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0

韩建忠00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郑强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意凉漠

已采纳

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长达两个多小时演讲视频,主题是《中国强大的真正希望》,演讲者为浙江大学教授郑强。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刚开始播放视频的时候,显得很不屑,不就是一个教授的演讲吗?可是没过几分钟,所有的人都对这位教授折服了,折服的五体投地。引用一句话,“如果你想要改进一下自我,或者接纳一些新颖正确的观点,推荐你花2个小时把这段视频看完,然后花一段时间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你会受益匪浅的”。幽默的开场白十分的风趣,在中国试问有几个教授敢在演讲开始之前,请领导回家的呢?而且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现场录像。在演讲开始之后,首先对中青报给他的“愤青”称号进行驳斥。在陈述原因的时候,他引用了这样的一个例子,郑强教授在进门时,校卫队是要向他行礼的,而这种待遇只有浙大的校长和书记才有。为什么呢?因为郑强教授经常看到在校门口有人和校卫队吵架,而他总会去劝一下,更坦诚的是他说道,不是因为他的觉悟高,而是因为他的车也停在那里。很质朴的理由,让我们觉得很实在,不是向某些领导硬生生的往自己头上戴高帽子,或者云云这是道德素质极高修养的体现。随后,他谈到对工人,对任何人的尊重。生活中,很多人对扫地的清洁工或者其他体力劳动者嗤之以鼻,显得不屑。其实我们有什么理由这样做呢?我们真得需要反思一下,难道你看不起他,就意味着你比他的人生价值更高吗?当我们还是吃着父母,花着父母的时候,真的有理由去看不起那些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劳动者吗?没有,绝对没有。社会赋予大学生的职责,不是让我们去看不起体力劳动者,而是让我们去尊重他们,十几年之后,我们是中国的脊梁柱。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欠缺的。分析到他刚回国前几年的时候,看到浙大的学生穿拖鞋出入图书馆,十分不理解。然而在我们周边的高校中,也许已经明文禁止了穿拖鞋出入图书馆或教室,然而事实是,等到炎热的夏季到来的时候,时常会发现那些裸露自己的上身的同学,穿梭于校园之内,或者拖沓着拖鞋来往于教室之中。别忘了,我们还是高等学府,不管是北大浙大,或者其他学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吗?谈及到和日本的关系,首先谈及到的问题是买的日本车,中国人的虚荣心完全的体现出来。很多人追求的不是实用,而是面子工程。郑教授买了一辆维茨车,排气量只有,在那些同事的眼中,看起来很不气派,生活中追求气派的人还真多。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前些天去买了一个神舟的笔记本,天运F4000,配置还行,对于不玩游戏,只看看电影的人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而有些人对我说,你怎么不去买惠普的,至少也得去买个联想吗?神舟的售后多不好多不好等等。我就很困惑,如果买个笔记本,整天想着要去售后,还买他干嘛?更有意思的是,想起去年买的数码相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买了个三星的低价机,型号记不清楚,S系列的。后来碰上现在的大学同学,你怎么不去买佳能?对于品牌的理解,还是不要追求太高比较好,尤其是我们还没有能力赚几千块钱的时候,何必为面子而去强求家长奢侈一下呢?尔后谈到了江姐,令我很震惊的是,我从来不知道她居然是富门出身。还有早稻田大学,我一直以为它是日本的一流名校,而郑强教授却告诉我们在日本最好的大学是京都大学。印象中,我们都记得胡总书记几次访问早稻田,而外国领导人来访时必在北大清华演讲一样,所以类比之后,我们很容易相信,早稻田在日本的地位和北大在国内的地位是一样的,然而情况却不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反思一下我们的读书观。在大学中,我时常感叹生活百无聊赖,然而我却都是和图书馆擦肩而过。台湾问题,是一个必谈的问题。我曾经有一个观点,用经济栓住台湾,然后逐渐他就回回归。也许在我听完演讲之后,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有充分理由做好准备武力收回台湾。关于日本,郑强教授理解为,民族感情我们必须适当控制。我恨日本,但我并不反对用日货,如果哪一天,我们用日本的飞机,去轰炸日本的国土,那又有什么不好呢?看了《中国强大的真正希望》之后,我的观念有所改变,中国强大的真正希望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发扬、发展,唯有此,国民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才会不断的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才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核心又在于基础教育,即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教育必须教给学生民族精神,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民族精神必不可少。。。请大家一定要去听听这网址这位教授的演讲啊!