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6

蓝瑟季候风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陈娇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框框拆拆远行车

已采纳

能!我们哥仨,从小父母就不喜欢我,所以我从小就自立,收酒瓶子,收破烂儿!串村照相赚钱,赚钱也给父母,哥仨分家那哥俩每人一套房子,他们哥俩的孩子也都是我父母给养大的!我的孩子一天都没有给带过!后来我实在太困难了,就领我媳妇儿到海城打工!吃多少苦不说了,现在日子过得挺好的!当初我父母有很多钱,那哥俩翻盖房子孩子念书把钱花了啦!也老了不能干了!!结局是那哥俩谁都不养了,最后邻居告诉我说父母现在的状况!我媳妇二话没说,开车一千多里地给接来了!当时我妈炕上拉炕上尿!屁股后背全是烂的褥疮!我媳妇儿精心伺候,现在好了!也能走了!现在母亲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悔死了!其实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为啥不喜欢我!我谢谢我媳妇儿!

我的亲戚就是这样一个禽兽不如的人,30年前生了一个女孩,一眼不看就让她老公用布裹了一下就扔马路边了,冬天零下二十度的天气。还好,被去看望她的孩子的舅舅抱回家抚养了,期间孩子的妈妈从来不去看望。这个孩子长到十三岁的时候,孩子的父母开了一个卖早餐的饭馆,说非常想让自己的骨肉回到身边,对当年的抛弃后悔了,哭的很惨。孩子的舅舅信以为真,就把孩子还给了她,从此这个女孩的厄运来了。每天让孩子三点多起床,熬汤弄发面,招呼顾客,刷碗等等。学都不让上,还不给饭吃,只让她吃顾客吃剩下的东西,做不好还挨打。是疼她爱她的舅舅经常去看望她,发现她呆滞的眼神和身上的伤,问她也不敢说实话,就是不停的哭。最后孩子给舅舅说,我说实话你会带我走吗?如果不带我走,我不会告诉你的。孩子怕告诉了舅舅,如果不被带走,后期会更惨,因为她妈妈经常一边打她一边说,不准告诉舅舅,如果让舅舅知道了,会揍的更惨。

结局是舅舅给孩子的父母大吵一架,断绝了关系,把女孩带走了。现在这个女孩已经结婚生子,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她特别特别的孝顺她的舅舅舅妈,其实,她的舅妈才是最可敬的人,给这个女孩没有血缘关系,对她疼爱有加。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禽兽不如”的父母,只是你没有遇到,感受不到别人的痛。

我做不到,但是我爸能做到,有时候我觉的我爸就是“圣人”。

我爸马上就60岁了,兄弟姐妹五人,一哥一姐,一弟一妹。弟兄三人里,我爸从小就属于不被待见的。一锅饭做好,我叔,伯先挑,然后我爸才能吃;如果我爸先动手挑,一定会召开毒打。那个年代,穷啊,家里有什么吃的,我爸他们偷吃了,挨打的一定也是我爸。

等我爸兄弟三人大了,结婚,我的爷奶给我伯盖房子,带孩子;我爸要去当兵,怕回来年龄大了不好找,就想先结婚再去当兵,我一个没见过面的姥姥看上我爸长的好,一篮子花生就把我妈娶回家了。或许有人会想,长的帅,又当兵,回来肯定不难找对象。可是我爸家“成分”不好,富农,能找到媳妇算是不错了。结婚结的急,说结了婚盖房,等结了婚不管了。

我爸复员回来,他的父母说没钱不给盖房子,我爸妈自己盖,宅基地也不给,没办法在一块三角的自留地上,求和我们地一块爷奶,叔伯的,一家让我们一点自留地,算是能有块地盖房,又在我姥爷的帮衬下盖起来的,盖起来后吃的都没了,和我下面提到的三奶,还有姑奶的儿媳妇去要饭。

年轻人,脸皮薄,张不开嘴,要不到,就回来了,发现给我爸妈没钱盖房子的爷奶,给我叔把房子地基打好了。那个年代,很快给给我叔盖起了三间大瓦房!

然后求爷爷告奶奶给我叔娶了个媳妇,我叔长的也挺帅的,就是人太老实,家里成分又不好,所以哪怕我婶子有点“二虎”,也是当成香饽饽。

等我姐出生,我的爷奶已经帮我伯家带大了三个孩子,但就不帮我爸妈带我姐,其实他们不敢,害怕我大娘。

热闹的是我叔家也有孩子了,他们不敢不给我叔家带孩子,否则我婶子就要“跑”,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离婚。

有一年过节吗还是什么,我家炸糖糕,我叔家闺女就去我家了,回去给她妈说我姐不让她吃,然后我婶子就开始骂,我妈听出来了两个人就开始骂,后面就上升到我爸和我叔打起来了,我的爷奶看到我爸和我叔打起来了,上去就抱住我爸让我叔打,我叔一棍子打头上,血止不住的流,我妈吓坏了,找拉车去给我爸看,这个时候,我的爷,奶,叔,全部躲起来了,我小姑帮我妈推着车去给我爸看的……

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从小贯穿到我长大。

我兄妹三人,在我不记得的姑奶,老奶,三奶,也就是我奶的妯娌,邻居各个善良的奶的庇护下长大的,没人带,爸妈要干活,挣钱,就是我提到的这些善良的奶奶们,这个闲了看下,那个得空了看下,看到比我们大的欺负我们,把我们喊到身边不给他们玩。

没等我长大,我的姑奶,老奶,邻居奶奶都去世了,我能做的就是在家的时候,去她们坟前烧点纸。然后是我三奶,我三奶没闺女,有一年我们那兴起闺女给妈买银手镯我给我三奶买,闺女给妈买衣服我姐给我三奶买。我三奶还不敢要,怕我亲奶找她事说她,凭啥她的亲孙女不给她买给我三奶买。

太多的事情,写不完,说到今年我给我爸翻脸吧!

