而如果是不好的情绪,那就应该扼杀在萌芽状态,努力改变坏情绪。 九莲居士说:人活一生,可以选择痛苦地活着,也可以选择快乐地活着。那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地活着?要知道,活得痛苦还是快乐,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着,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如何面对身边的人,如何面对烦恼,如何面对困惑,如何面对困境,如何面对工作,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琐碎……这些都是自己主宰的。是悲观,是消极,是积极,是乐观,全由自己主宰。快乐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为什么不善待生活,为什么不善待自己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只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如何使一个悲观者变得乐观起来,我们还需要做的事是预防人们变的乐观。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是什么让一些人天生就是永远的乐观者,我们应该去了解是什么促使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失败都不会动摇自己的内心和信念。我们应该知道这些,并将我们得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当中去。我们也应该去努力去推进社会的进步和改造,我们需要做的不只是改变一个人的心理,我们应该去努力尝试改变一个社会或者说一个时代的心理特点,尽管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我们周围的人和事,这样乐观向上的活着,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抱怨,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这就是我的读后感悟。让我们都来努力地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吧,活得乐观才能在事业上、学业上、生活上发挥出我们真实的、最佳的水平。学习心理,告别悲观,变得乐观,这正是本书想要我们做到的,而这也是符合我们的需要的,那么就让我们来按照书中所说的做吧。

300 评论(15)

全力羽羽

触发条件:到心理咨询师家中tips:这个支线只需要你选择A接受建议(需要支付500刀),B拒绝建议就可以剧情梗概:M最近过的一直都很不顺,意外欠债加老婆给他戴绿帽子,他想找心理咨询师宣泄。自从他把马丁·马德拉索的房子从摧毁的时候就背负了200w美元的债务,这让他不得不重操旧业。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联系了自己的老朋友莱斯特,还结识了新的小伙伴F,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充满了烧杀抢掠,对于一个想要退休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在接受建议后,医生问:“你的性生活最近怎么样?”“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吗?”在这2个正面问题的回答上M表现出的是躁动安,在逻辑思维已经混乱的情况下唠叨了一堆,最后咨询时间到了,医生终止了这次谈话。(谈话结束后需要支付500美金,艹,这心理咨询师当的这么简单?)

20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