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0

燃情咖啡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清禅云心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汤包sama

已采纳

具象思维”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严格地讲它只算“具象”而非“思维”,因为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的视野下,与心理状态是有着本质不同的。——李克富 概念的内涵 :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 :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成反比关系: 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 思维的内涵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外延 :1.按思维形态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按解决问题的方向分类:复合思维、发散思维。3.按解决问题的方法分类: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由具象思维,我想到了“物我两忘”。物我两忘是一个汉语成语,属于古代美学概念,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 沈约《郊居赋》云:“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其意源于《庄子》。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子在描写工匠倕塑器物时: “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 ,是说: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能丝毫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形神而俱备。庄子借技艺来打比喻,其目的在谈道,然得道者的境界与艺术创作凝思入神时,微妙的精神状态,恰有某种程度的相合,故后世文艺家以此境来论艺。如:苏轼《书晁补之所藏文与可画竹》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庄子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彼是外物,我是自我。自我是在与外物相对立、相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假如一个人从来没跟任何人、任何事物打过交道,他是不可能产生自我意识的,而当人与物发生关系之后,物便进入内心。在哲学中,这种关系被称为主体——客体关系。“我”自然是主体,而“物”是客体,没有主体,也就没有客体。 古代哲学家一般认为,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三: 这三种境界,就是从“有我”到“忘我”的境界。物我两忘的境界,体现在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心境上。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是物我两融,即天人合一,亦如“人在桥头走,桥走水不流”的心境。 有个禅故事,说到“无相”和“自性”,其实,都和具象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仰山禅师和光涌禅师议论人不像驴马,不像佛,那么究竟像什么,唯有见到“自性”,那才是“无相”的真缔。 具象思维,是物我两忘的状态,是“无相”的真谛,是咨询师神入、神思、同感、共情的至高境界。 在杨凤池先生著述的《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一书中,对具象思维有如下解读。 书中说,《文艺心理学》)中有这样的概述: 以下图为例: 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请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是活的,还是死的? 如果是这种回答:“我看到一张照片,照的是一朵花,红色的,属山茶花,秋冬季节可盛开……”这是抽象思维的表达。 如果是这种回答:“这朵花很鲜艳,很芬芳,娇艳欲滴,美不胜收……”这是形象思维的表达。 而且,按照这两种思维方式来回答的人,都只会认为这花是死的。因为无论怎样,它也只是一张照片而已。如果花是活的,它就应该在自己开放的那个地方继续存在。 但是,如果我们看着它发呆,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感觉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攫住了,从而忘了时间,忘了空间,忘了自己,仿佛自已就成了这朵花,就绽开在这里,震颤着,涌动着,无思无欲,无始无终……那么,这朵花就活了,因为我们全身心地沉浸于这朵花中,去体会它的感觉,把自己全部的生命赋予了它,它也就有了生命。 这就如同禅师说禅,他需要借助一些公案或事件,使用一些精彩的间答和互动来说禅。这样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是禅,但是有心的人就会“悟”到什么是禅。运用具象思维时,可能处于某种特殊思维状态,这种思维的结果不能言传,只可意会,可以“悟”出来,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灵沟通,有着巨大而畅通的能量传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灵”状态。 很多初学的心理询师,十分热衷于学习如何帮助来访者,也学习了非常多的技术,比如萨提亚、格式塔、行为疗法、心理剧、叙事疗法,等等。但是, 如果没有这种具象思维,来体验来访者这个活生生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心理咨询的工匠,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南辕北辙,走错了方向。 