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22

随风思恋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熊小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abbit林恩

已采纳

从失恋中走出来可以去室外跑步运动、写文字、找好友倾诉、拼命工作、反省自己,然后继续前行。

1、去室外跑步运动

失恋的时候你的内心肯定会如同下雨一样的难受,这个时候你让自己见到明媚的阳光,你的情绪肯定会好很多。他从你的身边离开了,但你们之间也曾有过美好,记住这些美好,忘记那些不愉快,在太阳下尽情的奔跑吧,累了回去好好的睡觉,醒来之后你就不会如此的伤心难过了。

2、写文字

失恋了,你的心情就如同装在袋子里的泥土一样黏在袋子上难受,努力地将自己从袋子里挣脱出来,却发现自己的情绪堵在心口难受无比,这时候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写在日记本上。

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你们的往事一点一滴的被写出来,这个时候岁月好像静止了,你写出来的文字也会随同不好的情绪一起飘散在空中,这时候你会淡然一笑,不就是分手了吗,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前方还有另一个人在等你。

3、找好友倾诉

这个世界上除了亲情还有友情,除了友情还有爱情,但爱情却是最脆弱最一让人心碎的一种感情,当你失恋的时候,就去找你的朋友倾诉吧,我相信你的朋友这时候一定会陪伴在你的身边不离不弃的。

4、拼命工作

失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恋的阴影里一蹶不振,在失恋的时候,用另一件事情代替失恋也是一个不错的好方法,失恋的时候可以拼命工作,因为当你拼尽全力去工作的时候,你心中的那个他或许就会渐渐地被你遗忘。

5、反省自己,然后继续前行

做到以上两点后,基本上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这时,我们应该稍作反思,在这段感情中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有哪些缺点,要即使改正,因为,还有下一段美好的经历正在等你。

心理咨询师熊小奇

214 评论(15)

悠悠岁月里

一、孩子上课走神原因人的注意是受大脑控制的,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受到外界刺激形成兴奋区域,周围的区域则受到抑制而处于相对不兴奋的状态。但这个兴奋区域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在一个部位,而是不断地从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于是原来处于抑制状态的区域则进入兴奋状态,具体表现出来,则是人的注意出现转移。从这一点上就不难解释孩子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出现的“走神”情形了。课堂上的孩子如果受到其他刺激(如课堂外的声音、有趣的课外书等),则会造成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转移,把注意力从老师讲课内容上转移到以外更能引起自己好奇心和兴趣的地方,这样就造成了“走神”。这种“走神”实质上是学生的一种本能反应。二、老师该怎么办1、为学生的思想布置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教师一旦给学生的思想布置了具体任务,并且该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思想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如果让学生同一篇课文读三遍,又不布置新的任务,学生必然会感到无聊。现在很受学生欢迎的上课方式是老师把讲义发下去,这导致学生基本不记笔记,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在老师讲重要的内容时注意力未能集中。假如一个教师经常通过自己的大脑总结重要内容,而不是事先写在讲义上,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也会练习把重要内容筛选出来的能力,并且学生在整段时间里都集中了注意力!2、让学生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都全神贯注,这恐怕太难了吧,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因为一般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大约在20~35分钟后就会减弱。尤其是在课程特别多的时候,比如一上午有4堂课,让学生做到每节课都精力集中,恐怕是不可能的。学生不可能全神贯注4个小时,甚至不可能全神贯注45分钟,这是客观的。如果教师能把最重要的内容过滤出来,讲这些内容时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了注意力,这样的话,课堂效果就会好很多。把每次课堂上要讲的内容融入到孩子的知识结构中,让孩子有目标地听课,这样才能让您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内容上。这好比逛街买东西,我们要把目光放在必需的东西上,不然很可能就会漫无目的地瞎逛。3、让学生带头“温故而知新” 很多老师为了讲述新知识,会把上一节课的知识再复习一遍。复习的过程,教师不要简单地使用教材回顾知识点,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积极主动地找出重要的内容。这样,教师领着学生复习的过程就变成了学生发现知识之旅。学生自己的发现,在脑海中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在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是自己主导了复习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带头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课堂效果就会好很多,同时教师也会轻松一些。

275 评论(13)

尹才宝贝

1.顺应潮流,理解孩子的新生活

我们小时候很拮据,子女小时候很宽裕;我们成长在熟人社会,子女成长在生人社会;我们的职业在国营单位,子女的职业在私人公司;我们爱在一起喝酒聊天,子女在给远方的陌生人发微信点赞……

这一切都和我们以前的生活模式不同,但是我们都得理解,并且看得惯!

