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水月琉璃007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杨学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倍笨儿9999

已采纳

心理咨询师个人简介】 姓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 移动电话:136XXXXXXXXX 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 职称:副教授、 二级心理咨询师 2003年,从事了六年青少年犯罪研究与教学的我再次被多年的困扰所扰动,作为一名大学老师,除了讲学和研究外,如何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如何将它们转化为可见的、可实现的价值;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信息,内心一动,感觉这个职业是自己所需要的。于是,报名参加了培训,并于2004年12月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后,我对如何做咨询仍然一头雾水,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开始踏上寻找成为一名咨询师的道路,这条道路由三条主线组成。 第一,心理咨询受训经历 最先参与的实践培训是2004年的“积极心理治疗与人类思维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课程。2006年在清华大学参加了萧庆仪(香港)、樊富 珉 培训的“知心知深”恋爱与婚前辅导团体领导者培训工作坊;朱建军培训的“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与治疗初级班。2007年黄维仁培训的“亲密之旅—爱家婚恋情商课程辅导员班”;首师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萨提亚学院主办的、贝曼培训的“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专业课程班”。2008年凯特博士培训的“个人成长工作坊—心理剧”;斯蒂芬培训的“改变的历程工作坊—萨提亚模式”;以色列外交部、Natal创伤治疗中心与玫瑰心灵心理咨询中心共同举办的“国际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治疗专业培训课程”。2009年美中国际心理学院主办、吴秀碧教授(台湾)培训的“哀伤治疗工作坊”和“创新介入技术工作坊”。2010年由上元人生主办的比利时心理咨询师米杉的解梦工作坊;由美中国际心理学院主办,北京万生心语咨询公司承办,美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柯克.施奈德主持的存在-人本主义工作坊;由北京以人为中心成长小组举办的以人为中心系列课程第四、五期;中国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天君的中国传统文化修行课程“道家”;由美中国际心理学院主办,北京万生心语咨询公司承办,美国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系统培训第五期中高级课程。2011年中德舞动治疗师职业培训一阶并取得合格证书;由周鼎文带领的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 (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我为大家收集) 对于我来说,心理咨询的培训从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个培训好,哪个是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发展到越来越能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哪类培训。随着培训以及个人成长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能在培训中实现学习与个人成长兼得。 第二、心理咨询操作实践经历 2006年,随着心理咨询的培训,我开始尝试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操作实践经历是一个边学习边实践,边做咨询边接受督导的过程;迄今,这个过程还再继续。期间,先后做过个询、婚姻咨询和家庭治疗;带领过欧文·亚隆模式团体、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坊、梦与意象工作坊、减压工作坊、爱情是什么工作坊、萨提亚课程、心理读书小组;在公安系统开展过《公安干警的心理保健》讲座。同时,担任过《时尚健康》读者心理问题解答专家,《泰客》心理客厅专栏作者。 第三、个人成长经历 心理咨询是一项对个人成长要求很高的职业,咨询师成长的多高就能把来访者带领的多远。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懂得这一职业的责任,它可能影响着来访者的幸福、甚至生命。每一次培训,都会听到对受训者个人成长的要求;每一个个案,都能感受到个人成长与咨询深入的正向关系。为此,2005年以来,我一直都在、并还在参加成长小组,先后有意象对话、以人为中心、深度体验工作坊、精神分析小组、舞动治疗小组;并长期接受个体咨询和督导。除此之外,每次培训也是个人成长的机会;最值得一提的是,来访者带给我的也是成长,他们与我在咨询室的互动,让我更多地发现自己、走进自己,让我更懂得生命,并使其得到滋养。深深地感谢他们! 随着对心理咨询的学习、成长和实践,我越来越知道:心理咨询是我的所爱,它让我懂得生命、懂得爱,也让我的生命越来越丰富和具有活力。因为有了这份职业,我感到我是幸运的,并由衷地喜悦,我竟然可以找到让我感兴趣、与生命深深连结、并愿意投身终生的事业! 期待在咨询中与不同的,同时又是共同的生命结缘!

杨学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33 评论(15)

辛巴在深圳

成绩是别人评价你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所以要认真对待.但也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证体力.现在要做好集中精力全面复习,多记公式和单位,多看重要的题型和范文(记住结构),多记概念,多做典型题目,单元测试题要复习一遍,找学习的弱点加强之.英语多看重要课文,熟悉词汇及用法.不要以一时的成绩好坏影响你的复习.不要为一些无为的事操心!考试时一定要心细,先易后难,交卷前要反复检查,尤其是概念,定义,公式,单位,用语,标点符号等是否正确使用等.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送你下面的留言,祝你成功!!!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315 评论(10)

