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4

miumiu657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李春阳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感觉不会再

已采纳

1、母爱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2、我们还能再救一个! 在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3、为灾区人民…… 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 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

心理咨询师李春阳

142 评论(14)

维尼yuan

主题:刘佳天赋优势线下交流分享 时间:2017-10-06,14:00-18:00 地点:Ncafe花园餐厅二楼(车公庙地铁F出口旁) 参与者:9人 彭思民(搜集,积极,思维,取悦,沟通) 薛向阳(成就,学习,前瞻,取悦,专注) 张雨婷(体谅,思维,搜集,排难,前瞻) 杨    妙(完美,积极,理念,学习,取悦) 景    娇(思维,搜集,适应,理念,沟通) 邹文娟(适应,搜集,体谅,沟通,思维) 郝    娜(学习,搜集,思维,排难,体谅) 陈宇飞(学习,个别,责任,思维,伯乐) 李春阳(专注,成就,学习,搜集,分析)分享交流金句: 1. 人才T字型能力结构是先追求零缺陷,再打造多能力,最后才是专长(基于天赋的优势)。建议先做到60分以上的努力来提高能力,再去寻找80分以上的天赋; 2. 方向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3. 多试错,因为哪怕是错误都有价值,错了大不了跳回来; 4. 愿意改变是勇敢的开始; 5. 内心怦然心动了,就去行动吧; 6. 回馈就像是数钱的感觉; 7. 生涯三阶段:生存期,发展期,自我实现期。不能越过能力提升(发展期)直接跃到自我实现期; 8. 对喜欢的兴趣需要足够的投入,才能形成优势; 9. 璞玉需要先忍受被剥皮的痛苦,才可能变成美玉; 10. 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坚持做下去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可以提高能力; 11. 就算是喜欢的领域也有一部分不喜欢的工作内容; 12. 能力是王道,安全感是可以用能力来弥补的; 13. 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远远谈不到拼天赋的时候; 14. 很多人是能力没足够提高,就去追天赋兴趣,其实可能是为了逃; 15. 心理咨询师做多了心理咨询也是需要自我自我疗愈; 16. 有时候痛苦是自己玩自己,自己给自己挖坑,一定要提醒自己走出来; 17. 遇到咨询师杀手,记得先调整自己; 18. 以前充满焦虑,学完天赋优势后第一反应还是焦虑,但有意识运用天赋优势可以减弱焦虑,甚至让焦虑变短; 19. 天赋中的个别和伯乐可以成为一名很好的导师,让演讲者觉得你很懂她,从而成为很好的演讲点评者; 20. 工作时很压抑,像条虫;业余时玩得很嗨,像条龙; 21. 党支部书记是一个很虚的行政工作,但可以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22. 当能力足够高的时候,可以华丽转身; 23. 婚姻前被优点吸引走在一起;婚姻后因忍受不了缺点而过不下去; 24. 接受别人与自己的差异化; 25. 太痛苦了就开始改变; 26. 表达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强,就要强化自己的写作能力; 27. 写作通常是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和自己的故事,先写熟悉的和知道的事把电脑回路打通; 28. 当你感到无聊时,需要有意做一些新鲜事情; 29. 别在温柔乡呆得太久,不然就不再会游泳甚至走不动; 30. 学习的721法则: 10%自我学习知识;20%来自身边同学的反馈交流;70%实战练习; 31. 无论什么工作都是为自己工作,以合作的心态打工; 32. 在你这儿是个案, 在我这儿是普遍; 33. 灵感是做出来的; 34. 正向反馈是坚持的动力; 35. 找行业大咖导师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36. 换一个视角来看这一堆人有那些好玩的方面,降低期待,大不了就当作休息; 37. 咨询师是一面干净的镜子,让来访者看到自己,这就是最大的体谅; 38. 当我们做选择时,背后都是站的“我是谁”的角色; 39. 我没有小孩,如果积极体验,积极心理暗示,但一定可以做到有小孩的事; 40. 《少有人走过的路》:人生本来就苦难重重,我们要接纳这个事实; 41. 父母说:子女无论什么选择在我这儿其实没什么,都是ok的,重要的是你开心,哪怕你在遥远的他方,但只要你告诉我你开心,我就开心; 42. 90后不在乎编制,80后在乎编制; 43. 这份工作做多了,对心灵没有滋养; 44. 感性思维:迎风落泪,秋叶飘落也会落泪; 45. 喜欢孩子,和跟孩子上课与孩子家长沟通完全是两回事; 46. 孩子的心完全是open的,即使完全不知道,他们都会说we can try; 47. 我们是一家静待花开的机构; 48. 小孩需要从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价值观,比如每次只能购买一个玩具,同时清理另一个玩具;比如每次只能买一件物品,因为资源有限; 49. 不做领导的丫鬟和高级保姆; 50. 每次会议都把自己当作总点评的角色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结尾: 1. 来自景娇的分享后分享:记得刘佳老师课堂上说过,来课堂和自己学习的最大区别就是,在这里大家可以彼此赋能,今天下午的分享也有这种感觉:彼此赋能! 尤其是薛向阳老师的惊喜到来,把我们的分享会又拉高了纬度! 2. 新新乐群公社社长大人田梅姐公布重磅好消息:已定于10月20号晚19:30-21:30在深圳举办深广两地优势工作坊校友聚会,刘佳老师会到场喔! 欢迎大家踊跃到场!