看着孩子们以他自己的方式成为他自己。他跟谁恋爱结婚、他如何养孩子、他喜欢或离开哪一份工作,那都是孩子的事。我们无法为这些事承担后果,所以我们也没法替他们做决定。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着跟孩子站在一起,支持他们,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这就够了!孩子成功时,我们为他鼓掌;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给他依靠。

2.不因为自己是长辈,就插手孩子的家庭事务

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世界上首位关系就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也许,我们总是无可避免地与孩子的配偶发生矛盾,此时,千万不要用“血浓于水”、“妈妈只有一个”这样的语句,来刺激孩子,如此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个问题上,中老年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子女常常插手我们的生活,今天批评老爸为什么不干家务,明天批评老妈为什么天天跳广场舞,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所以,儿媳妇或女婿是不是“好”,子女和他们的配偶是不是幸福,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吧!

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生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事跟朋友打打牌、下下棋,一天不也是挺充实的嘛!

3.不要一味关心孩子,而冷落老伴

既然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那千万不能冷落了自己的老伴。人一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这个与我们偕老的人站在我们身边时,可别忘了牵起她的手。

同时,不要为了操心孩子、照料孙子而忽视了老伴的感受。我们养儿的任务已经完成,带孙子只是偶尔为之,现在要做的是好好“防老”。

虽说“养儿防老”,但真正能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防老”的只有老伴。所以老夫妻最要紧的是把身体养好,心态调好,把过好自己的日子放在首位。

173 评论(10)

宇晨yuchen

孩子上课会走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因为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力又不够强,容易被其他人或事情吸引。那么该如何改善孩子上课走神的情况呢?下面我从老师、家长、孩子三方面来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

一、老师方面

课堂上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应该让课堂教学变得有趣。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还是以讲授型教学为主,老师一个人一直讲,学生就是听,这样的教学怎么能不让人走神呢?

我的建议是,老师们在备课时可以尝试从不同方面增加趣味性,比如引入视频形成视觉刺激,用音乐形成听觉刺激,可以多设计小组活动和参与环节。低年级的学生,在课中建议增加课中操环节,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度休息,重新收回注意力。

二、家长方面

作为家长,我们也责无旁贷,在孩子在家中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创造有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的环境,比如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玩游戏,孩子读书时不要频繁打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孩子在家中的时间要比在学校的时间多,所以只有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才能达成教育目的。

三、学生方面

低年级的孩子,要尽量让他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让乐趣成为他们听讲的动力。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直接和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全方位的参与到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去,也可以帮他们找到自我规划,明确目标,这会成为他们的动力。

98 评论(15)

绿兮衣兮

最近,很多家长给我留言说:

“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老走神,问他学了什么,一问三不知,真气人!”“我的孩子已经被老师反映走神很多次了,最近考试成绩也不好,到底应该怎么办啊?”“我的孩子考试都能走神,答题经常漏写,这些都是他会做的。”

可见,孩子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个现象很普遍。而走神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孩子上课不听讲、成绩下降、考试发挥不好。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目前的学业,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为了帮家长解决孩子老走神的情况,我经过多方咨询请教,学会了4招,现在分享给各位家长们。

01

1招先整理

“妈,我的橡皮找不到了,我得去超市买一个。”“我的铅笔断了,需要削一下。”

这种场景对家长们应该不陌生吧。对于克制力不强的孩子来说,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是导致分心的最大因素。

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规划好书桌的各个部分要放置什么东西,比如这一格放课外书,这一格放笔筒、笔芯等文具,这一格就放置收藏品和小闹钟,而上个学期、上个学年试卷、课本等全部找一个地方收起来,存起来,用文件夹归档。

