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2

送哦夏季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怎么防疫疫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麻辣宝宝彩

已采纳

与自然灾害不同,新冠疫情已经持续近两年,对人的心理带来一次又一次冲击。疫情下,如何找到释放压力的更好方式?【远离焦虑,找到更好的自己⑤】不逃避不恐慌,找到支撑自己的平衡点阅读提示近日全国多地散发的新一轮疫情让每个人又紧张起来。疫情终将离去,但在这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远离恐慌和无措,特别是如何应对因疫情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值得关注。对于个人来说,积极应对,做好自身防护,保持警惕,不必过于担心忧虑。疫情常态化下,保持平常心,困难总会过去,生活依旧可以美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全国多地散发的新一轮疫情让每个人又紧张起来。与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同,那些灾难在瞬间发生,是短时的。源于去年初的这次新冠疫情,却以漫长的方式,一次次给人的心理和精神带来冲击。据统计,20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新增5320万抑郁障碍患者和7620万焦虑障碍患者。而在疫情期间,我国青少年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如何远离恐慌和无措,特别是如何应对因疫情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值得关注。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或将持续多年“现在我一听见有新发病例,就非常紧张,晚上睡不着,白天也坐立不安,生怕自己和家人被感染上。我该怎么办?”自从去年疫情暴发,刘娟就成了心理热线的常客,夜里睡不着觉,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电话,听到专业人士的声音才会感觉踏实。据心理咨询师王珏介绍,现阶段,人们对疫情会有两种心理反应,一种是无反应,就是反应淡漠、不在乎的心理。因为疫情持续时间长,长期与疫情斗争会出现心理耗竭、倦怠、疲劳,就没有强烈的反应了。另一种是出现过激的反应,对疫情的反复特别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的情绪反应。特别是被隔离的人员会出现忐忑不安、心神不宁,导致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怨天尤人。调查显示,三成受访者在疫情期间出现过强烈压力和抑郁症状,38%的人表示对沟通需求增加,26%的受访者对情感支持的需求增加。去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新冠疫情对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将会持续多年。由于此次疫情带来的恐慌是广泛性的、长期的,如果恐慌不消除,其带来的危害不亚于疫情直接带来的伤害。专家建议民众尽量关注政府及官方媒体发布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减少因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必要的恐慌。

心理咨询师怎么防疫疫情

282 评论(13)

上善若水maggie

陈玉霞,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漯河心理学协会理事,临颍知心姐姐爱心团队负责人,临颍三高专职心理咨询师,全国疫情发生,反应迅速,在2020年1月29日迅速组织临颍知心姐姐心理援助热线,1月30日在临颍县政府网发布,1月31日和临颍县共青团合作在临颍青年公众号发布信息,2月6日开始除了开通临颍三高的心理援助热线,同时与漯河益爱公益、漯河民政局、漯河团市委结合开展工作。 当医务工作者逆行奔赴一线的时候,作为心理学工作者,也应在此时担当社会责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当仁不让的姿态,为党委政府分忧,为防控疫情,稳定民心,缓解前线医务工作者压力贡献一份力量。 临颍知心姐姐爱心团队成员均为经过专业心理训练,有一定心理学工作经验专业人员,是一支专业过硬的心理援助队伍。 服务对象:1、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需要心理安抚和支持; 2、因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接受治疗、以及被隔离的观察的人员,需要心理辅导和支持; 3、普通民众中因疫情出现心理压力,需要心理支持的人员。 4、在家学习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与此同时,参加北京幸福公益与清华大学联合组织的几十场心理危机热线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初三高三的学子的焦虑,医护人员疑感人群的恐慌,隔离在家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不和谐,隔离在家家庭困难疫情期间无法工作焦虑重重等问题,通过我们的真诚陪伴,积极关注,理解共情,帮其寻找内在力量,找回希望。 全国疫情已有所好转,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

15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