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1208
1.她,江湖人称光姐现役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 注册催眠师,高级颂钵疗愈师, 父母课堂讲师,青少年成长关注者 一个在滚滚红尘摸爬滚打40多年的中年少女 一个16岁男生的懵懂而并不温柔的老妈 设计师,高校老师,知名外企,心理咨询 一个多次跨界但干一行爱一行的无固定工职人员 一个对世界永远保有好奇喜欢说走就走的旅人 一个热爱外面的世界但也沉迷于厨房的家庭主妇 一个喜欢批判现世但又总是抱有希望的普通公民 一个执着于美食,爱,与旅行的小女人 2.她,酷爱旅行与自驾 这位如果在家里待两个月没有出去任何家以外的城市,就几乎快要窒息的旅行疯子,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大部分工资捐给了交通和酒店事业。 不但自己喜欢跑,更喜欢带着儿子跑,很多人因为生了孩子而中断了旅行的脚步,而,光姐,孩子只是增加了她上路的动力。十多年间,她带孩子跑遍了中华大地,跑遍了欧美,东南亚。 她和孩子一起去腾格里沙漠撒欢,一起去漠河找北,一起去郭亮看郭亮洞这种悬崖上挂壁公路的奇迹,一起去北极看极光,去威尼斯参加面具节狂欢,去意大利西西里岛自驾,去马来西亚没水没电的人鱼岛看海,去阿里大北线穿越,全部搭乘公共交通去环游台湾岛,并且让每一个相遇的人留言。 自已策划,自己排版,出品了一本《儿子,咱们去旅行》,深受朋友们追捧。 她,也超级喜欢自驾,她曾经一个人在没有导航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在德国自驾,也曾经一个人在美国连续开车11天,每天开9小时。她自驾开过瑞士最有名的最难开的19号公路 ,开过美国海拨最高也是难度最大的黄石公园东门的熊牙公路,开过旧金山坡度45度的九曲花街。 3.她,是在路上的家庭治疗师 她非常喜欢心理学,十年来,不间断跟随美国催眠大师,世界排名第一名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德国家族系列排列创造人海灵格,法国塔罗大师阿希卡,旅居印度多年的奥南朵学习。 近年来一直跟随华人最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老师,和中德家庭治疗班老师系统长程地学习家庭治疗。 现在,她是 一个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个集累了上百个案例的知名催眠师 一个执着于声音之美的高级颂钵声音疗愈师 一个对未知充满敬畏的塔罗解读师 一个致力于亲密关系和家庭幸福的婚姻家庭治疗师, 一个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父母课堂讲师 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上百个家庭来访。分别涉及婚内外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问题,中年人失恋情况,青春期少年情绪问题,网瘾问题,各种亲子关系(成年人与年老父母的相爱相杀不能和解,年轻父母与青少年孩子的沟通阻塞问题),高考考生减压,外企职员职业困惑,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等。 来访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贵阳,杭州,宁波,温州等地。 来访者有外企总裁,高管,杂志主编,IT经理,老师,会计等等。 并且进驻各学校企业去做公益讲几十场,目前服务的学校有: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树人中学,芳草园小学,赤壁路小学,五老村小学,河西南外,服务的企业,西门子,博世,福特。 她说,我去丈量世界,看到很多在我想象之外的存在,我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是为让我自己能够更理解更接纳这个大千世界。 我希望对每一位来访者: 是理解而不是批判 是接纳而不是拒绝 更好的 看见他们 理解他们 然后 点亮他们
遍地孔方兄
以下是我综合转载加个人总结写在自己空间的文章,发在这里给你作为参考。从大环境说,心理学在中国举步艰难,但是从个人来说,学什么都一样,只是国内没有这个氛围而已。文章如下——————————————————————————————————在搜普论坛看到这样一文章:《心理学毕业生的悲哀》,原文如下:“因为公司准备招募心理学专业的人士进入营销部门,特地在网上搜索了有关心理学毕业生的信息。令我感到悲哀的是,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狭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有哪些出路呢?第一,去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他们可任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心理学系和教育系老师、辅导员,或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第二,考公务员。这类用人单位一般是公 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第三,去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调研等工作。第四,中小学。第五,做心理咨询。第六,去医院和诊所。我一个在美国学习心理学博士的朋友告诉我,美国政府和企业对心理学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小到产品包装设计大到总统选(举),心理学专家都是智囊团中的最重要的角色。而我们国家的心理学专家在干什么?看看上面的六种出路就知道了,一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曾说过“从一个国家的广告中就能看到这个国家的理想”。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停留在如此低的层次,就是因为没有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适应。