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6

随风来雨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曹伟简介北京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文哥哥哥哥哥

已采纳

我是曹伟谦,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喜欢不断的为自己设定目标,不断的沿着目标努力。我喜欢做什么事情,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极致。我喜欢对生活始终保持十分的热爱,阳光自信的过好每一天。我也喜欢帮助别人,在给别人带来开心和快乐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成就自我价值。我和心理学颇有渊源,下面就听我讲讲我和心理学以及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故事。 一,与网校结缘,"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这句话吸引了我。 2018年与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结缘,网校的办学理念是"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我曾经在2007年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用心灵温暖心灵,用生命关爱生命》。所以,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到非常亲切,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再者,我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人,帮助更多的人,是我不断追求的梦想。我经常说,假如生命是一根火柴,那么点亮一根蜡烛,只会照亮一片天空,我更愿意点亮一片森林,照亮整个世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愿意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增加生命的厚度。"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这句话和我的价值观,我的梦想相吻合。似乎这个地方,应该有我想要的宝藏,就这样跟随网校一路走下来,不成想,网校这片温暖的海洋,点亮了我运用心理学帮助更多人的梦想。 二、知行合一,擦亮人生梦想。 喜欢心理学,已经有很多年了。也曾经参加过中国首届心理学家大会,有幸跟随李子勋,杨凤池等国内外知名大家学习,在2010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连续四年参加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会,并在会上做经验介绍和学术交流。但是,随着时事的变迁,心理学的梦想还是搁浅在了沙滩上,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还是在韦志中心理学网校,重拾自己的初心,搁浅的梦想再次启航。 2018年,在学校心理学专业,我参加了心理成长小组,在教务主任的带领下,每周四晚上和团体成长的伙伴们心灵有约,每次学习,我总是积极发言,上麦分享,在这里我成长的特别快。这时候网校发起了知行合一计划——"最美不过夕阳红"重阳节尊老敬老活动。学习这么多,终于有实践的机会了。我很高兴的报名参加了。 我平时就特别喜欢做公益,喜欢做志愿服务工作。在学校成立了公益演出服务队,到邢台医专老年养护中心,河北省民政总医院,邢台县冀家村小学等地都做过公益演出活动,关爱老年人和留守儿童。还带领我校的青年志愿者参加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志愿服务活动,在邢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城中,组织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文明劝导,为文明创城助力。当网校发出要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九九重阳节为老人献上一份大礼的计划的时候,让我首次感到运用心理学也可以助人,也是我做公益的另一种形式。 于是,我马上和邢台医专老年养护中心联系,找场地,准备音响设备,制作条幅,购买水果,准备讲课课件和道具,在我校三名志愿者的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这次知行合一计划。老人们在课程中深切体验到了温暖和关怀,走进了老人的心田,说出了藏在心底很久都没有说出的话,老人之间感情交流也加深了。都对我们的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我们可以经常去搞这样的活动。这次活动在我校官方网站和邢台网上报导。活动结束好几天了,我的心里仍然非常激动,激动于自己的努力实践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换来了老人们内心的愉悦和幸福。原来实践是这么有魅力,给人自信,让人踏实,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知行合一是网校大力倡导的,此外网校还举办了三八妇女节关爱女性等一系列的知行合一计划活动。在今年疫情期间,网校也做了大量的公益讲座,在疫情期间给予心理疏导。 我也秉承网校知行合一精神,在疫情期间参加由邢台市文明办组织的"助力疫情防控*志愿者在行动"2020年"抗击疫情心理服务热线"公益援助活动,并获得"志愿服务"证书。疫情期间,为全校5000多名学生做线上心理疏导活动,并对留校隔离的藏族班1704班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的心理咨询。学校复课以后,又在学校心理学院院长钟海境的指导下,做了开学第一堂心理健康课《放松心情,追逐梦想》。目前,中考在即,我又给我当初三班主任的同学设计了一堂中考减压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希望能帮到班级里的孩子们。在不断的努力和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积累经验,增强信心,也在不断的实践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梦想的路很长,需要用脚步一步步丈量,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喜欢这种脚踏实地勇攀登的感觉,践行——一点点离梦想更近。 三、坚定不移走在心理学科普的大道上。 在网校"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办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学校"知行合一"计划的影响和感召下,我既能抬头仰望天空,又能低头脚踏实地,坚定不移的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我的未来几年的规划和设想,一是在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实,做好。最大限度的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的心理老师们一起,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做好。二是继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拓展我校青年志愿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加强和社区的联系,推广心理茶馆项目。三是能够和兄弟院校一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一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可以经常性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教研成果,真正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 2020年我成长为一名小渡,将继续发扬网校的"渡老师"文化,更多的渡人。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我也希望在未来能够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好的服务社会。

心理咨询师曹伟简介北京

358 评论(11)

爱吃甜的小马

1959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数学师资班(大专),接着在南京邮电学院数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三年。1962年9月重返北京邮电学院学习,并于1965年7月毕业于该校无线电通信工程系无线电通信及广播专业(本科)。毕业以后,一直在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6年评为副教授,1988年评为教授、1981年至1984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Sgracuse大学进修。1995年9月至1996年 9月,应邀作为客座教授在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讲学和从事科研工作1年,访日期间共发表论 文4篇。1989年6月和1994年6月分别赴美国加利弗尼亚州San Jose市和华盛顿州Saettle市参加IEEE AP-S/URSI国际学术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共报告论文4篇。曹伟教授长期从事电磁理论、天线、电磁兼容、电波传播、微波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对电磁问题的计算机解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已开出“电磁场理论”、“最优化方法”、“微波技术基础”等本科课程和“泛函方法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矩量法的理论与应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天线CAA与DAD”等研究生课程。已在国内外各类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主持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15项。其中,已经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性能波导元件的计算辅助分析与设计”被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邮电532厂合作研制的“无源绕射栅”是国内首次出现的用于邮电通信的绕射栅,现阶段他正与广东省移动通信局合作,从事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特性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曹伟教授现为跨国IEE会士、跨国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辐射干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天线学会委员、全国电磁兼容学会委员、全国高校工科电子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邮电部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场与波委员会 中国分会委员、电波科学学报编委、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电子部1第4研究所“国防科技 天线与微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江苏省 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同年还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1994年入选世界名人录、同年还入选为纽约科学院院士。

16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