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6

hocc豆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评价自闭症患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吉小酉子

已采纳

0-2月是自闭期;2-6月是共生期;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期;6-10个月是个体化分离期的第一个亚型:孵化期;10-16个月是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实践期;16-24个月是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整合期。

儿童在患上自闭症后,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其实是停在了自闭期,无法继续发展。问题一般在孩子出生0-2个月之间就出现了,家长其实是很难看出来的。

在这个期间,孩子的很多动作其实都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所以在与自闭症儿童交流的时候,他们很少会给人们反馈。

心理咨询师评价自闭症患者

254 评论(14)

安妮宝贝88

自闭症与孤独症

不愿说出自己想法的孩子,往往在众人面前就更不愿意多讲话。出现这种情况的大都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有的是起因于家庭教育的方法。例如,这些孩子在想买东西时,也是很难开口叫大人给买的,总是等到妈妈察觉到了,由妈妈主动提出来给买。有时周围的人要从这种孩子的身体动作去判断 他们在想什么。在幼儿园很少举手要求发言,即使老师让他发言,要么低头不语,要么支支吾吾。

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1、家长要设法让孩子主动说出他们的需要、愿望、感受、兴趣等。这种孩子有一个显着的优点,就是能非常投入地做某件事情,家长要抓住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要让孩子多加入同伴的玩耍之中,使其能自然地听到别人谈话时所用的语言,学会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这种孩子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但当自己游戏的时候总是试着和玩具说话。

3、家长要与老师多沟通。有的孩子在家里爱说话,而在幼儿园里却不爱说话,这多少是由于紧张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为了能使孩子轻松愉快地说话,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特殊对待和指导,教师要多让这样的孩子参加小组活动,或做些模仿游戏和演练游戏等等,以便他们能够在这些愉快的活动中慢慢习惯在大家面前讲话。

如果孩子长期不说话,不愿意表达,那就要注意了,最好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找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咨询,确诊一下病情。

今天看了一场李连杰的情感大片《海洋天堂》, 感触很深,看完后我的心情仍然是久久不能平静!

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这位47岁的父亲,名叫王心诚(李连杰饰), 他21岁的儿子大福(文章饰)从小患有孤独症, 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独立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打击在一次意外中丧生,王心诚独自一人 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 王心诚被确诊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个月 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 离开这个世界。

经过多方打听,历尽周折,王心诚终于找到了一所能够接收大福的机构,却发现大福在这局促单调的环境中,如同离开了水的鱼,顿失生气。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 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还在这里结识了唯一的朋 友,表演杂技的玲玲(桂纶镁饰),大福成了独自在异乡漂泊的玲玲最好的倾听者。

为了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王心诚为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 的计划,教会大福在海洋馆“上班”。他费尽心力 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 地。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甚至不惜拖着病 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 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 在他身边,最后,王心诚没有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而大福也学会了在海洋馆“上班”。

原本以为,“功夫明星”李连杰“弃武从 文”,一场电影就基本上没什么看头了,可结果 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李连杰将一个善良无 私、勇于担当的父亲形象演绎得催人泪下,在 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被细腻的表演、感人 的情节打动了!

在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娱乐时代,《海洋天堂》 将视角投向需要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不仅让观众进人了自闭症孩子们的世界,也同时体验到 了自闭症家庭的艰辛和不易。这正是这个电影 的精华所在!

儿童 孤独症 起病于 婴幼儿 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 发育迟滞表现为儿童在神经系统、感知觉、运动、语言、心理活动、智力等方面,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

在 2014 年 3 月 28 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道称,在美国,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人数比预想的多,CDC 表示,最新数据表明为 8 岁儿童孤独 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为每 68 个儿童中就有 1 个 ( 人)。

在 2007 年孤独症患病率为 人,2009 年患病率为 人,2012 年为 人,而目前 2014 年 3 月为 人,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以往普遍认为,孤独症的遗传度高达 80-90%,而在 2014 年 4 月 7 日在线发表于 JAMA 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评估 ASD 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度,该研究为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为同类型研究中的,样本容量最大,收集最广泛的,其结果表明,ASD 遗传度为 50%,孤独症为 54%,也就是说,环境因素在 ASD 发病中,与遗传因素同等重要。

而本文在线发表于 2014 年 6 月 23 日的《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上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环境因素对孤独症患病率的影响证据,研究结果表明,产前暴露于有机磷以及其他常见的农药会致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和发育迟滞(DD)有关,这一项新的研究证据又一次支持两者的关联。

