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炖蘑菇mimi
我记得圣经里有一个象征,耶稣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然后他又比喻,天国的种子撒到石头上、土地里、荆棘里或被飞鸟吃掉等不同结果。儿童的快乐本是因为他希望得到的他总是已经从他的幻想中获得了充分的满足。这是因为他不需要从一定的外在之物来印证。决定人命运之物恰在人感知能力之外,而效果又从目睹外在之物(即可感知之物)之中体现出来。一个只是想帮助他人的人会时时感到痛苦和不满足吗?恰相反,一个野心和私人愿望如野草般蔓延的人才会时时陷入痛苦的幻梦里。他想寻找黄金国,结果却在野地里瞎了双眼。当一个人处于恰当的位置(不可感知的空间)之时,内在、外在都亮了、清晰了,他也安宁愉快,这就是生活。有些人能出小力,有些人能出大力,这都是由他们的外在形式决定的。一旦一个人不理睬正确的愿望所铺设的道路,转而去光顾他自己制造的路径,痛苦就开始散布。这是注定的,一个差等生想要打败所有的老师,从而把他的梦想印满整个试卷。据说,有些神经症是勇气的标志,他们敢于脱离生活的定轨,直接感知自己身上古怪僵硬的部分。但是,如果一个穷光蛋想要把百万富翁的头衔挂在自己头上,他就好像把世界一半的烦恼都压在自己肩上。想要把痛苦一并消灭,如果你抱有这个愿望,那个穷光蛋的烦恼还不及你的百分之一呢。神经症者都是错误地封闭了自己内在和外在之间联系的人。关上大门后,该做什么,他们一无所知。结果他们就困在了里边。窗外的世界是内在的投影,你将会感到事物变得缺乏深度,情感像无水的鱼。这是很危险的,就像一个靠氧气维生的人拿掉氧气罩想适应一般的空气环境。你将本能地进行一些活动来调节极度枯竭的感觉,就像处于密闭空间中的人一样,你需要发泄情绪。你还会进入自动书写状态,就像一些作家为自己制造的引导性心境一样。因为你需要补充那些与外在世界不同步的空洞。最初进入这一密闭环境,往往是由于一个人因灵魂的空虚被外在环境触动而感到恐惧。就是感到自己所依赖的基础非常虚幻。他们只是通过步入另一歧途来摆脱前一条歧途的控制。这是因为当他们心里升起这种了解一切的愿望时,发心不正确,且没有一个“老师”从旁指导。耶稣用譬喻传道,是因为他看到隐藏的事物,而他要告知那些看不到这些事物的人,就只能用发生在“地上”的事来譬喻“天上”的事。而在你的梦里,一个轮轴,一截楼梯,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意味。看不到隐藏的事物,而随意挪动灵魂,是很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遵循正确的愿望,直到你的灵魂与正确的位置重合,然后依照你“实际感知的事物”进行反应。
jason86122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走哇走,乐呀乐。笑我疯。笑我颠---------------人活着就是瞎折腾没事情也要折腾点事情出来有条件要折腾。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折腾。迷迷蒙蒙,梦一场错就错了,对就对了。都没什么的。人生无非那么回事情。折腾了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火葬场里一送。一堆白骨。折腾地球末日一来。完了。一切都彻底过去了。----------------------------------绚丽的世界。欲望的社会。 纸醉金迷车水马龙歌舞狂欢 谁都想闯一闯 你对这个世界有多少想象 迷迷蒙蒙,梦一场悲欢离合。人聚人散。恩怨情仇。是是非非。生离死别。最后都过去了。一切都只是浮云。浮云。-----------------------人类本来就是和非洲草原上的野兽差不多的动物。本来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在玩。靠老天养活着。折腾。搞出什么婚姻形式。制度化生活。搞出什么国家。法律。道德。军队。战争。胡闹的很。玩。老天养着。玩够了就死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类太折腾。满屋是灰尘。禽兽不耐烦了。你们人类烦不烦?-------------庄周化蝶,当虫子去了。以后别把我当人看。千万别把我当人看了。做人太累了。偶不陪你们玩了。
无锡白香香
当春天的暖阳和微风,亲吻过你的脸,你觉得幸福吗?
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寻找幸福、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
小时候,我们以为幸福是长大。
长大了我们觉得,幸福原来在小时候。现在好痛苦!
恋爱时,我们觉得要是得到那个人,和他在一起就是幸福。
结婚了,我们发现只有离开这个人的才可以得到幸福。否则,就是痛苦!