我奶病了,那些孝男孝女第一时间给我爸打电话,我爸真是当兵当久了,雷锋精神深刻的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他比那几个孩子做的都好,在医院床前守着,出院后,我亲奶怕死,怕死了没人知道,我爸和我叔商量,一人替半夜的守着,看着。白天,我小姑嫌我亲奶家脏,不在那吃饭,我姑父做好她回家吃,我爸就把家里什么好吃的都拿过去,回家给我亲奶开小灶,想吃啥做啥?我妈看着生气啊!我们这么多年,咋活过来的,差点没被她们捏死!现在病了,就显得你了!

这么多年的模式已经形成了,从我妈刚结婚我奶怂恿他打我妈,到后面自己知道咋回事了不怎么打了,但每次我奶找事我妈不敢还嘴,否则还得挨打!我妈一说,我爸直接让我妈滚!今年过年啥情况大家都知道,能滚哪去?没滚,早上喊我妈起来做饭,我妈说你都撵我滚就别让我做饭,最后我妈还是起来做饭了!

小时候听够了,我也成家了,不想因为那些事生气了,但我妈给我说后,我还是没忍住,给我爸打电话说,你想孝顺,就偷偷的自个孝顺,在你妈院子里,你想给她买啥就买,想做啥就做,不要回家做的那么显眼,惹我妈生气。我爸就给我说他妈病了,我妈不去看她了什么的,还生我妈的气呢,我就火了,给他扯往事,说我妈不阻止你孝顺就够了,你还想让她怎样?你妈都对她做过什么……然后我爸就说我大学白上了,连基本的孝顺都没了什么的……然后我们就吵了一架,我哭了一夜,为我妈不值,恨我爸的这种愚孝!

后面我妈给我姐说我和我爸吵架了,然后我姐打电话本来要是打算劝的,我姐脾气性格好,结果也和我爸吵起来了,我姐就给他扯这么多年,我们的爷奶是怎么对我们家,怎么对他的,等等等等……我爸一句她是我妈,她生了我,无论她做过什么,她老了,就不要计较了!

后面我爸给我发微信,打电话,我都没接,这么多年我不在家,我能想象到我的亲奶,年龄大了,一有事就找我爸,我妈是怎么忍的!我爸的观点我不认同,过了几天,我给他微信上发了一些我心理的话,之所以发文字,就是希望他多读几遍,好好审视下自己的内心!

这个问题,挑战了我两次的道德底线,最先我很吃惊——孩子对母亲的行为怎么可以用“畜生不如”来描述。我比较笨,不会查看是谁提的问题(那位好心的亲可以教教我不?),我只是出于好奇,去翻看了一下评论,结果发现,真实原因更让我吃惊——母亲竟然勾引新婚女婿。

现在我终于理解题主了,其实 她问大家“你还能做到原谅么?”,这句话暴露了题主内心的纠结 ——她恨母亲,这很正常啊!新婚燕尔遇到这种事情,任何一个女人都会接受不了的,更何况现在女主还是母亲!

题主之所以会来提问——问大家“还能做到原谅吗”,由此可见, 题主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放不下这段母女感情的 ,如果能放下,她早就已经转身断然离开了,而不是来询问大家——“遇到这样的母亲,你会怎么做了?”

分析至此,个人建议, 如果可以的话,找机会带母亲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吧, 让专业人士诊断一下,你的母亲会不会存在心理疾病?因为一般心理正常的母亲,好像还真的做不出这样的行为吧!

如果真的存在心理疾病,题主就要努力尝试去原谅母亲了——因为她是病人啊,病不由己啊!

如果不存在心理疾病,那么题主你就是永远不原谅母亲,从此以后,和她老死不相往来,我想大部分人还是都能理解你的吧!估计你母亲也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同为女人,她在做这件事情前,就应该能够预料得到这样的结果吧!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我是张蔷薇,一位从医女文青。

你用的字眼扎心了,你怎么能说你的母亲畜牲不如?我不认识你,所以不能主观的去判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有一点我感觉到了,你的脸上有泪,心中有伤。

如果一个内心善良有阳光的人,即便是自己母亲做事有不周全之处,也会选择性的去遗忘,而记住母亲的那些好。因为,他懂的一个母亲的不易,母亲的那些不好,在母亲的好面前,不值一提。

小时候我母亲揍我,扒下我裤子用鞋底抽我屁股,我痛的杀猪似的泪流满面大声嚎叫。那凄惨的叫声左邻右舍都听的到,邻居大叔大婶都知道我妈打孩子狠。

我有姐姐,有弟弟,为什么姐姐弟弟不挨揍,我妈专门揍我呢?长大了,稍微懂的点道理了,深深的觉着对不起母亲:她要打工,要照顾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缝补浆洗,要伺候爷爷给他喂饭喂药。母亲多么不容易,我还给她在外面惹事生非不消停?三天不打我能上房揭瓦,难道我不该揍?

