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脾氣钚壞0
《生命的重建》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1984年,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作者字里行间没有过多的评判,透过书的纸张,我接收到的是满满的爱和暖心。 作者露易丝·海用她跌宕传奇的一生印证了这本书的内容。 一岁半时,小露易丝·海的父母离婚了,她一直操持家务的妈妈开始出去工作,同时把她寄放在别人家,她整整哭了三个星期,母亲不得不把她领回家另作安排。 然而在她5岁那年,母亲再婚,继父是一个生性残忍的德国人。很快母亲怀上了妹妹,小露易丝·海得到的关爱越来越少。雪上加霜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突袭而来,她们一家人陷入了暴虐的沼泽。 苦难还没到头,就在那时,一个老酒鬼邻居强奸了小露易丝·海,她印象最深的是医生的检查过程和庭审作证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是对一个年幼的小女孩何等的摧残。即便是受害者,露易丝·海却总听到别人说“都是你的错”。所以她一直害怕被判15年有期徒刑的强奸犯被释放后来报复她······ 实际在她童年的大部分时期,都在忍受重体力劳动和性方面的虐待,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好像上帝眷顾身边所有人都,唯独遗弃了她。 有一次老师在学校举行的晚会上分蛋糕,衣着破旧、发型可笑的露易丝·海排到最后一个,老师走到她那的时候,蛋糕没有了,一块儿都没有了!后来她清楚的看到,“我是没有价值的、我不配得到任何动心”早已成了她深信不疑的信条并导致她不断陷入悲剧的漩涡。 15岁时,露易丝·海无法继续忍受性骚扰,从家里和学校逃了出来,找了份宴会服务员的工作。由于对爱的极度饥渴和卑微的自我认知,她愿意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一个对她好的人。刚过完16岁生日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女婴。显然她无力抚养,但她给孩子找了个良好的、爱孩子的家庭。 之后露易丝·海离开家乡去了芝加哥,三十多年都没有回去过。很长一段时间,她经历的童年暴力都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所吸引的男人都是不断虐待她。然而通过积极的工作体验,自尊心逐渐增强,迟到的好运也开始眷顾她。 辗转到纽约后,成为了一名时装模特,多年后,又遇到一位富有魅力、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绅士,他们走入了婚姻殿堂。 原本以为会稳定的幸福下去,可命运再一次捉弄了她,结婚14年后,她的丈夫突然宣布要与另一个人结婚,听到这个消息,她的世界再一次崩塌。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露易丝·海遇到了心理学,新鲜有趣的知识让她变成了一个如饥似渴的学生,贪婪的吞咽着所有能够抓到的有关心理康复的知识。一段时间后,开始开办培训班并且开始写《治愈你的身体》这本书,她享受着心理学给自己的带来的巨大的美好的改变。 然而天大的不幸再一次降临到她的头上。 有一天,他被诊断出患了癌症。极度恐慌之后,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她知道癌症是由于埋藏在心中的深深的怨恨长期得不到化解,而导致癌细胞逐渐吞噬身体的。 手术切除癌症组织的同时,还要在思想上去除导致癌症的根源,才不会让癌症复发或转变成其他的病发作。 她立刻对自己的康复肩负起了责任。一方面研究所有可能康复的各种方法,另一方面,露易丝·海意识到,她必须开始爱自己,不能再拖延或者敷衍自己了。 开始时,她很难面对镜子中的自己说:“露易丝,我爱你。我真的爱你。”坚持下去发现,很多情况下她不再像之前那样责怪自己了,这是镜子练习起作用了。这个过程后来被写进了那本帮助万千读者学会爱自己的书里————《镜子练习》。 同时,她用击打枕头和怒吼的方式表达童年时期满藏在身体深处的愤怒、逐渐化解对父母的怨恨,改变吃垃圾食品的饮食习惯,并清楚头脑里的垃圾思想······ 奇迹出现了,露易丝·海在被确诊患癌6个月后,完全没有癌症迹象了! 她由此总结到:疾病能够被治愈,如果我们愿意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信念模式和行动方式! 除此之外,露易丝·海还化解了和母亲和妹妹的矛盾,引领他们从痛苦的生活中走出来。 同时帮助了千千万万来访者抛弃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学会爱自己,并成功找到新的自己,过上内心平和的生活! 其实书中露易丝·海对自己生平经历的描述只有短短的几页,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她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会读者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身体方面,她认为一个人如果长期忍受某种疾病的折磨,一定是ta没有宽恕,或者对别人,或者对自己。她说人类90%以上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比如,一个人如果患了眼疾,可能是她不想看到某些人事物;如果是喉咙上的毛病,可能是表达被堵塞;如果膝盖疼痛,可能是ta对自己要去的地方心生恐惧;如果是消化系统的毛病,那就是对某些事情的发生无法“消化”;排泄系统出了问题呢?