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3

qieerdingdon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刘力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明媚1618

已采纳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教育经济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31教育经济学博士导师:靳希斌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31教育经济学博士导师:靳希斌03、教育管理学①1101英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33教育管理学博士导师:高洪源、毛祖桓04、学校管理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33教育管理学博士导师:张东娇05、教育评价①1101英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33教育管理学博士导师:蔡永红 040109特殊教育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研究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4教育学B③3391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博士导师:王雁、韦小满02、特殊教育基本理论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4教育学B③3391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博士导师:肖非 040101教育学原理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教育基本理论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8教育学A③3398中外教育史A博士导师:劳凯声、石中英、檀传宝、郑新蓉、刘复兴、肖贵祥02、教育社会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8教育学A③3398中外教育史A博士导师:郑新蓉03、教育政治学与教育法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8教育学A③3398中外教育史A博士导师:劳凯声、刘复兴04、德育原理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8教育学A③3398中外教育史A博士导师:檀传宝05、教育哲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8教育学A③3398中外教育史A博士导师:石中英06、农村教育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8教育学A③3398中外教育史A博士导师:袁桂林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教学论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57教学论(含课程论)③3723中外教育史B博士导师:裴娣娜、丛立新、郭华、王本陆02、教育伦理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57教学论(含课程论)③3723中外教育史B博士导师:王本陆03、教育研究方法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57教学论(含课程论)③3723中外教育史B博士导师:裴娣娜 040106高等教育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高等教育原理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②2244高等教育学③339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博士导师:王英杰、钟秉林02、高等教育管理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②2244高等教育学③339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博士导师:钟秉林、王英杰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职业教育理论与发展史研究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29职业教育学博士导师:俞启定02、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29职业教育学博士导师:俞启定03、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4教育学B③3729职业教育学博士导师:黄尧 040203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社会心理学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7社会心理学博士导师:金盛华、刘力02、人力资源管理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7社会心理学博士导师:车宏生、金盛华、邹泓03、健康与临床心理学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8心理诊断与治疗博士导师:王建平04、学习心理与职业培训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6教育心理学博士导师:姚梅林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认知发展与智力资源开发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040发展心理学(含认知、个性)博士导师:申继亮、陈英和、林崇德02、教师职业发展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040发展心理学(含认知、个性)博士导师:申继亮03、学科能力发展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034学科教育学博士导师:林崇德04、情绪发生与发展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040发展心理学(含认知、个性)博士导师:陈英和05、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040发展心理学(含认知、个性)博士导师:方晓义、邹泓、陈会昌06、家庭研究与治疗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040发展心理学(含认知、个性)博士导师:方晓义07、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6教育心理学博士导师:刘翔平08、学习与教学心理学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6教育心理学博士导师:刘儒德、姚梅林、伍新春09、信息技术与教学心理学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6教育心理学博士导师:刘儒德10、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①1101英语②2288心理学研究方法③3786教育心理学博士导师:伍新春 010121价值哲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价值哲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5马克思主义哲学A③3322现代西方哲学A博士导师:廖申白、李景林 010120科学思想史与科学社会史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科学思想史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29科学哲学③3341科学社会学或3388科学技术史博士导师:李建会、刘孝廷 010102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6中国哲学史③3323中国古代哲学原著博士导师:郑万耕、李景林、张奇伟02、儒家哲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6中国哲学史③3323中国古代哲学原著博士导师:李景林03、易学哲学与传统文化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6中国哲学史③3323中国古代哲学原著博士导师:郑万耕04、先秦儒学与中国社会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6中国哲学史③3323中国古代哲学原著博士导师:张奇伟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5马克思主义哲学A③3322现代西方哲学A博士导师:袁贵仁、沈湘平02、价值与文化研究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5马克思主义哲学A③3322现代西方哲学A博士导师:袁贵仁、吴向东03、马克思哲学与当代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5马克思主义哲学A③3322现代西方哲学A博士导师:杨耕、吴向东04、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5马克思主义哲学A③3322现代西方哲学A博士导师:杨耕05、唯物史观与人的生存方式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5马克思主义哲学A③3322现代西方哲学A博士导师:张曙光06、当代文化哲学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15马克思主义哲学A③3322现代西方哲学A博士导师:崔新建 060105专门史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文化史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26中国文化史③3334西方文化史博士导师:史革新02、社会史①1101英语或1103日语②2008社会史理论与方法③3022十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博士导师:赵世瑜03、中外关系史(14世纪以前)①1101英语②2227世界史③3336中外关系史博士导师:杨共乐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1、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①1101英语②2246中国通史理论③3703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博士导师:陈其泰02、中国古代历史理论①1101英语②2246中国通史理论③3734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博士导师:瞿林东03、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①1101英语②2247西方史学理论③3396西方史学博士导师:史易宁04、传统学术思想与史学①1101英语②2246中国通史理论③3397传统学术思想与史学博士导师:向燕南05、中国史学史①1101英语②2246中国通史理论③3704中国史学史博士导师:许殿才06、中国史学思想史①1101英语②2246中国通史理论③3705中国史学思想史博士导师:汪高鑫07、中外学术交流与中国史学发展①1101英语②2246中国通史理论③3020中外学术交流与中国史学发展

