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5

巨匠智能家居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安慰问题有哪些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乖乖米飞

已采纳

安慰人的节奏很重要,一个人突然遭遇不开心的事情,会经历这5个阶段心理阶段:否认,愤怒,祈求,抑郁,接受,只要在这5各阶段给出对应的情绪回应,使对方在你的情绪共鸣中逐渐地释放郁闷情绪。

这里的关键不是把对方总体地引向什么方向,而是分别在每个阶段进行对应的情绪回应。

否认,愤怒,祈求,抑郁,接受,是心理学家总结出的悲伤的人要经历的5各阶段,具有普遍意义。

只要掌握了这个框架,就可以照顾到每个人不同阶段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最有效的安慰效果。

以朋友掉东西为例,当她发现东西不见时,安慰时千万不要马上给建议,她会依次经历以下这些阶段:

1.     否认:不会吧,我怎么这么不小心!——这时候你只需呼应她:“你这么谨慎的人,怎么会掉东西呢?”千万不要以责怪的语气和态度回应。

2.     愤怒:我怎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你附和就好:“确实不应该犯的啊。但话说回来,谁没犯过错呢?”

3.     祈求:“我再找找,说不定奇迹会发生。”——你也可以一起帮忙:“这里找过没?那里找过没?”

4.     郁闷:“看来是真的丢了,好郁闷好丧啊。”——这个时候要安抚她:“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当是捐给有需要的人咯。”

5.     接受:郁闷着郁闷着她就接受现实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把憋在心里的建议提出来了:重要东西要收好,出门谨防小偷,以后要多注意。这个时候她就会比较听得进去还不带情绪烦你了。

心理学家总结出悲伤框架的这5个阶段,也反映出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他人疏导,来转化悲伤郁闷的情绪,好好应用,可以让自己和别人在需要安慰的时候发挥大用处。

#我是麋鹿,关注微信公众号【麋鹿心成长】,公众号ID:xinchengzhangNcifang,一起用心的视觉打开新的人生大门!#

心理咨询师安慰问题有哪些

343 评论(8)

抢银行的小怪兽

第一,倾听对方的苦恼。因为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学历等不同。,每个人对苦恼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在试图安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安慰,听比说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温柔倾听的耳朵,而不是逻辑敏锐、条理清晰的头脑。倾听是用耳朵和心灵倾听对方的声音。不要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下判断。给对方自由表达感情的空间。第二,口头交流很重要。安慰其实是一种分享。你只需要向对方展示你的存在和陪伴,在面对别人的痛苦时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分享一下你类似的感受:“我失业的时候很难过,我告诉自己不能被打败。”这样的话是安慰人最好的“箴言”。还告诉对方:“只要需要我的陪伴,你可以打电话给我。”

145 评论(13)