如果你有兄弟姊妹,你母亲对待他们也跟对你一样,那么,可能你母亲真的有一些问题。如果你母亲和她别的孩子相处融洽,那就是你自己真的有问题。

其实,你母亲最大的问题,就是她没有教养出一个内心慈悲并宽容的孩子。

一个人的内心,驻有一个天使,还驻有一个魔鬼。那些纠结于心之事,还是选择放下。如果做不到放下,选择远远离开,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若不然,那个魔鬼,将始终伴随你,你也会一直活在痛苦怨恨之中。

如果做的事情真的够禽兽不如,那当然不要原谅啦。我的父母在我一岁的时候就离婚了,更可笑的是我妈不要我,抚养权归了我爸爸。我是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现在我26岁了,我的孩子都已经5个月了,我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因为离婚后他从来没有来看过我,抚养费也是一分没有给过。其实他的娘家和我奶奶家离得不算太远,我小的时候在楼下玩她路过我身边只是边走边看了一下,然后就像个路人一样走了。这些是附近的邻居告诉我奶奶的。

后来爸爸再婚了,搬走了,只留下我和爷爷奶奶生活。我爷爷奶奶对我很好,可是那也不能代替妈妈啊。我并不恨她,因为对一个我压根不认识的人我怎么恨的起来呢。我对妈妈这个词语是麻木地,妈妈在我心里只是一个词语,没有任何其他意义。

现在我可以很容易的去找她,但是我不会,就算她来认我我也会决绝的拒绝。因为我习惯了没有妈妈的生活,现在的我也已经长大了 ,强大到足够保护自己了,根本不需要她再来打搅我的生活。

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会说,那是你妈,无论怎么样,她费劲力气生下了你。可你们知道吗,她生儿不养,我宁愿她没有生我。你们不是我们,你们不会体会到我没有妈妈的自卑感,也无法体会他伤害我给我带来的痛苦,所以没有感同身受就请不要去随便批评别人。

受过伤的人,才知道伤有多深痛有多深。父母间的爱恨情仇的深浅,没有尺度标准。同样是抛弃,有人千里万里的寻亲,我要找到你,有人找了一辈子,留下遗憾,留下生死情结。内心一遍遍呼唤:爸爸、妈妈!你们在那儿,哭喊着泪流满腮。有人近在咫尺,恨的咬牙齿,铭心刻骨。

世俗人的眼里,憎恨父母们心狠歹毒,怜悯同情孩子的孤苦褴缕。但这都没有丝毫的道德绑架。因为你生你就应该养,自然界生灵尚且如此,这就天然的本能本性,舔犊之情。受道教化,法律束缚的人,连禽畜不如,抛弃……。

于此不谈抛弃的理由,谈理由撕扯不清。父母们该尽的责任未尽,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无须谈情。

有人选择放下仇恨,原谅过往,值得值赞赏!

有人放不下,生死难忘的怨恨也不要妄加评说。人的心态、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答案也就没有对错优劣。

遵守法律,活好自己,尽到做人的责任,遵守道德本源本心,也就天下人无恨, 社会 方能一片清明。

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咨询师老友手札,很高兴回答朋友你的问题。

我看到一些朋友想要确定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畜生不如来理解眼前的问题。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对发生事情的理解都不一样。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会觉得畜生不如,有的人则会觉得没有什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最后对这个问题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

那么,接着我想从一些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能对朋友你产生一些参考价值。

能不能做到,这是一个能力问题。但是在朋友你的提问中透露出来的是,经过评判后:我是否愿意原谅、我是否想原谅。

这就把这个问题引导到另外一个方向了。但是我们愿意了、想了,不代表我们就有能力实施呀。

要做出选择原谅或者不原谅,首先我们得有比较强的 接纳结果、接纳自己、自我调节的能力 ,才能去谈原谅。

不然,我们愿意,却原谅不了,那就等于还是选择了不原谅;同时夹在选择原谅,与内心做不到原谅这种矛盾中的我们,会很容易被矛盾压垮。

所以,要做选择之前,我们是需要先有能力,才能选择的。

原生家庭影响是这些年比较热的一个词,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非常重、自己需要从原生家庭的影响中走出来。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原谅母亲对自己做的事情似乎就成了一个必然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会遭遇什么,这个是我们确定不了的。我们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我们当然可以怨恨那些对我们做出这些事情的人,但是呢,这份怨恨会一直跟着我们 。

并且,跟着并不是单纯的跟着,而是 会对我们理解认识世界、做出决策造成影响 。

就好比眼前这个例子,如果母亲对自己确实做了很不好的事情,那么就可能会使孩子带着报复的心情,去玩弄、伤害与他母亲同龄的其他女性。甚至在对待自己另一半的时候,会非常的刻薄、控制。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其中一部分已经在监狱里边了。

所以,请一定要明白的是我们有权利去恨,但是 人生短短几十年,是带着恨生活、被恨始终影响误了一生,还是从恨中走出来,去重建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在自己手里 。