生子了,怀孕时我们祈祷孩子 健康 就好,那就是幸福。
出生后马上想到给他上什么样的早教班,读书时一定要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实现,让孩子做人上人,觉得这就是幸福。
如果仅仅只有 健康 ,那这个孩子也太平庸了,好痛苦!
孩子小时每天要照顾他的吃喝拉撒,觉得孩子大了能独立了赚钱了就是幸福。
孩子大了有了他的世界又觉得还是孩子小的时候天天在身边时是幸福。现在好痛苦!
未入 社会 时,觉得赚钱就幸福了。
到了真正需要努力赚钱的时候,却发现钱少的时候痛苦,钱多的时候也痛苦。
天天围着钱转,整天为了钱活,幸福呢?越来越远。真的好痛苦!
人到中年,应该是人生丰收的季节吧,理论中应该是幸福的。
可实际呢?失业的压力、经济的压力、婚姻的压力、老人的孩子、孩子的压力……幸福在哪里呢?全是痛苦。
我们想象过和爱的人慢慢变老,觉得那就是幸福的标本。
等真的那一天到了,却发现衰老原来那么快那么残酷。
想象中应该坐在摇椅慢慢摇的人坐在了轮椅上,屁股都要帮着擦,大便都用手伸进去掏出来。
更可怕的是,那个人不认识你了,打你骂你冲你吐唾沫。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
自己也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回想这一生,幸福吗?曾经的幸福都已成幻影。
眼前的却是痛苦的生离死别。这一世的演绎就要结束了,似乎是个失败的角色呢,好痛苦。可再也没有时间演下去了。
为什么我们穷其一生,努力追求的幸福,最后却只得到痛苦的呢?
因为我们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
我们追求的那些幸福快乐都是暂时的,恒时变化中的,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无常的。
刚好这天也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子。农历的二月初八。
当年作为净饭王之子的悉达多,正是因为走出皇宫,看到了人类的生老病死之苦,再想想眼前的娇妻美眷,这一切都将是最终衰败,他想追求自他究竟的幸福,因此辞亲割爱,离欲出尘,清净梵行,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而最终证得佛果。
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是幸福的导师。他告诉了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并指给我们一条路,他和千千万万追求暂时安乐,究竟幸福的人都走过的路。
如果我们踏着这条路走下去,也可以提到和他们一起的幸福之果。
我们这些人,追求的所谓幸福快乐都是暂时的、无常的,转眼即可成为痛苦。我们的如幻的幸福,就像蓝布上的白点,却不是最终的底色。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发心错了。我们所有的追求幸福的发心都是以我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利他。
小时候以为长大即得幸福,原因有一个我的概念了,我要幸福,这是一种我执。
以为幸福是随手可得的,而没有想过自己要做些什么。长大后不能接受现实,所以觉得痛苦。
把自己执为一个实有,但问,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身体四肢,毛发皮囊哪一个是你呢?
恋爱因为我爱他,想要得到他,所以不如说是爱上了那种喜欢他的感觉。爱上了会得到他的幻觉。所以会有暂时的幸福。
结婚后发现,原来家庭生活是需要奉献的啊,是要利益他和家人的啊。这种付出,总有一些心不甘情不愿,甚至有时候是单方面的,没有有结果和回报的,有时候还会有背叛,所以太痛苦了。因为对爱和爱的人太执著了。
把爱人执为己有,却不知他不过你的同行伴侣。因缘和合而在一起,缘生缘灭,不懂珍惜当下的因缘,缘来珍惜,缘去不留。这就是随顺因缘。
生子的时候只想要孩子 健康 就好,孩子越大对他的期望越多。因为觉得他是我的孩子,我为他付出了这么多,所以想要他成长为我想要的样子。那就是幸福。
如果不是,那么他就是个坏孩子,自己就好痛苦。把孩子执为己有,觉得是自己的一个附属或者产品,而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去爱。
无论爱人还是孩子,我们通常以我们以为对的方式去爱他们。而不知道真正的爱一个人,是要给他他想要的东西。用他觉得好的方式。
我们追求幸福,是以在一起为目的的。包括爱人要长相厮守。孩子要承欢膝下。接受不了爱人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想法包括自己的私房钱,接受不了孩子有一天长大成人终将有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爱是霸道的连体婴儿式的,极其恐怖的。
