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3

藤原惠津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揭阳心理咨询师灵魂有香气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竹幽阁Nina

已采纳

01有趣的灵魂到底有多重要?

朋友H单身多年,前段时间亲戚帮她介绍了一个对象。那男的家庭条件不错,还有份体面的工作,就是形象不是特别好。

朋友说:“我知道自己不能以貌取人,但也不能长得太寒碜吧!你老说我要找个有趣的人,可是没有好看的皮囊作为先决条件,谁特么在乎你灵魂有多有趣?毕竟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那么,颜值的吸引和灵魂的碰撞哪个更重要?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在讨论一个话题:“有趣的高晓松和无趣的吴彦祖”,你选择谁?这道题好难!!!来感受下网友们的回答。

相信这是很多女生的世纪难题,然而我想说,恋爱的话可以看颜值,但是如果结婚的话,颜值未必就是首要的筛选条件。

这个时代美丽的皮囊太多了,而有趣的灵魂太少。在好看这件事上,现在可以借助美颜相机、化妆、PS甚至是整容来提高颜值。

但是久了,就会发现,美则美矣,可惜大多是空皮囊而已。

你可以一天整成一个范冰冰,但你不能一天读成一个林徽因。

韶光易逝,霎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无论多么好看的面容总会改变,总会慢慢老去,皱纹和斑点不可避免。

而有趣不一样,有趣让我们看透一个人的内心,有趣才是打动内心最直接的武器。

如果婚姻一开始是奔着颜值去的,那么这样的婚姻要么有一天死在容颜的老去,要么葬送在交流上的空白。

没有一致的三观,没有灵魂的吸引,终究是形式上的结合,而非肉与灵的牵绊。

日久生情,久处不厌,是灵魂的相互吸引。

只有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才能让平淡的日子开出花来。

02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喜欢王小波,始于他和李银河的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觉得他很真诚,也很可爱。

虽然他长得不好看,乍看觉得吊儿郎当,照片里,不好看的脸上带着痞子般的表情。但是高晓松却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

阅读过他的作品以后,你会发现,他略丑的外表下是优美、有趣的灵魂。

“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

他的情诗被妻子李银河称为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虽然李银河曾因为王小波的外形,对他提出过分手。

但王小波在给李银河的信中幽默地写道:“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里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

王小波还擅长写特立独行的“反鸡汤”,那是属于他的黑色幽默,没有大罐“鸡汤”,却简单有趣,深入人心。

带着一种刻骨的清醒,嘲弄疯狂的现实,内心却依然守着一个“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曾说:“一辈子很长,要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

而他自己,正是一本美好、有趣、好看的书。

这个有趣的灵魂,裹着不那么漂亮的皮囊,顶着一张爱笑的“丑脸”,却写出了那些有趣的作品。

03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我和先生是高中同学,恋爱8年后结婚,至今认识12年。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白净斯文、喜欢笑,看起来很阳光。

他说话特有趣,又多才多艺,会弹吉他、弹钢琴、吹口琴,也会写些现代诗。对他始于颜值,忠于灵魂。

他好像有魔力,我不开心的时候逗我笑,我开心的时候就逗得我更开心。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妙趣横生,所有的快乐都被放大,所有的烦恼都被消解。

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待在什么场所,两个人吵架了,他总能用一句幽默的语言,瞬间化解了争吵的尴尬。

他喜欢做饭,时不时会搞些花样,弄些漂亮的造型。有一次我重感冒,没胃口吃饭,他细心的削了个天鹅造型的苹果,当时看到眼前一亮,心情也瞬间变好了。

结婚前去拍婚纱照,他提议将我们的爱情故事拍摄成照片形式的微电影。于是我们自己构思脚本、配照片台词。

拍摄时有一套造型,他还勇敢地反串新娘,说一辈子就一次,看看当新娘是什么样子。

虽然造型很二,但是整个拍摄过程我们都非常开心,相信这是我们毕生难忘的非常有趣的一次拍摄经历。

和有趣的人相处,才能做有趣的事,才能看到一个有趣的世界。生活已经这么不容易了,如果不找个有趣的人一起过,多枯燥无味?