这里朋友你提到是否原谅母亲。这在一般逻辑上确实是如此的,母亲对我有伤害,我对她有恨意,那么恨意未消我就觉得她是恨意的另一端,如果报复是针对她,原谅也是针对她。

但是从很多实例来说,一些创伤是发生在早年,并且父母已经有了改观,但是作为子女,依旧放不下这个心结。

那么, 影响我们的,已经不再是父母、父母的所作所为,而是记忆中我们早年的经历、我们对经历的理解 。

这时候我们无论是想要报复、改变、原谅的对方都已经不再是父母了,而应该是我们自己。因为对我们造成影响的是自己。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呢, 原不原谅父母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要原谅的是,经历那些事情的自己、过不好当下的自己、没有成长起来的自己、被情绪束缚的自己 。

目标是一定要选择对的,不然即便是选择原谅,也只是口头原谅,并非真的原谅。

同时呢,如果我们想锻炼自己原谅的能力,做的就应该是理解、包容、接纳、鼓励、认可曾经和当下的自己,并在这些基础上通过成长、改变认知、过好当下。这样,自己不仅从曾经对自己的影响中一步步走出来,重塑了自己的人生,也在不愿意原谅的同时,不会受到过去太大的影响。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协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祝好。

坚决不能原谅!

我这里用第一人称我来说说我身边的事,这是关于农村重男轻女的典型事例。

我今年30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自记事起就听到玩伴或者是同学说我是捡来的孩子,每每听到他们这样说我,总是心有不甘的趴在妈妈怀里,流泪问妈妈我是谁生的?我的妈妈是谁?妈妈总是说傻孩子你是我生的我是你妈妈!他们说你是野孩子你也这样说他们是野孩子!谁敢再说你是捡的我就撕谁的嘴!

妈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和小伙伴们玩丢沙包吵起来了,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喊捡来的野孩子向我开火,我哇哇大哭,我妈闻声赶来手里拿着棒槌,他们几个见状拔腿就跑,我妈还是紧追不舍,吓得他们几个抱头四窜,嘴里一个劲的承诺再也不欺负我了!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当面喊我野孩儿了。

我有爸爸妈妈疼爱,哥哥姐姐也都长我十多岁,吃的穿的都让着我,我幸福的长大了,顺利考取了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敬爱的不识字的老母亲流着泪让我读录取通知书给她听!

紧接着的事情让我终于知道我确实是捡来的:夏日的早晨我在睡梦中被吵醒,隐约楼下有我妈妈的哭泣声同时还夹杂着另一女人的数落声,我轻轻走近窗户侧耳倾听,前后有一个多小时我终于知道是我的生母来要我!我冲到楼下搂着我蓬头垢面的母亲,指着那女人下了逐客令……

哥哥和姐姐怕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开导我安慰我。我也理清楚了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怎么来到这个幸福的家庭里:生母是妈妈的最小的妹妹,也是我妈带大,从小就依赖她,后来嫁人后一直都是生的女孩,一个个的送人了,后来怀我时做B超检查说是男孩就没处理掉,生下来后又想立即送人,我爸和我妈说你们一个个的送的送了,死的死了(我上面有个姐姐送人后被冻死了),打胎的打了,生到何时是个头,没有儿子怎么了?话还没说完我的生父吼起来了怒骂我爸说你家有儿子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家的事不要你们管,这个丫头一定要送了!否则我家就没机会生了要绝后!说着就用件旧大衣裹起我准备趁天没亮送走,当时我哥姐都拉着妈妈说不要把妹妹送掉。我的妈妈毫不犹豫的抱起我,拉着哥姐全家连夜赶回。

我们家在农村家底薄,本来就是有哥和姐两个,又来了个刚落地的小不点儿,爸妈更加辛劳了。生父是做销售的在当年也是很富有的家庭,后来也真的圆了他们的儿子梦,自从我爸妈把我抱回家后也就结下了怨,理由是送人了一了百了,眼不见耳不闻!

不知道是什么风把我考取大学的事情吹到了他们耳朵里,竟然不知羞耻的来要女儿!据说我那生母生的儿子从小娇惯,养成了蛮横霸道的脾气,读只读到初一就逃学了,跟 社会 上的一群不三不四的哥们鬼混,我那生父母气得跺脚也无济于事。

我真的是幸运儿,小生命不该绝,如果做B超的医生说是女孩,我也是被药物流产掉,要是我生父把我送了也是早早夭折了!我庆幸来到了爸妈的家,一个幸福温暖的家。让我幸福长大结婚生子,养儿才知父母恩,爸妈扶养我长大,我陪爸妈一起变老。

对于生母,今生今世不原谅,她并没有一丁点让我找到能原谅她的地方,她的行为只能说是畜生不如!

