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5

光吃光吃。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自我暴露的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红红黑黑

已采纳

优秀心理咨询师需具备的素质特征

导语:心理咨询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对从业者有着较高的要求,一名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非常丰富的人生经验、趋近完美的人格特征、敏捷的创造性思维、特殊的能力倾向、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等这些基本的素质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帮助求助者。

张小乔教授提出,咨询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心理咨询师神圣使命。

心理咨询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咨询人员面对的是在心灵上需要帮助的人。人们前来咨询是为了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有效地学习和工作,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充实而愉快地生活。咨询人员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这种能力。因而,咨询人员的责任是重要而又艰巨的。什么人能承担这种任务呢?是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他们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一、精湛的业务能力

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工作。咨询人员必须潜心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要积极参加心理咨询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人员。

1.掌握心理咨询的专业理论

心理咨询工作在国际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心理咨询工作者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并进行了专业理论研究,形成了咨询心理学这一心理学分支学科。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亚洲一些地区称为心理辅导,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心理学工作者对辅导与心理治疗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出版了有关的学术著作。我国国内的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此项工作在高校尤为活跃。结合心理咨询的实践,学者们进行了心理咨询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关的理论著作也陆续问世。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有心理学系的高校曾组织了系统的培训工作,为心理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这些都为咨询工作者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供了条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测验是不可分割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对于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都应掌握,才能将咨询辅导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

2.发展多方面的知识结构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会遇到多方面的问题。如,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问题,青年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方法问题,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恋爱婚姻问题等等。这就需要咨询人员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思想指导,坚决抵制一切违背科学的迷信思想的侵袭。此外还应有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基础医学方面的知识。只有从多方面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才有条件给来询者以正确的启发、教育和指导

3.积极参加心理咨询的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在心理咨询中可能遇到各种不同心态的来询者,遇到种种事先意想不到的问题。要丰富自己的心理咨询经验,提高业务能力,除了向书本学习以外,还要向实践学习。在咨询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习和发展前人的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

心理咨询所遵循的基本模式是教育和医疗,因而心理咨询人员应兼有师德和医德两方面的品格。

1.热爱咨询事业,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心理咨询是一项助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需要有对来询者的理解、同情、关怀及耐心。来询者一般是在心理不痛快的时候,遇到麻烦的时候才来找你,你需要耐心地倾听他的诉说,分担他的忧愁和烦恼,需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爱心。在一些发达国家,心理医生的收入颇丰,但在我国这项工作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有时还要做出无偿的奉献。以营利为目标的人,很难通过这项工作达到目的。高校心理咨询面对的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年,他们是祖国和社会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对待来询青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倾注自己的心血。

2.保护来询者的切身利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愿

咨询人员要以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使来询者确信他们的自我暴露不会使你感到震惊,而且保密是绝对的。尊重隐私、保守秘密是保护来询者利益的重要内容。绝不能拿来询者所谈的隐私与咨访关系以外的人随意议论取乐,这是咨询人员的起码道德。

对待来询者要一视同仁,不管他们的性格气质如何,是否有生理缺陷或某种怪癖,都不得歧视和嫌弃,而要以诚相见、平等待人,尊重来询者的人格。咨询工作者要善于倾听来询者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如遇到对咨询人员的分析与治疗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也要耐心劝告,顺其自然,尊重来询者的意愿,不可强令执行。要维护来询者对其生命和健康的自主权利。

3.咨询人员不在咨访关系中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询者摆脱精神上的烦恼和困惑,咨询人员绝不允许在咨访关系中寻求自身在爱憎、依恋、欲求等方面的需求和满足。心理咨询是在利他的意义上给人以帮助,在来询者的感情纠葛中,自己是局外人。咨询人员不能把个人的情绪带进咨访过程,不能向来询者宣泄自己的烦恼和不幸,也不对来询者在情感上寄托爱憎和依恋,他对来询者的关怀和帮助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此外,咨询人员亦不应向来询者索求物质回报。即便是来询者自愿奉送,亦应谢绝。在正规的咨询机构中,如实行收费,也只能严格遵守规定,不能在规定之外另收金钱或物质馈赠。

