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6

周一小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求助者心理咨询师互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gwenmoney

已采纳

咨询师要做到以下五点: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热情: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是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真诚: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实事求是;真诚应适度。 共情: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积极关注: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就是这些了!

求助者心理咨询师互动

291 评论(12)

黑白配late

楼上的回答,是书本给出的答案。但需要注意,这是对于咨询师的告诫。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需要求助与咨询师之间共同构建,才能达成。所以,本鲨认为,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抱持与共情,是两大核心。更要以区分求助的状态作为前提。一、求助的心理问题存在于自我意识层面。此时求助的问题多形成时间不久,治疗欲望很强烈,也比较明确和单纯。甚至部分对于咨询师抱有相当的期待。这时,按照书本答案寻求关系构建,是没有问题的;二、求助的心理问题已经有来自潜意识心理能量的渗透。这类问题,一般都有较长和复杂的形成历史。求助的心态比较矛盾和敏感,存在类似趋避性依赖。心理咨询师在初期必然是较为被动的。本鲨以为,对于这类求助,应该根据他的气质与人格特点,灵活掌握。比如对于胆汁质和部分粘液质,应该以认真地聆听为主,充分地宣泄,对于高度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往往是必要的。但对于抑郁质的求助,可能效果相反;而且,对于部分粘液质的求助,则可以对于求助非常明显的认知错误的具体问题,用解释技术,让求助自己领悟到他的荒谬之处——总之,这类问题,与本人的人格气质特点,呈现高度相关性。必须要灵活对待,找到合适的方法。

152 评论(12)

无忧快乐起

咨询师控制会谈和转移话题的方法有: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1、释义。

释义也称“内容反应”,即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在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时,释义的操作方法是,重复求助者话语的主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能使求助者感到很自然,会感到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提得合理。

比如,求助者说:“一想起睡觉,就紧张,怕自己失眠。越怕睡不着就越不能入睡。”如果心理咨询师要了解求助者最初失眠的原因,便可以接住求助者的话茬说:“越怕睡不着就越不能入睡,您愿意谈一谈最初不能入睡时的内心感受吗?”

2、中断。

中断指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在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时,中断的操作方法是,当求助者因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不能够强行迫使他停止会谈。可以替他倒一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或者建议他换一个地方再继续谈等等。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建议暂时停止会谈,下次再来。

3、情感反射。

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在初次会谈时尽量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这往往容易引起求助者的情绪紊乱,一时难以控制。因此这种方法在治疗中也是慎用的。

4、引导。

引导指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引导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比如,当心理咨询师想了解求助者的一般社交关系,而求助者本人却喋喋不休地埋怨自己的丈夫时,可以把夫妻关系引申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一方面表示对她的同情,另一方面把她的思想引向更远的地方。

随后再提出同事关系和朋友关系的问题,进而使她谈谈她的朋友们对她的态度,这样引导比直接发问要自然一些。

35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