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4

正在复制84311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余popopxm

已采纳

培养超级自信的孩子—教出孩子的自信力

我们知道,自信心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一个充满自信的人都不会退缩,他们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拥有自信的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他们从不接受失败,相信等待他们的会是成功。

自信力是孩子必备的能力,也是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拥有自信力的孩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以至成年后参加工作,都将成为众人的榜样,成为佼佼者,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永远都是最优秀的一个。

但是,令广大家长担忧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缺乏自信心,他们做事畏首畏尾,不相信自己,还没开始就担心失败,这对孩子的影响极坏,很可能对其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我不行!没经验,真的干不了。”“这是同学对我的信任,应该试试吧。”玲玲自从被同学投票选上了团支书,几乎一整天都在这两种想法中徘徊。

她到底行不行?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的回答是,既然玲玲能被同学投票选出来,就说明大家对她的能力有信心,所以能不能做好更取决于她是不是有自信。

孩子缺乏自信心,必有其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药到病除。病根从哪里找呢?还得请家长反思自己。

一般来说,孩子缺乏自信心主要是源于家长对孩子过度关爱和保护,或是对孩子斥责和批评过多。

第一,保护过度。

在我们的 社会 中,由于“独苗苗”现象的普遍存在,孩子变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也自然成为家人的聚焦中心,唯恐有任何闪失。

加上小孩子的能力本来不足,做事情笨手笨脚,动作又慢,很容易产生自信心不足的心理。大人在一旁看着,情不自禁地着急,往往越俎代庖自己动起手来。

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也不会干,于是父母更“有理由”抢着包办代替,剥夺孩子自己做事的权利,孩子无从学习亲自动手做事,于是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没有了。

家长过度保护的另一种表现是恐吓手段。比如,不让孩子出家门,怕孩子会“闯祸”,说“外面有大灰狼”,“有坏人要把你带走”的谎言,使孩子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这样孩子是变得听话了,可是,他的自信心也吓得没有了。

第二,过多批评。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恨不得将所有孩子的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人身上。

这种脱离实际的幻想,当然实现不了,于是,孩子常常被骂“你真笨”,“你怎么样样不如别人”,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都能从家长的嘴里说出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能培养出有自信心的孩子来呢? 除了家长的教育方式外,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是引起他们不自信的原因。

第一,学习遭受挫折。

目前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部分家长 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是超乎寻常的,有的家长甚至仅仅拿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孩子一切都好。只要成绩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

家长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 健康 成长,孩子背负了太重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或偶尔在考试中失手的孩子,迫于大人的压力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从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第二,缺少成功体验。

平时做事成功率不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经受了过多的失败与挫折。 在影响孩子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失败”了。

在失败感伴随下成长,会对孩子 健康 人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会出现孤独不安、过度焦虑、过分自责、行为退缩等心理障碍。

第三,能力不足。

孩子同大人一样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能力较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们会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挫折感。

更为糟糕的是,如果这些某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孩子不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对待与引导,他们就会在心里产生畏惧,对许多事情望而生畏,最后会产生恶性循环,人家是强者更 强,自己是弱者更弱,与别人差距越来越大,自己的自卑心理也愈来愈重。

第四,生理上有欠缺。

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身体有残疾的学 生,常常体验常人无法体验的尴尬与痛苦,陷入自轻自贱的自卑境地。 一些太胖、口吃、五官不正的学生也经常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第五,对自己要求过高。

有的孩子由于盲目地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于 追求完美而陷人了自卑的泥潭。

第六,过低估计自己。

东方文化崇尚“谦虚为本”,但有的孩子可能 错误地理解了家长的要求,或者是有的家长错误地要求了孩子,于是他们往往高估他人的能力,低估自己的能力,经常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有自信。

了解了造成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家长就应该找出相应的办法,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出拥有超级自信力的孩子。

具体方法有:

