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8

吃货终结者0416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王华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克利玛碴

已采纳

没娃前,我自认为性格好的不会发脾气,直到有了樱桃,我才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着一只大怪兽。有时也抓狂。后来我发现, 育儿 的路上,做妈妈,需要不断学习 育儿 知识。我上网买了一些 育儿 书籍,看一些 育儿 专家的视频学习,三岁后,除了管理好樱桃的吃喝拉撒,娃的心理发展特点也重点来学习,后来,我发现通过学习,看过来人的 育儿 方法,知道了孩子在各个年龄断的特点,成长规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起床慢,刷牙总要催促,看完的书,玩的玩具不整理等等琐碎的生活日常。经过学习,都找到了解决的入口。现在,一些 育儿 的书籍仍是我的枕边书,书籍带来的滋养使我内心平静。理性,客观,正确看待表面上孩子给我们的无理信号,慢慢地发现,我们的亲子关系也比以前融洽很多。

这个问题是我最头痛的,以前的自己从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自从我的妈妈在四年前突然离世后,我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很重,尤其孩子,孩子稍微做的不好的地方就会发火,过后自己也很后悔,可是根本就控制不住,有时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抑郁了[捂脸]现在想想,自己的心事重才会有这么多的情绪出来

1.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有一个 刺激源 ,然后 情绪的反应速度 比我们大脑的 理性思维速度 快非常多倍,所以常常会有感觉:我就是控制不住,但事后又后悔的情况发生。(知识点来源普通心理学的情绪管理部分)

在这个科学事实(大脑生理特征决定)的基础上,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还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2.很难用几句话来说完要如何控制情绪,在我们学习情绪管理的过程中,会发现, 这是一个蛮大的课程 ,像认识情绪、理解情绪、管理情绪,运用情绪等等。

3.如何控制管理情绪, 需要主动去学习情绪管理 ,我觉得现在网络的线上课程或者非常多的书籍都在讲情绪管理,宝妈可以选择性学习。

控制情绪应该是学习到最后要达成的一个目标,那么在这个目标之前,还有比较长的认知、实践过程,允许自己一步一步地进步。

4.情绪暴躁易怒,可能还伴随一些 生活上的焦虑 。

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例如冥想,瑜伽,正念等等,放松身体,接纳当下的自己,然后一点一点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谈到暴躁易怒情绪,我们第一时间想到控制,而不是去分析自己的情绪变差的原因。既然是当妈妈的人,那你暴躁易怒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因为孩子对周边环境的敏锐度高于成年人,孩子会模仿你的样子,也会模仿你的情绪。

我也是一位宝妈,孩子现在一岁两个月,正是淘气的时候,气人的时候往死气,暖心的时候也甜齁你。在没有孩子之前我的脾气也不太好,易怒一点就着。我现在性情特别柔和,轻易不发脾气。那我是怎么改变的呢?我说以下几点你可以参考一下

一、记录。一说到记录,很多人都会说哪有什么用,时间长了就会看到记录的好处了。如果你脾气暴躁,记录一下你每次发脾气的时间、地点、原因、还有发完脾气的感受。就用直面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每一次发脾气都要记录。隔一段时间进行回顾,分析自己发脾气的缘由,然后找到对应解决办法。

二、阅读。推荐你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涵盖了很多沟通方面的小技巧,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陈述事实,表达请求。方法特别简单应用到生活中很难,人之所以发脾气,一是别人做的事看不惯想发火;二是怯弱无法掌控眼前的局面;三是生活琐事和压力太多太大;四、自身身体激素原因,莫名其妙想发火。

三、培养新的爱好。业余时间培养一个新爱好,画画或者健身,压力太多需要释放,给释放压力一个输出口,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点。如果实在忙,没有时间培养爱好,那适当给自己找一下乐子,看 搞笑 的肥皂剧能让你心情变好,即使看了无所用,但能让自己开心也是蛮好的!如果一味的把怒火憋到心里,时间久了会憋出内伤,于自己于家人都不太好。

四、降低期望值。你说控制暴躁易怒成为孩子眼里的好妈妈,对于好妈妈这个定义,每个人看法不同,对于家人来说,你温良谦恭有礼,持家过日子有一把好手就是好妈妈,对于外人来说,你性格平和做事麻利就是好妈妈,对孩子来说,你就是你无论你是怎么样的,你都是他的好妈妈。孩子的整个世界都是美好而天真的,不像成人世界那么复杂多变。我说得降低期望值,最重要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人都有追求完美的特质,就如你一样一心想当一个性格平和的好妈妈。可是脾气暴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那好脾气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修炼好的,我们先从发脾气到少发脾气慢慢过渡,终于有一天我们都会变起脾气好的人。

