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停留
一、
那一年生下宝宝没多久,身体恢复不好,我有了轻微的产后抑郁,带着孩子睡觉,没来由的就开始流泪,听到客厅里爷爷奶奶和孩子爸爸的说笑,我爬起来去大闹一场。
再后来孩子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去医院,在最难的时候,爷爷奶奶因为老二家怀孕坚决要回去,临走还把孩子摔了,四颗门牙松动,下巴现在还有一道不太明显的疤痕。
一个人带孩子的日子很艰难,孩子睡眠很少,想尽办法想让她多睡会,只有抱着,抱到胳膊要断了都不敢放手,爱生病,每个月都会去医院报道,为了看病探访武汉三镇的名医,早上四点起床排队挂号。
那是一段艰辛的日子,满腔的怨恨无处发泄,无数的心酸积累心田,我开始拿起笔,孩子涂涂画画的时候,我也任意书写,写自己的烦闷,写日子的艰难,甚至于对爷爷奶奶的吐槽。
这是一个秘密的空间,仿佛是我的一个泄洪口,一点点写,一点点泄,竟然一天天慢慢走过来了,抑郁不治而愈,孩子也快乐成长起来。
直到我看到冰千里的《心灵书写》,才明白这种内心的呐喊,思绪的自由飞翔,自然流淌的文字,是心灵深处潜意识的 情感 ,是运用书写来疗愈的方法。
作者冰千里,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更是一名心理学的作家,作为孤独的心灵 探索 者,她将自己的知识结合案例,写出来多部关于心灵和亲密关系的著作。
在《心灵书写:让写作通往疗愈》中,冰千里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书写,探寻潜意识中隐藏的真相,深入自己的内心,释放负面情绪,正面面对自我需求,勇敢探寻真实的自己,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二、
木心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诗《从前慢》:
现在的我们想一个人,瞬间就能看到她的脸,想吃什么,翻翻手机外卖马上就能送来,但是这样什么都不缺的日子,什么都能很快的时光里,却缺少了那份幸福和快乐。
太多的人因为生活焦虑,被抑郁恐惧左右情绪,被糟糕的关系,过往的创伤时时折磨,要怎么样才能在生活中自我疗愈,冰千里用自身体会告诉你: 流淌自内心的情绪书写可以疗愈痛苦。
·书写可以克服恐惧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如果你恐惧面对恐惧,那么你就会越发恐惧。就像我们看恐怖片,一边害怕一边却又想看,这本质上是想对恐惧的一种把控。对于成年人来说,恐惧的往往不是具体事物,而是内心的念头和想法。
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孤独、害怕分离、害怕被弃......把这些毫无保留地写下来,你会发现你的情绪会慢慢平稳,总有一天那些痛,会如同破茧的碟,展翅高飞,获得自由。
·书写可以缓解焦虑
现代人仿佛每时每刻都处于焦虑之中,上学焦虑成绩不好,工作焦虑没有成就,成家焦虑孩子,“焦虑”这个词本身就让人无比焦虑。但绝望中总还有希望,当你拿起笔或者打开电脑,就会看到生机。困扰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源于你还没有行动,拿起笔,无论写什么,总会找到出路。
·书写可以走出纠结
人生大到婚姻学业,小到吃什么,是逛街还是睡觉,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选择过程,有的你什么都不想要,有的又什么都想要,前者把自己封闭,后者又面临紧张和纠结。如果你也面临这样的时刻,开始书写,让你的文字不受大脑的控制,倾泻出来,你会发现答案已经跃然纸上。
·书写还可以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让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书写能理清你的各种杂念,找寻心中念头的来源 ,给自己的心灵房间来一次清理,让杂乱的念头如物品一样各自归位。
三、
如果你有以上的各种情况,如果你不想终日为名利所累,无处安放孤独的情绪,那么拿起笔,《心灵书写》会让爱好书写的你打开灵感之门,让爱好心理学的你掌握一项疗愈技能,那么该怎么心灵书写呢!
1.丢掉规则,让文字失去控制
世上有两项事情最为简单,只要你想就可以开始,一项是跑步,迈开你的双脚就可以;一项是书写,拿起笔,或者动动手指就可以开始,那么还犹豫什么,让书写开始吧。
不要在乎写出来的是什么,哪怕是“我今天很不开心”,不需要语法不需要修饰,不需要考虑推理和逻辑,让文字自然流淌。
2.具体书写,看见内在情绪
当你的书写飞得很远,必须如同风筝,有一根线会将它收回来,而那根线就是细节,具体具体再具体,是书写的本质。朱自清的《背影》朴实的描绘,却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有时候一个眼神、一次举手、一声叹息都将透露出不为人知的信息。
细节所到之处,都会显现人内心的微妙情绪,不放过任何细节,才能让书写起到疗愈。
3.真实书写,深刻理解自己
心灵书写不是写作,你不需要将自己伪装,而是尽情地去书写自己,追随自己的心,不需要写和内心偏差太大的文字,它们是你的秘密,是你独有的心灵花园。
当你再次看到自己有生命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隐藏着你当时的情绪。当自己与自己共情,仿佛内心的某个地方被懂得被理解,这样才是心灵的疗愈。
书写是人们除了说话外应用最广泛的沟通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超越了语言所不能企及的心灵表达,反观我们之前写信,写信时文字自然流淌的快乐,信寄出去时的期盼,收信时的迫不及待,不是手机短信所能比的。
冰千里在《心灵书写》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之所以无法将一件事进行到底,是因为内心杂念丛生。所以终日彷徨,不知所终。
拿起笔,开始你的自我疗愈吧。
三鲜豆皮皮
我们时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消息:中年人在自己的车里默默的吸烟而不回家;年轻人在路上走着,突然因为某件事情崩溃而大哭狂奔。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感受得到人内心的脆弱。所谓的坚强在自己内心的脆弱面前不堪一击。我们如何看懂自己的脆弱,在心理学家冰千里的新著《看懂自己的脆弱》中,可以找到答案。本书冰千里是知名心理咨询师,畅销心理学图书作家,冰千里心理工作室创办人。对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心灵书写、孤独等心理学领域有深入研究。代表作有《解锁亲密关系:爱为何会伤人》《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心灵书写:让写作通往疗愈》等多部著作,而《看懂自己的脆弱》就是他的最新力作。脆弱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冰千里看来,其实与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内在小孩息息相关。我们的内在中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空间,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就是所称的内在小孩。无论年纪多大,人的内心中都可能存在内心小孩。即便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内心中真正的内在小孩的年龄可能仍还处于青春期。 冰千里在书中指出:“对于内在小孩,用三句话来做个总结:首先,内在小孩指的是有创伤性经历的各种情绪体验的结合;其次,内在小孩是由于成长早期不恰当的养育关系形成的;最后,若一个人的内在小孩是受伤的状态,他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没办法活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 上面那段话高度概括了内在小孩的本质。脆弱的来源就是内在小孩,他是负面情绪的一个总载体。探寻我们心中的内在小孩是我们心灵成长的第一步。由第二点可知,内在小孩和原生家庭及童年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还是原生家庭的养育影响,这就与原生家庭相关研究领域相联系,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扩展阅读。这些就形成了我们实实在在的真实状态,而这种状态和内在小孩健康还是受伤息息相关。 我们首先要做的还是识别自己内心中内在小孩的类型。是被忽视的内在小孩、被捆绑的内在小孩,还是被虐待的内在小孩。当我们了解其类型后,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调整,滋养我们的内在小孩。进行心灵书写和记录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内在,实现自己的心灵成长,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抵达平静。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