我就是内个永远都不会原谅他的人

我10岁的时候父母离婚,我是女孩,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都已经记事了,当时家里在农村住,我爸跟我们家旁边的一个邻居好上了,然后开始各种打我妈和我,因为我是女孩,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我并不被重视,他每天都喝酒,喝多了就打我和我妈,拽着我妈的头发从炕上拽到地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把我妈打出了家门,他在家喝酒,让我不要出门,可能就是因为母女连心,我偷偷的出门,发现我妈在邻居家拐角处等着我,让我过去找他,因为怕他喝多了再打我,我过去找了我妈,结果我们都不敢回家,就这样在邻居家院子里的大油桶后面一蹲就是一宿,永远忘不了我妈当时抱着我的那种场景,我妈是个老实人,为了我就这样忍着,他当时跟旁边邻居女人的事情整个村子都知道,后来有一次,他居然过分到要把这个女的带到家里跟我和我妈一起睡,我妈气的拿起菜刀说,如果你敢进来,我就砍死你,我吓得哇哇大哭,后来我鼓励我妈,我说妈,你结婚吧,当时我只有10岁,记得他们办手续的早上我知道他们真的要离婚的哭着走到了学校,我妈也一直在哭,直到今年,我30岁,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20年过去了,我们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区里住,偶尔会遇到,但是他只会远远的看着我,不敢靠前跟我说话,我想,他会是我这辈子最恨的人,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却让我的童年整个充满阴影,真的无法原谅,倘若有一天他真的不能动了,我想我会出一份力给他适当的经济帮助,但是原谅我真的做不到去在他身边伺候他,赡养他。

这是我的真实经历,希望有不同意见的网友不要喷。

心理咨询师陈娇燕

182 评论(14)

毛毛512512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站在时间的十字路口回首,我已经与父母走过了十二个春秋,在这期间我做哪一件事不需要父母的支持与鼓励。

父母也许是望女成凤的心愿太过急切了总是给我施加压力,让我报补习班,天天题海战这些压力像一千斤重的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因此埋怨父母,可曾想过在我垂头丧气时,父母的鼓励;在我得意忘形时,父母的提醒;伤心难过时,父母的安慰;在我做错事时,父母的耐心教育……我有所今天的成绩不是正是父母的功劳吗?

因此,父母的疼爱让我太过感动,总是省吃俭用,起早摸黑的工作换取我今天的物质生活,衣服穿破了也舍不得丢,缝缝补补地又穿几年,而我的衣服总是漂漂亮亮的,晚上总能隐约地听到父母的谈话“哎,女儿的衣服都小了”妈妈说“那给我们的两个女儿都买几件吧!”爸爸又说,在睡梦中也能感觉到他(她)们半夜给我盖被子。父母对我的关爱真可称得上“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

父母对我的教诲我也记得尤其清楚,他们总是让我上课要认真,要爱学习,因为他们不想让我“背太阳过山”我这人十分骄傲,在这十二年的春秋里,骄傲自满总是轮番拜访,方式不详,可父母总是不厌其烦,语重心长的教育我,让我知道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能有骄傲这个不速之客。

在我伤心难过时,父母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是父母又转变成了一位心理咨询师,为我排忧解难,逗我开心。在我与父母走过的12个春秋,就是这样循环的,父母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而我一直在向他们索取,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他们。

在我与父母走过的日子里,父母的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为我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父母的爱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我龟裂的心田;父母的爱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我新生的希望。感恩他们!回报他们!

春去秋来,夏返冬至。时光如流水般不复返。不知不觉跟父母在一起已有十四年了,十四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父母应该都在我身边,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照顾我。那种日子,辛酸里带苦辣,而苦辣之中有含甜味。

那些日子,好甜!

十四年,七年的学习生涯中。父母陪伴着我,即使在昏暗的灯光下,父母与我一起讨论那盏老久的台灯照亮了我那不知的前程,指引了做题的方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苦只是那前行的楫,父母才是那前行的舟,承载你的舟,他们陪你一起到达书山之路,他们最高兴的是你高兴,这叶舟会陪你到达“西天”,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大概要“取经”后才会休息吧;π就是父母,一个永远的未知数,而这个未知数,中间只是爱:

满满的爱,无恒的爱,无尽的爱。永远不尽。

那些日子,好幸福!

十四年来,父母的一半白发都可以说因我而起。小时候,不懂得说话,也不会做什么,唯一能的只有第一声爸爸妈妈或独立走到妈妈的怀里,看着父母脸上,那种喜悦,无与伦比;上小学了,自己不用每分每秒被父母看着,与同龄人玩得嗨,摔倒了就爬起来,却不知到父母为了你的一件缝了一晚上,第二天,黑眼圈与熊猫一样,还要做早饭,为把你的衣服不伤你的肌肤,不惜冬天用手洗,那洗了过后,手肿了几倍,还冒着烟,摸着比冰还冷;初中了,现在叛逆了,什么都要名牌,但没看父亲拼命工作,父亲却衰老许多。

那些日子,好想念!

十四年来,父母教育我们做人,做好人,为社会做出回报与尽自己的力,树立远大理想,父母为孩子铺一条好走一点的人生之路,父母自己不舍得吃和穿,把自己的一切给了孩子。开完家长会,父母不论好与坏,父母不会表达,只是一句继续努力。十四年来,日子不论好坏,与父母酸甜苦辣中有一点甜。

那种滋味,难一忘怀!