物品按照常用与非常用属性分类,常用物品放置在容易取放位置,非常用物品则可以充分利用角落。常用类物品:笔、橡皮、胶带等其他办公用品。非常用物品:存档笔记、复习资料、下年级辅导书等物品。

孩子的书桌上不应该有玩具、课外书、电子产品等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只需要有文具、书本、工具书、练习册、学习工具等就可以。书桌前方除了粘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粘贴其他类似卡通画、装饰物等东西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

02

2招好氛围

在孩子专心玩的时候,妈妈一会问孩子喝不喝水,一会问孩子想吃什么。平时孩子在专心学习一个拼音或者是一个字的时候,爸爸在客厅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影响孩子专心的学习。孩子在这种环境时间久了,分心走神当然很正常。

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持安静,像看电视、听广播、搓麻将、听歌、和邻居聊天等行为,都应该尽量避免,或者是降低分贝。家中不要人来人往太闹,不要带孩子频繁走亲访友,双休日的休闲活动要适度。家长在家看的书尽量不要是报纸或杂志,因为在孩子看来,看那些“书”,不是学习,而是消遣,反而会适得其反。

03

3招小游戏

“打钩就有奖”

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张任务表,让他根据作业任务的轻重缓急,填上每天的学习计划、完成时间等。

排序

科目

计划

时间

完成

1

语文

预习课文

30分

2

数学

一套试卷

60分

3

英语

背5个单词

20分

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集满多少个勾就能获得奖励。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享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又能改善孩子走神的情况。

“看谁运气好”

还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卡片,把要记的内容或者惩罚或者奖励统统写在卡片上,等到一声“开始”令下,全家人开始在桌子上抽卡片,如果抽到题目就要完成,抽到背诵就要背下,如果是惩罚就要无条件接受。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训练了自己的反应能力和肢体的灵活性。

“词语接龙”

一家人可以分为红黄蓝绿队,或者一二三四对,按顺序说出关于自己对的词语,或者成语,看谁说的最多就获胜。这个游戏既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还能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多思考,提升孩子的兴趣。

04

4招训练法

“舒尔特表”训练法

运用“舒尔特表”训练法,提高注意力水平。具体做法是:画一个5乘5的正方形表格,然后让别人用1至25这些数字,不按顺序随意地填在这25个小格子中。之后,就立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找出这25个数字。通过不断的训练,缩短排序所用的时间,提高注意力水平。

6

12

16

21

18

7

24

11

8

15

3

2

5

10

14

17

9

1

4

25

23

15

20

22

0

数字听写训练

念出一串数字,让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训练方法:就是出一组数字,如5473869,孩子就重复它。比如家长读――68715,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可以从七位数字开始,当你感觉孩子完成的好了,便升到八位,再升到九位,当升到十二位,便不要再升了。每天只能升位一次。你可以将这个游戏每天“玩”8分钟左右,坚持一个月。效果相当不错。

一般来说,集中十分钟做一道题,远比花一个小时没精打采的看书来得更有效果。

所以上面这4招,家长一定要收藏下来,不管你家孩子处在哪个年龄层次,都可以进行尝试。即便是成年人,也可以用它改善自己走神的情况,从而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250 评论(15)

晓晓雯雯雯

方法如下:

1、一视同仁

老人要学会转移注意力,不要纠结于原因,而要学会理解和相处,不要对儿媳和女婿一视同仁。如果你喜欢这个,疏远它,做不公平的事情,你将无法获得孩子们的尊重和爱。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保持一碗水的水平。

2、不要说闲话

管好自己的事,对孩子要宽容体谅。即使你发现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满意,也不要总是批评和责怪他们。如果有什么不对劲,你可以给予很好的指导和耐心的教育。不要说挖苦的话或没完没了的唠叨。这只会火上浇油,所以你应该学会控制你的嘴。

3、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

如果老人不懂得照顾孩子的困难,总是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承受很大的压力,我相信他们不会真正接受你的。所以,如果你想和孩子相处融洽,平日里尽量不要对他们要求太多。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孝顺你,就要注意多和他们做情感交流。你应该知道如何让位于金钱,不要给孩子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