请大家一定要去听听这位郑强教授的讲话呀,真的太精彩了呀,听完以后请大家一定要冷静的思考一下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啊!我一再说的就是请我们大家一定不能再做把自己的眼睛耳朵都蒙起来的人了,我们想要自己的强大一定要感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自己的落后,无论是哪个国家,只有是比我们先进的,我们就要勇于去学习,学习人家的长处,这并不丢人啊,千万不能再听到有人批评我们不好就骂人家是卖国贼、汉奸等等,什么时候我们连承认别人长处的勇气都没有呢,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还是哪个国家,只要他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就要去学习啊!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呀!就像郑强教授演讲中所讲到的一样,日本人韩国人身上那种民族性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中国不是一直都有古话说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吗?我们不能这么狭隘了呀!郑教授所说的开车为什么要开大排量的豪华的,因为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啊,要知道车不过是个代步工具而已啊,到了现在却成了大多数人炫耀的资本,真的很可悲,为面子而活的人啊,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啊;还有说到开日本车,爱国和开哪个国家的车真的没有联系呀,既然日本车做的好,那它可以为我所用,那我为什么不用呢,这只是一个好的交通工具,可是有多少人理智的去想这个问题呢!可是又有一点我也要说,大家扪心自问,多少开日本车的人把开日本车当做是一个普通的代步的交通工具呢,其实列多的人又是把它当炫耀自身资本的工具了!对于这样心理的人,真的是要好好同情他一下了,真的是可悲啊!而且我最不喜欢就是的就是有些人一听见有人说国家哪些地方没就好应该要改正的时候,他就站出来仿佛理由十足似的说人家是汉奸,连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都没有,认识自身缺点的胆量都没有,这就是爱国的表现?还是自身太狭隘?然后轮到自己做的时候说话做事从来就没有爱国表现,该占国家便宜就占,该贪图小利就贪图小利,只要是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什么国家啊、亲情啊、友情、道德啊统统没有了,一般就这样的人数落起别人批评人家最厉害了,请这样喜欢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别人这不好那不好的朋友,以后再想批评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自己是否是个合格的中国公民,也请您把自己的胸怀放大一点,看事情全面一点,谁说向外国学习就是卖国的表现了,您连向别人学习的勇气都没有,人家要学习的时候还在旁边说风凉话一付酸溜溜的样子,这样的人真的能算是个心理素质健全的人吗?这样的人是爱国的人吗?不是,我肯定的说不是,丝毫没有任何的疑问!中国就会败在这样的人嘴里!!!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做事方式,中国永远只会永远停止不前!因为这样我们中国怎么才能学习到别人先进的东西来壮大自己呢!郑教授有讲到国富并不等于就强大了,我们有一个大国的公民应有的胸襟和道德素质吗?我们自己好好的考虑一下我们的不足,真的需要谦虚了,中化民族留下的优良传统到了我们这里怎么都不见了呢。我们的谦虚哪里去了呀!我们整天嘴喊的是要赶超哪个国家,可是我们现实中的所做所为是什么?是到处乱扔垃圾吐痰、闯红灯,在公共场所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大声说话喧闹,恣意破坏公共设施与绿化,等等,您做到了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与素质了吗?我们就不能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吗?我们国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不要嘴和眼睛永远长在别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批评别人的时候不要断章取义,看事情请客观不要义气用事,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有冷静客观分析事情的能力,也不能再做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就乱七八糟乱讲话不负责的人了!我们哪怕是说一句话,做一件事也要为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任啊!千万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啊!华而不实呀! 而且教育一下代人的重任都在我们身上啊,一定要为后代的人负责任呀!其实我的这些观点我都是一再的说,真的是希望我的朋友们,看到文章的朋友们,能把今天您看到的这些您认同的观点告诉您身边的人,因为这些真的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非常重要的问题啊!真的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的对待认真去思考并付诸行动的事情啊!国家只是一个名词,而我们每个人才是真正的实体啊,真的需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反思,去深省,去行动啊!