这项研究结果呈现在 2014 年的美国临床精神药理学年会(ASCP)上。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Davis MIND 研究所公共卫生科学教授首席研究员 Irva Hertz-Picciotto 博士称,事实上,这是呈现出有机磷与孤独症风险关联的第三项研究,她在一份声明中补充道,在妊娠期早期发育阶段,大脑突触正在发育,可能会受到农药的作用而使影响神经传递。

加利福尼亚是美国各个州中农业最发达的,在 2010 年单纯依靠农作物税收就达到 380 亿美元,每年大约应用农药的量达到 2 亿磅(大约 90718 吨)。

基于遗传和环境孤独症儿童时期风险(CHARGE))研究,Hertz-Picciotto 博士及其同事纳入了北加利福尼亚 970 名参与者,他们的生活区都靠近农药,研究评估妊娠期暴露于农药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发育迟滞的风险。

其中 486 名儿童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168 名儿童患有发育迟滞,还有 316 名儿童发育正常。研究人员通过提取加利福尼亚农药使用报告(California Pesticide Use Report)中的农药使用数据,可得知参与者家庭在妊娠期农药使用的情况,大约有 1/3 的参与者其住址比较近(),都位于商业农药使用区域。

Hertz-Picciotto 在一份声明中解释到,在加利福利亚,农药使用者必须报告是如何应用农药的,在哪儿应用的,是什么时候应用的,以及使用量是多少。

结果发现,妊娠期间在靠近生活区使用几种常见的农药,会使儿童发展为孤独症或认知或其他技能迟缓的风险增加。

与没有暴露于农药相比,在妊娠期靠近居住地( 距离,校正 OR=)暴露于农药,相对于发育正常的儿童,其后代患孤独症的可能性增加 40%。在第三个三月期间(OR=;95% CI, - )和暴露于有机磷和在第二个三月期间(OR=; 95% CI, - )暴露于毒死蜱的患病风险最高。

此外,研究发现,儿童的母亲在妊娠前 3 个月或在第三个三月期间在生活区暴露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会增加其后代患孤独症和发育迟滞的风险(OR=)

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是两种最常用的农药。

母亲在妊娠期靠近居住地(。OR= ; 95% CI, - )有使用过氨基甲酸酯农药,其后代患发育迟滞的可能性接近 150%,但目前还没有鉴别出特定的易感性时期。

Hertz-Picciotto 博士及其同事注意到,越多越多的证据表明,妊娠期暴露于农药会增加后代患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发育迟滞的风险,一项发表于 2007 年的类似研究表明,居住地使用农药与后代孤独症谱系障碍等风险高呈现很强的关联。

Hertz-Picciotto 博士说道,在个人和社会的层面,都应减少暴露于化学农药,如果那些是我们的家庭,我们也希望离农药使用“重灾区”远一些。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农药与孤独症这一关联

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医学系和人类营养研究所的 Armin Alaedini 博士谈到, 总体而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广泛应用农药为增加儿童进展为孤独症的潜在风险。

然而,他指出,这些结果对于发育迟滞来说是不太可靠的,因为在研究中的患有发育迟滞的儿童,不能与对照组中未受影响的儿童相匹配,并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

正如研究者承认的研究的局限性,这项研究并为将所有暴露于化学物质纳入到研究中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在家庭或学校以园艺和害虫防治为目的化学物质使用。

实际上,目前还不清楚暴露于这些非农业应用农药的情况下,对于儿童孤独症和发育迟滞的影响。还有可能因为农药应用于一些水果或蔬菜上,同样也可以因饮水而摄入至体内,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孕期暴露于上述情况之一。

Alaedini 博士说道,尽管这些没有在研究中进行讨论,但是在美国,应用这些特定的杀虫剂与近几年孤独症患病率攀升有关,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化学物质在近几年孤独症患病率攀升的原因,从而更加针对性的做出预防性的措施。

在这个化学泛滥的时代,我们得重视农药等化学物质对对人类的危害,就如研究证明农药会增加后人孤独症的患病率。或许,这也是绿色食品越来越受青睐的原因吧。

男人和女人,除了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心理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男人擅长逻辑思维,女人擅长形象思维;男人空间记忆强,女人多半是路痴;男人喜欢机器(汽车、枪械),女人喜欢宠物和布娃娃;男人理智(克制、压抑),女人情绪化;男人冷漠,女人热情;男人少语,女人爱八卦;男人情商低,女人情商高;男人适合学理科,女人适合学文科。