刘力心理咨询师

342 评论(9)

诗诗雨天

2004年以来发表的主要英文及法文论文Kuang, L. & Liu, L. (2012). Discrimination against rural-to-urban migrants: The role of the hukou system in China. PLoS ONE 7(11): , L.(2012).HIV/AIDS related stigma: its origination and manifestation in China. In , D. Jodelet & T. Sugiman(Eds). Alternativ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 (). Jakarta: University of , L.(2012).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Bao in the Age of AIDS: The Case of China. In I. Markováand A. Gillespie (Eds.). Trust and Conflict: Representation, Culture and Dialogue().London: , L. & Hong, Y. Y. (2010). Psychosocial ramifications of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 , L. (2008). To have and to be: Towards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in China,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8(3), , L. (2008). Yang and Yin in communication: Towards a typology and logic of persuasion in China. Diogenes, 55(1), , Y-T., Norasakkunkit, V., Liu, L., Zhang, J. X., & Zhou, M-J. (2008). Daoist/Taoist altruism and wateristic personality: East and West. World Cultures eJournal, 16(2), , L. (2008). Filial piety, guanxi, loyalty and money: Trust in China. In I. Markováand A. Gillespie (Eds.). Trust and Distrust: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 L. (2007). Le yin et le yang dans la communication: Typologie et logique de la persuasion en Chine. Diogène, n°217, , L. (2006). Quality of life as a social representation in China: A qualitative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75(2), 217-240Liu, L. (2004). Sensitising concept, themata and shareness: A dialog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4(3), 年以来发表的主要中文论文赵显、李晔、刘力、曾红玲、郑健(2012). 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时长、效价强度与关联意识的作用. 心理学报,44(5):614-624.赵显、刘力、张笑笑、向振东、付洪岭(2012). 观点采择:概念、操纵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79-2088.杨晓莉、刘力、李琼、弯美娜(2012).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回顾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20(8):1314-1321.郑健、刘力(2012). 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内容与结构. 青年研究,第4期:35-44.杨晓莉、刘力、崔淼、杨萌(2012). 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研究评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5):22-27.徐伦、林崇德、刘力、杨萌(2012). 金融危机背景下家庭社会地位对大三学生择业动机的影响: 社会支配倾向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35(2):472-476.邝磊、郑雯雯、林崇德、杨 萌、刘 力(2011).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归因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 43(9),1063−1074.弯美娜、刘 力、邱 佳、杨晓莉 (2011).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 心理科学进展. 19(5),723–730.李 琼、 刘 力(2011). 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心理科学进展.19(7), 1061–1068.刘力、杨晓莉(2011).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 2011,19(6), 803–808.刘力(2011).从外推认同走向内生认同. 管理学家. 第5期,59-60.刘力(2011).复合性主体的杭州经验. 管理学家. 第5期, 60-61.崔淼 、林崇德、徐伦、刘力、李艳玲(2011).家庭社会阶层对大学生择业依赖倾向的影响:当前经济信心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 34(3),652-656.曾盼盼、林崇德、刘力、 李远红(2011).大学生经济信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生涯: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9(2), 93-97.王芳、刘力、许燕、蒋奖、孙晓敏(2011).社会心理学:探索人与社会的互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6(6),640-649.程千、刘力(2010). 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的表征及其变迁--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节目为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7 (2), 25-34.刘力(2010). 敏化性感念、基耦与共享:社会表征的对话主义立场。徐冰(特约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五辑(文化心理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萌 刘力 林崇德、张笑笑、赵显(2010). 金融危机中大学生经济信心与就业信心的关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教育科学,26(4),66-69.杨晓莉、刘力、张笑笑. (2010). 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 心理科学进展. 18(5),840-848.杨柳、刘力、吴海铮(2010).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8(5),819-830.李琼、刘力(2010). 偏见的自我调节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8,365-373 。刘力、程千(2010). 主流媒体话语表征中农民工阶层的形象意义. 求索,第1期,110-112.刘萍、刘力、邓羽、刘智丽(2009).高中生职业抱负影响及其妥协模式.新西部,第4期,155-156.杨柳、刘力(2008).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6, 815-825刘力(2007).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个体主义倾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1), 58-64.刘力、唐小艳、杨立政(2007). 艾滋病相关污名的成因与表现. 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编):《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力(2006). 社会形态与社会心态. 社会心理研究. 第1期,12-17.王炜、刘力、周佶、周宁(2006).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1),47-51. 黎岳庭、刘力主编(2010).《社会认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15 评论(14)

我才是黄蓉

多着呢,你上北师大教育学部的网站上找就知道了。里面有一个滚动的专家介绍。

9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