郑强心理咨询师

96 评论(9)

neil2446326902

“为人师表”说的是一名老师应该在人品学问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的意思。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应该做学生的学习榜样,不管是学识还是品格。在教师这个职业的准则中,就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等等。然而凡事总有例外,最近有两名教授因为特立独行的小癖好,而成为了“网红教授”,在网络上掀起了人们讨论的热潮。

既然能够成为话题人物,必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在如今一个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中,关于教育的话题也是日渐增多。既然能够受到学生喜欢的老师,也一定是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深入的研究,知道怎么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的。这两位“网红教授”个性鲜明,有着不同于寻常古板肃穆的老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拥有超高人气。这便是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和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

这两位教授虽然有着说起来不太能称得上是‘为人师表’的小缺点,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学生对他们的热爱和拥戴。由此也可以看出,真正有才有能力有学识的老师,有的时候有点小缺点小怪癖也是可以被宽容的。毕竟孔子也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爱爆粗口的郑强教授

郑强教授的讲座氛围浓厚,流光溢彩般的说辞和旁征博引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单单从他口若悬河的谈吐和感染力十足的演讲上来看,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是一个教中文或者历史、哲学的教授。然而他却是一个十足的理科生,郑强教授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出身的,有着多项专利奖项,在专业研究方面也有很多成就。

虽然光环很多,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端得很高,而是和学生以兄弟相称,很多追捧他的学生都称他为“强哥”,私底下封他为“最牛愤青教授”。这不仅是因为他在授课期间有着丰富的感情,有时候甚至会爆两句粗口,还因为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敢怒敢言敢作敢当的极具个性的学者。在科研教育工作中,他大刀阔斧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使他曾任职校长的贵州大学从一个欠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成为了一所颇具实力的西部高校。

“强哥”用他极具魅力的人格指引着青年学生的成长,是个爱学生懂教育,善于沟通,平易近人,敢讲真话,敢做实事的校长和教授。在网络上,关于“强哥”的头衔也是一个接一个,身为“网红校长”的“强哥”用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俘获了一众学生的心,让他的学生能够在他激情澎湃的讲座上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接受人生教育。

喜欢上课抽烟的王德峰教授

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复旦大学哲学院王德峰教授的讲座时,相信你应该和我差不多的感觉。这位教授单手掐烟,在云雾缭绕中,口齿清晰条条是道的用五分钟的时间回顾了中国近代史一百多年的过往。听完这一段,便能让人觉得醍醐灌顶。然而紧接下一段,只见王教授又点燃了一支烟,迷上眼睛享受一番,又开始了下一段的讲解。这悠然自得指点江山,仿佛在与学生纵论天下的气势,让听课的人都会拜服他的学识渊博,更佩服他这自成一派的大家风范。

这位看起来有点“仙风道骨”的王德峰教授是复旦的副院长,主修哲学专业,主要教授哲学导论和艺术哲学这两门课。他在恢复高考后投考了复旦大学的哲学系,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做了五年的编审工作,1989年又回到了复旦大学继续学习哲学,在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到现在。