心理学把心理方面的男女差别称为“性度”或“男性化/女性化”(M/F)。一般情况下,男人都是比较男性化的,女人都是比较女性化的。但是,也有少数男人是女性化的,少数女人是男性化的。严重的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属于性身份障碍,同时提示同性恋倾向。

有意思的是,如果用这个标准测试孤独症患者,得到的结果是:超男性化。

孤独症患者男性化得分满分,女性化接近零分。正常男人很少男性化满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女性化。孤独症患者完全一边倒。如果按男性化/女性化排列,那么,孤独症排第一位,男人排第二位,性身份障碍排第三位,女人排第四位。孤独症落在男人的“外面”。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孤独症以男性多见,因为他们是超级男人。

上述现象很容易让人想到,孤独症是否与怀孕期的性激素水平有关?于是,有人研究了羊水睾酮含量与孤独症的关系,结果发现,羊水睾酮含量越高,孩子身上呈现出来的孤独症特征越多。

接下来的问题是,羊水睾酮含量为什么会升高?如果发现升高,要不要干预?睾酮含量升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避孕药和食物中的激素。对于第二个问题,目前还不主张干预,因为如果把睾酮含量降低,孤独症的风险是低了,但生出来的男孩子可能会过分女性化。很多人已经在感叹:真正的男人越来越少了!

人类越文明,就越女性化。真正的男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真正的男人越来越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了。他们只能躲到实验室里,或者跑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去。但是,人类的发展又仰仗他们,他们的发明创造和驰骋沙场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当然,孤独症不等于超男,超男也不等于孤独症。有一种真正的超男,性染色体多了一条Y,其特点是非常残暴。孤独症只是思想上的超男。而且,不喜欢说话和不会说话是两回事,理智和无情是两回事,孤独症症状(特征)和孤独症是两回事。 超男和孤独症的区别是,一个在正常范围以内,一个超出了正常范围;一个是量变,一个是质变。

有研究表示,通过胎儿超声波检查或许能更早发现孤独症。

孤独症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一直认为起病于婴幼儿时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以及行为方式刻板。

对于孤独症以及其他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进行筛查是必要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极大利用患儿的预后。以往儿童被诊断为孤独症时,已经晚了 3-4 年,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了。

一般认为,孤独症最佳判断年龄为 1-2 岁,并不是说这个时候最容易判断出来,反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做到了早期发现,对于刚刚学步的孩子就已经开始经常进行识别他们不典型的发育情况了,那么极大有利于进行早期干预,对患儿进行特殊的训练,争取改善患儿的预后。

针对这种情况,一项新的研究提示,妊娠中第二孕期(4-6 个月)期间,与未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相比,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的脑部及身体生长速度较快。

通过胎儿异常超声波检查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妊娠 20 周左右(即处于第二孕期),与同龄健康儿童相比较发现,其头围和腹围以及小脑横径都显著增大。

来自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医学生,该项研究主要的研究者 Lois Salter 指出,经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而言,在其妊娠第 20 周这一时点似乎发生了些什么,通过这项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孕期发育过程变化。

如果针对于此研究,那么将有利于更早诊断出孤独症,有利于早期干预,那么孤独症患者将受益更多,这项研究为孤独症的早期诊断给出了一系列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

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孤独症可在婴儿期就能诊断出来,但是作为该项研究者就在想,能不能将早期发现的时候再提前一些呢?于是催生出了这项回顾性的研究。

自从 2008 年 12 月以来,胎儿异常扫描已经常规应用于洛锡安区了(苏格兰低地的一个区),该研究为一项小规模回顾性的研究,研究者评估了 40 名日后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儿童,以及 120 名作为对照组的健康儿童。

评估胎儿的数据包括头围、小脑横径、股骨长度、腹围、心房心室宽度,此外,研究者还控制了混杂因素:孕妇年龄以及其他人口统计学的因素。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在头围、小脑横径、股骨长度和腹围方面,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所有,p<),研究提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在孕期第 18-24 周这一时点,在上述方面生长速度更快。但对于心室心房宽度方面,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在第二孕期与健康对照组不同,很明显的是,患儿在此期头部和身体呈现快速生长。如果孤独症能够进行更为早期的发现,那么将为更为早期的治疗提供了先决条件。

Salter 指出,如果一切顺利,研究结果也可以促进更早及更好的教育:“我们无须等到孩子长到 3 岁或 4 岁;如果到那个时候再行动,我们已经损失了大笔教育父母及孩子的时间。”