与父母走过的日子,真幸福!作文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伴我们一生,与我一起走过了很多道路。

在小时候,我经常与父母在一起,父母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现在,上初中了我们在学校里生活,父母也一样的来学校里看我们,看我们的生活好不好,可以说父母就像是我们的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当时我一个人在家里,父母去上班了。到了晚上,父母还没有回来,我有又非常非常的饿,我眼前一亮,我想爸爸妈妈一定会回来的,我把晚饭给他们做好。但是我又不知道怎样做,我心里很着急,我突然想起了我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只要你想做一件事,用心的去做,就一定能做好”。于是,我就想炒番茄炒蛋,因为我看见过我妈妈炒这样的菜。果然,我把这样菜炒好了,我以前都不信妈妈说的这句话,现在我相信,因为我验证了这句话。正在我偷偷地笑时,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还不知道,他们走进来问我笑什么,我没有回答就跑了。他们一进厨房就看到了我做的饭菜,妈妈还夸我,我的心里高兴极了。

我与父母在一起共度的时光还有很多,当然也会有悲伤的时候。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因为我的调皮,父亲的腿受了伤。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我家门前玩耍,玩得特别高兴。突然,天下起了大雨,扰了我们的兴致,伙伴们都回家了,我却还在雨中玩。谁知,病魔悄悄的侵入了我的身体,晚上我发高烧,爸爸冒着大雨背着我去医院。在路上,爸爸的鞋子掉了,脚被路上的玻璃划了很深的一道口子。当我醒来时,我发现爸爸的脚裹着一层纱布,心里非常害怕和伤心,我觉得对不起爸爸,每次一想到这件事我的心里都会隐隐作痛。

现在想想和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有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也许这才叫人生吧!希望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的时光长一些,更美好一些!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眨眼,我已经12岁了。这12年来,我的每一天都盛满着父母给予我的爱,我的身上,满载着父母花费在我身上的精力,承载着他们的艰辛,我沐浴在他们爱的海洋中。

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快乐的。还记得暑假全家人一起去翡翠公园放风筝的场景,那天,天空蓝蓝的,丝丝缕缕的白云彷佛是湛蓝湖面上的轻纱,空灵飘渺。空中,满是凌空飞舞的风筝,地面上,老人,孩子,还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时而愉快地交谈,时而帮孩子们正正飞歪了的风筝线。也许是受了此刻欢快气氛的影响,一贯稳重的爸爸,从我的手里抢过风筝,把线扔得老长老长,把风筝甩得老高老高,引得那些天真的孩子在他后面不断追逐,笑闹。母亲坐在草坪上,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眼里满是幸福。这场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我会用一辈子来回味,来品尝。

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幸福的。当全集一起吃年夜饭,一起放烟花,一起看联欢晚会时,新年的钟声依然荡漾在我的耳旁,这时,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这样的幸福,我会用一辈子去感受,去领悟,去珍惜。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我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星期,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都在享受着父母给我的伟大的爱,我是个幸福的孩子。

当四季不再变化,当春天不在美丽,秋天不再凉爽的时候,我相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总会为我撑起一片天。但我错了,当看见父母脸上的皱纹日渐增多,当父亲在某一天突然感冒在家休息,我似乎突然间明白,有一天,父母也会老去,也会虚弱,也会有走不动的一天。这12年来,我和父母朝夕相伴,我们一起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一起感受过生活给予的压力,看到过他们面对生活重压时的迷茫和无奈。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更多的是无奈何感概。

我无奈,我无法留住,和父母一起快乐的日子像流水一样逝去;我感概,我能和这样爱我的父母一起度过一辈子中最甜蜜,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光。但我害怕,害怕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过得太快,就是沙漏一样,时光远去……

唯有珍惜,才能无怨无悔。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12年已成泡影。如今,我已从一个无知的小孩成长为一名中学生。我承载着梦想和愿望出发,踏上了人生的第二阶梯。在我度过的十几个春秋中,渗透着父母艰辛的血汗。父母偶有的白发是我成长的印迹!

回首往事,我犯下过错时,父母对我包容;伤心时,父母安慰我;失败时,父母鼓励我;成功时,父母教我做人要谦虚。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学会里怎样做人,怎样面对失败。

记得有一次考试前,我在屋里用功,母亲轻轻地走过来,端着一杯水,对我说:“孩子,喝杯水吧,喝完睡吧,已经10点啦,快睡吧……”面对父母的唠叨,我有些急躁,便对母亲大吼:“你烦不烦呀,不要打扰我。”这时,母亲无语了,把这杯水放在我面前,便默默地走了。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睡得很晚,早上起来,感觉自己脑子里的记忆很模糊。考试终于来临了,我迫不及待的要结束这一次命运的测试。我拿起手中的笔和试卷,糊里糊涂的做完了所有的题,又仔细地检查了几遍,然后信心饱满的提交了试卷。自以为是地对同学说:“这次,我一定能考好。”可是,事实却与之相反。我竟然没有及格,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如同晴天霹雳,瞬时间跑到校门外的角落里哭了,从那里经过的同学都嘲笑我,我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下去,永远都不出来。忽然,我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我抬头一看,是妈妈。我奔跑着跑进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一边跑,一边倾诉着自己的痛楚。妈妈对我说:“没事的,只要努力就行。”说完,妈妈把我带回了家。给我认真讲解、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母的讲解、分析下,我在期末考试取得了一个好成绩。

从那时起,我学会了面对失败,也知道了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与父母在一起,会给我们勇气,给我们力量,给我们自信,给我们希望。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的爱像春天的燕子,为我衔来醉人的春光;父母的爱似汨汨泉水,时时滋润着我们稚嫩的灵魂;父母的爱是一曲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最动人、最灿烂、最圣洁的曲调……

无论我在哪里,我们都不能忘记父母的教诲!

