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口的miraale
01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彩礼与嫁妆是两个家庭对一个新家庭的祝福,而不是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扶贫。”
不论是彩礼还是嫁妆,都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婚姻的一份心意与祝福,可如果说对其另有所图,混淆两者的本意,那么只会落下“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下场。
我的一个表姐,与姐夫两人的孩子都有三岁了,可就在前些日子她却提出了离婚,原因是受不了婆家人的“冷嘲热讽”以及姐夫的冷暴力。
谈起表姐这段痛苦的婚姻,在我看来怨不得婆家人给她摆臭脸色看,要怪只能怪她拎不清分寸和有一个爱找茬的妈妈。
原本两家人都已经谈好彩礼跟嫁妆,可不知道表姐的妈妈怎么回事,婚礼前夕突然改口,硬是多要了男方家五万礼金,表姐也不顾及她婆家人的感受,就一直维护她妈妈。
因为这事,表姐一家人的人品就被婆家人所议论,然而结了婚后的表姐还是老样子:一味听从妈妈安排,毫无底线帮衬娘家人,从不考虑自己老公的感受。
所以,对表姐的这场婚姻以离婚收场,我真的不奇怪。
有些时候我在想:家庭条件差距比较大的两个人可不可以结婚?
要知道一个人,不论是什么年纪,生活在什么场合,身上都会有自己原生家庭的痕迹。表姐一家人就是穷怕了,好不容易遇到个条件好的婆家,自然是拼尽全力去榨干。
有些人会说婚姻不能没有爱情,也不可以用势力的眼光去看待一份感情,的确,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家庭的差距终有一天会磨掉所谓的喜欢。
02
“没结婚那会,我委婉的问过我父母,他们说只要男方人品好,对我好,家庭条件不好都没关系,甚至还拿我嫌弃男友家穷这事指责我拜金主义重,然而婚后才两年的时间,就让我明白男人一事无成时的温柔最廉价。”
原本打算等今年手头上的项目忙完就辞职在家安心备孕生孩子的周璐,前些日子与老公的一次争吵后却萌发了想要跟他离婚的念头,她实在受不了老公的拎不清,受不了她那“无底洞”的婆家人,每次想到这些连搭伙过日子的兴趣都没了。
说起周璐的婚姻,她与老公两人是自由恋爱,刚读大学没多久(二本院校),周璐就跟老公确认了恋爱关系。
周璐的老公是她的高中同学,打篮球很厉害,周璐为此犯了花痴,又因为平时放假两人都是一起回去,后来就相互喜欢,然后就在一起了。
男朋友人很好,特别单纯与专一,对周璐是体贴有加,什么都让着她,谈恋爱的三年时间里,从来没有跟她发生吵架。所以,哪怕周璐清楚两个人原生家庭上的差距,她还是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
说起周璐的家庭条件,父母都是人民教师,家里就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父母的夫妻关系特别和睦与恩爱,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她,性格活泼开朗,也不知道苦日子是什么。
可她男朋友的家庭条件就没这么好了,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还有个初中就毕业的哥哥(在工地上干活,刚结婚没多久),父母关系不怎么好,两人经常为些柴米油盐的事发生争吵。
当初读书的时候,周璐经常催男朋友找实习机会,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可他总是不紧不慢,也不爱去社交,对以后就业的事情更是一点规划都没有,为此,有段时间周璐特别焦虑男朋友的没有上进心。
有一次,周璐的一个表姐结婚,饭桌上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聊,长辈们就开始催她,让她有时间把男朋友带回家给看看。
然后周璐就把长辈们的话传达给男朋友,想问他什么时候有空,结果他却因为自卑不敢果断给拒绝了,还说等他赚钱了再去见家长。
“由于家庭条件上的差距,彼此的消费观都不一样,谈恋爱的时候为金钱发生争执,但好在我们一直都提倡AA制,并且他也一直都让着我,让我找不到分手的理由,也就没太在意我们原生家庭上的差距。”
就这样,谈了三年多的恋爱,毕业后没多久两个人就选择了结婚。
原以为跟一个很爱自己的人结婚,并且还得到双方父母的祝福,日子一定会过得很幸福,不曾想到日子过成了现在的一地鸡毛。
03
大学毕业后,周璐的老公找了好几份工作,不过最后都因为各种理由辞了,现在的这一份工作,还是周璐的父母托人给介绍的。
考虑到两个人刚毕业没多久,事业还没稳定,并且两个人还年轻,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就把生孩子这事往后推迟。
尽管周璐的父母没意见,但周璐的婆婆意见非常大,说什么哪有结了婚的两口子不生孩子,说周璐这行为是丢他们儿子脸面,还说没钱养,他们来养。
可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周璐心里边自然是清楚,她这人也就嘴会说,特别爱斤斤计较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舍得掏钱?