135 评论(10)

“『承诺』”

结束一天紧凑的旅程,回到了熟悉的家里。回味着与“幸福家”的遇见,内心还是有难以抑制的喜悦。                                   (一) 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我不想浑浑噩噩的过完这有限的一生,不想辜负自己和孩子们的美好生命,想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班级生活,留下美好的青春记忆,即便只能陪伴一程。 我用心陪伴着他们,我们一起创造了很多精彩,书写了很多的故事,我自己也收获了成长和幸福。但一直以来,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我花了不少精力来转变,却收效甚微。这些特殊的孩子,大部分因为家庭的原因,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问题学生”。看着这些心灵遭受创伤,或者心灵空洞的孩子在苦苦挣扎,我的心里难受,却又无力。 也是因为认识到心灵健康的重要性,两三年前,我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买了些相应的书籍,并在班里做一些团辅相关的课程。这些课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尽管我上得不专业,但孩子们总能从课堂中链接到自己前行的力量。 就这样,我这个不懂心理学的老师,以这种方式开始了与孩子一起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我想只要我把阳光洒进教室,阴霾就不会遮蔽孩子们的心灵。                                     (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摇篮。四五个月前,区教育局启动了新父母学校项目,我们在摸索中前行,以“培养新父母,孕育新孩子”的理念,架构新父母学校的课程设计,邀约区内外的同行和专家做亲子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指导。 凭借姜堰教育大阅读的品牌优势,亲子阅读方面我们有足够的师资,但在家庭教育领域,专业水准的讲师几乎没有,再加上我们公益的性质,没有讲课费,在家庭教育领域难以打开突破口。 去年的12月,在朋友圈看到了“幸福家”的项目介绍,点开链接,“自助助人,以爱传爱”的公益理念深深吸引了我。与新教育萤火虫“点亮自己,照亮他人”一样,“幸福家”认为,应该首先让种子师资成为幸福的本体,再把幸福的气质传播给身边的人。“幸福家”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家庭教育资源吗?“幸福家”那一张张温暖的照片,化解了我心里的一丝犹豫——我要报名! 担心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我向我师傅,也是区教育局刘付刚主任做了引荐,得到了区教育局层面的支持。新父母学校的义工团队和心理学科工作室二十多名老师自愿报名,加入“幸福家”。                                       (三) 终于等来了“幸福家”的面试通知,“幸福家”项目组人性化地开通了电话面试通道,对有特殊情况的学员采取特殊方式。临行前的几天里,很多老师都发消息问,可不可以申请电话面试?往返路程得花大半天时间,只是为了不足一个小时的面试,值得吗?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个不去现场的理由。 苏州,于我们而言,因为“幸福家”,有了一份额外的期盼和惦念。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也正是有了这两个多小时的交流,让我对这群向往“幸福家”的同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敬重。 南苑学校的金翠薇老师今年已经五十岁了,十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左臂,学校对她给予了特殊照顾,让她打理图书馆。