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5

maggiemouse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马阁蔓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晴天小珠717

已采纳

所谓的持之以恒,无非就是严格的约束着自己,直到成为习惯。因为换了一座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我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上班下班,出行归来,都是一个人的形单影只。我度过很长的一段浑浑噩噩的时期,熬夜追剧,足不出户。因为长期的熬夜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决定改变现状的生活状态。以前在家的时候是坚持早睡早起的,那个时候是十点睡觉,五点起床。经过了长时间的熬夜晚起之后决定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作息里去,早睡早起。第一个星期的时候,要定上四五个闹钟,不然六点的时候根本就无法醒来。十点半上床睡觉的时候也总是不能很快的入睡,脑海里会想这想那。第二星期的时候依旧有些困难,而且周六周末的时候容易放纵自己。于是将时间推迟到了六点半,下降了一个难度之后明显是比第一周容易做到一些了,就这样到了第三周,将时间提前到了六点十五分,早起的积极性已经没有那么浓郁,偶尔实在起不来的时候会放纵自己睡上五分钟,结果就到了七点半。做很多事情大约就和减肥是一样的,刚开始积极性高,见效也快,但很快就会遇上瓶颈期,体重居高不下,人的积极性却是一落千丈。于是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些手段,一些能够激励自己的手段。我们部门有个减肥的女孩子,坚持了半年,减肥30斤,她遇到瓶颈期失去信心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一周坚持六天科学减肥,第七天的周末就犒劳一下自己去吃顿自己想吃的。所以当我觉得自己实在不能早起之后,我也想出了一个激励方法,那就是做早餐。我会在前一天想好自己第二天早上想要做的早餐,鸡蛋饼,馄饨包蛋之类的简单又好吃的食物。一想到自己即将拥有一顿丰盛的早餐,我总是很快就能起来。

当一件事你能连续坚持二十一天,差不多也就形成了习惯。只要不是突然放松下来,基本上慢慢的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十点半睡觉,六点起床,于我已经成了一个生物钟,我室友说我的作息规律的她觉得可怕。其实坚持下去不难,难的是刚开始决定坚持下去的那一段时间。想当年,寒冬酷暑亦不改朝起临池之志,叹如今鸟啼车鸣叫不醒三竿睡梦中人。你不是不能坚持下去,关键是你有没有下定决心让自己坚持下去。

心理咨询师马阁蔓

174 评论(10)

NightWish431

重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这几个词就能很好的描述坚持在我们做一件事,甚至做人的过程中是多么的关键,它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相信我们大家心里也很清楚。

我觉得每个人的天性是懒惰的,天生都向往着过安逸的生活。但由于现实环境的改变,有时我们不得不跟自己的惰性做斗争,坚持做一件事真的很难,但是,我们正直青春大好年华,我们必须克服自己的惰性,必须学会坚持,让自己的青春没有荒废。我认为是自己坚持下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要有发自内心的动力源泉。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方向去坚持学下去,做下去,那就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不要让工资,他人的想法左右自己的决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好一个方向,坚持走下去,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量化自己所做的事,分阶段完成。不要给自己太多负担。第三:时不时与父母,亲人,朋友敞开心扉聊聊天。这样可以减轻你的压力和心理负担,能更好的让自己坚持下去。

第四:让自己感到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比如在高考的时候你不得不坚持下去,这是你的一条出路,虽然说人生会有很多路可以走不止高考这一条道,但是目前这是比较好的。第五:不断的获得正能量,可以是自己的心理暗示,我觉得这个方法比较有作用,告诉自己可以坚持下去,尽量不去听那些放弃的话语。

总之坚持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毅力,外面条件是客观的,内在才是根本,你自己要坚持做一件事就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坚持下去。

80 评论(8)