第一,鼓励。孩子做事之前,家长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孩子成功以后,家长说:“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从孩子学步时起,就注意肯定和鼓励,但要避免不符合实际的吹捧。

第二,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

第三,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放手让孩子去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

第四,看到进步。不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多和孩子的过去相比,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第五,尊重孩子。作为家长,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信心。

第六,不要在别人面前讲孩子的缺点。因为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由此可能会养成自暴自弃的习惯。

第七,把握说话语气。孩子捡起了一块石头,高兴地拿给爸爸看, 说:“爸爸,你看我捡的石头多好看。”

爸爸如果说:“看你弄得满身是泥。”孩子会不高兴地扔掉石头,垂头丧气地走开。爸爸要是说:“这石头真漂亮,你去把它好好洗洗,那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这样孩子 探索 的 积极性就可以得到发展。

第八,改变思路。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追求成功上,而不是先考虑失败了怎么办。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他扬己之长,勇敢地去尝试,逐渐习惯于考虑各种达到成功的途径与可能性。

# 育儿 经#

#家庭教育#

#父母身旁孩子成长#

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师

138 评论(12)

韩食小神厨

只要比分, 集中的很长一段时间,找导师之前,一定要真诚 最后,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必须事先了解,否则结果,不管如何,不增加

192 评论(13)

鑫方盛商城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名单 1 A++ 西安交通大学 2 A++ 清华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北京大学 5 A++ 上海交通大学 6 A++ 中国人民大学 7 A++ 武汉大学 8 A+ 南京大学 9 A+ 复旦大学 10 A+ 华中科技大学 11 A+ 中山大学 12 A+ 天津大学 13 A+ 南开大学 14 A+ 厦门大学 15 A 四川大学 16 A 北京师范大学 17 A 上海财经大学 1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 A 东南大学 20 A 南京农业大学 21 A 东北财经大学 22 A 同济大学 23 A 重庆大学 24 A 吉林大学 25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6 A 中南大学 27 A 西南交通大学 28 A 湖南大学 29 A 大连理工大学 30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1 A 中国农业大学 32 A 暨南大学 33 A 武汉理工大学 34 A 华南理工大学 35 A 东北大学 36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7 A 浙江工商大学 38 B+ 华中农业大学 39 B+ 西南财经大学 40 B+ 山东大学 41 B+ 南京师范大学 42 B+ 华东师范大学 43 B+ 苏州大学 44 B+ 中国矿业大学 45 B+ 浙江财经学院 46 B+ 电子科技大学 47 B+ 天津财经大学 48 B+ 中央财经大学 49 B+ 河海大学 50 B+ 华中师范大学 51 B+ 上海大学 52 B+ 南京理工大学 53 B+ 南京财经大学 54 B+ 湖南师范大学 55 B+ 西北工业大学 56 B+ 陕西师范大学 57 B+ 江西财经大学 58 B+ 北京理工大学 59 B+ 北京交通大学 60 B+ 福州大学 61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2 B+ 西南大学 63 B+ 浙江工业大学 64 B+ 山西大学 65 B+ 上海理工大学 66 B+ 浙江师范大学 67 B+ 郑州大学 68 B+ 合肥工业大学 69 B+ 华南师范大学 70 B+ 西北大学 71 B+ 黑龙江大学 72 B+ 山东农业大学 73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74 B+ 华南农业大学 75 B+ 湖北大学 76 B+ 扬州大学 77 B 安徽财经大学 78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9 B 江苏大学 80 B 宁波大学 81 B 山西财经大学 82 B 北京工业大学 8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4 B 中国海洋大学 85 B 云南大学 86 B 南京审计学院 87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88 B 汕头大学 89 B 深圳大学 90 B 华侨大学 91 B 兰州大学 92 B 西安理工大学 93 B 湘潭大学 94 B 辽宁大学 95 B 武汉科技大学 96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7 B 湖南科技大学 98 B 昆明理工大学 99 B 山东经济学院 100 B 广东商学院

35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