在外人眼里,她应该是需要被人照顾的,可她在工作之余,不仅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学习,还想和我们一起进入“幸福家”,用公益爱心点亮更多的生命。 沈高幼儿园的夏玖凤园长,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也一直被这个做事格外认真的女强人所折服。她能在大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反复修改文稿,熬到午夜是家常便饭。时间于她而言,是极其宝贵的,她本可以安排幼儿园其他老师参加这样的学习,也正是对“幸福家”有特别的期待,她愿意点亮自己,为更多的乡村留守儿童拂去心灵上的尘埃。 上午十点多,我们一行二十人到达了面试地点。这家名为“飞鸟村”的教育创新公司,是苏州班项目负责人晓莉老师一个多星期前才联系好的。得知“幸福家”是一个公益项目,免费提供场地。                                   (四) 一到现场,我们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爱的气息,志愿者们热情地为每个来到现场的学员,耐心的做指引,并很快安排我们进入休息室,避免了旅途疲劳带来的情绪烦躁。 后来我们才知道,面试过程中,接待我们的22名来自上海、杭州、安徽、江苏省内的志愿者和面试官,全都是自掏路费来参加这次的公益服务。华东地区项目总监春阳老师,也提前赶到了苏州面试现场,与学员见面。春阳老师首先播放了“幸福家”的宣传视频,视频里留守儿童的内心独白,触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弦,好几位学员都流下了眼泪。也是这段视频,让大家更坚定了跟随“幸福家”,坚持做公益,传播大爱的信念。 春阳老师随后对“幸福家”的课程体系做了详细的说明,项目组精心设计了《幸福家庭基础》、《亲子关系》、《授课技能提升》和《亲密关系》四个阶段的课程,从实效性出发,给予学员最需要的东西。或许“幸福家”的魅力正在于此,让学员尽快成长,让公益大爱能更有效地传播给儿童。我不知道春阳老师有怎样的成长背景,但听春阳老师的分享实在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似一阵一阵的暖流从心里淌过。 苏州班项目负责人晓莉老师也与我们见面,此前我和她已经在线上做了不少沟通,知道她有澳洲留学的经历,也做过儿童早期教育方面的工作,是个特别优秀的女孩。巧合的是,她老公竟然是姜堰人,不得不说这也是姜堰与“幸福家”注定的缘分。                                     (五) 提起要面试还是紧张的,毕竟我只有过一次面试经历,而且还是十多年前。 我们的面试场里,三个小组同时进行,每个小组三个面试官,同一组别的应聘学员是五人。据说,采用的面试方式是西方很流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首先是轮流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我讲明了我的两个身份:乡村教师和两个宝宝的父亲。东桥的汤月慧老师、沈高幼儿园夏玖凤园长、南苑学校的金翠薇老师和我分在了一组。另外两位通过自我介绍,有所了解,一位是苏州当地的博士工程师,还有一位是自由创业的两娃宝妈。讨论题部分,先需要个人提出观点,然后小组进行无领导讨论。这个环节我觉得自己的表现不是很好,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还有待提高。在讨论过程中,虽说是“无领导”,但面试官很快就能发现讨论过程中每个人在团队里的角色。最后夏园长代表小组向面试官做了总结陈述。 在自由提问环节,面试官让我用三个词来概括自己的性格,“内向、热情、坚持”,我脱口而出。面试结束后,我再次回忆,我觉得这三个词还是很贴切的。“内向”是原生家庭留给我的印记,“热情”是我对世界的态度,“坚持”是我对信念的追求。 三位面试官始终以平和和微笑面对我们每个人的回应,还不时报以掌声鼓励,舒适的交流中,心里漾起阵阵暖意。 晚上看到张卫平老师的美篇里说:面试,是幸福家设计的一场美好偶遇,让一颗颗有爱的心相互碰撞,达成共鸣。 是啊,是爱让我们相遇,是爱让我们遇见更丰盈的自己。回程的路上,我们都对今天的苏州之行感到无比庆幸,庆幸自己与“幸福家”有了一次甜蜜的相遇,庆幸自己遇到了一群纯粹的公益人。 遇上“幸福家”,遇上幸福!

