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125

小葛先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黄为林心理咨询师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的精灵王

已采纳

我是东华18级的一个(老)学姐,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当然是图书馆啦!东华图书馆坐落于镜月湖畔,背靠行政楼,侧邻图文信息中心。整体成球形,有环形石阶通向图书馆二楼。图书馆不同层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二楼还有图咖,提供各色饮品和舒适的自习区。暖暖的奶茶香气扑鼻,在温馨文雅的环境里办公自习真是太棒啦!

再有是清水平台,也是在镜月湖边,大大的圆台和逐级石阶,还有周围大片的绿地和植物,这里真的是拍照胜地呀!无论是个人写真还是集体合照,清水平台绝对是首选!

我觉得东华的教学楼也很有特色啊,第一教学楼和第二教学楼的是联通的(不过只有二楼和三楼,一楼和四楼还是分开的),所以20min的课间足够同学们在教学楼穿梭啦,真的是大大方便了我们呢。

还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和第一食堂也是联通的。对啦,第一食堂三楼还有提供ktv和桌游的地方。

还有锦绣会堂,几乎每周五都会有最新的电影上映,而且票价不贵。平时,这里也会开各种大会和汇演。

镜月湖也是东华的特色,不过好像不算建筑呢。我还没有见过镜月湖的航拍,但是周围环境真的好,草地上有木椅,会有许多人早早地来这里晨读。

总之,东华的环境很不错,地标性建筑也有许多,且校园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发哦,可能等你们来了后又有新的建筑啦。

最后,感谢阅读,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黄为林心理咨询师

325 评论(12)

飞毛腿0615

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这种压力来源于什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任务无法及时完成、工作在能力范围外还是工作承担的责任过大?不要为了追求平静而平静。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目前产生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不要被自己吓倒。刚刚经历了一系列的工作压力大、焦虑的事件。从焦虑到焦躁,到自己发现了自己的反常开始积极自我暗示,做最坏的打算。当焦躁到达顶峰时突然回归平静,今天这项我感觉无力承担的工作被我完成了,而昨天我还因为今天将要产生的结果彻夜未眠。现在再回过头看,突然不太明白之前压力如此之大是为什么了。忽然间就看明白了。这真的是一种成长。成长的是我们的心智。昨晚我突然有些明白自杀的人的绝望,也发现了我自己潜意识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人真的不一定认识自己,但经历这种精神极限后会变得更了解自己、相信自己。

320 评论(14)

