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生煎
原生家庭使得很多人从小过得就不开心,长大后只想快点走出去寻求解脱,以“为我好”的名义左右思想,束缚行为,甚至还有吸血鬼贪得无厌式的家长,怎么从原生家庭解脱?下面带来介绍。怎么从原生家庭里解脱?现实生活中,受重男轻女家庭影响的女孩,如果不能通过自己改变命运,想通过嫁人来改变命运也是比较难的。毕竟这个社会还是比较现实的,所有家庭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另一半,可以是门当户对,这样吸血鬼似的家庭,很少人愿意去接触。原生家庭的问题,造成了很多孩子从小生活的不如意,从小就想快点长大,走出这样的家庭。当然有些孩子可能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在成年之后就离家出走,外出打工,不再管家里的事情,甚至和家庭一刀两断。当然也有人在成年之后,就外出打工,但是依旧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心里再多委屈,不会反抗。因此,深受原生家庭的迫害人,想让自己过的好,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多尽义务,少讲人情家庭重男轻女,从小不受重视,无论做什么,父母眼里只有哥哥或者弟弟。这种情况对父母的抚养之恩,该报答依旧报答,但是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不承担。就像《都挺好》里面的明玉可以指着苏明成的鼻子说他啃老,骂他不要脸,就是这么硬气。对于不公平的情况,就一定会发出抵抗。但是对于《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与此不同,对于哥哥无止境地索取、惹事,自己总是默默承受,只要妈妈跟她说在家有多么的不容易,连吃的都没有,都给哥哥了,樊胜美就会心疼父母,自己收紧腰包给妈妈寄过去,但是妈妈依旧来补贴给哥哥,从来不考虑樊胜美能不能在上海立足。对于这种情况尽自己应尽的本分就可以了,不要让人养成吸血的习惯,否则突然有一天想断绝这个吸血的行为,对方还会恨你,这种人永远不知道知足。2、让自己放下从小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长大之后,依旧是内心伤痕累累。无法忘记父母的行为,甚至成年结婚之后,还要对原生家庭不停地付出,内心满是怨恨,其实对于这种伤害已经造成了,能做的只有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不要再进行延续下去。放下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解脱,能相处就继续相处,如若不能,就选择不相处。总之一定不要一直在心里徘徊,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3、不被绑架,做自己很多原生家庭的受伤害孩子,长大之后,依旧是不被父母喜爱,甚至被肆无忌惮地搜刮、吸血。当孩子开始拒绝这种行为,对这种行为开始反抗的时候,父母就会开始进行道德绑架,觉得作为子女,把你养这么大,现在能挣钱了,就应该给自己的这个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不这么做,就会觉得养了个白眼狼。这个时候不要被道德绑架,心里明白就好,跟着自己的内心走,本来就奢求不了的爱,就没必要再去强求了。原生家庭的伤害已经造成,过多纠结,怨恨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要想下半生不再受到迫害,一定要“快准狠”,明白自己想要,斩断与自己无关的,忘记曾经的烦恼,向未来出发。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1 认同:我们的父母也有不幸的童年在父辈的年代,关注生存比关注健康更甚,重男轻女的观念也比较重,和我们现在的环境差别还是挺大的。如今,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开放,西方文化的引入使得大家对追求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的愿望空前强烈。很多人拽着自己的父母不放,认为自己的不幸全都是他们造成的,这种将矛头全对准原生家庭的想法,其实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度不负责。我们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大多是从父母那里潜移默化而来的,而我们的父母亦然。他们的养育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在他们心里也留下了伤害,延续到我们这一代。当你觉得自己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时,你要知道,你的父母可能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这样你的恨或许可以减轻许多。2 接纳:童年无论好坏,都已经是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过去已经过去,应该把父母带给我们的伤害,看成是我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长河必定是充满坎坷和曲折的,这是其中一部分。当恨太多的时候,爱就无法进入。放下与父母的纠缠,是我们处理童年创伤很关键的一步。3 分辨:父母的人格是否是健全的父母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做父母的,他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但如果父母本身人格不健全,或者有着明显的心理疾患,那么带着他们去正规途径进行治疗才是上策。如果他们拒绝,就尽可能和他们保持一定的界限。4 倾诉:对不起,我暂时没有亲近的能力假如你的父母伤害了你,甚至抛弃了你,你不可能一边捂着流血的伤口一边还大声的说“我爱你,我感谢你”,这是不正常的情感反应。所以,如果你抗拒父母,这完全不是你的错,你也无须强迫自己去亲近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疗愈方法是和父母坦诚沟通,把自己所感知到的伤害和挫败直接跟父母坦白,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不想孝顺他们,只是心里有道难过的关,需要时间去过渡。5 寻求帮助: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你如果你觉得你无法无法自我调节,需要外界帮助,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创伤来自父亲,建议去找和父亲年龄相仿的男性治疗师,如果创伤来自母亲,建议找和母亲年纪相仿的女性治疗师。以上就是全部内容。
小演员王沁曦
大家好,这是我们原生家庭系列的第三期分享。
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谈了一下关于家庭的定义。
讲到两种关于家庭的定义,在传统定义中,家庭是基于角色分工构建的,也就是说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扮演好自己传统认知中的角色,才能保证家庭的正常运转。
而在第二种定义里,现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关系的联结,他们根据关系来定义一个家庭,也就是说,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果一直保持在友好互动,亲密联结,彼此支持的基础上,即便法律意义上的家庭破裂了,但是泛家庭概念也不会消亡,也就是说,家庭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血缘关系,亲密关系,亲属关系,一直存在。
正如乔贝尔所言: 「破碎的家庭」是不存在的, 家庭就是家庭,不是由结婚证、离婚文件和收养文件决定的。家庭是由心组成的,家庭变成空的唯一时刻是,当那些心脏的纽带被切断的时候。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天后王菲到底是不是好妈妈的争论,其实就是基于两种不同家庭定义,造成的分歧和争吵。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我们这批年轻人,普遍更认同后一种观念,也就是在我们看来,父母离婚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但是父母关系不好,纷争不断,彼此诋毁,还要维持家庭的完整,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因为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父母由于比较保守传统,所以,他们的离婚率很低,但是婚姻质量并不高,并且因为存在育儿方式不当,加之家庭文化环境在发生变化,所以,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这其实就涉及了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一个主题,就是其实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家庭,都无法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父母从生下孩子那天,就对他负有基本的职责,一旦这些基本的父母工作没有做到位,无论家庭是完整还是不完整,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履行哪些职责呢?