如果咨询师只会使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只使用理性和感性,就没有进入来访者的内心,对这个人就没有“悟”的感觉。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心理动力矢量的感觉,然后对来访者做进一步帮助呢? 心理咨询师应有运用具象思维的能力,才能在每个咨询单元的每个瞬间,辨别出来访者的心理动力的矢量方向。 咨询师必须自己先有了来访者的感觉,才能再使用来访者口吻,说出来访者的心声。 来访者会感觉“咨询师非常了解我”。 这样,咨询师就可以在每一个瞬间,都能指引来访者,从低级向高级的健康状态前进。如果来访者说他非常饿,但心理动力指向的却是垃圾堆或者厕所,咨询师就要赶紧把他思维扭转到菜市场或餐厅去。如果咨询师没有深入体验来访者的感觉,而只是生硬地、理智化地跟来访者对话,来访者是不会认同的。这就 如同高级催眠师,并不是催眠别人,而是先催眠自己,才能带领着对方进入催眠状态。 把握了来访者的心理动力矢量方向,咨询师就会自然而灵活地运用各种心理咨询技术,如果来访者的心理动力矢量方向,是指向家庭成员的,就可以使用 萨提亚家庭塑造的方法 ;潜意识内容将要浮现的时候,可以运用 精神 分析的方法 ;眼前的问题,可以使用 焦点解决的方法 ;需要掌握新技能的时候,用 行为疗法或角色扮演 等等。 只要来访者的心理动力矢量方向把握对了,相应的技术就自然会浮现于咨询师的脑际,按照脑中的蓝图,就可以顺畅实施,而且效果显著。 如果在每一个咨询单元,都能运用具象思维,那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帮助就非常大,因为这是两颗心在进行无意识的沟通,能量在两人之间畅通无阻, 咨询师能够真正体验来访者的“阴”的能量状态,咨询师所表达的对来访者的理解,来访者就会非常地认同;而来访者感到真正被理解、被接纳,也才能接收到咨询师“阳”的能量传道。这是一种很高境界的咨访关系,也许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因为询师“悟”了来访者,来访者也就“悟”自已。 那些名垂千古、价值连城的名画名作,无一不是倾注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和智慧、金部的生命来完成的。这些作品常常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珍情生命、崇尚智慧和富有激情的。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巨著问世,但是,并不等于我们没有具象思维的能力,通过练习拥有这样的能力并不困难。 我们可以经常做这样的练习:看一幅画,不管是花草虫鱼、人物山水,当我们看这副画的时候,不应该置身世外去看,而应该想象自己就是这朵花、这条鱼、这个人、这座山。 我们需要先把呼吸调节到最正常的状态,然后全身心地沉浸于它,并体验它的感受。我们都来自自然,是自然之子,最后还要回到那个自然中,我们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它呢? 能不能感受到自然,在于我们愿不意放下执着去感受它。 如果这些自然之物都可以感受得到,那么,坐在我们面前的活生生的来访者,是和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精神灵物,如果我们把全部的生命和热情赋予了这个人,我们的血液中似乎正流滴着这个人的血,我们又怎能感受不到呢? 例如:一个年轻女子一坐下来就低着头,优郁地做了这样的陈述: 如果当她坐下来,听她说这段话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运用具象思维,此时此刻,咨询师会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女孩。 这个女孩对这种父亲般的关爱和照顾非常满渴求,从小到大,经过很多年都没有得到过。好不容易遇到了男友,这个男友对她特别关心,特别照顾,特别包容,看见他就有亲切感,于是就立刻爱上了他。然后见到男友的爸爸,他那种更加宽厚的长者的关爱,更准确地填补了心中渴求的空白。假如咨询师这样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真实的感受,也就能准确地把握她的心理动力矢量方向,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咨询师就可能会作出这样的反应:这是不是你一直想要的感觉,你好像突然发现了,你一直渴望的东西,今天出现在你的眼前,或者,在你看见他爸爸的第一时间,他爸爸往你碗里加菜的那一时刻,你突然得到了你一直渴望但没有能够得到的东西呢? (引向更积极、更有利的方向) 咨询师做出这种表达之后,这个女孩就会产生内心里被触摸到的感觉,好像精神上被按摩了一样,觉得咨询师特别理解她。因为咨询师通过具象思维,体验到了她的内心世界,把握了她在此瞬间的心理动力矢量方向,她从小离开了父亲,所以特别渴望这样的爱,也特别容易爱上具有更父爱特征的男性。 但是,如果咨询师只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就立即会在脑子里跳出“恋父”二字,甚至可能会直接问她关于爸爸的事,这样做出的反应就会显得比较生硬,或者推进太快,就很容易引起阻抗。咨询师也要适时从这种“沉溺”中走出来,以便对个案进行必要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对个案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主要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对来访者做出有关内容和情感的互动过程,主要需要形象思维;咨询师在做咨询时,则需要更多运用具象思维。 注:心理学上矢量的概念,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之上,主要研究人的知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人类在感知环境时,总是倾向于在头脑中去填充信息的缺失,使其成为易于掌控的、完整的图案和形态。人们实施了这个完形过程后,形成的图形就叫格式塔。格式塔(gestalt)是一个超越单个组成部分的感知整体。由于心理完形的存在,对图像的认识就具有了共通的倾向性,被格式塔心理学称为“力”。通常绘画成箭号,因此,被称为矢量。)