小宇宙晴

毕淑敏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祖籍山东文登。曾在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07年4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 新书:《鲜花手术》(07年9月28日出版) 出版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其中《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一等奖。《预约死亡》获第6届小说月报奖,《原始股》获第7届小说月报奖。《红处长》获全国人口奖、北京市首届文艺大奖。《翻浆》获台湾第17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附1:《毕淑敏作品精选》序----王蒙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 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 而且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是同样地好(总算找到了一个喜欢也学得好数学的同行了,王蒙大悦焉!),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有几个作家老老实实地这样学过文学?),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头反骨、不敬父母(而且还要审父)、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枣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于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地时刻踉随着毕淑敏的笔端。惟其冷静才能公正,惟其公正才能好心,惟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也许她缺少了应有的批评与憎恨,但至少无愧于、其实是远远优于那些缺少应有的爱心与好意的志士。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 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她宁愿意忏悔“我”的多疑与戒备大过,歌颂普通人性(《翻浆》,而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迎迥异其趣。至于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见底了。 她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好医生,她会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与心术,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觉,使她成为文学圈内的一个新起的、别有特色的、新谐与健康的因子。 而另外的多得多的天才作家的另一面,实在是文学界的病友。我尊敬与同情我的病友,我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有病,他们太痛苦了,他们因痛苦而益发伟大了。但同时我也赞美与感谢大夫,为了全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我祝愿在大夫与病友的比例上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失调。有病人也有医生,这才是世界,这才有各种写不完的故事。 不知道这是我的幸还是不幸,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被误解与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我既觉得病人之可哀可叹,又觉得医生之可亲可信,特别是当我给一个比我年轻的作家作序写评的时候,我承认每一片树叶的价值。当然,我宁愿多称赞一点祥和与理性,我也许又发放了太多的苦口的良药,真对不起。 附2:文学的白衣天使---柴福善“文学的白衣天使”,是王蒙专门说给毕淑敏的。毕淑敏一方面文学,一方面大夫,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这几个字便太贴切不过地概括了。 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这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前不久,我陪她考察京东丫髻山森林公园,毕竟是春天,天格外地蓝,阳光格外地暖,空气格外地清新,她深吸一口,仿佛要把这蓝天这阳光这空气,全吸进去,而后慨叹一声:藏北哪有啊,空气稀薄,缺氧使人简直难以生存。她不明白,那么高的山上,阳光照着,觉不出暖和。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及至今天,军区首长告诉她:现在也没有,她们是唯一的,后无来者了。三年后,她去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原本要去军医大的,因受林彪事件影响,重灾区的军医大迟迟未招生,又不能再等,只有先走为上。在校成绩优异,院方要她留校,想把她培养成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如果真的留校了,一心于救死扶伤的事业,或许真的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一名教授专家,那么是否还会有今天一位几乎家喻户晓的出色的女作家,一位国家一级作家?她真心地感谢母校对她的厚爱与挽留,她对我说:部队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她不回去,以后所在的部队就没有名额了。她毅然回到阿里那个地方,谁料女兵们都调了,报道时干部科长翻出过去的名单,查出有个毕淑敏,性别中写的却是男性,因为这几年里部队已无女兵了。一干就是5年,直到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做医务所长、主治医师,1991年成为专业作家,前后行医22年,对医生职业,她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尤其有几条生命就是在死亡边缘,她一把手拉回的。看到一个个生命的复活与重新焕发青春,那份情感非常人所能体味。 她父亲也是一位军人,官至师级,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是由于那一代人所处的环境,老人家一生戎马,始终未能从事文学。一天,父亲突然对她说:我看你是可以写一点东西的。她也确实想把藏北的军旅生活表现出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悄然动笔了,一周内就完成处女作《昆仑殇》。这是1986年,她34岁时。对于一个从未写过东西的人来说,起手就中篇,难免没有底数与把握。丈夫芦书坤骑着自行车送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可往往也有例外,这部中篇第二年在《昆仑》杂志发表,引起轰动,并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她从此步入中国文坛。这期间,她边做医生边写作,后来,发觉写作与医生是不可以同时做的。她十分敬重医生的职业,尽管她做基层医生,危在旦夕的病不多,但也要全心全意地做好,不能分心,这是一个务实的世界,不能随意夸张修改延误,更不能有丝毫失误,毕竟人命关天,责任感事业心要她必须这样想这样做。所以,她所在厂的一名下岗职工,恰到她朋友家做保姆,谈起她来,连连称赞好大夫,眉飞色舞地谈了半天,结果连该干的活都没干。她深知写作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虚拟的世界,可以夸张,不满意还可以修改,甚至推倒重来,即使写完了,发表了好,不发表也无所谓,毕竟是自己的事,与人无碍。她成天在这两个世界跳来跳去,总觉处一种两难境地。这时,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慧眼识才,调她去做专业作家,悬壶济世22年,要她从此脱下白大褂,离开医生岗位,内心很痛苦,实在难下决心,况且她已近不惑之年,对以后的创作没有把握。她手里足足攥了两个月的调令,一番痛苦的徘徊思考,最后还是脱下白大褂,放下手术刀,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很难样样兼顾,鱼与熊掌全得。她自此一心一意写作了,写作,又深感底气不足,便想方设法弥补,先是自学广播电大中文系课程,而后又拿下文学硕士,现在正攻读心理学博士。王蒙说她“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她就是以这样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到文坛的今天。 迄今为止,她已发表近四百万字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其内容归拢来,一是反映藏北军旅生活,二是反映医生方面的生活,作品中始终关注关怀着人的生存状态,除去西藏生活与做医生的特殊经历,还有就是她做女人做母亲的天性使然。故此,几乎她每完成一部作品,总会造成文坛轰动,引起社会反响,虽没有大红大紫于一时,作品却可持久地一版再版,如散文集《素面朝天》,多次重印;厚厚地八卷本《毕淑敏文集》,2002年1月发行,2月即告脱销再版,在当今纯文学低迷的境况下,“毕淑敏现象”实在值得研究。她的小说,因是医生,笔下便从没忘记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普渡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将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作一种集道德、文学与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及行为方式。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根本是希望人们更好地活下去,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可以说,她的小说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而冷静理智的叙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磅礴大气。确实,创作不仅需要作家对所写内容的熟悉,更需要作家真正刻骨铭心的体验,应当是她成功的基础。长篇《红处方》、《血玲珑》也好,中篇《昆仑殇》、《生生不已》、《预约死亡》也好,短篇《紫色人形》、《一 厘米》、《女人之约》也好,勿庸置疑,她的小说已风格独具,自成一家。至于她的散文,坦率地说,我更喜欢,倒不是因为我写散文就喜欢散文,她的散文实在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对那些矫情造做虚假一类的文章,我向来是不屑一顾的,我读过她的《婚姻鞋》、《素面朝天》、《大雁落脚的地方》等多本散文集,她认为,散文是蕴涵切肤之痛的标本。心的运行是透明的,它的脚印被语言固定下来,就成了散文。小说常常依心情而写,并无章法可言。散文看起来很随意,其实有着戒律,它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感情的追述。于是散文在某种意义上就有了史的品格。在小说里,她躲在人物背后窃窃私语。在散文里,她站在浮动的文学面前自言自语。正因为如此,读她的小说,读出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形象的演绎。读她的散文,才真正读出一个活脱脱的毕淑敏来,我知道了她17岁生日,是在藏北高原过的,战友们把水果罐头汁倾倒在茶褐色的刷牙缸里,彼此碰得山响,向她祝贺,对于每月只有一筒半罐头的她们来说,这是一场盛大的庆典。知道了她背负武器、红十字箱、干粮、行军帐篷,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攀越六千多米高山时,心脏仿佛随着急遽的呼吸而迸出胸膛,仰望头上顶峰云雾缭绕,俯视脚下渊薮深不可测,年轻的她第一次想到了死。知道了她给20岁的班长换血染的尸衣,知道了她28岁转业回京,结婚、生子,操持家条,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该干能干的事情,她都很认真地做了,贤妻良母,好大夫,优秀作家,这是人们众口一致的评价。 就创作而言,她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获海内外文学奖30余次。而她依然很谦虚,无论何时何地,从不张扬自己。这种品格,应该说是来源于母亲。她出生新疆巴岩岱,半岁时母亲抱着她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当年王蒙下放落户新疆,也是巴岩岱,一次她母亲与王蒙相见,大谈巴岩岱,谈得她好感动,以至后来竟陪着母亲,专程赴巴岩岱寻根。这次来京东丫髻山,她母亲虽已72岁高龄,也来了,每遇坡坎,她总上前搀扶,有些地方,母亲去不了,她宁可不去也要陪伴母亲。有时我们光顾说什么了,她以为母亲落在了后边,忙喊着回身去找,不想母亲趁说话之机,先慢慢地到前边石头那儿等着了。看得出,她不但相夫教子,而且极孝顺母亲。贤惠善良,以这种品格与心境立身于世,并进而去创作,作品能不感人能不深受读者喜爱能不经受住时间的检验么?人品与文品毕竟是统一的。