五、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首先要和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所有,包括坏脾气。人都有喜怒哀乐,人都会情绪多变,没有人每天都乐呵呵傻乎乎的,是人都会有烦恼或不快。即使发脾气啦,就不要太过于自责,甚至讨厌发脾气的自己。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先先爱上自己然后试着去改变。不然老和自己拧巴老找自己的不痛快也不太好。

六、学会示弱。示弱不是妥协,是智者的一种表现。当你大发脾气,事后记得诚恳的道歉,并说明原因。比如和孩子发完脾气,事后告诉孩子,妈妈刚才发脾气了,特别生气,是因为你做什么了令我们很生气。妈妈知道发脾气不好,妈妈向你道歉类似这样的话。让孩子知道妈妈并不是超人,并没有神力,妈妈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绪也会因为一些事发脾气。让孩子从小知道怎么区分他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如何正确的 健康 的表达情绪。

就这样,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拙见。希望我可以帮到你,愿你家庭幸福孩子平安 健康 。

王华老师来答疑,以实例讲教育。

很多来咨询的家长都说过:“我知道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可我控制不住啊!”这些家长中,一部分还会说:“我也很辛苦,孩子怎么就不能体谅体谅我啊?”

听起来熟悉吗?正确吗?听起来确实貌似有理。家长也是人,人无完人,家长和孩子需要互相体谅。但是,一个成年人都无法做到良好的控制情绪,如何要求孩子做到?这未免是本末倒置了。

更奇怪的是,好多人对自己的同事、领导、朋友都是礼貌的,对自己的家人却是恶言恶语,尤其是对孩子,为所欲为,毫无顾忌。事后家长也后悔,心疼,可是下一次,还是这样!

王华老师这里给到大家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且有效的遏制反复出现的情况。

1.无论是什么原因是谁导致家长发脾气了,家长都要认清事实:发脾气的行为是自己做的,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而不是以他人的诱因推脱。就像甲偷了乙的钱包,乙把甲打伤了,甲乙要各自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2.家长要真诚的就自己发脾气这件事向对方道歉。负责的方式就是认错道歉,诚恳的自我反思。很多家长认为向孩子认错就是低头示弱,是妥协退让,这完全是混淆是非。错了就是错了,不会因为你面对的是谁,事实就能区别评判。而且我的要求是:认错道歉必须要说“我错了”和“对不起”两个词,否则就视为无效。这就是为了避免家长含糊其辞,蒙混过关。

3.有的家长说,我实在是做不到对孩子道歉认错,张不开嘴啊!好,那就不要发脾气。在认错和做错之间,在道歉和克制之间,只能选择一个。

我们不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后果不够严重,不会让自己感觉不适觉得为难。对孩子为所欲为,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借口可以成为伪装恶劣态度的面具。只有公平公正的看待自己的行为,才能做到心平气和。

如果还是不能做到,就问自己一声,这样的行为,我会向一个陌生人毫无顾忌的做吗?如果不能,那自己亲生的孩子尊敬爱护,他得到的还不如一个陌生人吗?

1、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如何去控制?

1、等待怒气消解。

研究表明,愤怒所持续的时间不超过12秒钟,就如暴风雨一般,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所以如何度过这关键的12秒,让怒气自然消解非常重要。深呼吸,或者在心中默数10个数,当你做完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没有那么生气了。

(啰嗦一句,最好的默数不是顺口从1溜到10,而是像1-4-7-10-13……,在数数同时做点加法运算,让你的理性大脑苏醒,注意力转移,情绪会更快平息下来。)

2、掌控自己的情绪。

换一种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会有助于让你感觉一切尽在自己掌握。“我对你的行为实在是感到很失望。”这句话比你暴怒时口不择言的“?#¥%—*”更有力量。

3、挑战自己的核心信仰。

问你自己,“允许下属随时早退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吗?对于爱人来说,我每周末都在陪客户打高尔夫这好吗?”如果你够诚实,你的答案一定是,当然不。认识对与错,这是改正的第一步。

4、将自己置身事外。

想象自己的一个朋友长期被领导批评,无休止地加班,或被漠视。对她来说,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反应呢?列出一张清单,写下她所可能采取的行为,然后问自己,为什么这些方法对她可行,对自己却不可行呢?