时光一去不复返,父母那逝去的青春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珍贵的印迹,但皱纹却也在他们的脸上游走,父亲满头的白发不仅仅记录着我的童年时光同时也记录着他们陪伴我走过十三年的时光。

是他们把青春无私的贡献给我;是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造就了今天的我。时光漫漫,他们的青春早已不再,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渐渐缩短,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是父亲那严厉的表情,忘不了母亲笑起来的眼睛,忘不了的是父亲那浓浓的剑眉,忘不了的是母亲那爽朗的笑声,我忘不了的是……

婴儿期

刚出生的我很小,看到的第一个人却很高大,那便是我的母亲;看到的第二个人也很高大,他便是我的父亲。刚出生的我很娇弱,娇弱如父亲掌中的宝珠一般,捧着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他,我的父亲,捧着刚出生的我,紧张的手忙脚乱,生怕抱的不对弄疼了娇小的我。她,我的母亲,看着刚进入这新世界的小生命——我,眼里泛着激动的泪水,那是他们手捧的第一个小生命。

幼儿期

那时的我扎着妹妹头,可爱活泼又机灵,每天早上大手牵小手。在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其他小朋友因为不舍父母而流下眼泪,我看着爸爸妈妈远去的背影,我也流下了大颗大颗的泪水,我以为是他们狠心扔下我,可是我不知道的是他们眼眶早已湿润,那是他们第一次为我流下的不舍得的眼泪。

儿童期

二次教育课上,他们站在我的身后,我望着高大的他们,耳朵听着老师讲的批评我的话,我心想着,是我让他们失望了,越想着我的眼眶便不争气的渐渐湿润,看着他们脸上挂着的眼泪,却还笑着对我说:“没事,下次改正就好!”

青年期

青年期的我背负着学习的压力,父母也鼓励着我加油,那晚我做着作业,因为热我脱下外套,父亲从里屋出来给我披上外套,母亲也端来水果,我的心里微微悸动……他们一直陪伴我给我依靠。

十三年后今天

我的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我的身边,默默的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想,小时候我像一棵小树一样在他们的保护下茁壮成长,长大后,我一定要冲破他们的爱护,陪伴父母成为他们的依靠。

与父母走过的十三年,我快乐成长着,感谢我的父母,造就了今天的我,感谢我与父母一起走过的这十三年日子……

日子,是一天一天的走过去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日子,都是不一样的。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何其多,有谁能从小伴随着你一起走过幼时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不离不弃?唯有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习过程中,是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

与父母走过的日子,我们生活在春天里,奔跑在阳光下,甜蜜在幸福里,沐浴在爱的海洋里。

回首遥看幼时六年,从呱呱坠地,吸吮着母亲甘甜的乳汁,沐浴着父母幸福的目光,生活在爱的海洋,无可言状生活甜蜜蜜。我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幼时六年渐渐淡去。唯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刻心铭记,无可言状的甜蜜升华为日夜牵挂的回忆。

小学六年,我们开始了求学旅途,母亲每天登着自行车晨送晚接,吸露餐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气急了也会恨铁不成钢。这时我也知道了苦,有甜必有苦,苦是什么呢?是药里的苦?是受伤的苦?成绩不好的苦?还是有恶习,父母体罚,感到苦?与父母一起走过也有苦。但是我想这与父母对儿女含辛茹苦抚育我们成长差远了,这是永远不足挂齿的。书里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尽甘来。没有吃苦的经历,怎么能感受到甜蜜的甘香。没有吃苦的经历,怎么能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如今,我踏入了中学的大门,是十年寒窗苦中最苦的时候了,这一路上仍然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关心、爱护、批评。离不开父母期期的目光,离不开父母悠悠的责备。每周父母殷勤的接送,絮絮的唠叨。我偶尔的任性不羁,我最得优秀成绩,或者偶尔考得不好,父母都将和我一起承担和享受。其实父母忧如大海一样,有着宽广的心怀,有着深厚的内涵,有着风平浪静,有着狂风怒吼,这就是父母情深似海的大爱。我必须要倍加的努力学习,不枉父母的爱戴与养育、不枉学校的培养与教育,向美好的大学冲锋前进了。

和父母走过的日子是那么地漫长,又是那么的短暂。因为在父母的庇护下,我的羽毛日渐丰满,我们将独立踏上征程,飞向蓝天、飞向更广阔的未来。

十二年光阴,转瞬即逝。现如今我已是初中生,再想想小时候的自己,真是幼稚可笑。

大概在我三岁那年,我翻了翻爸爸妈妈的结婚照,翻来翻去就是没找到我,白嫩的小脸一下子变成了红彤彤的“苹果”。我跑到爸爸身边,问了这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爸爸,为什么你结婚的时候没有我?是不是嫌我多事,才不带我的?”

爸爸听了,被我幼稚的话语惊得顿了一下,强忍着笑意不说,居然还继续骗我说:“是呀,如果你还是像那时候一样不听话,那我以后也不带你出去玩了。”爸爸这边话音刚落,我那边就哇哇大哭了起来,可把爸爸乐坏了。

九岁的时候,我上三年级,不仅增加了英语这一难科,还增加了品德、科学等学科。刚一开学我就感到不适应,繁多的作业堆积成山,把我“逼”到了心烦意乱的地步。

那一次我终于忍不住了,把满身的怨气都发在了妈妈身上。妈妈呢,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用温和的语气来安慰我,可我那时真是太冲动了,一下子把妈妈的安慰拒之千里,冲出家门独自生闷气。

天已经黑了,又很冷。我也早已饥肠辘辘。心想:“算了,还是回家吧。”我快步走回了家。眼前的一幕让我吃惊极了:妈妈做的饭菜都一动没动地摆在桌子上——原来她一直在等我!