还有谁没吃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情绪,也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情绪,不管是开心或是难过,激动或是沮丧,高兴或是悲伤,都是我们的情绪,情绪也会因为环境,人或事物而影响,关于情绪有着很多的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不管是我们成年人,还是幼儿,我们都要懂得如何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懂得自己的情绪的产生原因以及自己如何的更好的将自己的情绪控制,我们也需要去帮助幼儿的学生们更好的把他们的情绪进行管理,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管理情绪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才能变得更加的沉稳和懂事。婴儿3个月就会有生气的表现,到了2岁的时候更是容易发脾气和生气。其实孩子发脾气和生气背后隐藏着成长的密码。(1)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2岁左右的时候孩子最喜欢说“我来”“不”。执拗地要求自己开门、自己吃饭,一本绘本重复读几十遍,如果大人不允许就会发脾气,这时候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他在捍卫自己的主张。(2)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都还不成熟,不能通过正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3)孩子发脾气和挑衅有时候可能是在试探父母的反应。(4)孩子的愤怒情绪往往发生在正在做的事情被阻断时,或者愿望不能达成时。专家观点二情绪的问题,第一步是接纳和共情。有的时候孩子和父母哭闹要买一个玩具,他不仅仅是要这样东西本身,有的时候也是孩子在强调自己的一个主张,孩子希望达到自己的愿望和目的。当孩子对父母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这种哭闹行为可能常常会发生,所以,家长需要跟孩子建立起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不要故意去否定孩子的要求。专家观点三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第一步是要去学会接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绪。随着孩子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那么,树立规则意识,不仅要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更要跟孩子探讨,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不同的选择引发的不同结果。正所谓,没有绝对的自由,遵守规矩才能更好地拥有自由。专家观点四哭是孩子的语言,是孩子正常的表达,孩子通过哭闹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哭闹与坏行为划等号。但是不顾场合,不计后果的哭闹还是需要家长给予引导和教育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要引导他恰当地去表达他的负性情绪,如果负性情绪没有出口,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一种疏解自己情绪的办法,在不开心的时候,孩子能够通过一个恰当的途径把那些不愉快创造性地表达出来。专家观点五情商,是一个人觉察、理解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情商不是通过别人讲道理可以学会的,更无法短期突击掌握。情商是在一个人年幼的时候,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用恰当的方式,在生活的点滴里,给予他接纳和恰当的对待。父母怎么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情绪,日后孩子就会怎么去对待自己的情绪,孩子会把父母情绪调节的方式,内化成自己的情商。专家观点六亲子间的沟通很重要,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是家长需要学习的。首先家长可以跟孩子做分享,比如问题分享,情绪分享。家长主动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时,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很容易和家长展开深入的沟通。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亲子阅读。亲子阅读时,除了可以开展认知方面的讨论,情绪对话也很重要。每个家长都特别渴望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所得一股脑儿都给孩子,但事实上,如果没有一个具体形象的材料去依托时,家长眼里那些有用的道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空洞和难以理解的。很多图画书中的内容是可以做这个载体的。专家观点七认知重建,可以让我们用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世界和生活,它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多元,让我们的情绪更加稳定,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认知重建的过程中,也特别能激发我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会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与困境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200 评论(8)

蓝水晶朵朵

《梦的解析(一个终于可以读懂的中文译本)》((奥)弗洛伊德|译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梦的解析(一个终于可以读懂的中文译本)

作者:(奥)弗洛伊德|译者

出版社:湖南文艺

出版年份:2016-07-01

页数:333

内容简介:

《梦的解析》,又译《解梦》,不是周公解梦那种,它是“科学”解梦。人的意识只有不到1/3的部分可以被准确感知。读懂了梦,我们就读懂了自己另外的2/3。

《梦的解析》创造性地发明了潜意识、前意识、

超我、本我、自我、力比多等词,这些词从心理学蔓延出去,影响了包括社会学、管理学、法学、量子物理、宗教学等几乎所有文理科的科学领域,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留下了痕迹。