324 评论(11)

高小贱大琪琪

只去过长沙鹤诚心理科,那边还可以,有沙盘有催眠

340 评论(15)

美丽华华

在生活中,尽管身边有许多人背负沉重的压力,但也有人总能轻松释压,以最佳心态投入工作和生活。专家调查发现,这些“无压”人士几乎无一例外地具备以下特征:

一、善于整体规划 。“一切尽在掌握”,这种感觉本身就能很好地缓解压力。有选择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所面临的各种事情,或许使人感到轻松很多。

二、困惑时及早倾诉 。“无压”人士在感到困惑、棘手或难过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地寻求朋友的帮助。当事情变得非常困难或身陷焦虑的时候,向朋友吐露诉说,仅仅是倾诉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释放,或许还会得到好的建议。 三、尽量保持乐观 。“无压”人士深信,事情总能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总是以最乐观的心情想象最好的结果。需要做的所有事都已经在进展当中,即使遇到麻烦,也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调整状态。 四、从不耽搁迟延 。能在今天办完的事不会拖到明天,能在当时办完的事不要拖到数个小时之后。

五、善于分配任务 。“无压”人士从来不会认为任何事都非得亲力亲为不可。分配任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上司对下属的事。其实,除了对下级分配任务以外,还可以分配给自己的同事或合伙人、分配给其他服务性机构。 六、每天都做深呼吸 。日常的深呼吸能将感觉到的压力水平减半:挺直后背,两肩放松,由鼻将空气深深地吸入肺部,集中精力感受空气渗透到每个细胞,然后全力将空气呼出,想象体内的压力也随着气流一起排到体外。 七、经常幻想美好前景 。用渡过这次难关以后的美好前景来鼓励自己。八、知道适时说“不” 。“无压”人士感到力所不能及时,会坚定地说“不”。“我很想帮你,但我手头还有另外的事要办。”

九、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无压”人士总能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尽情去做和工作无关而又一直想做的事。娱乐方式各种各样,但效果却非常相似:让自己释放压力,领略到生活中美好的、值得享受的内容,从而恢复对生活和工作的激情和热爱。

108 评论(13)

jason19203

我是一名东华大学18级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东华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东华大学有延安路校区和松江校区两个校区位,北临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大学园区距上海市截至2016年5月,松江校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拥有图书馆、体育馆、多媒体教室、基础与专业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会议中心、影剧院、活动室和多功能餐厅等教学、科研及生活设施。镜月湖位于松江校区被国家水利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水利风景区”,是松江区七个水利风景区之一,国家4A级景。每天早上有多人在此晨跑,在闲暇时有很多人在此三步或在草坪上散步。湖边还会有我们的校宠:小鹅小鸭~