156 评论(15)

天权STAR

5月12日14时08分,薛枭坐在4楼教室里上课。化学课,化学老师唐三喜(音)刚刚布置了几道习题,教室里很安静,班上45个同学都在埋头做题。快下课了,薛枭只想着要赶紧把老师留的习题做完。 突然教室剧烈地晃动起来,讲台上的唐老师最先反应过来,他大声叫着:“地震了,大家不要慌。”但大家都很慌,薛枭和几个同学赶紧往桌子下钻,几秒钟的时间,整个教室垮塌了。薛枭只感觉脚下一空心里一空,人直往下掉,轰轰几声巨响之后,四周突然变得异常安静。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薛枭被埋在一片黑暗之中,耳边传来呜咽的哭声,哭声让他的心里很慌乱。“我是龙锐(音),还有谁在?”一个声音从头顶传来,“我是李春阳”“我是肖行(音)”……十几个声音陆续响起,熟悉的声音让薛枭镇定下来,“我是薛枭!”在吼出这句话后,薛枭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右手被一块预制板紧压着,薛枭用左手去推那块预制板,想把右手解放出来,沉重的预制板纹丝不动;而双腿也被两块水泥板挤压住,左腿稍微松动些,薛枭用力挣脱掉左脚的鞋,将左腿从水泥板的缝隙中抽了出来,这让他稍微感觉舒适了些,他动了动右腿,除了疼痛之外,他的右腿无法动弹。最大的安慰和希望来自于头顶的一条缝隙,那里透出些微光,也让他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气。 在最初的慌乱过后,薛枭感觉口渴,仿佛上帝创世般神奇,不但有了光和空气,水随后就传递到了薛枭的手中。这瓶水不知是哪位同学在废墟中刨出的一个塑料杯子,里面有兑好的糖水。有同学说:“每个人都只喝一小口哈,还有很多同学要喝……”当杯子传到薛枭的手上时,他只喝了一小口,杯子就空了。 头上的微光渐渐消逝,黑夜来临。为了让大家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埋在废墟里的同学们开始唱歌,定下的规矩是:一个人唱两句后,下一个人接着唱。轮到薛枭时,他忘记了歌词,接不上去,乱哼了几声,黑暗的废墟里竟然响起断断续续的轻笑声。第一个晚上,薛枭没有睡觉,身边的同学也让他没有一丝害怕,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出去。 光线再次从缝隙中透进来,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5月13日一早,外面的脚步声让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十余个人在数了“1、2、3”后,一起大声呼救:“这里有人,快来救我。”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救援正式开始了。就在外面救援人员紧张实施救援时,废墟里面的同学们用聊天互相鼓励,说得最多的话题是出去后干什么。有人说“出去我要先喝水”,有人说我要去买喜欢的东西。这些闲聊让薛枭感觉就像是下课时分,同学们聚在一起的唠嗑,他静静地听着,没有参与,只要能出去,干什么都好。他喊了声被埋在自己上面的同学龙锐,问龙锐的手机还在不在。他伸手让龙锐将手机递给他,在废墟里,薛枭聚精会神地玩着游戏。手机上有四格电,他在消耗了一格电量后,把手机还给了龙锐。 5月13日的白天在期待中度过,薛枭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被救出去,他感到困倦了。他对身边的马小凤说,“我就睡两分钟,你记得叫醒我。”马小凤不同意,她使劲喊着薛枭的名字,不让他睡,于是同学们都开始互相喊着名字,薛枭答应着,强撑着没睡。然而,在这一次报名中,有两个同学没有了回应,薛枭心里明白,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再“报名”了。薛枭有些难过,但他还没有心慌,他觉得自己死不了,而就算死,还有那么多同学陪在一起。 反倒是陆续有同学被救出去后,消息层层传到薛枭的耳朵里时,薛枭心里有些发慌了:“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呢?”