比如便秘,那可能是生活中舍不得丢掉某些东西······ 书的结尾,还有一个情绪和疾病的关系表,我对照了下自己和身边人的情况,发现十之八九是准确的。 在心灵方面,露易丝·海开凿了一条温暖的小溪,清澈温和的溪水汩汩流进我的内心,没有指责,没有评判,只有温润的爱抚。 她告诉我们哪些想法是旧的需要抛弃的,哪些习惯是给我们带来反复的痛苦的,又给我们展示,哪些新的词汇会让我们充满力量,哪些行为是真正的爱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生命豁的一下开了一个大口子,里面是不一样的阳光和新鲜的风。 作家戴夫·布朗在为《生命的重建》这本书写的序中说:“假如我不幸被抛弃到一个荒凉的孤岛上,而命中注定只能携带一本书,我会毫不迟疑的选择露易丝·海的这本伟大的著作——《生命的重建》。 对于这本书,估计很多读者会跟我有同感,“重建”这个词还不够,应该算是重生,即使做不到,内心的感觉,也一定重生!
那些年喜帖街
第一次听到韦志中这个名字,是在崔宏伟(他是网校116号渡老师)的心理学读书群。当时崔宏伟在群里给大家读韦老师的书《生命中的贵人》。我听了几次后感觉听不懂(因为他说的是沁源本地话),最后就放弃了。不过在我的脑海里就勾勒出一个韦老师的形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慈眉善目、德高望重;说话语重心长、待人平易近人。这所有的在我脑海里的印象,是我固定思维模式的体现。 第二次听到韦老师的名字,又是崔宏伟。当时我们在太原一起学习,他又提起韦老师,还介绍了他在网校学习的情况,建议我参加。我当时犹豫了一下,也没有行动。直到2019年,我被叛逆的儿子搞得焦头烂额时,突然接到崔宏伟发来的一个网校的招生简章,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很快报了名。另一个报名原因是,因为我是一名刚从内科转岗为精神科的医生,接到一些来咨询的案例,而我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学习心理学势在必行。 第一次上网课,既新鲜又期待。想一睹韦老师的风采。哇!原来韦老师是一位年轻人,和我想象中的形象相去甚远。他比我整整小了8岁。他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精神饱满、面容俊朗、说话幽默风趣、干脆利落,有时说话很犀利,直戳人的痛点。但是他上课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讲的课通俗易懂,很接地气,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娓娓道来,而且列举的例子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时候他拿自己举例,并不避讳自己过去的事情,感觉这个人很真实,没有一点做作和架子。他上的课与众不同,讲解、体验、分享三位一体,我非常喜欢。慢慢地,我对韦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上完那次网师研修班后,更觉得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能紧跟时代步伐,思维超前。七节课听下来,让我大开眼界、茅塞顿开,而且让我了解了许多知识点和当代的一些新理念,真不愧为“网师第一人”的称号。虽然说听完课后,我不见得去做网师,但是听课后让我不至于落后于时代,打开了我许多思路,使我找到了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韦老师掏心掏肺的讲解,深入浅出的阐述,无非是怕学员们不理解,听不懂,学不会,感觉到韦老师的真诚和坦诚。我庆幸自己跟对了人,也庆幸自己进了网校。 后来通过阅读韦老师的书籍《生命中的贵人》了解了韦老师在自己坎坷的成长历程中,对一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永远心怀感恩、念念不忘的感恩情怀。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有了初步印象。在读《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了解他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心路历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向西游记取育儿经》一书,把孙悟空比喻成孩子,把观音菩萨和如来佛比喻成家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引领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找到了方向。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我听的心服口服。我彻头彻尾反思了一遍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觉得及时止损还不算晚。《幸福干预》用26种方法,教人们如何利用心理学为自己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里面的方法可操作性强,非常实用。《与时间同行》里面讲了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方法,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特点,结合心理学的知识,指导人们用运心理学去养生。