最近网上很火的一位爸爸。全职在家带孩子。可孩子却选择在美国自己结束生命。
从小三岁前就逼孩子用英语说话,否则就不应答。三岁后必须用英语写出来,否则就不交流。八岁时让孩子给粉丝做饭,为众筹学费。每天给孩子做饭菜,从不重样,但是菜式都要做成英文字母。后来更是把孩子的一点一滴做成博物馆。
另可怕的是,规定孩子考试不得能第一,因为怕孩子由于先学习过,所以考满分得第一骄傲。如果考了,会以吃麦当劳为惩罚。本来是孩子很爱吃的,但是当有一次作为了惩罚之后孩子再也食不知味了。
到了中学,才允许孩子第一。后来孩子就一路学校第一、区里第一、市里省里名列前茅直到大学。这一路,不知道伴着孩子的是啥滋味。
为了训练孩子,让孩子体验野外生存,自己在取火做食物吃。而父亲则在面对,吃着自己正常的食物。为了训练孩子赚钱,让孩子去同学家做客的时候捡废品卖。种种教育手段令人难以接受却在当时被奉为佳话。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很负责地说,这样培养的孩子,绝对心理会出问题的。更何况本来就有父母离异的原生家庭的创伤。还有后来好朋友离世的打击。早就应该送去看心理咨询师了。
可他爸爸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自嗨式 育儿 ,最后往往结果不好。还有的孩子没有自杀,但是拒绝和父母联系。
为什么?父母的爱给了他们太多的伤害啊。这些父母都有强烈的我执。不懂得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一个 健康 独立快乐自主的个体。
你那么执著地把自己的烙印深深打在孩子身上,那孩子在哪里呢?孩子活不出来,要么脱离比如去外地或者出国。或者死亡。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显露出了对死亡的思考。比如歌单里的葬礼标签。比如在身上为了纪念亡友的纹身标识。比如他的哲学专业。这样的孩子,越发要让他多交流,多给他生的活力。
快乐永远比成功重要。虽然很多父母都会说,我只要孩子幸福,我是为了孩子幸福。但是做的却是让孩子不幸福不快乐的事。
我执,我所执,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当孩子恨父母时,当孩子远离父母时,这个时候即使孩子再成功,父母的幸福早就没有了。
就是这样,从小没有人告诉我们,快乐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更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离幸福更近一些。
还有人觉得幸福快乐是在感官之上的,比如身体的接触、悦耳的声音、漂亮的物件。的确这些是幸福快乐的缘起,但是这样得来的快乐也非常肤浅,甚至有人为了得到这样的快感,觉得这就是幸福,而食用药物。
怎样才能离幸福更近一些呢?
其实,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人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从内心下手。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再好的学习成绩带不了真正的幸福,去拼命赚再多的钱也带不来幸福。
现代 社会 很多人为了赚钱背井离乡,还有一些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有的透支生命有的贪赃枉法,最后得到的都是痛苦。
为什么呢?因为开始的因错了,种子错了,发心错了。我们学习是为了父母开心或者自己出众,我们赚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光宗耀祖。我们学习的时候希望别人比自己成绩差,我们赚钱的时候希望自己赚得比别人多。
这些恰恰成了烦恼的因。痛苦的种子。当有人学习超过我们,就接受不了,受到重大打击。当有人赚钱多过得好我们就忌妒生气。但总有一些人超过我们。陷入怪圈的我们和家人,怎么也幸福不起来。
如果父母懂得欣赏孩子,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也不催,也不比较。也不说这花颜色不好看,长的果实也太小了。欣赏、赞叹、满足。
不因成绩的好坏而对孩子态度有所转变,不因外人的评价而对孩子时悲时喜,从小教育孩子要为别人好,要希望别人好,这样别人也会祝福你的。
告诉孩子,无论你成绩好坏,赚钱多少,父母对你的爱都是不变的。我们只是陪伴,陪伴你长大,陪伴你人生中的一些开心及不开心,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我们愿意在你身边支持你聆听你。当然什么也不说也可以,那是你的自由。是的,你是自由的,此生你要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孩子,你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呢?