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可在稀松平常的周围事物里,若身边有人能把阴暗抹去,给自己身边最亲近、最爱的人留下一抹最愉悦的晴朗,日子的味道便能幸福甜蜜起来。

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做有趣的事,过有趣的生活。

时光流逝之后,才会明白,能恒久留存下来的,必定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在脸上的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趣味。

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愿你活得有趣,愿你,遇见有趣的灵魂,愿你的故事都有人懂。

揭阳心理咨询师灵魂有香气

169 评论(14)

萌萌小妹纸

作为一个每天四点起床的人,我想告诉你。

你能明白什么叫绝望吗?

记得有个人找一个大师询问成功的秘诀。那位大师把他扔进水里,然后那个男人拼命的挣扎。

那个男人拼命挣扎上岸之后,对那位大师说,你为什么把我扔进水里?那位大师说你已经成功了,因为你落入水中且用尽了全力,最后成功上岸。你已经掌握了成功的秘诀。他用尽全力去改变自己的处境。

不知道你是什么原因要早上6点起床?跑步减肥锻炼身体?还是要去上班上学?还是要早起背单词,背语法,提升自己?

记得我们初中的英语老师特别讨厌别人迟到。时间观念非常的强,他说如果你今天迟到一次,你就把你的小指头,剁掉一截。明天再迟到,明天再剁掉。当剁到第三次的时候,你再也不会迟到。

无非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当你早上6点起床起不来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手指头剁掉一截,估计你多玩一节之后,你以后的每一天都会起的很早。

为什么我每天早上起得那么早呢?

一是因为我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熬夜不仅会使自己的皮肤变差,还会使自己的记忆力衰退还会造成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二是因为我想改变现在的处境。现在读的大学太垃圾,我只有更加努力的学习才能改变我的命运。

三是因为我不服输的性格,不甘落后的自尊心。你可以想像一下,当你虎落平阳后被犬取笑看不起的眼神。

最后祝你成功。

130 评论(9)

竹林轻舞

暮然回首,我在高三的那段时间,我就是在早上六点钟左右起床的。那时候我总是用一个小闹钟把闹铃调到五点半左右吧!闹钟在强制性地让我起床。同时呢!还有的就是我床头的考上重点大学的便利贴。

在高三的一年下来,我从不习惯六点左右起床,或者是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偶尔会想要赖床十几分钟。但是,我仍然是在六点的时候会突然爬起床来。其实呢!不仅仅是那闹钟的声响,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有一两个室友也是在五点半的时候,起床。因为我睡眠比较浅,所以她们一起床的声响就会把我给吵醒了。我糊里糊涂地醒了。然后我就在心里默默地想:看看,别人是趁早抹黑地起床学习,我怎么可以躺在床上无动于衷呢!现在高考的时间可以说是越来越紧迫了,我也不能够松懈。就这样子即使是非常困,我也会马上地爬起来,洗漱刷牙去学习。

其实呢!每一个想要把自己的爆发力发出来的话,就必须得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目标可以给予你动力,目标也可以激励你不断地向前走去。高三那年,就是一个目标:考上一所自己满意的学校,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刚开始等我时候,也许有很多人都不会习惯早上六点的时候起床的。但是,当你有一个目标激励自己,加以借其他的物质或者是人来强制自己,这往往可以更加快地让自己养成一个习惯。从懒惰到勤奋,同时也要靠自己的自觉性以及自律性。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想要做到早上六点起床,这并不难,得要你用激励和强制的方法去让自己习惯这个点起床。

323 评论(9)