《谁在掌控你的人生》是一部心理小说,描述了一位女主人公在情感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成长的心路历程,读后让人感慨万千。还有《幸福36计》《心解水浒》《心旅伴》等一些脍炙人口的好书也让我爱不释手、受益匪浅。了解了韦老师坎坷艰辛的成长过程和他走上学习心理学道路的心路历程后,更觉的韦老师实在是太伟大了,他的成功是屌丝逆袭的典范,是我们励志的活教材,我被韦老师那种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执着、坚韧而且心怀感恩、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所折服。深深地爱上了网校,也更加崇拜韦老师。 韦老师不仅博古通今而且真诚实干,他创新力强、行动力强。他的口头禅:“何以解忧唯有创新。”这些优秀品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实在不易。他出版的心理学著作至今已有三十多本,这足以说明他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深入专研的学者风范。2019年12月,他出版了《社会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一书,书中归纳了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彰写了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有责任、有担当、敢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博大胸怀。 韦老师不但用心传播心理学知识,而且努力在社会中践行。他的办学理念是“生命向上,人心向善”。他的办学遵旨是“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他经常给学员们讲要“知行合一”,不但要知道,而且要做到。他主张学员们不但要“事上练”,而且更要“事上炼”。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家乡成立了“善桥自愿者服务队”。在疫情期间为家乡人民提供心理援助,为家乡的人民排忧解难,充分体现了他无私奉献、心怀感恩的大爱情怀。之后他又在自己的家乡开创了自己独创的“心理茶馆”。“心理茶馆”的主要功能:心理疏导、矛盾化解、舆情收集、社会救助,真正解决老百姓的难题,这在全国尚属首创。他的事迹先后被阜阳市科协及安徽省科协官网报道。而且先后被评为“阜阳好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他处心积虑为让更多人因心理学而受益整天奔走忙碌、调研、实践。疫情期间,他先后为武汉市全体妇女干部、山东省妇联以及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开展了《心理大讲堂》网上授课活动,直接受益人达到百万之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韦老师最忙碌的一年。他在自己的家乡成立了“善桥志愿服务队”自己亲自当队长,培训学员、开通心理服务热线、给学员上网课、写文章、搞研究、开讲堂……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是废寝忘食,但他乐此不疲。今年他把网校分成六个专修学院,目的是让学员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夯实功底,学以致用。他还教育我们要“往外掏,不要一直往里装”“教是最好的学”。今年,他还成立了“小渡督导学院,”自己亲自带领一年,为的是帮助老学员走好“最后一公里”。本着对学员负责任的态度,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超越。他说:“心理学的任务不只是心理健康和幸福维护,社会心理建设更是我们心理学人努力的方向。”真正见证了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家国情怀。 他不断开拓创新,使网校办得有声有色、朝气蓬勃。学员们在网校学习积极性高涨,而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很大的能量场。他打造的“渡老师”团队,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专业过硬,无论在从专业上还是道德水准上,都是一流的心理专业人才。渡老师们在全国积极开展心理公益活动,把心理学的种子播向千家万户,让心理学的种子遍地开花。他时常说的一句话:“网校的学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句话常常让我感慨不已。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他时刻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做到让心理学走进寻常百姓家。他的职业理想是“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这就是我眼中的韦志中老师,他是我永远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小渡 刘亚宁 2020年6月11日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