Salter 指出,这项研究结果可以引导政府或家庭,对日后可能为孤独症患者提供更早和更好的教育,并不需要等到儿童长到 3-4 岁的时候,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都表现出来的时候再进行诊断,那样就为时已晚了,让患儿丧失了最佳干预时期。

针对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飙升的状况下,该研究团队希望能够更为深入的研究下去,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发现,也需要加入更多的.筛检。

Salter 称,如果能够获得长程妊娠期的更多信息,那最好不过了,但是需要具有前瞻性,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孕妇,进行整个妊娠期的扫描。

至少目前,Salter 对研究结果是满意的。“我们确实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她说,“关于自闭症产后脑部大小的数据并不一致,无法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所以能在子宫里发现一些端倪感觉很不错。”

作为医学生的 Salter 表示,针对目前的发现,还是比较让她激动的,因为在开始研究的时候,没有前瞻性的结果。此外,关于孤独症患儿在产后头部大小的结果是不一致的,没有大量确凿的证据来得出结论。但能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处于妊娠期发现点什么不同是很棒的!

除了这项研究结果,对于孤独症的早期的一些特征,希望初为人父的临床医生或专业从业人员能掌握,这项还包括共同注意缺乏或出现延迟(共同关注的对象)或假装玩游戏(患儿可能是与自己在玩游戏,或者是刻意模仿)。

对他人观点采择能力缺陷,情感交互行为缺乏,对自己的名字反应能力低,模仿能力低,言语和非言语交流延迟,运动迟缓,常出现重复行为,非典型视觉运动摸索,视觉注意力缺乏,性格变化极端。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智力残疾精神病学临床学术讲师,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 Bernice Knight(未参与该研究)指出,该项研究结果与近期她和同事完成的研究结果高度相一致,她们的研究为孤独症的一些特征可以预测患儿在儿童期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

她指出,这项研究结果具有互补性,同时也很有趣,这些新发现的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非常有用,对于孤独症以及其他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疾病还知之甚少,知道孤独症谱系障碍为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针对这些疾病早期发育阶段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疾病。

不管怎么说,如果能通过胎儿超声波能检查出孤独症,那对孩子和父母都多了一个选择!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坚持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原则。

一、心理治疗:自闭症的心理治疗主要是以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疗法,包括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RDI)和地板时光疗法。

1、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RDI)。随着对孤独症神经心理学机制的研究深入,心理理论缺陷逐渐被认为是孤独症的核心缺陷之一,所谓心理理论缺陷主要指孤独症儿童缺乏对他人心理的推测能力。鉴于此,Gutstein建立了“提高患儿对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RDI。他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了一套有数百个活动组成的训练项目,活动由父母或训练者主导,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例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两人三腿”、抛接球等,训练中要求训练师或父母表情丰富夸张但不失真实,语调抑扬顿挫。Gutstein声称RDI方法取得了显着成功。

2、地板时光疗法。在地板时光训练中,教师或家长是根据患儿的活动和兴趣决定训练的内容,在训练中,父母或老师一方面配合孩子的活动,同时在训练中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困难,引导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时光中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活动不限于固定的课室,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这样的训练对家长或教师的要求其实更高。目前这一方法在美国也获得较高评价。

二、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可以治愈孤独症,但以下药物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并有利于教育训练。具体包括:

(1)抗精神病药。常用氟哌啶醇(——日)、硫利哒嗪(——50mg/日)、舒必利(100mg——400mg/日)。前两者可减轻多动、冲动、自语、自伤和刻板行为,稳定患儿情绪;舒必利则可改善孤僻、退缩,使患儿活跃、言语量增多,并改善情绪。以上药物均需从小量开始服用,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加量。目前尚有报道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也可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但此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抗抑郁药。该类药可改善该症的刻板重复行为,改善情绪,并缓解强迫症状。可选用氯丙帕明(25mg——150mg/日)、舍曲林(25mg——150mg/日)、氟伏沙明(50——200mg/日)等。该类药也应从小量开始服用,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加量。

(3)中枢兴奋药或可乐定。适用于伴有注意障碍及多动症状的患儿。用药方法参见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中有关内容。

(4)改善和促进脑细胞功能药。同精神发育迟滞中有关内容。

(5)维生素B6和镁剂。有心理学研究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6和镁剂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但此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261 评论(14)