老娜再修行

对未来的最大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又是一年,又是一岁。习惯每年做一次复盘,做一下总结的我,这次迟迟没有做。忙,没有时间,只是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借口。其实,我自己知道,我是不敢面对自己曾经走过的2018。有一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想我就是让上帝发笑的那个人,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2018年的我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比如成为公众大号有书的领读达人,拿到了稿酬,比如依托关注新中产女性第一成长平台“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香蜜会——西宁社群,成立了西宁香蜜会读书营,虽然只有9月、10月、12月短短的三期,不到百天的读书活动,却在全球的60个香蜜社群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支持,让一些加入读书营的小伙伴们不但自己爱上了阅读,还影响孩子带动家人爱上了阅读,同时也让一些小伙伴们初步实现了文字变现。由此在年底的时候获得了社群的“优秀管理奖”的荣誉,再比如利用自己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在2018年有序的开展精力管理、压力释放、个人成长等方面的课程设计及讲授……同时在2018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跑步2018公里,虽然最终没能完成2018的目标,但最终也跑了公里……要知道这些所有的一切,全部是利用自己8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完成,我的本职工作不但和我的业余喜好完全不搭界,而且特别忙。但在2018年,在单位我带领我的团队虽然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与集体三等功失之交臂,但最终获得了集体嘉奖的荣誉称号…… 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告诉我,2018,自己并没有虚度,但是……当我静下心复盘的时候,我却发现,我一直在欺骗自己,我是在用一种看上去的勤奋,看上去的努力一直在掩盖那个偷懒的自己。 而引起自己警醒的事情很偶然,就是去参加元旦的环城跑,5公里的团体跑,对我这个已经累计跑了3188公里的我来说,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事实就是那么打脸,那天一起步,就发现,自己根本跑不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抗拒,在心理上同样也想放弃。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是我在跑完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我要深入剖析自己的那一刻,就突然就想起了这句话,或许,我早该直面自己的问题了。 01 用看似的勤奋,欺骗潜意识中偷懒的自己 从跑步这个角度分析,2018年我跑了1731公里,平均到每一天也几乎是每天“跑”了公里,注意这个跑是加了引号,细细回想,为了能刷到2018公里这个跑量,我其实是耍了小聪明的,比如,我把走路也计为跑步,甚至会刻意的把跑步模式改为室内跑,那么,最终的跑量就具有了欺骗性,而自己还暗搓搓的沉浸在那种虚假跑量中自豪。其实,在内心深处,自己知道这是一种不堪的行为,但是,不愿也不敢面对。而所有偷过的懒,最终都会打自己的脸,所以,当自己决定参加比赛的那一刻,就注定会被打脸。 同样的在阅读写文心理咨询方面,我也同样如此,看似很努力的我,细细盘点下来,买了上千块钱的书籍,自己细细反复研读几遍的几乎没有,报了很多看似经典的课程,认认真真听并且做笔记的也没有多少。 而自己又始终沉浸在天天都在写,月月有稿酬的那一点点心理满足的层面,在暗示自己,已经挺努力的啦,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欺骗,让自己沉浸那样一种心理满足中,不愿再多一点点的努力,所以,看似勤奋的自己,当目标没有量化时,其实一直在偷懒。 02 单打独斗的努力,远不如团队、社群的激励 有勇气参加元旦环城跑,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一个朋友,他们想报团体赛,恰好却女性成员,而不善于拒绝他人的我,几乎是被迫参加的。可是,虽然拖了团队后腿的我,并不后悔参加这次这个团队赛,因为,这次这个团体赛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让我敢于去直面、去反思自己的问题。 我平时的看似一直在坚持跑步,其实,一直是呆在自己相对舒适的区域,跑速根本上不去,但习惯于单打独斗的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这次这个团体赛,突然警醒,自己的跑速好慢,而要让自己持续进步,就是要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改进才行。 回头我想,如果我报名参加的是个人赛,我可能早就放弃了,但在团队里,我即便有一万个理由,不敢,也不能放弃,所以,在跑的时候,队友阿甘看到气喘如牛的想停下来走路的我,大喊:“端午加油”而另外的一个队友寒,则始终陪伴着我,让我坚持跑完全程。 这就是团队中的相互陪伴、相互激励的作用。 而现在想来在2018年,我几乎每天都坚持写文,不是我自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我加入了很多个优秀的社群,特别是有书一营的营长夏末老师,几乎是挥着小皮鞭催着我们看书写稿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几乎就是被推着前进。 03 急功近利的焦虑,让自己无法沉下心来读书 不可否认,社群里优秀的群友,推动着我前进,但没有掌握好节奏的我,看到比我优秀的人,比我更努力时,我不可避免的开始焦虑了。 看完一本书,其实,并没有吃透理解透,但就开始匆匆写书评,写感悟,开始至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而在那一刻的急功近利,就注定自己可以走的快,但并不能走的远,走的更深入。 所以,我一直在反省,我到底是为了真正学到东西,还是,就是为了拿到稿酬,二者虽然不矛盾,但我完全可以去追求文章的质量,去赢得更多的转发和更高的点击数量,而不是仅仅是把目标定为上稿。 如果只关注上稿率,那么只会让自己更浮躁、更焦虑,但如果能够沉下心来,去专注去打磨文章的质量,那么我想,酒香不怕巷子深,高质量的文章一定会让2019年的我,收获满满。 在罗胖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中提到一句话“2018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大的趋势,我无从把握,但是从自己的小趋势来讲,2018是我尝试改变自己的一年,也是让我自省的一年。而2019年,我想我会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变和持续成长的一年 读书营,在2018年已经持续办了三期,我个人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2019年开启的时候,很多朋友问我,2019年你的读书营,还办不办,准备怎么办?而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处在迷茫、困惑以及对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的焦虑,都会让我对未来心生恐惧,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够带领读书营走多远,走多好。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便我有再多的想法、再多的创意,想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改变,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落地的行动,那么一切就都是水中花,镜中月。可这种行动和目标到底该怎样设计呢?直到昨晚听到陈果老师的一堂课,她说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时间醍醐灌顶,是啊,我为什么总想着去给大家设定任务,设定目标呢?马云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经典语录“你改变不了特朗普,你连你妈都改变不了,你要改变你自己”所以,不论是成长还是改变,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自己,社群和团队能给予我们的就是一种抱团取暖、相互精进的一个渠道。 所以,在2019年,我会持续运营属于自己的社群,持续坚持写作,或许,我根本没有那么优秀,但罗素说过:“参差不齐,乃是幸福本源”,真实有趣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接受我的不优秀,但是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和精进的渠道。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提到“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成长或者改变,时间自会给你答案,而我们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281 评论(9)