文革期间心理学被当做唯心主义来压制,所以《梦的解析》的经典译本及其他共17个前代版本均遭吐槽;本版由北京大学硕士、大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三月半老师历时7年呕心沥血之作,口语的句式、流水的风格,百万读者心动见证,《梦的解析》并不晦涩,它可以有另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梦的解析(一个终于可以读懂的中文译本)》由弗洛伊德著。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籍犹太人,生于捷克,后随父母迁居至奥地利,于维也纳学医和行医,其后为逃避纳粹的统治而迁居英国。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者,在人格理论、潜意识、梦的解析、性的本能、生/死本能、焦虑与自我防卫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的观点对精神病医学领域影响深远,而且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美学以及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受到广泛应用,他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弗洛伊德一生著作甚丰,多收录于德文的《弗洛伊德全集》,之后翻译为多种语言版本。

279 评论(12)

失踪的第九个梦

观后感一:

三宽家长学堂超级多人来学习,加了凳子都没够坐,我非常的感动。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可以说今天的上课内容颠覆了我对孩子哭闹处理方法的认知。

以前对待孩子哭闹或者其他情绪方面的问题我都是冷处理,希望孩子不要经常有哭或者不开心的情绪表现出来,希望孩子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殊不知就像我们成年人也有控制不好自己的情况。

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我们家长要做的是在孩子出现各种情绪的时候,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把自己情绪的困扰说出来,进而起到宣泄作用。家长也能因为了解孩子的情绪原因帮助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控制好情绪,不让孩子表达。

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更加科学的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观后感二:

非常开心每一期都有大家的一起陪伴,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听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红老师的《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精彩课程,让我收获满满。

学习一小时后才让我真正认认识到原来自己以前的做法是多么的错误。王老师讲到:我们要允许孩子哭,眼泪是让孩子得到情绪的宣泄。就如我们大人一样,碰到伤心、难过时也会哭,往往等哭完睡一觉后,好像昨晚还是天大的事,到了现在却被自己抛在脑后;

我觉得当父母遇到孩子有情绪时,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去倾听、认同、包容孩子。只要你做到了,会给你和孩子增进不少亲子感情,而且理解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帮助了孩子自身去识别情绪中的喜怒哀乐是怎样的。

有我们的三宽家长学堂,只要您来学习后做到学以致用,不怕您教不好您的孩子,只怕您不行动来学习。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观后感三:

很有幸参加三宽家长学习,本期主题是《学会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情绪》。听后觉得受益匪浅,以往总以传统的模式教育孩子,认为孩子不应该哭泣。

其实孩子哭泣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和开心快乐一样,我们都不应该压抑孩子。大人在工作上有压力尚且需要通过种种方式排遣,比如可以向好友倾诉,可以购物解压,何况是心灵脆弱幼小的孩子。

专家指出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长期积累下来会导致孩子出现更大的问题,比如孤僻、叛逆,甚至在以后的人生轨迹中造成致命的伤害。课上列举了很多深入浅出的实例分享小朋友成长中的小故事。

观后感四:

以往我们关注一个孩子,注意力全集中在分数上,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通过三宽学堂,我认识到孩子能够健康幸福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品学兼优是各位爸妈更期待的。我现在能够接受我的孩子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孩子,最大心愿就是她能够克服上课不听讲、丢三落四的毛病,不要上课老拉着其他同学讲话,上课遵守纪律,不要影响老师讲课。

总之,我认识到管理好孩子的情绪,每个家长要做到的是先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前我很喜欢在孩子面前发火,以后我会尽量克制。孩子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考验家长们的耐心和毅力的。希望以后我会学会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教育孩子,引导她健康快乐成长。

观后感五: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父母常常会压抑孩子的情绪。比如:在孩子哭的时候,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许哭,再哭就一边哭去”等等。这些简单粗暴的做法,导致孩子越来越情绪化,家长越来越头疼。

在听完课程才知道:哭是一种最原始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同时学会管理情绪。

我们要教孩子认识到有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没有对和错,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并且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需要跟他共情,并且倾听他的诉说,而不是急于告诉他很多道理。

12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