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儿0619
我是国家三级心理师。在我这个等级上,一般分为从业人员和服务人员两类,后者也就是常说的志愿者或者诊所的辅助人员。在一些地方从事文献的整理等工作来积累经验。比如诊所的秘书专业的整理人员就是。但是报考时必须由单位或资深心理师出具证明。 另外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在心里学院从事翻译工作也可以算作经验。但是总体来说,跨专业报名,基本就是被禁止的,只是理论上放宽政策,实际上层层设障以保证质量。
七七七绮哥
1.心理咨询室门诊
心理咨询师启发和引导来访者的潜能,找到产生某个心理问题的原因,辨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寻求摆脱心理困扰的条件和对策。使来访者最终发现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最终使来访者达到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了就业机会。
3.专业医院心理门诊
医院心理门诊,不仅需要心理医生,还需要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的非药物治疗的心理咨询师,以辅助心理医生对病人进行更好的治疗。
暖暖烛光2016
我本职是做广告的,因为加班太累,很早就开始考虑转行的事,体验了很多工作坊,也考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目前该考试已取消),后来找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学习了五六年,也接过一些咨询案例。
给大家分享几个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师吧:
1. 科班毕业的资深咨询师
我老师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转了心理学,从业了二十多年,原本是职业生涯行业的大拿,专门给高校老师做培训的,教他们如何给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干货非常多,跑神就错过很多知识点的那种),后面就自己创业做工作室了,职业生涯+心理咨询都做。单小时咨询费1500+,现在就是做工作室、带学生、做点免费的答疑直播
咨询室
2.斜杠青年
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斜杠青年,一部分是老师,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园长也有,还有做保险的、互联网的、技术的等等,这些人来上课目的都不是执业,而是学到一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如何处理分离焦虑、厌学、网瘾、青春期叛逆什么的,如何应对职场老油条和老板,如何管理团队,怎么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些。老师会教一些实用的方法,他们第二天上班可能就去实践了,然后再跟大家交流实践结果
3. 中途转行的咨询师
另外一部分是我这种想转行的,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心理咨询师的潜质,学习一下专业知识,顺便处理一下自己的问题,比如原生家庭问题、亲密关系问题、潜意识探索等等。因为我在备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所以普心、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都学过,上课更多学的是实际咨询技法
4. 相关行业的咨询师
还有一些是本职就在做相关行业的,比如青少年心理、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箱庭等、来这边就是进修了。因为老师每年也会出去进修,学最新的工作坊,比如舞动治疗,学完再来教我们
5. 身心灵相关
特殊一点的是咨询师是原本是做身心灵的/塔luo的/星盘的/cui 眠的,比如可以拿着照片跟猫猫狗狗沟通、做阿卡西记录、研究五行八卦什么的
6. 团体咨询等
还有一类是专门做团体咨询的,比如把一帮有钱有闲“有病”的人拉到北京郊区某个别墅,带他们做冥想等等,或者是深耕某类咨询流派的,比如家排等
我学的是整合,也就是主流的咨询流派和对应技法都会学,好处是针对来访者的不同问题和咨询偏好,能够用更适合TA的咨询方法,快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部分学习框架
我记得第一次正式的咨询个案,来访是个刚入职场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业绩压力,在连续加班一个星期之后,她在公司突然就崩溃了,哭到不能自已,甚至一度哭晕过去,把同事和领导都吓到了。她在咨询室特别颓丧,一方面觉得“丢人“,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不能轻易的辞掉这份高薪的工作。
她说原本以为心理咨询没什么用,咨询师只是在做倾听,偶尔问一两句话,但真正体验过之后才知道,咨询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她觉得有被“点到“,能从层层迷雾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虽然没有获得直接的建议,但走出咨询室的那一瞬间,她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终身学习
第一次咨询能得到这样的反馈让我特别开心,感觉找到了作为咨询师“助人自助“的价值所在,也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心,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华晨1234
你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身份,而又群众想要你的联系方式,如果愿意和这个人进一步接触那就可以给他,不想接触可以果断拒绝。有了联系方式不代表你们就有了关系,手机微信联系人那么多,有多少是你刚开始加上就在也没有联系过 的,甚至都忘记了他是谁,所以大可不必纠结。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