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9

追梦1区14号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对死亡的思考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uanxuehan

已采纳

每个人对死亡和虚无都带有一定个恐惧,但真实而言死亡和虚无是不恐惧的,每个人恐惧的是这个恐惧本身!也就是你越想越怕的过程,克服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认识到死亡和虚无是每个人必达的终点,这个终点与自己无关等!另外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情绪!多增加运动量及多出去感受大自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们!

心理咨询师对死亡的思考

302 评论(11)

金德易BOSS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换而言之,每个人都有惧怕死亡的本能,因而,这是每个人基本的生理和心理本能。相信每个人都有和你一样的体验,包括我自己在内。 那么,如何克服对死亡和虚无的恐惧呢?其实首先要理解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无意义感和没有价值感。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克服死亡和虚无恐惧最重要的一点是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来。比如说学者著作,即使自己的生命结束了,但是自己的著作和观点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不也是对于自己生命的一种延续吗?

96 评论(15)

托尼小吃货

在意识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后,惧怕的是自己的渺小;而主体庞大到我们无法想像的大,而我们小到无法想像的那么小。这样的差距让我们灵魂深处差生恐惧高,特别是我们变得那么渺小,小到我们无法想像。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死亡意味着于现在熟悉的世界告别,去到一个未知的世界。老年人比年轻人会更接近死亡的时间。同学朋友聚会也会谈论到某位同窗或者亲友的离世。因此老年人对于死亡会表现更多的担忧和恐惧。如果老人家庭关系比较和谐,亲子关系也比较好的话,会对离开亲人抱有不舍离别的情愫,离开意味着跟亲人的分离,一个人的孤单。所以很多人对此内心充满恐惧。毕竟死亡对于生者来说都是未曾经历过的体验,所以大多数人会在临终之前臆想死亡的过程。而这臆想很可能是对痛苦的想象。因为每个经历过至亲离世的人,都会在潜意识中保有痛苦悲伤的回忆,所以想到死亡很容易跟这些情绪链接。 怎样才能坦然的面对死亡?1.我们对死亡的所有认知都是非理性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用面对死亡, 但当你死时,却并无知觉意识,你并不用去面对「失去一些感觉,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时的你是不存在的。 2.学习很好的生活就是学习很好地死去。 想象一下,如果你不会死亡,一直重复周遭的生活,周而复始,没有终点,这是不是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一件可以知道结果的事情总归不是最恐怖的。 3.与其担心死亡,不如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经常有人会说,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的确,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脆弱不堪一击的,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每一人,分分秒秒都有失去生命的可能。而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提高生命的质量,才能不枉付一生。 我是临界冰,亚太咨询师协会认证心理咨询师/简书心理专栏推荐作者,微信公众号临界冰,简书用户名临界冰。 如果说一个人濒临死亡,而他不怕死亡,个人观点,他应该怕的是离开了自己的亲人,父母,妻儿,心中放不下。

230 评论(13)

品名暂无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理。不过如果你尝试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话,可以把死亡理解为一种新的开始。这个世上很多宗教都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即使肉体消亡了,灵魂也不会消失,会有轮回,当然,这个还没得到科学的证实。其实我认为你完全用不着过度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会要面对的问题,你不是唯一需要面对这个问题的那一个。生命是短暂的,所以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珍惜和努力。你可以试着为自己的人生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了实现那个目标不断地付出你的努力。

31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