4、学会装傻

老年人应该对孩子更宽容些。如果孩子之间有争执或争执,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尽量求同存异。不要总是和孩子打架,然后你就得为高或低水平而奋斗。真的很无聊。我们都是一家人。作为老年人,要学会装傻谦虚,以免伤害对方感情,留下裂痕。

5、合理分担家务,分解孩子的压力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很大,工作压力不小。每天,孩子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只想有一顿温热的饭菜吃和一个舒适的地方安静地休息。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分担一些家务,帮孩子做饭、拖地等,孩子自然会感激你的努力,将来也更愿意孝顺你。自然,这个家庭可以长期和谐相处。

105 评论(15)

朝天辣椒smile

1、不要见,不要贱

分手后,不要再见面,如果见面,受伤的那个人会更加痛苦,先说分手的那个人会十分得意或者尴尬。如果是在一个地方上班,那最好调到其它部门,或者干脆辞职得了。

如果是在读书或者怎么的不能避免碰面,那就尽量不要直视对方,或者不要有眼神交流。也不要找些借口和他或者她见面,不要做那个受伤了,还傻傻地向他靠近的人。

2、不要联系

很多人在分手后,还会忍不住的想要联系对方,想要挽留这段感情,其实有时候都是白费功夫,不过是再受一次伤。虽然你把他的电话号码删了,但是还记得。

这就要求我们冷酷高冷了,就算被甩了,也要活得漂亮。这样做是很难,但是要坚持,不要 被别人看不起。还有就是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联系他,比如生日,纪念日,情人节,春节等等。

3、丢掉所有关于他的东西

为了避免睹物思人。就请丢了所有关于他的东西吧,如果是当初他给你买的比较贵重的东西 ,可以考虑把这些贵重东西还给他。特别是当初照的照片,如果真的想走出来,就丢了吧,不要舍不得。

4、不要看对方的社交网络

这一点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就算分手了,还留着对方的社交网络,时不时的进去看一看,看看他的说说,空间,看看他的朋友圈,看看他最近在听什么歌。这样只会让自己久久不能释怀。

5、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户外活动

多参加一些自己的社交活动,多和朋友一起吃吃饭,唱唱歌。要学会把心事说给别人听,不要担心别人知道自己分手了,说给朋友听,她们也会安慰你的,自己也会宽心很多。所以不要怕别人知道。

353 评论(15)

翻滚的小鱼人

晚年以后和孩子的距离,有时像黄河,有时像长江,但是却极少能流淌成小溪的模样,因为小溪细水长流,而很多老人,都无法再让时间重来,陪伴孩子再次长大。长大就意味着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想要用力拉紧,却只剩下断了半根的弦。老人给出忠告:想要晚年幸福,不要长江也不要黄河,一碗汤的距离,就够了。

身边有很多朋友也有和孙伯儿女同样的遭遇。不是嫌弃父母跟不上时代,聊天有代沟,就是嫌父母管自己的事管太多,最后不再频繁来往。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根源,在距离这件事上,儿女和父母都有责任。而当今很多老人到了晚年以后,就越发不懂的"距离的道理"。不懂得跟紧潮流,了解这个时代的孩子的想法。没有给予过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去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334 评论(11)

可爱的giraffe

晚年与子女的关系,如果用一碗水来比喻,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一碗汤的距离,就够了。

当今很多老人到了晚年以后,就越发不懂的"距离的道理"。不懂得跟紧潮流,了解这个时代的孩子的想法。没有给予过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去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时候又联系太少,生怕打搅孩子工作和生活,殊不知,一旦距离太远,亲子也很容易变成陌生人。

其实,维持所谓的晚年亲子关系,一碗汤的距离,足矣。

无非就是,孩子回家了,熬一顿汤满足一下他们的思念,聊聊家常事,不干涉孩子太多。这样的相处就像一碗汤的距离,热了太烫,冷了太凉,保持不温不火的常态,就是亲子之间最好的关系诠释。

30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