当初为了两万多的彩礼,不知道跟周璐父母“讨价还价”好些日子,要不是周璐的父母没什么物质上的要求,这婚礼怕是真的办不成。
婚后,周璐跟老公住在自己父母给买的房子里。
其实,早在结婚之前,周璐就发现自己老公身上有“妈宝男”的倾向,并且婆婆也很粘她儿子,经常跟他电话联系,周璐以为结了婚后会收敛下,哪知道老公并没有改掉。
在老公的帮衬下,老家公婆住的农村自建房不仅翻新了,还多盖了两间平房,并且每个月老公都会给他妈妈一千多生活费,这些事都是瞒着周璐的。
然而周璐对自己父母,别说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贴补他们,结婚这两年,大多数都是他们拿钱贴补自己生活(周璐老公每次都说钱花了,实际上都给了他父母)。
周璐老公的那个刚进门没多久的大嫂,经常往周璐他们住的地方跑,说是过来找周璐玩,其实就是来蹭吃蹭喝,有时候还要从周璐这里顺点东西回去,比如周璐的衣服、化妆品……
可以说,婆家人的行为已经影响了自己的小家生活,然而周璐那个拎不清分寸的老公不但不去阻止婆家人的行为,还帮着他们说话,指责周璐嫌弃他们家穷,把他们当外人看。
有一次,周璐的婆婆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周璐带她父母出去旅游住星级酒店,就跑去她儿子那里打小报告,添油加醋一番,斥责周璐不把他们当父母看待,没有儿媳妇的样子。
周璐的老公听完他妈妈的话后,自然是一肚子火,二话不说就跑去找周璐理论:
“你父母出门旅游住星级酒店,凭什么我父母只能住一般的民宿,你这样区别对待,什么意思?”
老公话里的意思,周璐自然是理解,让她想不通的是明明是出于好意才主动提出带公婆他们出去旅游,怎么现在就成了这个意思?而且他们住民宿的钱都是她一个人掏的,也没见谁给她报销。
“我父母用他们自己的退休金出门旅游住星级酒店,你这个当女婿的这个也要管?你父母要是有退休金也可以住,没有就别嫌弃住民宿!”
周璐的这句话,直接让刚还一脸火气的老公一言不发,原来周璐只是给父母当旅游向导,路上花费都是她父母自己出的。
04
马克思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只有爱情的婚姻是不现实的婚姻。”
谈恋爱的时候,还小,还没毕业,也没工作,没真正独立生活过,所以周璐不觉得和男友之间有什么大的矛盾,可等到她步入社会,与他步入家庭,才发现矛盾时时刻刻都存在。
这种随处可见的矛盾并不是每个家庭、每对夫妻都有,而是周璐与老公双方原生家庭上的差距产生,同时,老公父母的不通情达理,他本人的拎不清,这些都促成了矛盾的产生。
其实,一段感情的结束并不在于某一方犯了错,而是两个人是不是真的合适,如果说两个人的相处是鸡同鸭讲,那么这一份感情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记得蔡康永先生之前在综艺节目《奇葩说》里的一句话:
“我印象中的门当户对包括了自身教育阶级、文化背景等,家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婚后彼此交换的话题会越来越少,最后导致夫妻越走越远。”
所以有些时候,婚姻里的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你们觉得呢?
Tequila1114
因为理解,所以慈悲周雨馨和周璐家里是隔得很近的,所以两个娃娃家里我决定一起走了。刚好两个娃娃在学习上都有些吃力,但性格迥然不同,周璐性格活泼,很善于交谈;但周雨馨则是个不讨厌、不调皮的温和娃娃,要不是成绩令人担忧,她真的很容易被老师忘记。在去的过程中,我们一行有5个人,周璐、周雨馨、我以及五年级的两个娃娃。其他3个孩子在前面飞跑,周雨馨则是一直和我一起,我问什么,她就答什么。因为我不知道她家的路,所以她和我一起去了周璐家里,她在那里做作业,我在楼上和周璐妈妈交流,上楼之前,我嘱咐两个孩子先做“小练笔”,因为这个更难一些,我们交流完我刚好可以给他们讲讲,大约聊了40分钟,我从周璐家楼上下来,出乎意料的,两个人的“小练笔”都没动笔,理由是我不会。简单讲解之后,我和周雨馨一起去她家。 到了家里,爷爷奶奶都没在家,门没有上锁,但推不开。我打算回去了,尽管被放鸽子,但也生不起什么气来,走出去大概50米,奶奶回来了,我便想着去都去了,干脆聊一聊。孩子家里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不管是房屋本身没,还是各种家具配置,都显出家庭条件的拮据来。奶奶坐下后,一开始就说起孩子3个月就没了妈妈(妈妈出去打工之后就不回来了)的事情,听到这里,我叫孩子上楼写作业,奶奶也很识趣的放低了声音。奶奶讲到:孩子在3个月的时候,妈妈就跑出去打工了,一打好几年都不回来,也没个电话(也就是这里惯常的说法——妈妈跑了),最初的几个月,孩子每天哭着要妈妈,现在不闹了,接受了事实;她还有一个姐姐(我在孩子的作文中“见”到过),但姐姐跟了妈妈(妈妈几年后回来过,要了姐姐走,没要她),姐姐偶尔会上来玩一玩,但更多是在外婆家里面;爸爸平时在外面打零工,没有再找老婆,因为有个孩子,不太好找,现在准备找个能接受孩子的女人,并且在镇上买个房子,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奶奶不识字,除了在生活上照顾一下她,别的方面真的不太行;爷爷识字,但爷爷最近很忙,要插秧、犁田,也很少检查她的作业,也都是过问一下而已……奶奶还很多次提起“两个孙女那么小,是我把她们带起来”,看得出来奶奶是很疼爱孙女的善良老人。