很多的孩子长大以后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他们的父母从未给过他们这样的权利与自由。
幸福,需要发心利他。去帮助别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可以给自他带来幸福。幸福之源在内心。不在外界的世界里。
一个有宽阔胸襟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幸福就有多大。
当我们放手孩子,祝福孩子,我们当下就是幸福的。当我们是得到祝福的孩子,我们也是幸福的。
放下,或者放开,就是幸福的秘密啊。对过往祝福,对当下祝福,对未来祝福。虽然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不可得,但是,祝福总是没错的吧。这是幸福的缘起。
对自他,请都给予足够的真诚的祝福。
当然,并不是我们有足够多的祝福,就会一直幸福下去。太阳也有日出和日落,花儿也有花开和花落,人与人之间的缘份也有生灭,甚至人自己也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终一日要和这个世界告别。
那个时候也要幸福地离开。同样是这件事,有的人觉得要离开自己的亲戚朋友,要失去自己的生命,好难过好不舍。有的人觉得自己一生什么都拥有过了,是圆满的,也没有放不下的,这是顺应自然,就像落叶要归根一样。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但可以向死而生,甚至面露微笑。像秋叶一样静美,不也是另一种幸福吗?然后,归入泥土,春天,又会有新的树叶新的生命冒出来。
如果亲人爱人老到不认识自己了。甚至打骂自己,也要觉得,至少他还活着啊,以后这也是美好的记忆呢。
看到现在视频网站上有人记录自己老年失智的母亲,和母亲说话母亲总像在和别人说,有时甚至连他都不认识了。但他还是记录这个过程,记录的当下是幸福的,未来回看的时候也是幸福的。
知足常乐。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丰盈和满足。
活在当下。幸福是一种静定生慧的安然。
国际幸福日,你幸福了吗?从今天开始幸福吧。
此后经年,日日都是幸福日。
小虫超人HC
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不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待遇不够好,被人误解以及对于治疗效果不好,自己心里不满意等等。如果您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可以到525心理网去了解一下
我喜欢小吃
哈哈,这有什么,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啦。你不要在家呆太长时间,多出门和人接触接触。花更多时间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吧。找女朋友什么的就不要想啦,先好好读书的说。PS:我11岁的时候遗书就已经写了有一打了,但是现在还不是活的好好的~~~要向前看
兔兔我要幸福
我感觉你在苦苦思索,你在用你自己的一套认知,在探索自己。其实何必呢。你的生命自己知道如何从一个简单的细胞,成长为一个人,成长为拥有你目前的心的你,你真的认为,它需要你的帮助,用它的产物(你的思维只是生命的产物),来反过来一点点理清和探索你自己吗?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当你因为一件事情,出门后忘记了一件东西,你感觉不对劲,你“知道”自己忘记了一件什么东西,但是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苦苦思索,直到你发现了这件东西,而后一股轻松遍布全身。。。你认为这是你“思维考虑的结果”吗?如果这是思维考虑的结果——那么那种不安的、忘记了什么东西的感觉,又是谁在提醒呢?我认为,你的潜意识,你的身体,比那个局限在思维中的“你”,更广阔,知道的更多,更把握着整体。你知道为什么自己苦苦思索,很累吗?你失去了对自己的潜意识、身体的“信任和安全感”,好像自己无依无靠,以为要凭着你的“思维的自我”,来“解决这些难题”——这就好像一个孩子拆开一件钟表,想维修它——只能是弄懂了一点之后,发现不明白的问题更多!我认为,你应该放弃对这种,,,,“探索”(这个词好像不太合适)——的执着。你不应该人为的把自己孤立开,让自己处在孤零无靠的境地。难道你非要把自己拆的零散不堪,发现自己对“整体”“感性”的缺乏和追求,才知道回头么?如果你喜欢看书,而且你没书可看的话,你可以看下《聚焦“心理”生命自觉之道》, 它与你目前的路,是相反的。-----------------------------以上是我的建议。关于你的一些问题,你要记得一点,你的问题很简单,是一些心结,你应该注意的是去亲近,去感受这些心结,知道这是你的心结。而不应该对这些心结产生的一些副产品,比如人际关系,比如和别人的争吵,比如一些道理——去分析它们——你没必要这样越陷越深啊。回头是路,很简单。关于心理咨询,我认为你应该坚持,你看你把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弄的多复杂,多绝望啊——我猜测你内心有绝望。人的问题,很多时候很简单,比如投射的认同,等等,但是你如果非要去陷入进去纠缠,可能写一本书出来,提出一套哲理出来都没问题——但是你依然没解决问题,依然痛苦。没必要。你现在需要的是帮助。心理咨询肯定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有效的。毕竟你这个问题持续了多少年啊,但是心理咨询的效率是很高的,它并不需要对等的时间,它需要比如1年,比如2年——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不是吗?人活着为什么?为自己的幸福奋斗。不排除你遇到了不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而且目前心理咨询行业水平确实参差不齐。先给你推荐个文章《心理咨询师的遗憾》,让你了解一下,这个文章我认为会让你了解很多。另外,我推荐你去“西祠 心理研究所”,你搜索下,这是个小论坛,里面有几位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可以随时保持着和这个论坛的联系,比如请他们推荐距离你近的、不错的心理咨询师,比如你在心理咨询中遇到什么问题和困扰,也可以去分享。祝你早日走出困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