Rita泱泱

1.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的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与人的交往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的症候群。这种症状在少年人群里更易发生。常见的表现是:孤僻,胆怯,自私,任性,不帮助别人,也不让别人帮助。忽而自傲,忽而自卑。有的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不错,显示智商颇高,但情商可能偏低,不仅交往能力不足,而且不会妥善处事。造成这种病症的原因可能是长久关闭在与爹妈独居的小天地里,没有同小朋友玩耍的环境,所以不容易交得知心朋友,从而导致性格的变异。2.自闭症的症状:1、社会交往障碍;这些孩子,不盲,却视而不见;不聋,却听而不闻,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无法与周围的人甚至与父母建立情感和思维交流。 2、言语发育障碍;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3、刻板重复的行为;患儿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维要求,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常常在较长时间里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旋转等简单动作。4、智力和认知缺陷;约80%的患儿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迟缓,只有约20%的患儿智商与正常人相当。孤独症发病率大约在万分之五---万分之十之间,全国约有50—100万患者。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由于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原理和机制尚未明了,医学界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唯一的治疗手段是在发病早期给予特殊的教育和训练。但是,当前在我国从事自闭儿童训练的师资十分紧缺。当前的专业训练老师全国大约也只有500人,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就更少了。而全国大约有自闭症患者100万人,这些患者大多需要一个专门的老师进行“一对一”训练,也就是说需要数十万经特别培训的自闭儿童训练师,师资紧缺程度可想而知,大多数自闭儿童的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训练坐失康复良机。在自闭儿童训练机构只能通过非常有限的国外及国内专家讲座班等形式培训人才,常常被人才短缺的局面所困扰,造成自闭儿童训练师资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闭儿童训练师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主要是采用“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运用这种疗法的训练师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同时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疾病,其行为有许多病理症状,这就要求训练师了解一些相关医学知识。由于自闭症儿童训练难度大进展缓慢,要求训练师具备非凡的爱心和耐心以及很好的心理素质等等。可见,同时具备这些品质要求的高水平训练师颇为难得。二是,国家尚未设立相关的人才培养机构,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执业资格认证机制。当前与自闭儿童教育训练相关的专业人才,主要有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及儿保科医师等。从教师来说,在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培养的教师,主要是方向是盲、聋、哑、智力残疾等人群的教学,对自闭儿童教育训练从理论到实践上都知之甚少。至于普通师范院校基本上没有开设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课程。当前,所有的院校都未设置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专业。就心理咨询师来说,心理咨询师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心理疗法中的“行为疗法”更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主要方法,但,心理咨询师的从业范围一般都定位为,正常人群中的心理问题,很少有人从事儿童自闭症的研究与训练,况且心理咨询师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许多心理咨询师对儿童自闭症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再说精神科或儿保科医师,虽然儿童自闭症在学科分类上属于精神科的范畴,儿保科也对此病有涉及,但儿童自闭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治疗。我国医师资源本就十分紧缺不可能对自闭儿童进行“一对一”的训练,自闭症儿童在医院门诊,除了作诊断外能得到的帮助十分有限。三是、当今社会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较为普遍,青年学子有志选择特殊儿童教育作为长远职业的人为数不多,加之社会对儿童自闭症了解不够,训练机构难以在较大的范围里挑选适合的人才,因此训练机构常常面临人才流动大骨干人才短缺的尴尬局面。

195 评论(9)

点評狂魔

1、言语障碍突出自闭症患者中大多数人会有语言交流的障碍,有些严重的人一辈子都不会与人交流。他们在交流方面能使用的词汇是有限的,即使会说话的自闭症患者也不愿意经常与人交流。有些患者说话是声音小,有时会重复一些话语,还有患儿只模仿别人说话,而自己不会组织语言。2、不会模仿“模仿”是孩子学习的特别重要的工具,孩子就是经过模仿学习说话,学习运用无声的身体语言、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的。但是自闭症患儿不懂得模仿。3、语言迟钝轻度自闭症的患儿,大多数都会出现言语的减少,或者是终身不说话的情况。并且,疾病患儿说话,也大多数都用手势进行交流,而且常常会分不清你我。4、交际困难自闭症儿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有逃避的心理,他们与人交流的倾向很少。有些患儿即使是面对自己的父母的时候也不愿意多说话,一些基本的拥抱或是肢体接触他们都反感。相较于群居生活而言,他们更喜欢独处。5、社交障碍这是自闭症患儿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6、兴趣狭窄自闭症儿童在兴趣爱好方面十分缺乏,他们只专注于一种或几种活动。而一些正常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或是电影等他们兴致缺缺。很多患者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路线和事情,有时候会无意识的做出自残的事情。

24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