4.以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指导来询者

排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平衡是心理咨询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恢复心理平衡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也不能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对他人的贬低、诽谤来达到发泄自己怨气的目的。在帮助来询者克服心理障碍的时候,应以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来加以引导。这对帮助来询者品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高校学习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年龄,他们对于人生、事业、友谊、爱情等许多问题的看法还不尽成熟,难免带有某些幼稚和糊涂的观念。心理咨询,在帮助来询者解除心理困惑的同时,要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好理想与现实、兴趣与专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关系中所遇到的矛盾。使来询者在解除心理障碍的同时,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也得到升华。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咨询人员本身,应当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咨询人员的心理健康对来询者的理解和技术指导方面起着支撑作用。咨询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在咨访关系中所能提供的帮助也就越大。相反,如果咨询人员本身的心理不健康,他们自己具有扭曲的价值观和刁钻古怪的心态就会造成咨询中的混乱、冲突,甚至可能诱发出来询者的某些病症。胜任工作的咨询人员应当具有下列心理品质:

1.人格与心态是积极健康的

心理健康的人在精神上是积极向上的。胜任工作的咨询人员在咨访关系以外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奋进、乐观和充满生机的。这种人能把他们热爱生活的乐观心态带进咨询工作,他们在进行咨询时,一方面能使心灰意懒的人重新唤起生活的勇气;而另一方面又不耗尽自己的能量。他们不会把咨询工作看作是一种负担,因而能给咨询工作带来热情和活力。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以高超的技术治愈人们的心灵创伤,还要以自己高尚健全的人格力量给来询者以积极的感染和影响。

2.善解人意,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去理解他人,能同各种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人交往,能体谅人们的处境和困难并恰当地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常言说,“智者知人”。理解别人是一个人智慧之所在,同时也和他自身具有宽广的胸怀分不开。试想,一个心胸狭窄处处苛求别人的人,怎么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心理咨询工作是和人打交道,并且要在处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上给人以指导,每一次面谈都是一堂紧张的行为辅导课,如果咨询人员自身心理健康欠缺、人际关系紧张,那他又怎么能给予来询者以正确的指导呢?

3.情绪稳定,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咨询人员也和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欢乐和忧伤。但是,他们善于排遣,有较高的挫折承受能力。他们在咨询工作中避而不谈自己过去和目前所遇到的个人问题,不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来会见来询者。他们自己爱憎、喜怒、欲求等方面需要的满足是在咨访关系以外进行的。他们自身不能有明显的心理疾病,他们同情来询者,但又不使这种同情陷的太深,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他们始终保持自己的头脑冷静和心理上的独立性

4.头脑敏锐、感情真挚,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敏锐的头脑可以使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通过来询者的言语和表情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从细微的表现中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东西。有的来询者对心理咨询的性质、原则等问题了解不多,所以开始阶段很容易兜圈子,谈些枝节的问题,而对自己的真正问题有所掩饰。敏锐的咨询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将谈话引向深入。

一个好的咨询人员,其感情必须是深沉、真挚的。咨询人员与来询者的谈话,应当是坦率的、认真的和真诚的。只有真诚,才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来询者产生信赖感,从而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咨询人员的情绪应当是轻松、愉快、自信和富于幽默感的,这样才能缓解来询者的紧张情绪,在宽松的环境中讲述自己的问题。

咨询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表现在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良好的记忆力、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处理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此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灵活和机敏。

总之,一个能胜任工作的咨询人员,其优良品质是多方面的。他是一个有高尚道德品质、丰富专业知识和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

自我暴露的心理咨询师

340 评论(14)