习习谷风

看着这个标题,请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有烦恼过吗?当你烦恼的时候,你觉得你需要什么?当你的朋友因为心情不好哭着来找你时,你会对TA说些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跟TA分享你在 “友心人” 里看到的实用的小技巧,并推荐TA来关注“友心人”的公众账号,但这些都是在TA恢复平静之后。试想一下,当你情绪不好时你来找我宣泄情绪(“kiki,我刚买的肾6丢了。呜呜呜T^T”)我给你灌输理性的道理(“没关系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你会因为主页菌告诉你的看似无法反驳的道理而恢复情绪吗?(你一定想冲主页菌翻个白眼,说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转身果取关吧。)如果你不想因为安慰朋友时说错话而掉粉,就赶紧接着向下看吧。一、心理咨询师为何能安慰你?说到安慰人,最擅长的应该就是心理咨询师们了(虽然心理咨询师并不总是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他们却总是知道你想听什么)从心理咨询创立至今,已经发展出了许多不同流派的治疗方法(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疗法,以贝克为代表的认知行为疗法,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疗法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安慰人的方法,那究竟谁的方法更胜一筹呢?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来比较各个治疗方法之间的有效性,而这些研究的结论都惊人的一致——没有一个治疗方法比其它方法更加的有效。也就是说,仅仅从方法上来看,所有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都几乎差不多有用。(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如果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效果的都差不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效果呢?二、治疗同盟让咨询师和来访者走在一起一项新近发表于《心理医学》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探讨了常用心理治疗手段针对300多名精神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无论所采用的治疗是什么,真正改善或恶化病情的实际上是治疗师与患者之间治疗同盟(Therapeutic Alliance)的质量。所谓治疗同盟,指的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信任、坦诚、开放、理解、支持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提供的积极倾听、同理心理解和关怀等行为。积极倾听要做到积极倾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站在他TA的立场;2、鼓励先开口;3、表示兴趣,保持视线接触;4、让TA把话讲完,不要打断TA;5、让TA知道你在听:“嗯”、“我明白”;6、注意非语言性的暗示: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双臂,身体稍微前倾,常看对方眼睛、点头关怀而要表达关怀,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你的朋友知道:我愿意接受此时此刻最真实的你。同理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与同情心不同,同理心让人们心与心相连,同情心却让人们心与心相散。著名护理学家Teresa Wiseman对同理心进行了大量研究,他提出了同理心的四种特质,分别是:接受观点:指接受他人观点为事实的能力;不加评判(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大部分人都很享受评判他人的过程)察觉他人的情绪;尝试与他人交流其情绪同理心是与他人一起感受TA的情绪。例如,当一个人陷入一个地洞里时,TA从洞底大喊:“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然后我们看到了之后爬下去说:“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了,你并不孤单。”而同情心则是:“哇!真糟糕啊,对吧。呃......不了,我想我还是不要下去了。你想来个三明治吗?”同理心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很容易让自己受到伤害的选择。因为为了能与对方的内心联结,我们必须联结到自己心里面能理解那种感受的地方。真正的同理心的回应很少以“至少..."来开头,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当某人试图跟我们分享一些十分痛苦的事情时,我们总是试图要给予TA“一线希望”。所以常常出现这样的对话:“我流产了。”——“噢,但至少你知道你可以怀孕。”“我的婚姻快要破裂了。”——“但至少你结过婚。”“我儿子挂科太多被退学了。”——“至少他微积分得过95分。”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在面临类似这种非常难过的对话时,总是试图做一些事来让事情看起来好一些。可是当我向你分享的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时,我宁愿你说:“虽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我真的很高兴你愿意告诉我这些。”“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能让事情好转的是“心与心的联结”。悄悄告诉你,做到了积极倾听,关怀和同理心,你不需要太多心理咨询的技巧,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这个世界上,说的人很多,而听的人却很少,如果世界需要,你愿意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参考文献Kross, E., Berman, M. G., Mischel, W., Smith, E. E., & Wager, T. D. (2011). Social rejection shares somatosensory representations with physical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15), , C. N., MacDonald, G., Webster, G. D., Masten, C. L., Baumeister, R. F., Powell, C., ... & Eisenberger, N. I. (2010). Acetaminophen reduces social pain behavioral and neur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友心人“小鲜肉计划”出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擅自转载直接举报。作者:曹梦琪,友心人小鲜肉计划学员。浙江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硕士在读,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心理咨询师。小鲜肉计划是友心人发起的中国首个心理科普作者培养计划,邀请7位国内一线心理科普作者、媒体人,全方位分享心理科普写作技巧。为中国心理学科普输送新力量,学员将成为友心人独家原创作者。

170 评论(13)

珍妮爱美食

1、自恋式的提建议。

当一个人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听他倾诉,而不是给他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所谓自恋式的提建议,就是指有些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不仅喜欢提建议,还喜欢顺便夸耀一下自己。而夸耀自己的方式就是,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在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是如何轻松解决问题的。