在哲学专业方面,王德峰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本体论视域,有着多项研究成果。在教育上,他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将自己严谨扎实的学风体现在教学和研究中,使他的学生得到了学业和人生方面的指引。在复旦大学,学生们普遍认为必听的两门课之一,便是王德峰老师的哲学课。因为对学生也很是宽容仁爱,所以也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爱戴。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都为他独到的见解、洋溢的热情和时不时的嬉笑谑语所吸引。有的学生将他上课的录音和视频发到了网上,又有更多的人对他简单几句便阐述出深奥道理的能力所拜服,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热潮,这才让王教授一度成为了“网络红人”。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从这两位独具一格的网红教授的行为看来,爱爆粗口的郑强教授是因为在讲座中有着极具凝聚力的感情,他爆两句粗口好像让他的讲说更具有人格魅力了,仿佛那只是他的一种高级的感情宣泄。而在课上抽烟的王德峰教授,吞云吐雾中指点江山的气势让人觉得他更像是在烟雾中随手一挥便是一个天下的“得道高人”,这让他们的一些小毛病在同学看来,都是可爱的小缺点。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这些小毛病小癖好是值得表扬的,只是说明,他们这种在各自领域都是佼佼者,在很多学生心中都是具有实力的硬核教授,在全国都拥有很多忠实拥趸的“网红”,这些小缺点小毛病也是可以被忽略的,古人曾说过一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是这个意思。

因为他们有实力,有内涵,在思想言论上面都有着足以教导指引人的能力,那么这些自身的癖好也是举重若轻的。因为听他们课程的学生,更在意的是他们的学识和能力,而不是这些细枝末节。我们不能以一些小的缺点就否定别人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因为有能力便忽略这些细小的缺点。

如同开头说的一般,“为人师表”四个字,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准则,虽然说这些小毛病可以被宽容,但作为一名教师,最好还是不要在学生面前有过多不合适的行为,更不要说那些原本就没什么实力,还跟这两位网红教授学习并将这种小毛病放大的人,才叫真正的贻笑大方。

234 评论(14)

solomuse2012

不是的,这和中学老师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和他们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

257 评论(12)

飘飘飞雪

我看到郑强教授,从他的讲座上可以看到一些现象,也被郑强教授的敢说、敢做所打动。因此也找了他的一些讲座来听,其中在听他的一场讲座时,途中他说了关于自己两个儿子的事情,他说自己的两个儿子没出息,就是中学教师把儿子管的有些“奴性”了。

首先郑强教授举出了一个例子,他说自己的儿子班上有一项规定,如果学生在班级中违规就要被班干部记过一次,如果记过满次的话,就得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写检查。郑强教授说自己的儿子经常被记满6次,所以他父子俩经常一起写检查。所以郑强教授认为这样的措施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还伤害了自己。而且为什么每次写完检查后,儿子还能经常被记,说明这样措施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儿子也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惩罚,大不了就是个爸爸一起写分检查,没啥大不了的。所以,学生就有了这样的“奴性”,自己没事去谢谢检查,反正没有人会说自己。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对这件事情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有的网友认为,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女性教师,女性教授教育学生难免会和男性教师有着不同之处,可能会抹杀了男孩子的天性。还有的网友认为郑强教授这么优秀,有着非常先进的育人理念,相信他的孩子肯定仅仅是贪玩爱闹而已。还有的网友认为是不是郑强教授太过于强势,对自己的儿子期望过高,这么难免对造成儿子的逆反心理。同时有的网友认为是郑强教授和妻子平时过于忙碌,对于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太少,可能孩子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和爸爸妈妈多待一会。

当然上面的情况可能都会存在,但是我们就目前我国教育的大环境来看,网友所说的似乎都有道理。因为现在很多90后都已经当上了家长,一些家长都是硕士甚至博士毕业,因此对于孩子的期望是非常高地,可是这些家长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他们自视自己学历很高,所以就会对孩子非常严格,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伤害了孩子。还有就是现在很多家长平时的工作都非常的忙碌,孩子基本上都是交给了他们的爷爷奶奶去照看,孩子想要见一见父母真的只能每天在手机上看到了。甚至有的父母和孩子视频也只是问学习有没有进步,有没有零花钱,却从来不知道孩子只想和父母好好地聊一聊天,撒一撒娇。

所以,我认为郑强教授完全把“锅”甩到教师的头上确实有不妥之处,当然现在的教师确实有一些不足,但是作为父母更应该好好地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大家觉得郑强教授说的有道理吗?

23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