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悲哀在于社会对心理学应用的认知,也在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当然也在于摧残人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说句粗话,脱离应用的理论有个P用,缺乏应用领域的应用有个P用。大学学校如果不能为学生正确地引导应用领域,就是误人子弟!学生是你的产品,你有义务为产品寻找市场,如果市场机会根本不存在,你就应该停产!如果市场存在,但规模很小,那你就应该革新产品发掘新的市场机会,这才是你应尽的义务,而不是仅仅负责制造!”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回复:“我是不大同意你的看法的。的确,中国当前的社会对心理学的应用价值还没有清楚地认识与认同--这是一个无法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改变的事实。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学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广。以我在中科院实习期间,与一位老师聊天过程中一个小事件为例:中央电视台有关人员想请一些心理学专家给他们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做一个辅导培训,一方面针对主持人自身心理,一方面针对访谈节目之中的沟通。而且就业面来说,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位作者所说的6种就业方向。如我的一个同学(本科)就去了上海一家做市场调查方面的跨国公司。此外还有师兄(硕博士)去IBM,NOKIA,甚至美国知名厨具公司去做研发用户评价。此外,心理学的应用需要人来做,尤其是需要心理学毕业生来做。国内心理学的发展由于**等因素,和美国等国家相比要迟不少,其地位自然不如这些国家高。但地位也是由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来慢慢积累奠定提升的!我觉得对于现在的心理学毕业生来说,与其因为现状不好而怨天尤人,还不如踏踏实实、奋发努力,用心推广心理学在国内的应用,全力提升心理学在中国的地位。当然,身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也感到国内大学心理学教育的不足之处。但这就更需要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心理学毕业生,认识到种种问题的心理学毕业生去好好努力,以后成长为大专院校心理教育的参与者,寻找解决的途径!”我的感想和总结:悲哀是没有用的事情!我认为。而文章中让我深有体会的话是:大学学校如果不能为学生正确地引导应用领域,就是误人子弟!学生是你的产品,你有义务为产品寻找市场,如果市场机会根本不存在,你就应该停产!如果市场存在,但规模很小,那你就应该革新产品发掘新的市场机会,这才是你应尽的义务,而不是仅仅负责制造!这难道不是责任的一种衍生?这句话不是单单对心理学专业而说,也不单单对本科生而言。社会在教育我们要有责任的时候,学校的本身是否更应该贯彻责任?因为责任心,09年的最后一天,一位大学生走向了天国。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我们进入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但是我们要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存在。上面的内容都是07年的,于是乎我在百度搜了一下,09年5月关于心理学毕业就业的信息:对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两大网站的统计数字和招聘职位需求分析,找到了一批适合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位,供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参考。心理咨询方向——心理咨询、心理测评、青少年团体训练游戏治疗。心理教育方向——大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教师智力开发与培训方向——幼婴儿智力开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英语潜能开发。人力资源方向——人才测评、心理辅导、人力培训专员、人力资源专员、招聘专员等。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问题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心理与其他方面的交叉——电台节目主持、网站、报社编辑、警察、职业军人。——————————————————————————————————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PS:心理学出来的不一定是心理咨询师,给别人看心理病的。有很多方向,心理学咨询只是一个方向。好像工程心理方面就业很好。
下雨不流泪
如果有能力,希望能广泛参考。访问相关专业网站和具体的人才招聘网站,分析具体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前景结合自身,对心理学有一个整体概念,并对自己作以分析,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心理学,以及适合在哪个方面发展。了解国家教育政策和学科建设现状,有可能的话,如果周围有人学习心理学,可以询问学习方面的事宜,但不要草率得出结论。学习心理学,如果不大算搞科研,那么一定要注重个人在具体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和对人际关系人才市场的了解掌握。心理学出来是要和人打交道,所以,除了专业知识,个人整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的选择与文理分科关系不大,因为心理学是中间学科,文理兼收。至于将来是不是有前途,还得看自己的努力和正确的方向。一定要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不妨先对心理学学生的培养流程计划加以了解,看看发展现状,理智为妙。具体情况,望亲自判断,毕竟我们都不是你,你要相信自己的决定。祝你好运!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