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人家1982
理论部分一、普通心理学1. 心理科学概述 2. 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3. 认识过程 4. 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5. 需要和动机6. 能力、气质和性格 7. 意识研究二、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概述 2.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3. 社会知觉与归因 4.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5.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6. 沟通与人际关系 7. 社会影响 8. 爱情、婚姻与家庭三、发展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概述 2.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3.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4.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5.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6.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7.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8.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四、异常心理学1. 心理异常 2. 引起心理异常的主要因素 3. 一般心理问题 4. 心理障碍五、健康心理学1. 心理健康及其评估标准 2. 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3. 压力与健康六、心理测量学1. 心理测量学概述 2. 测验的常模 3. 测验的信度 4. 测验的效度 5. 项目分析6.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7. 心理测验的使用七、咨询心理学1. 咨询心理学概述 2.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3. 心理咨询的重要学派技能操作部分一、心理诊断技能1. 初诊接待 2. 初步诊断 3. 识别病因二、心理咨询技能1. 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2. 个体心理咨询技能 3. 团体心理咨询技能三、心理测验技能1. 智力测验 2. 人格测验 3.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4. 引进国外心理测验详情请参考《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和辅导练习》。
新艺能门窗公司
海德的P_O_Ⅹ模型中,最重要的是P_O之间的关系。海德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在P_O_X模型中,P代表个体,O代表他人,X代表另一个对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海德指出: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平衡状态。相反,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更令人愉快,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的压力要大于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压力。在P_O_Ⅹ模型中,P_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_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_O联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咖啡熊33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理论要点:态度转变的三种理论1.海德的平衡理论(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2)他提出 p—o—x模式2.认知失调论(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a.逻辑的矛盾b.文化价值冲突c.观念的矛盾d.新旧经验相悖(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b.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社会交换论(识记)(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3)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