7爷爱美食

起床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冬天天一冷,原本可以很早起床的人漏出头感觉很冷就又回去睡着了,但是如果真的养成了一种习惯,其实起床没有那么难,生活不是都在睡觉中度过,所以一定要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激励自己早上六点就起床呢,有下面几个方法可以试一试。

第一个方法,定六个闹铃。不求人只求自己解决自己赖床的毛病,这个方法可以说很管用,给自己定六个闹铃,手机就可以定的哦,不要为了这个去买六个闹钟不值当的,前一天晚上定上好几个闹铃,铃声要有劲头,推荐使用DJ版歌曲才开始很柔后面越来越有劲,这样可以防止你自己睡过去,六个闹铃一定可以让你六点起床。

这样的行为坚持一个月就可以了,然后你就会成为习惯,成为习惯之后就不会睡过头了,每天那个时间就可以自己醒过来,这样的行为习惯是好的。

第二个方法,自己心里暗示强迫自己。人早上都是想要赖床的想法,但是生活所迫让人不得不自己鞭策自己,很多人想早上在自己的床上多睡一会,但是时间不等人呀,要想挣钱或者考出来自己的高学历就要不断的努力,每天早上醒来自己起不来床的时候暗示自己,想一想自己努力的原因想一想自己的现实情况,然后想一想今天将要面对的事情,增加自己的激情,然后想一想自己爱的人也在努力,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第三个方法,让别人叫自己。我的舍友就是很赖床的那种类型的,因为是每天都是自然醒,每天早上我起床之后就会叫她们,然后她们就会乖乖的起床洗漱了,这样的方法也是很好的,希望你可以试试。

158 评论(9)

爱步loveayu

01

你是否也感受过抑郁?

突然的郁郁寡欢,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一个月或者一周总有几天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活着没有希望也没有未来。

工作不想做

零食也不想吃

收拾房间,你在逗我吗?

是说不想去逛街了,不想去看电影了,而是连抬个手,点个头,转个身都很艰难,不想动,可是就算躺着也难受的要命,好像呼吸着也窒息着……

感觉自己在无底的黑洞中坠落,不死也不生……

漫画作者艾丽一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曾经一度自杀,直到有一天她爱上了画画,她把人生中大多的时间都用来画画,来对抗这抑郁的折磨。

她说:“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出在一个‘舒适的麻木’的状态中,周围一切都被我自动‘静音’了。

其它时候,比如在洗澡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虚无感萦绕着我,每次我都感觉无能为力,只能静静等待,直到这种感觉消失。”

抑郁症漫画作者艾丽*布罗什(Allie Brosh)

02

抑郁,

是一种“屌丝”病?