妈妈见我进了家门,急忙说:“天这么冷,怎么这么晚才回家?饿了吧?赶快坐下吃饭。”我乖乖地坐下了,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

吃饭的时候,我一直都想对妈妈说三个字——对不起。可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落下,每次都没有勇气去说。我无意中看到了母亲的目光,她一直在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霎时,我明白了什么是母爱,什么是无私。

晚饭后,母亲又跟我说了这样几句话:“学科多,作业多是正常的,因为这代表着你长大了,如果总是学拼音,学算术,那怎么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呢?作业多说明老师在乎你们,这是好事。”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现在我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这句话也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十二年就这样过去了,但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我记忆犹新,让我意犹未尽……

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但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是我们人生中的珍宝,记忆中的发光点,永远都忘不掉,永远都耐人寻味。

在我所经历过的`这一段人生道路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许多,有的对我非常重要,但他们终究离开了。想想看,我生下来到这个世上,一直到现在,已经历了十三个春夏秋冬,从未离开过我的,也就只有父母,对我人生影响重大的,也就只有父母罢了。虽然,有时候,他们也会狠心地离我而去,但是,那终究是暂时的。他们总是为了我,而放下自己的前途,回到家里来陪我。毕竟,在他们心中,比起前途还是我更为重要,更舍不得。

小时候,比起父母,其实,我更加喜欢外婆些。当时,我老是要跑去看外婆,说是去看外婆,实际上是想在外婆那里去玩。我在外婆那里玩得乐不思蜀。而父母他们却恰好与我相反。他们在家中翘首期盼,对我的思念与关心使他们止不住地抹着脸颊上悄然滑落的泪珠。出于念子心切,他们还时不时地打电话来关心我,而我总是觉得这些关心是多余的,每一次都把它们置之度外,若是我当初能看见父母那满含期待的泪光,兴许,我也能早一点明白父母对我的爱吧。

在我七岁那年,我无比喜爱的外婆不幸病逝,我在外婆出殡时,悲伤的眼泪犹如源源不断地泉水一样,再也止不住地往外涌。我抱着安放外婆遗体的棺材嚎啕大哭,那不经世事的脑袋里总想着:我是不是哭得越大声,外婆就有可能被我的哭声给吵醒过来呢……。长这么大,都还从没这么伤心地哭过呢,即使那一年父亲病重的时候,也没如此地哭过。就在这时,父母看我哭得昏天黑地的,一把将我紧紧的揽入怀中,无声的泪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成串的往下掉,没入我的发中……。

后来,母亲和父亲为了不让这件事给我的童年留下阴影,就常常带我出去旅游,以此让我多出去见识一点新鲜的事物,好淡忘这一悲痛之事。

父母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多彩而又曲折的童年,历经十三载,我也在父母的扶持下,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逐渐转换成一个懵懂少年,由一个小小少先队员成长为一个共青团员,脑袋里也逐渐地意识到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一生,今后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必须得靠我自己独立地走下去,可是父母对我的爱却将伴着我永远走下去。

岁月在我们的指尖悄然逝去,一转眼,我已成为一名初中生。在成长的画卷中,记录着我与父母的酸甜苦辣。

步入青春的大门,我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随之而来的是我的初中生活。第一次离开父母的视线外,第一次离开心灵的寄托处,第一次独自面对在新环境的恐惧与不安。在陌生的环境中我还没有完全适应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在紧张和不安中我迎来了第一次数学周练。卷面上打着让我大跌眼镜的分数。可噩梦并没有结束,与此同时,又要召开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会结束,母亲便问起了我的成绩,我如实的交代了自己的成绩。我看到母亲脸上失望的神情,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的鼻子酸了。

在前半学期的学习中我汲取失败的经验,终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我焦急的等待放学的铃声,铃声一响,我便像一只脱了缰的野马往家的方向冲。我踏入家门便迫不及待的告知父母我的成绩。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中甜甜的。在一次考试中我明白了‘不轻易放弃,就能走向成功’的道理。

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人带着4岁的孙女到地里锄草。突然,她听到孙女撕心裂肺的哭声。老人赶紧丢下锄头向孙女跑去,看到黑压压的马蜂朝孙女扑去。她赶紧解开外套扣子一把包住孙女,扑倒在地,用身体挡住孩子,并大声呼救。闻讯而来的村民惊呆了,老人整个背上,脑袋上全是黑压压的马蜂,有两指厚。村民们立即抱起地边的玉米杆并点燃,用烟熏马蜂,由于数量太多,20分钟后才将大部分马蜂驱离。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老人也不停地念叨着‘我死了不要紧,一定要保佑我的孙女好哇’。由于老人伤情严重,不久便闭上了慈爱的眼睛。读到这里,眼睛里浮现出父母为我忙碌的身影,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涩。

过年时,我迈着激动的步伐向火锅店走去。我们选的是中辣的口味。我们都辣的满脸通红,我们看到对方的囧样,都笑得不亦乐乎。辣出了我们的真情,辣出了我们的相亲相爱。

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如相册般映刻在我的脑海深处永远都不会抹去。

18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