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hkhunnie
一个读者读了我的书,有些迷茫私信问我,为什么她读了那么多的鸡汤励志文,生活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依然生活的有些糟糕。
我就只是一个教育心理方面写随笔的作者,不是什么心灵导师,不能有效地为迷途者指明方向。可是这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
心灵鸡汤,营养心灵,给人温暖,励志,给迷茫中的人指明方向。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心灵鸡汤变了味了,成了人们调侃的名词。原因就在于一些人读了很多鸡汤文,却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改观。更有部分人,是不读书的,只是人云亦云罢了。
一、 你就只是带着情绪去读,读的时候并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读到和自己的情况比较切合的地方,会引起你心灵的共鸣,为之精神一震,仿佛梦中初醒,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可是也就仅仅限于此,你并没有用心去改变你的现状。
二、 不反思,不查找自身的薄弱点,做不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对于成功者的优点,你就只是赞叹,从不去学习反省。对于成功者的成长历程,也只是赞叹感慨,并不能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方法。
三、 注重群体共性,忽视个体差异。 时代不同,境遇不同,年龄、学历、家庭、成长经历等等各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哪能都走同一条路呢。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走向成功的路决不能完全相同。可以从鸡汤文励志榜样中学习学习一些适合自己的,不能不加辨别照单全收。
四、 只是精神为之振奋,不能赶快行动,或者不能坚持。 读了鸡汤励志文,发现了自己的薄弱点,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可是惰性在那里,你却犹豫不决迟迟不动弹,不能立刻付诸行动。或者你一跃而起,行动起来了,却只是三分钟热度,并不能长期坚持。
五、 不能严格自律,生活太随意。 你制定了很明确的目标,也有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你也积极行动起来了,你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可是你不能自律,一有点事情,就转移注意力。这也不能完全怪你,太多的人不能自律,不得不打卡读书,打卡写作,打卡听课,所谓律人容易律己难。
六、 你忙着刷手机,转鸡汤文,看励志文,刷存在感了,仅此而已。
亲爱的读者朋友,因为手头的工作太多,忙碌中总结了这么几条,仅供你对照参考,若能够帮到你,我是很开心的。
邰枫,高中教书匠一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创办邰枫工作室,打造唯美文字,引领经典阅读,发表《红楼梦》系列赏读,出版作品集《邰枫的风》。
最幸福的米虫
从发表第一篇散文以来,也是写了百多万字的文章了,这还不算那些碎片式的微博说说,不算迫于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为单位和个人制造的那些形式文字,不算那些应付教学检查所编造的文字材料。最早在新浪博客写,在天涯和青藤写,后来又注册了,也偶尔给报纸和杂志投稿。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写栏目剧,写书评,也出了本自选集,深得读者厚爱,卖得还不错。然而自我感觉至今没有写出几篇特别满意的文字,却还一直在写着。 名家写作都有明确的写作目的。莫言为了一天能吃上三顿饺子而写作。余华做牙医的时候,因为看够了口腔里的风景想去县文化馆工作而写作。那个叫周冲的乡镇中学老师,为想要的自由和城里生活辞职写作。可是,作为冲在高中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我一直不能停止写作,却说不出为什么。写作是青春里的一场爱恋,是真的动了情,却没考虑那些功利的外在的东西,而且爱久弥深不能自拔。也许,只是因为喜欢,无关其他吧。 写作是一种状态,而我喜欢这种状态。 写作其实也是一门手艺,作者就是个手艺人。就像厨师精心地准备食材,精心烹制美味;园艺师修剪花草,打造美丽的花园;木匠在用心制造一件器具。写作,又不同于一般的手艺,因为没有现成的模具可以仿制,需要创新。写作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草原上牧羊的人,轻轻挥动手中的鞭子,满山坡乱跑的小羊一时间变得那么温顺可爱。又像排兵布阵的将军,那些杂乱无章的汉字在我的指挥下,排列成美丽的语句,一排排组成文段的方阵。 写作,其实是一种自我疗愈。 我是个很安静的人,素不喜热闹,也不怎么爱说话,可是人总是需要倾诉的。情绪,总是需要一个出口,倒出负面的情绪,远离负能量的伤害。成长,总免不了要有一些创伤,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开心的记忆。年轻的时候吃过一些苦,无处诉说的苦闷与困惑,就都化作了文字。大抵经历了一些困苦的女子,多会选择俯身文字吧。生活的琐碎,低到凡俗的尘埃里,而写作是尘埃里开出的鲜花。在世俗的生活里,写作让人安静,让灵魂得到洗练。写作是很好的心理疗愈,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 我是一个读初中的男孩子的母亲,还是一名高三的语文老师。琐碎繁忙的工作,鸡零狗碎的家务事特别多,每天都忙得像打仗。和这帮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他们是孩子,却又是个有主见的小大人,要耐心地做一些思想工作。有时候自己就很疲倦,而且有些压抑,有些焦虑。 写作让我在琐碎和忙碌中保持清醒,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列好每天的清单,列好详细的计划,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有条不紊,举重若轻,才能尽量避免忙中出错。 写一点生活随笔、教育札记,记下来生活中那些温暖的小确幸,没事的时候翻着看看,心里也是欢喜。 我喜欢读书,而读书是输入,写作恰巧是一种输出。 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背过唐诗三百首,在苹果园里坐在高大的苹果树上读三国,读说岳。高中的课堂上偷偷地读琼瑶,读三毛,读金庸。在书店里,站在书架前,一本本地读书,沉浸到书里,一晌贪欢,外面雨雪飘零,我在书里已经走过了千年。书中浸染深了,自带一股书卷气,有些思想在心里积淀,虽不能泉涌,却经常有灵光乍现的时候,就想去表达,去书写,不写下来就堵得慌,直到拿了纸笔写下来,才觉酣畅,才觉遍体通泰。 我不喜欢出去应酬,也不喜欢逛街,现实的工作环境也不允许。可是我也一样结交了一些好朋友,读书时代的同学、工作上的同事,还有些朋友就是因写作而结缘。写作上认识的朋友,虽然有些十几年不曾谋面,可是总能互相关心、支持与鼓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的文字一样的干净、温暖、善良,阳光。 写作,拨动心弦,友情真挚深厚,在孤单的文字阡陌里行走,不觉得孤独,因为有人搀扶。 写作让我变得豁达,不斤斤计较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失,不自怨自艾,也不怨天尤人;写作让我变得坚强,受了伤咬紧牙关不喊痛;写作让我变得坚定,认准了的事情道阻且长,虽千万人,吾往矣;写作,让我变得踏实,安静,不浮躁。写作,触动心底的柔软和善良,生发悲天悯人的情怀。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过:“ 活过,爱过,以文字的力量来见证爱与希望的长存,是幸福的。 ”如此,我也是幸福的。 写作给予我的已经远远超过了写作本身,我要一滴水,她给了我一片浩瀚蔚蓝的海。在寒冷的冬天,文字如煤,燃字取暖;在酷热的夏日,文字若清风一缕,送来点点清凉。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还会一直这么写下去。 邰枫,心理咨询师,高中语文教师,业余汉语创作,读书,教书,写书,纸醉书迷。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