他北京著名高校毕业,家境一般,靠着自己的不断努力,考上了北京著名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双学士学位。

他很优秀,可是他依然很恐惧!

进入社会,他每天挤着地铁,从住的地方到公司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每天在公司像个陀螺一样的忙碌,一个月的钱扣掉生活费、房租费就所剩无几了,曾经他在学校是天之骄子,是老师眼中的骄傲,是同学的榜样,现在的生活让他怀疑、恐惧、害怕。

他有一种严重的理想丧失感,与成功的神话相对,这种丧失感,叫做loser恐惧。

他开始长期的自我否定,自我苛责、自我攻击,从一开始的悲观失望慢慢的发展为情绪低落、焦躁不安,而现在他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

03

抑郁,

是中产的“病”?

她从小到大都一路名校,出国留学回来找了一份银行的工作,年薪很高,衣食无忧,可以说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都为她骄傲。

可是她一想到:

自己要像大多数人一样,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老公,不好也不坏,就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变成养儿育女的中年妇女,日如一日,年复一年,她就觉得无趣无聊!

她连自己都没找到,怎么能确认结婚的意义?

猝不及防地,她抑郁了。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代表某种控制与失控的角力。

这种抑郁,是深层次的自我矛盾显现,可以看作是自我价值的失落。

因为长期连接不上生命力的源头,所以生命形态变得枯萎,隐藏起来大量的愤怒。

弗洛姆在《精神分析与禅宗》中说

“人追逐理性主义,已到了使理性主义变得完全非理性的地步。”

在越来越理性地追求趋利避害、追求正确时,很多人会意识到自己仅仅是作为满足他人要求而“被爱”,于是陷入了抑郁。

04

抑郁,是对不快乐的过度否定

她说自己是一个找不到人生意义的人。

她知道自己不想成为其中的任何一个,但是她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所以渐渐抑郁起来。

很多敏感、聪明的人对自我感、意义感的需求大,但是又对如何在现实环境中达到这点感到困惑,所以,在一种困惑的人生状态中,感到挫败,陷入低潮。

现实与梦想的不对等,我们在自我救赎中,无法脱困,最终现实与梦想抗争成为抑郁的症结。

05

让抑郁的人

有地方安放自己的心灵

抑郁的人最怕的是周围人这样说:

“别没事找事,生活不是挺好的么?”

“你就是玻璃心,文艺青年,别想那么多了。”

“你只是有小情绪,太闲了,找点事做。”

然而,抑郁不是以上说的种种——它只是发生了,连当事人自己也控制不住地发生了,并且深刻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孤独无力。

抑郁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它更代表一种无法沟通的心灵生存困境。

我们需要理解这个困境,而不是将它定义为“不正常、失败的、不够乐观的、失控的”。

一个抑郁的人,可能一开始表现的是对困境的焦虑,后来内在焦虑久了,人消耗大了,人们就会保护性地进入低落模式,关闭了一些对世界的热情,就抑郁了。

只有真正理解了自我的深层悲伤,即某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长期受阻,才能走出阴影。

同时,抑郁也并非没有积极意义。

快速变动的世界,一个不断被迫被焦虑推动去实现社会理想的人

它由抑郁带来的无力感也能帮他屏蔽一部分竞争,保护自己不受更多的压力,保证自己对竞争性焦虑有一个平衡。

抑郁的你的确是孤独,但其实,在精神世界的无法沟通方面,人人都有难以言说的痛苦。

在某个程度上,人人都是一样的独行者。

不妨这样想,如果,抑郁不是我们的阴暗面,而是我们的朋友呢?

如果接受抑郁,可以使我们自己进一步了解自我呢?

荣格把人的阴影自我比喻成肥料,又脏又臭,但是却可以让我们种出的花朵更好,更漂亮。

了解那些放入潜意识的自我攻击,了解是什么那些让我们陷入长久悲伤,最终你会发觉更多面的自己。

抑郁,最终不会是你的标签。

你并非完人,但可以选择允许自己做你自己。

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