一直没有饥饿感的薛枭再次感到无可遏制的口渴感,嘴唇干裂,他用舌头一遍遍舔着嘴唇,却好像连唾液都没有了。救援中:向遗体道歉 可乐之约5月14日,头顶上挖出一条更大一点的缝隙后,一根管子伸进了废墟里面,那是救援人员递进来的葡萄糖水,薛枭喝了很多,其实他更想喝矿泉水或者饮料,因为这糖水实在不合他的口味。薛枭埋在最下面,又不敢动用机器,怕引起危房垮塌,救援工作一度进展缓慢。14日晚上,薛枭没有支撑住,太累了,他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听见同学李春阳在大声叫喊他的名字,随后,又有一根棍子使劲捅到了他的身上,这下把薛枭捅醒了。李春阳说:“你把我吓死了,喊你半天都不说话,我以为你也不行了。”薛枭在黑暗中疲惫地笑了一下,只回了句:“我没事。” 5月15日白天,又有同学被救了出去,下午6时过,救援通道打通后,他看见马小凤很轻松地被救援人员拉了出去,薛枭听到马小凤冲着他大声喊了句:“坚持到底。”废墟里,薛枭在激动中期待自己获救的一刻。 救援人员开始接近薛枭,清理薛枭周边的杂物。由于有余震,救援人员不时退了出去,薛枭感觉不到余震,只是在救援人员再次进来时,他有点心慌地问:“叔叔,你们不会不救我了吧?” “不会的,我们肯定救你出去。” “那你们能不能搞快点把我弄出去?我要来不起了。” 救援过程中,这句话他翻来覆去问了好几遍。 于是救援人员反问他:“出来后你想干什么?” “我想喝可乐,最好是冰的,太渴了。” “好,你出来我给你买。” “那你想要啥?我也给你买。” “我给你买可乐,你出来后给我买根雪糕吧。” “没问题。”可乐、雪糕,成了薛枭和救援叔叔之间的一个约定。 救援仍在进行。气温很高,埋在废墟里的薛枭觉得非常闷热,他的短袖外面还穿了件外套,由于不能动弹,他无法脱掉外套让自己凉快一点。极度的闷热让他焦躁不安,而在左腿的晃动中,他感觉到前方不远处有堆软绵绵的东西,很凉,挨着很舒服,好像是死者的遗体。他考虑了一下,将脚放在了遗体上,一阵冰凉的感觉从脚底传来,他在黑暗中独自喃喃念叨:“对不起,对不起。” 当晚7时许,压在薛枭身上的预制板终于被移开,薛枭被拉出了废墟。抬上担架后,薛枭没有忘记那个约定,他说:“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一听这话,抬担架的消防人员乐了。薛枭不知道外面正有电视直播,而他的这句话通过镜头,传遍了被悲伤笼罩的整个中国。被救出薛枭不知道他的这句话,通过镜头,传遍了被悲伤笼罩的整个中国医院里:截肢 自己的决定 16日他被转到了华西医院。由于右手臂伤情严重,同时感染了气性坏疽,必须截肢。当时薛枭的家人还没有赶到医院,爱好打篮球的薛枭自己做了决定:同意截肢,并用左手在手术书上按下了手印。目前,薛枭已无生命危险,他托记者转告所有关心他的人,“很感谢大家,我肯定会好起来,我还要考大学”。(记者 饶颖 柯娟) [背景] 德阳汉旺镇东汽中学在此次大地震中部分教学楼坍塌,共计造成240多名师生遇难。薛枭是从废墟中被救出来的最后几名学生之一。在东汽中学参与救援的包括来自广东边防六、七支队,深圳边防支队,深圳武警医院和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的救援人员。 [对话] 记者:被埋时和知道有同学遇难时,你怕吗? 薛枭:不怕,因为很多同学在,就算要死,也有很多人陪你一起死。 记者:为什么一救出来就要喝可乐? 薛枭:那是叔叔救我时为鼓励我给我的一个愿望,而且我本来就渴。 记者:你知道救援你的叔叔是谁吗? 薛枭:不知道,但我很希望能和他们见面,兑现可乐和雪糕的约定。 记者:网上盛传你不幸身亡,怎么看待这事? 薛枭:我一点都不在乎这样的传言,他们其实也是关心我,只是可能搞错了情况。我活下来了,没什么比这更幸运的事。 记者:现在截肢了,对未来有想法吗? 薛枭:我会试着用左手干很多事情,我数学很好,曾想过当科学家,不知道还行不行。我还特别喜欢打篮球,只怕今后打不成了。 记者:能够面对地震带来的一切吗? 薛枭:还好吧,我觉得这事并没有给我带来压力,也没留下什么阴影,我现在只想继续把书念完,以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25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