2、静静的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急着提建议。

对于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说,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沟通技术。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够运用好这一项技术,那么就能快速让来访者从心理上感到安慰,心情上得到舒缓。

3、运用同理心去安慰对方。

在心理咨询的专业书籍当中,“同理心”是一个被人反复念叨的名词。同理心(empathy)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同理心”这个词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把自己的观点放一边,试着了解对方真正的观点是什么。其次,更加贴近的去了解别人的感受,感受他的恐惧、伤心等等。最后,真诚的关心对方的福祉,真的想要去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4、提供真心实意的帮助。

安慰别人最有效的方式除了“说”之外,还有“做”。英语中有一句谚语,“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请允许我适当的意译一下这句话:当朋友需要安慰的时候,说那么多有什么用,不如撸起袖子来真正帮他做点什么。

5、火上浇油式的评判。

当你的朋友感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再火上浇油的去提醒对方的错误了,尤其是在对方已经感到比较自责的时候了。例如,你的朋友不小心把钱包给弄丢了,正在难受。这时你来了一句:“你也太不小心了吧!钱包这种重要的东西应当贴身保管好,怎么能随便塞到一个口袋里呢?”

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安慰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点都不真诚、一点都没用、一点都不暖心。你的朋友本来就因为丢钱包的事情感到够难受的了,还要再挨你一顿训。这种火上浇油式的评判,只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难受。

126 评论(13)

笑靥的梦魇

我身边有个朋友他总能安慰那些心情不好的人,好多的朋友心情不好的时候都找他,总结他的一些优点: 他看待事情总是乐观的,往积极而努力的方向上想。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有一定的原因,有时这种原因并不想说不来,他就猜,不管猜对猜错,他很乐呵的去猜,同时这种心情也感染者心情不好的人。他会转移心情不好的人的注意力,说的话是能够让心情不好的人注意的或者是可回答的,一旦心情不好的人开口了就表示他愿意交流,就能指引着安慰的人说话了。有时还讲一些适合的或是听起来很幼稚的笑话,如果心情不好的人没有明确说让你离开的话,他就奉陪到底,让人觉得很安稳可靠。

326 评论(10)

非非1227

当朋友伤心的时候,你安慰道:“别伤心。”

当朋友哭的时候,你安慰道:“别哭。”

当朋友为一些事而烦恼的时候,你安慰道:“别想了。”

你有没有发现,你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和上面的例子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话到嘴边,却什么也说不出。

这是因为你没有掌握安慰的方法。

从心理学上,可以分为四步来进行安慰——共情、倾听、引导、解决

1 共情

共情就是极大程度的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和感受。共情的本质不是要求我们去赞同对方,而是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要求我们:用眼睛看,用心灵去体会。

对他说:“我知道你很难受,我理解你的感受。”等。

2 倾听

当一个人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最想要做的,就是找一个窗口来发泄,向人倾诉就是一个发泄自己情绪的很好的方式,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安静地去倾听他的心声。也许不需要你给出一些建议,只需要你默默地听,让他感受到你很在意就可以了。

3 引导

待对方倾诉完,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就可以慢慢引导他,让他说出自己内心的症结所在,可以给他一些正面的支持和建议。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解决的。

4 解决

再好听的话,也没有实际的行动力更有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把“我可以帮你什么?”替换成“你压力这么大,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善用这4步,让你的朋友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温暖。

以上就是关于安慰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133 评论(13)

Dianayaoyao

温水、面纸、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 1.无言的陪伴-----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2.一杯温水----------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一杯温水胜於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3.一张面纸------------对於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这只是你害怕别人哭泣为自己说的话,假如你能够按住自己内心的恐惧,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於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 4.大耳朵小嘴巴---打开你的耳朵,闭起你的嘴巴,聆听他说故事罢!这就是目前风行世界的心理治疗派别的作法。 5.说停就停-----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别人的推逼他。

31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