心理咨询师清禅云心

150 评论(15)

堕落的胖子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通过口碑、资料查询和自我感觉做基本判断。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常春藤心理中心擅长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7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130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274 评论(9)

肥肥肥肥啊

现阶段国内类似著名心理治疗师许天红的不多,一般好些的都已讲课为主了,1《保健医苑》第二、三届编委(中国卫生部北京医院主办、中国中央保健委员会协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2. 现为中欧国际心理机构咨询师3、职业精神科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北京医师学会会员)4、心理学作家(独立、合作撰写13本书籍,几百篇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在中国、美国、日本发表二十多篇专业论文。5、自1978年开始,作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临床医生,专职进行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6、中国唯一一位既是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又是监事的在职心理咨询师。7、许老师退休后,受到全国数百家心理咨询机构邀请,许天红老师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非常严谨的人,经过一年的仔细考虑筛选,2010年最终选择加入中欧国际心理机构,继续为全国非常多的来访者服务。8、“北京八大名医-会诊中国白领健康状况”的名医之一。在《北京青年报》主编的《别让工作伤了你》一书中这样赞许。

215 评论(14)

妮裳风云

杨凤池,男,46岁,医学心理学暨精神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任首都 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译著六部,主编、参编教材七部及科普著作四部。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199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自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12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经验。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FONT>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此外,还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活动,被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北京和中央电台和报刊所报道,并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杨凤池副教授长期从事青春期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在这些方面富有经验。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李子勋老师简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心理硕士及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业进修,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第一届学员。1990年至今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夜话栏目主办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在《父母必读》杂志长期开设心理咨询专栏,接触过许多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实际案例,在实话实说栏目曾就“中学生强迫症”话题做过深入分析。 李子勋老师担任: 《父母必读》亲子关系栏目主持人。 《女友》深圳版布鲁夫妻婚姻咨询主持人。 《时尚健康》心理栏目撰稿人。 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亲子关系节目主持人。 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心理专家之一。 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心理专家之一。

234 评论(8)

冰枫星雨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走楼梯的时候,不小心啊,踩到一个东西…他说:糟糕了!踩到青蛙了。就很惭愧、也很后悔,一直念佛给它回向;念完以后…他离开的时候,非常的恼恨,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总觉得那只青蛙的冤魂一直在吵他,一晚没有睡好。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他的徒弟在外面扫地,就说:师父啊,你门前怎么有一只踩烂的茄子啊!他师父听到这一句话,通身清凉,昨天晚上被自己的妄想害了!当你打妄想的时候──你看风云变色──其实我们都是自己障碍自己的,没有一个人能够障碍你,都是你自己的妄想。一个修行人佛者觉也!你要想办法,从你的妄想跳脱出来,这是关键。我们不可能不打妄想,这强人所难;但是你打妄想的时候,你先稳住,首先你要知道你在打妄想,一个人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你就有救了。我们常说:一个人可以起烦恼,不能起颠倒;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你打妄想、你还不知道,那就很麻烦了!理论上来说,修《楞严经》的人,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反应不要太快,因为你的第一念反应,肯定是妄想。你看忏公师父做事情很慢的,他老人家说:诶,你去规划一下什么什么事情…。之后,我们把企划书呈给忏公师父,他看完以后他讲一句:诶,好,再看看…再看看。一放就放了好几个月。为什么再看看呢?他就是在等待因缘出现,妄想让它沉淀下来,妄想最怕的是什么?时间啦!一个反应太快的人,很容易出差错。其实我们不要被世间的学问所转,要追求效率。这个都不对的。当然小事情,你知道就赶快去做;越大的事情,先去拜拜佛、静坐一下,让妄想沉淀。妄想它的问题在哪里?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是生灭变化的,即便你不对治它,它也自然会消失掉,但是你一执着它,那不得了…它变得扩大、变得有力量。所以妄想好不好对治?答案是:很难讲。你要执着它,它就变得很强大;你要认为说你本来就没有妄想,它就没有力量。

8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