5、进行“ 健康 ”的对质。

如果有人责备你,你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有建设意义的语言进行反击。对方可能会对你的语言感到吃惊,甚至有些生气。但你知道吗?他们会原谅和习惯你的方式。对于家人和好朋友来说,隐忍式愤怒往往比直接表达出来的愤怒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6、质问自己。

每当你要怪罪自己的时候,开始质问自己“谁告诉我这事应该由我负责?”然后再问自己,“你相信这一点吗?”认清真正的责任所在,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挺身而出,将本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7、提高自信。

列一张清单,写下自己所有的优点。找回自信是避免过度自责的关键所在。如果你在这一点上有问题,可以寻找专业人士帮忙。

8、直面自己的内心深处。

哪些才是你真正满意的?如果你能挖掘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一个钉书器,扔在地板的脏袜子,放在冰箱里的空牛奶瓶这些小事情其实根本不值得自己一怒。但如果你直面内心也无法找到自己发怒的底线,你需要去咨询专业人士了。

9、留意愤怒的迹象。

对自己快要愤怒的反应和感觉要敏感,当你愤怒的时候,你的手是不是不知不觉地攥成了拳头?你开始在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念叨、诅咒或者紧咬牙关?当你能够灵敏地觉察到自己快要生气时的种种迹象时,便可立即做些努力以平息即将到来的怒气。

2、脾气暴躁易怒危害大,控制情绪只需这样做!

借助外力调理暴躁易怒脾气

如果是自己想要改掉脾气暴躁的脾气的话,可以通过让家人、朋友、同事监督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克服发脾气。如果是可以的话,可以在自己能常看到的墙上等地方写出警示语来提醒自己。

自我克制暴躁易怒脾气

如果是脾气暴躁易怒的话,可以不断的提醒自己遇事要三思,如果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也要不断的暗示自己要冷静。因为人在随着自我警告的不断发出是能够使愤怒不断下降的,从而帮助避免发怒。

调整饮食改善暴躁易怒脾气

身体如果缺乏维生素B1的话很容易使情绪变得不稳,脾气容易暴躁易怒。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控制大量的糖分的摄入,减少身体对维生素B1的消耗也能够帮助改善脾气暴躁易怒。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当自己的情绪容易暴躁易怒的时候,先安静下,想想刚才经历了什么,当自己的孩子惹到自己的时候,默念"自己生的,自己生的",这样也会消消气,或者转移下自己的视线,我觉得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呢,我有时候会想,这也是锻炼自己控制自己情绪的一个道场,当自己怒气转为平静的时候火就下去了一半,其实再换个角度想想,有个孩子在身边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呢

年轻时暴躁易怒的妈妈不在少数。曾经我也是。后来我老了,很愧疚,觉得自己当年人高马大的,吓唬一个啥也不懂嫩弱小孩太不应该了。可惜人生不能重来。如果能够重来,我愿趴在地上给儿子当马骑[呲牙]

如何控制自己暴躁易怒情绪,做一个好妈妈?

首先:我觉得作为父母,也要学习,现在的 社会 ,并不是完全让孩子放养的年代,每个孩子的起点都很高,所以,作为父母,也应该多学习。多提高自己。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不要总用80年代的思想带新时代的孩子。我经常会去听一些专家讲座,来让自己更懂孩子,

第二:我觉得父母也要换位思考,孩子让你暴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学会沟通,我的大女儿10岁了,偶尔也会叛逆,顶嘴。我很多时候都很想给她发火,但是,我基本上都忍住了,孩子,上学后,我会坐下来给她写一封信,写下我对今天事情发生的看法,要先理解她,认同她,她才会听你接下来要讲的话。然后再讲道理就会更容易听进去了,她也会给我回信,偷偷压到我枕头下面,给我承认错误,我觉得写信比发火更容易解决问题。

第三。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和爱。最 健康 的孩子就是内心充满阳光,多给爱人一些拥抱,也许看起来与教育无关的形式,却让孩子有幸福感,有家得温暖。孩子也会更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就不会让你有那么多机会发火了。

当孩子做出让家长生气的一些事情来,有些家长很自然的会以家长自居粗暴的教训或干涉,甚至打骂,这种方法实在是不可取。

作为家长我们又想让孩子听话,又想让孩子能成才,但有时总是事与愿违,久而久之我们就变成了粗暴的家长。

其实我认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作为家长想让孩子听话,想让自已成为好妈妈,不想成为粗暴的家长,那就要以身作责,自己各方面做的好,孩子自然也会做的好。

有时候做比说要管用很多。

心理咨询师王华

342 评论(15)

吉吉狼外婆小号

据说故事有点真的,但是现场那一场肯定是演出来的。你看人物对话多么流畅,而且要来谁就来谁,全都齐了。

341 评论(13)

为何不信2013

文|赵晓璃

01

最近这段时间,电视剧《小舍得》的热播让演员蒋欣再度爆火。

在这部电视剧里,蒋欣再次演绎了一个“不那么讨喜”的角色——“鸡娃母亲”田雨岚。

田雨岚出场就给人感觉强势虚荣,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很多人发现她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楚。

就像环球人物杂志相关文章的分析那样——

这样的角色,像极了《甄嬛传》里的华妃、《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都是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而演员蒋欣在演绎这类角色时更是演技在线,甚至碾压主角让人印象深刻。