通过对数以千计因为原生家庭,求助于咨询师的受访者的研究,解释性现象学分析认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负有以下基本职责。
第一,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
第二,保护孩子免于伤害;
第三,情感护理和关系支持;
第四,父母指导和纪律要求
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 ,就是指父母有义务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比如照顾婴幼儿成长,满足他们生存需求,教育和发展需求等……
保护孩子免于伤害 ,就是指父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孩子免于外部伤害,当然也包括,免于父母虐待。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多种成长危险,烫伤,溺水,交通事故,校园霸凌……
孩子要经历的可能性威胁,远比大人想象的更多。弗洛伊德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人害怕洗头的时候闭上眼睛,有可能是源于幼年洗头时,父母没有注意,导致水流进眼睛里,制造了疼痛不适和恐惧的记忆,所以,他们长大后,也会相比较于同龄人,更加的排斥洗头这件事情,因为恐惧一直存在于他的潜意识里。
弗洛伊德提供的案例,有时会很片面或者过于依赖个人经验,不能说明一切,但伤害是有记忆的,是经过心理学研究证实的。而孩子若是幼年经历过人为的伤害,比如性侵,殴打和虐待,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情感护理和关系支持 ,指的是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情感关怀,并帮助他构建经营关系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情感护理和关系支持,为他们提供了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们长大后可以更勇敢的步入社会。
父母指导和纪律要求 ,孩子虽然在成长过程中,喜欢胡闹,喜欢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但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有渴望结构的心理诉求的,也就是,他们是希望父母可以控制和制止,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克服无序感的,因为孩子也渴望做正确的事,被别人喜欢,被表扬,被接纳。
所以,父母的指导和纪律要求,会提高孩子的秩序感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自控意识,并让他们因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感到安全。
但是,如果孩子在一个混乱无序的,基于恐惧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感护理和支持,或者目睹了父母之间持续的冲突;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冲突;甚至遭遇了严重的虐待和伤害,就会阻碍他们建立健康的依恋模式,导致自卑和自我价值感低下,出现各种有瘾或其他功能失调的情况。
而那些因为原生家庭而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的人,他们大多在以后的生活中,遭遇了这些困难:
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
自我价值和自尊心低下;
个人或职业目标的局限感;
严重的成瘾行为,比如酒瘾,烟瘾等
严重的焦虑,失眠,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
因为根据对人类的社会定义,可以看到: 我们是高度相关的,受互动影响,受生物学影响的高级社群生物。
而家庭,是一个人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团体,父母,给予了我们特殊的遗传特质,我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发展了最初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和信念,也在这里学习如何进行沟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在家庭中收到的信息,无论是口头还是非言语,都形成了我们对自己,对能力以及对他人的个人和情感态度的信念和看法。
这些信息继续影响我们一生的选择和行为,并影响我们对人际关系,情感,亲密感,性别,性别角色,金钱,职业等问题的态度。
我们会将这些旧信息带入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包括个人和职业,直到发生某种事情使我们想要更改它们为止。
如果我们在一个充满爱心,安全的家庭中成长,我们可能会发展出强烈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以及健康的沟通和社交技巧。
因此,如果你觉得你面临原生家庭伤害,就需要从父母四项基本的工作职责中去寻找,从中尽可能精确的选择出,你认为父母做得不完善的是哪方面?并想想你记忆犹新的,让你感到最受伤的一件事是什么?
尽可能用文字记录下来,并精准的描述你当时的感受,以及你现在的看法,然后,我们在之后的家庭疗法中会用到。但你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并且每隔一个星期,将你记录的当时的精准情绪状态拿出来重温,并简单的写几句现在的感受,你先这样做,等到家庭系统疗法的讲解时,我会告诉你为何要求你这样做。
好了,今天的分享主要是关于父母基本职责的介绍,下一期我们讲一讲,常见的原生家庭问题,会造成的常见创伤是什么?
如果你也有原生家庭创伤,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点击关注和收藏和转发哦~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 网络
王大锤哇
1、让自己变得更好:首先,通过上学或者工作的形式,尽可能的远离原生家庭。其次,学会自己关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对自己耐心一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打开自己的心扉,结交朋友,随时鼓励自己,允许自己的不美好,允许自己不断进步。2、精神独立:精神独立意味着,我们坚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不用依靠别人去获得安全感,自己在生活中创造快乐,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多看书,多去了解世界是达到精神独立的捷径。3、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爱的人,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关爱自己的妻子/丈夫和孩子,实践自己梦想中的家庭的样子,你的新生家庭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是淡化原生家庭影响的有效方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