小梅0429

吕梁市实验中学是该市的一所知名学校,设有初中和高中班五千余名学生。专门研究学生心理学的杨学勇副校长表示:高考对于每位学生都很重要,但是有个正确的心态更重要。此时学生们都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对得起父母多年的养育和自己多年的辛苦,在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下学生们普遍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心情烦躁、收不住心、难集中精神等,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效果明显不成正比。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压力太大造成的。所以,面对高考,学生首先要有个目标,用平常心对待考试,保持户外运动的时间和次数。如何缓解心理压力,杨副校长给考生们支出三招:三个回头、两个重视两个调整和一个强化一个梳理。“就是要回头课本、历年的考题、进入高三后的练兵题;重视考试信息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整心理和生理;强化记忆,并且把各科知识分类把握,梳理得当,面对考试时需要什么就拿什么。”杨副校长说,“部分考生会有失眠的情况发生,这时就需要闭目养神,默念放松,然后从头到脚开始放松,反复几次就可入睡。另外,要注意别熬夜,中午尽可能休息一会。考试时的心理把握要做到,见了难题不心慌,见了容易的题别大意,考试别紧张、分厘不放弃。”放松不是完全放开特派记者 黄江“学生高考也和运动员上赛场一样,赛前不能完全停顿下来,必须有个热身过程,否则是不会考出好成绩的。”5月26日,记者在运城中学采访时,已有20年教龄的高三年级教学组组长、333班应届毕业生班班主任郝俊珍一语直入主题。郝俊珍说:“现在学生的考前基本状态应该是7111模式。具体讲也就是70%靠的是平时学习积累实力。这个基本成定局,剩余的30%可分为3项:一是心理,二是身体,三是兴奋点。对于这3项,学校和老师有的放矢的采取了措施。在身体方面,一直坚持早上出操,中午睡觉一个半小时,下午6点跑步一公里的作法,保证了学生身体健康;在心理方面,主要是谈心减压。她们这个班52个学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老师已经普遍谈过一次,有些学生谈话高达十多次,基本上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在兴奋点上,主要是调动学生的考前情绪,学校在5月19日和20日用两天时间进行了全真模拟考试,从平时的各科分散作业演变为上场实战,让学生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况。”以平常心笑对高考特派记者 刘素青大同一中在1999年就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配有专职心理老师,即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5月25日,记者来到大同一中,就考前如何有效放松减压采访了心理老师王辉。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她总结出了几点有效放松的方法:1.适度紧张有好处。“一想到高考,心跳就加快”、“越临近考试,越觉得知识生疏”……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面对焦虑不应该着急、害怕,而是去正确对待。比如吃不下饭,你就想可能是因为这顿不饿,下一顿也许就有食欲了;睡不着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睡,正确剖析自己的知识水平,给自己的考试目标定位,然后想考上理想大学等愉快的事情,心情缓解了自然而然就睡着了,即使一夜没睡,也不是必然要影响到第二天的考试,适当的紧张能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有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2.多做容易题会自信。王老师说,学生临近高考前几天,其水平已难再有大的上升,此时建立信心比提高实力重要。高考试卷的难度是30%的容易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绝大部分考生30%容易题是都会做出来的。当考生缺乏信心的时候不妨来做做容易题,这样很容易建立自信,排解紧张情绪,找到考试状态。3.家长“小心”莫过头。考前除了考生自我压力,家长也显得十分紧张,照顾孩子小心翼翼。父母一反常态,反而让孩子不适应了。因此,考生父母不要刻意改变原有生活节奏,维持平常状态就好。4.考前调好生物钟。早一点把自己的神经兴奋点调整得和高考考试学科、时间同步,就可以使考生在进入考场以后尽早进入答题的适度兴奋状态。具体的方法是尽量将自己的复习时间与考试时间调整一致,比如语文是在上午9:00~11:30考试,那么我们就尽量在这个时间段看语文的资料、做语文习题。5. 考生放松要适度。听自己喜欢的轻音乐、看一些娱乐性的电视节目、到户外适当地散步等,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而有的学生却让自己彻底放松,长时间地睡懒觉、玩游戏或看暴力镜头强的、视觉冲击力大的恐怖片等,这样不利于考试的发挥。缓解压力 自信应考特派记者 王建先 特约记者 王海利 通讯员 苏晋芳高考临近,每个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自己的前程。怎样去调整这种心态呢?昨日,曲沃高中吴老师讲:“我在当毕业班班主任近10年了,我认为,学生的这种紧张心理,主要是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我们学校大多都是农民家的儿女,他(她)们都抱着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小溪奔入大海的目标去面对,能否走出大山就靠这一把了,而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往往给学生们的心理上、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在高考前夕,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怎样去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呢?我想了许多的办法。比如,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分数观,我们的同学过于看重分数,一个不理想的分数会让他们沮丧、绝望,甚至放弃自己。其实,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的手段,通过考试,最主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去改正。所以,同学们对考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从容面对,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家长要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放松和营养供给工作。再次,同学们一定要有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快乐面对高考特派记者 常永銮就如何让高考前的高三年级学生抱着一个平和的心态,做到临考磨枪不快也光。5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采访了两位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舒玉芬:190、194、196三个班的语文代课老师,是196希望班的班主任。“高考临近,考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要说不紧张那是一句空话,为了化解这种过度紧张的气氛,学校、老师、家长是关键”。舒玉芬老师说:作为高三年级班主任的我,在考前的这段时间,首先是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了解每一个考生的思想状况和应知应会基础知识掌握的是否扎实;教会考生如何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其次是在课堂上按民主和集中的理念,针对重点、共同讨论、互答疑惑。把微笑留给每一位考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与我同在。韩孝堂,189英才班的班主任。“老师主动对学生的一个手势、一句搭讪,在考前的这几天特别重要,它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老师在关心、关注自己”。韩老师说,家长是考生的第一监护人,但对高考生施加压力最大的一方往往是家长。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名本来在班里是前5名的学生,临近高考时他病倒了。经了解:由于家长文化素质一般,望子成才心切,只知道粗鲁训斥,不知道耐心呵护,结果孩子累垮了,影响近两个月的学习,回校后成绩滑到50名,作为老师我们心疼,但对孩子还得鼓劲。据了解,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1000余名,大部分考生的心理状态还是平稳的,学校正在组织心理教师,对高三年级17个班的学生,进行考前入班心理讲座,争取使每一个考生,轻松快乐考试。 借鉴

28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