松江校区融合江南园林特点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体现东华大学的校园风貌。校区中心有100余亩的湖泊——镜月湖(被国家水利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水利风景区”,是松江区七个水利风景区之一,也是松江大学园区中唯一的国家生态水利风景区)和图文信息中心大楼标志性建筑,周围环绕有教学区、实验区、学院区和运动生活区4大区域。

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内藏有一座市级博物馆——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该博物馆作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的科普项目,2009年1月面向社会正式开馆,现已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这座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个全面综合反映中国纺织服饰历史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博物馆 [90-91]  。展馆分为科普馆、古代馆、近代馆和少数民族馆四个分馆。博物馆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展览,已举办过“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上海历史图像记忆展”等东华大学的校园环境在上海高校中是数一数二的,不光校园环境优美,而且具有人文气息,在我看来,这里就像一个温暖大家庭。

266 评论(8)

小豆包么么

好嗲uhfaisdf

334 评论(8)

chunping1988

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听。 二、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三、认知法 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如来访者因考试失误而痛苦不堪,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作其他选择。五、暗示法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六、松驰法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的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弛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弛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弛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七、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试卷。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弛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

204 评论(8)

ybxiong168

东华分为三个校区,作为理工科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松江校区更为熟悉,就说说松江校区。

松江校区的“地标建筑”,我认为是镜月湖…虽然这个可能不能算是建筑吧…

不过镜月湖很好看呀,有图为证!

这张是我从图文信息中心九楼(校史馆)的落地窗拍的(请忽略Faceu的水印吧,要不然我就去他们公司要广告费了),我觉得镜月湖很像一块翡翠!要真谈起来,镜月湖的黑天鹅算是明星人物了,湖里的黑天鹅,白天鹅,鸭子们可不止一次进松江公众号的推送文章里面哦。

呐,东华有攀岩墙和射艺场,都是特色课程,这里还举办过世界大学生攀岩锦标赛!

此外,更地标性的…大概是东华食堂吧…荣获“上海高校最美食堂”之称号的东华食堂,吸引了全上海高校的学生们,我记得有立信的同学从浦东新区专门来松江找我,让我请她吃东华食堂的饭菜。松江校区有三个食堂,菜式丰富多样,湘味馆、卤菜馆、糕点铺,面、包、粥、饭等等,总有合胃口的菜,被评为上海四星级大学食堂呢,宿舍区那里还有“红房子”(外包的吧,应该是这样的),是一些店铺,可以吃饭、买水果、奶茶等,学校后门是翰莘美食城,超多家美食店,各家风味。(骄傲!)

这只是冰山一角~东华可是有美食节的!另外还有微博号“舌尖上的东华”,有兴趣可以关注一波~美食节现场给您看看呗~

东华大学的图文信息中心也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东华大学校本部图书馆馆舍面积为9266平方米,其中阅览室面积为2250平方米,馆内设有五层大型书库与九个不同类型的阅览室,全馆采用全开架服务形式,建立了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设有公共查询终端,使图书馆的书目查询以及书刊管理全部实行计算机化。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图书馆还建立了电子检索室和多媒体阅览室,实现了光盘检索系统升级,通过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使本馆的光盘检索系统进入重点高校的先进行列。图书馆的座位超级难抢~放张图看看吧。

以上的都是我所在的松江校区的风景,因为在郊区,占地广阔,风景秀丽,此外还有两个校区在市区,这是延安路校区的风景~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350 评论(8)

莹火虫妹妹

我是一个18级本科生,我在东华也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那说到地标性建筑肯定是我们东华大学的图书馆和围绕着我们校园一周的静月湖了,但是我想先说一说最近学校里出现的彩虹。

最近一段时间彩虹被喻指为幸运的象征,于是乎我们校园里面也出现了很多彩虹

这样的小彩虹涂鸦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幸运也给学校装点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这些彩虹分布在学校的不同区域,当我们在某个地方发现它的踪迹的时候总是会欣喜一会儿。

然后就是非常非常经典的建筑东华大学的图书馆,图书馆背靠静月湖畔,偶尔还有黑天鹅在湖里游荡,这样的景象在我们路过图书馆是经常可以看见。

回到主题,东华大学的图书馆全馆采用全开架服务形式,建立了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设,使图书馆的书目查询以及书刊管理全部实行计算机化。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图书馆还建立了电子检索室和多媒体阅览室,实现了光盘检索系统升级,通过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使本馆的光盘检索系统进入重点高校的先进行列。

东华大学里的一花一石在东华学子心里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都可以称为地标性建筑。但是这两个是我心里的突出体现,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3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