但现实中,蒋欣的是出了名的“低情商”,人际关系着实让人堪忧。

例如,在演完《欢乐颂》后,蒋欣和刘涛一度成为了好友。

2016年底,网上有人爆料某女星不雅传闻,就在人们纷纷揣测是不是刘涛的时候,蒋欣突然站了出来发微博说:“伤害我姐妹就是伤害我”。

从此,蒋欣的低情商人尽皆知,和刘涛形同陌路。

后来蒋欣也参加过一些节目,经常怼人于无形,连韩红也公开表态说: “ 娱乐 圈里没人敢潜规则蒋欣,因为她一定会大嘴巴扇过去。”

就是这样一个“耿直”而“情商低”的演员蒋欣,在人际关系中似乎不太讨巧,但这并不妨碍她在塑造角色时的游刃有余。

换句话说,只 要她的实力够硬、演技在线,纵然人际关系有不足,她大可以通过减少综艺节目的出镜率、多拍几部作品等方式,达成自己成为一名令人难忘的演员的夙愿。

02

来访者王华(化名)前来咨询的时候,就在为人际关系苦恼不已。

王华,女,3年前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化工专业背景,本科学历。

按照王华的说法,由于自己在工作中不太懂得维护和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自己似乎无法顺利应对当前工作,以至于挫败感满满。

“晓璃老师,你说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呢?要不要辞职换一份工作?”咨询的开始,王华颇为苦恼。

王华点了点头。

在我的引导下,王华娓娓道来。

说到这里,王华的语气似乎有些激动。

“哦?新来的老大是只对你这样,还是对其他人也是这样?”我问。

“我还真没留意......不过听其他人说,这个新来的老大之前是在外企做事,要求比较高,也有人吐槽受不了的。”王华说。

03

随着咨询的深入,结合王华给到的信息,我做出了如下分析。

1、王华所在的公司,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复杂。

虽然这家公司不大,但公司里的 “裙带关系” 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在公司内部,很多政策到了执行层面很难推进,导致公司内耗严重,也影响到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公司效益不佳,决策层试图做些改变。

如果任由公司“裙带关系”发展下去,毫无疑问,只会让公司陷入更大的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公司不惜高价从人才市场招聘到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旨在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

3、新领导做事雷厉风行,更注重工作的结果和质量。

新上任的部门领导在外企历练多年,做事更注重效率及质量。

和之前王华的“ 情感 派”领导不同,新任领导更是一位“理性派”——他更多的是站在工作任务本身的角度,凡不符合规定的一律退回,并且点到为止,希望下属能够自己动脑思考,进一步优化工作结果,等等。

“晓璃老师,听你这么一分析,结合之前公司发生的事情,好像还真是这样。如此说来,这个新来的领导并不是对我有成见咯?”王华说。

我继续分析。

所谓“判断”特质: 指的是这类人做事很有自己的标准与原则,由于原则和标准较为清晰,因此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他们都有着明确的评判依据,如果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他们也不会啰嗦,而是倾向于直接指出不足,如果对方能够领悟并加以改进,则属于他们眼里的“可塑之才”;如果对方情绪化严重丝毫不知悔改,他们则会考虑对方是否胜任该岗位,从而对之进行调岗、降职及劝退等措施。

04

站在员工的角度来分析, 由于之前公司“裙带关系”较为严重,导致很多员工“上班摸鱼”,很多事情都无人推进 ——大家能糊弄就糊弄,很少有人真正用心做事,或者说,大家认为用心做事和不用心做事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工作积极性自然大受影响。

对于在公司呆了3年的王华而言,公司的改革及转型时期必然会有些“阵痛”。

所以对于目前的王华而言,意气用事般的跳槽大概率只会“自毁前程”。

对于当前的王华而言, 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搞清楚公司的业务状况、提升手头的工作质量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对王华而言,更长远更核心的一步是: 减少自己在职场中的应激反应。

所谓的“应激反应”可以理解为——

例如,在王华资料被新领导打回(事件)之后,王华的反应是:这个领导看我不顺眼、对我有意见(反应)......如果王华没有进行职业咨询,她很可能一时冲动选择跳槽(结果)。

如此一来,她不仅错过了绝好的发展机会,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到了新的岗位中,旧的问题愈演愈烈,可能会给她造成更大的困扰。

想要改变这种“应激反应”的模式,我们不妨调整下顺序, 按照“事件—结果—反应”这样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如果是希望把工作做好,是不是我提交的资料有问题?再看下领导提出的点自己能否明白;如果不明白的,是否可以考虑和领导沟通下,明确领导的要求,再改进自己的工作,等等。

行文至此,我想说——

以上。

作者简介: 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 2021年新书《能力突围:职场加速成长的底层逻辑和方法》已上市。

159 评论(10)

雾夜狂奔

是编的。有料说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毕业的黄姓是男主角,1983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一学妹是女主角。北大清华交大复旦四大名校全齐了。人物对话很有戏剧性,有点情景剧的特点。

25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