柠柠2015

如何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1 去所在城市的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咨询室,有的是对外开放的,这些地方有一个好处,都是科班出身,比较正规,收费也比较能够接受,缺点是专业技术可能一般。 2 去医院的心理科。医院的心理咨询师是临床心理出身,有处方权,比较适用一些需要药物治疗的心理疾病,而一般的心理咨询师是没有处方权的,这得看你具体有什么问题。 3 网络寻找,比如知乎心理小组都还有不少大神嘛,至于找谁这都还需要你自己一双能够辨别的慧眼。 4 匹配度。心理咨询的过程基本就是来访者一个自我暴露的过程,不管一个多么高明的心理咨询师,你说你就是看到他那张脸就不爽,你也完全可以走人,因为你是来访者,即你是买单的人,你有自主权选择一个看起来“赏心悦目”的人“吐槽”,那绝对是你的权利。说得玄虚点,气场相投。 心理咨询师的待遇情况如何? 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说,就像一个老外问你们中国人均GDP多少?那真的就代表你的收入么? 诚恳的说一句,普通心理咨询师的待遇绝对比你想象的要低,更多,更多。 心理咨询为什么这么贵? 首先我想普及一个观念, 心理咨询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金钱维系的契约关系,是一件商品。我们从不打普度众生、悬壶济世这样的旗号,假如一个心理咨询师动不动就聊改变世人、改变世界这样的大天,TA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就是佛了。 既然是商品,我想初中的马经就告诉我们,商品的价钱是由 价值和 供求关系决定的。 1 心理咨询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劳动时间决定,也就是成本(假如我理解错误,请原谅)那么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多少成本呢?一般来说,TA应该是 专业出身,这需要几年的学习和金钱投入(当然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门槛太低,非专业也完全可以报名考试,这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 报名考试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价钱一般在3k——拿了资格证,并不意味立即有回报,很长一段时间,基本就是免费的做心理咨询,在学校的朋辈咨询室或者另觅途径——自己找 督导,一般是一月两次或者一周一次,费用根据所在城市有差异,基本在500元/次以上(督导在美国是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必经环节,督导不合格的是不能上岗的,国内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更多人这一步就省略了,这也是国内心理咨询师参差不齐的一个原因)——好了,到了这一步,心理咨询师都会考虑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一些专门疗法,比如【NLP】【正念】或者【家庭治疗】,ta必须去 参加一些课程培训辅导,学习技术、自我体验,这些课程初阶最低也是4k,中阶6k,高阶8k,假如是国外某个大师的培训辅导班,一两天上万的培训辅导费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这时,ta基本还是处于无收益的阶段,因为你没有名气没有人脉,谁来找你?除非你是富二代,普通人只有一条路——转行。这也引起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心理咨询师大多是兼职。 综上,大概能够了解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在这条路走下去会花费多少的成本了吧?而且时间、精力这些无法量化的变量还不计。 2 心理咨询的供求关系。 理论上说,心理咨询在国内是个新兴行业,社会又处于转型期,民众心理问题突出,应该是供不应求才对。但是,有这个需求不代表就形成实际的消费行为。这其中有多种变量影响,比如购买力、文化传统、制度不健全等。因此,真正形成心理咨询这种消费的行为的是很少一部分人。那么那些有心理咨询需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消费能力不够、找不到信得过的心理咨询师等)没有选择心理咨询的人怎么办呢?很大一部分就成了心理学爱好者,纷纷去报名考试一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希望通过一条自我学习的道路进行自我救赎。这又形成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另一奇特现象: 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多,心理病患者少。于是那些私营的心理咨询机构,除开个体的心理咨询,抓住商机进行各种的“心灵工作坊”对心理爱好者进行体验、灵修,本质就像一场价钱公道的【集体治疗】—— 你做心理来访者不好意思,做心理爱好者总好意思吧,而且还能团购哦。 那你肯定就要问了,这样说来,心理咨询行业就是供过于求,价钱应该便宜才对。 撇去上面提到的成本问题,还有这样一个现实——心理咨询师大多是兼职。这背后隐藏的信息是,一个心理学本科毕业的同学,非常难找到与专业切合的工作,要么就是转行,要么就是继续读硕读博,读硕读博毕业后,基本就是从事心理老师的工作,博士就在高校任职科研。除非真的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在积累一定人脉资源和名气之后,才兼职心理咨询。这样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价钱(名气大小、对金钱的态度等),即是说他们有自主选择权,与其接待2个300元/小时的,还不如接待一个600元/小时的。人们在选择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基本是靠口碑和名气,名气越大的人找TA咨询的人当然越多,价钱自然也成了一种过滤的办法。何况他们有些还要忙着出书、上电视。这样,有些人肯定又要谴责我们学心理学的没有社会责任感了吧?感情就是看钱治病啊?话还真不能这样说,心理咨询这个活儿不轻松,即便一个全职的心理咨询师,一周工作的时间我个人觉得也不能超过20个小时,不然精神完全负荷不了,你总还尊重下我们的职业健康吧? 作为一个学心理学出身的人,一直都会有压力。身边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说,你是学心理学的,我们是朋友,我能找你聊聊么?(这个聊聊绝对是免费的,这个朋友也绝对是刚认识的)我要是谁都去管,我真的是没有自己生活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一个人的道德承受力也是有限的,个人觉得只要ta对每个来访者是认真尽责的,ta就仍然是一个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咨询师。

28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