孩子也讲到,自己会在家里做饭、洗衣服、扫地,整体来说,这家人,都是让人疼爱的。 在和奶奶的交流中,我很少像前一个家庭一样,详细为家长制定方案,更多是在倾听,是在了解孩子的情况,顺便提醒家长还是应该多照顾一下孩子的学习,回家之后不只是问问作业完成没有,还应该真正去检查一下,奶奶答应“好、好”,但明显有几分朴实的随意成分。 回来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了,这样三个月就没了妈妈的孩子,对于习惯用心理学来分析问题的我来说,真觉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 3个月没有妈妈陪伴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吧……怪不得她那样沉默……她内心是不是很孤独很自卑……她有段时间穿得很好,发型好看,上课也积极举手,或许是妈妈和姐姐回来了,那会不会是她的高光时刻?”越想,我越觉得自己想要多给她些关心与爱护,弥补她缺失的母爱。但思前想后,我知道这冲动了一些,或许我是没必要去扮演什么母亲角色的,多一丁点关心就可以了。那了解这一切的意义在哪里呢?难道就是了解,然后多获取些什么信息?最后想到张爱玲的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像这样的孩子,老师对她多一份了解,也就多一份理解,进而更加的慈悲些。下一次母亲节她再什么都不参与,我便应该知道这背后的原因,从而表现出宽容;下一次母亲节前的倡议活动,我便不能只说妈妈抚养我们的辛苦,还要加上给予我们生命的伟大之处;她这沉默到自卑的性格,其实需要我更多的鼓励与帮助。 晚上回来发了朋友圈,简单记录了家访这件事,下面很多朋友点赞,并表示自己小的时候,都特别期待老师来家访。当班上孩子们知道我要陪周璐和周雨馨一起回家并家访时,纷纷表示了羡慕、嫉妒、恨,这次的家访,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收获,但这或许真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情,多去走走吧,在走走的过程中,会了解孩子,教育有时候也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事情。2020年5月11日
汀汀20082008
肯定没错啊,自己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是自己的自由。而过分的嫉妒、难填的贪婪、还有不懂得知足才是错,再说民宿的条件已经足够好了,许多人想住民宿还住不起呢。
结婚之后,正常来说都是男方赚钱养家,儿媳妇根本没有理由掏这个钱的,剧本应该是老公带着妻子和父母去旅游,这才对。
假如儿媳妇家里有钱,那么婚后儿媳妇愿意掏自己的钱去带公婆旅游,那是主动跟公婆打好关系,是一番好意,公婆不说回应以心意,最起码要知足,要念儿媳妇的好。
但是,璐璐的公婆在旅游之后,不知道听谁嚼舌根子,说璐璐带她自己亲生父母出去旅游可都是住的高级星级酒店。于是,一份不知从何处涌起的嫉妒心理,让这对公婆把事实添油加醋给儿子说了一番,儿子听完自己父母的控诉之后,就怒气冲冲的找璐璐理论:
“凭什么我父母出门旅游就住一般的民宿,而你父母却住高级酒店,你这样是搞区别对待,你到底是啥意思?”
璐璐听了之后,只觉得自己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于是也是没好气的回应道:
“我父母住星级酒店是用他们自己的退休金,我只是当导游,各种花销都是他们自己出的。我带你父母出去旅游,民宿和各种费用都是我一个人出的,也没人给报销。”
这话一出,璐璐的老公自然是没了脾气,变得哑口无言。
像璐璐老公这种人,他的心里可能是无条件的把自己父母摆在第一位,全然不顾自己结发妻子的感受,明明是妻子做了好事,他却不分青红皂白的过来找妻子发火。
这样下去,当璐璐的付出得不到回应,甚至是被践踏时,迟早是要离婚的。
就连自己的老公都不相信自己,不说赚钱养她让她幸福了,就连主动的示好都被质疑和误解,这日子真的过不下去。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门当户对还真的挺重要的,不然家境不同、思想不问、文化背景不同,夫妻双方的共同话题就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彼此的家庭交流更为困难,没有钱那一方的自尊心会更为敏感和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刺痛对方。
如果两个人执意要跨越“门当户对”这个门槛,选择结为夫妇,那么男女双方就要拿出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用更多的积极沟通去互相融入对方的生活,去让彼此的三观契合,去让彼此的家庭和睦。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