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亮亮魔人
其实互联网大厂辞退35岁以上的员工早就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35岁的职场人大多走两条路:要么被裁了,重回人才市场;要么当主管了,决定身边35岁的员工能否接着上班。剩下大部分35岁以下的和员工,要么有些小能力,但始终跨越不了升职那道坎;要么无欲无求,不要涨薪,不想升职,陷入“认命”的舒适圈。极个别35岁以上员工,则是感觉像在火山上被烤一样,浑身不自在,要么被年轻的新人怼来怼去,很没面子;要么被各级主管呼来喝去,还得赔着笑脸,一不小心,不知哪天就成了被裁掉的人。
现代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一个行业的工作切割成许多个标准的小模块,每个人只做一个模块,标准化高,可替代性强,你不做,社会上一大把人等着做。或者你在35岁之前熬到顶尖水平,公司换掉你觉得损失太大,但大部分人恐怕没有那天分和机遇在35岁被裁掉之前熬成绝顶高手。
由于35岁职场定律的存在,和很多职场人有的进退两难,有的心理上患得患失,所以理清现实,认清自己,在我们的主业收入之外,选定稳定的副业收入来源,这样我们就有了财务保障,不再受限于莫测的公司裁员。
副业带来的好处是不论什么年龄段,不仅能填补主业收入与我们总支出之间的差距,也弥补了升职无望或面临减薪的缺失。即使我们真的失业了,副业还能继续支撑我们的生活,并且帮助我们保持职业身份,获得新技能,建立新人脉。
今天我回忆自己从小到大所有事件,和父母,和环境,和社会经历,对所有经历过的重要事件进行自我分析,列出8个步骤来帮你分析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副业。
先分析自己性格特征,选择适合的副业。
我性格属于知足常乐,心态比较好,凡事想得开,遇到麻烦从自己内心分析。我性格克制内敛,但内心世界中蕴藏着丰富的观点、情绪和感觉,喜欢将想法与感受留在心中,而写作正好给予我表达的机会。
2020年自媒体写作竞争激烈,收益下降。我身边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放弃了在各个自媒体平台的写作。而我认为是自身写作能力不够,要是水平够,还是能在一片红海中,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的。反而重新复盘制定了新的主题阅读计划和写作计划,平均每篇文章阅读量在几千,而且自己也感觉文章水平越来越高。做事喜欢深度胜过广度,而写作更适合我。
这类副业很多,比如心理咨询师、语言治疗师、私人教师、网店店主、插画师、专栏作家、手工艺人、摄像师、音响师、会计师、软件工程师、厨师、导游、社会工作者、产品经理、运营、网课等数百种职业或事情。
你乐此不疲的事,说明你有这方面天赋,经常获得自我奖赏和成就感,这些正向刺激进一步促使你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做这件事。
我特别喜欢深度思考,凡事追求底层逻辑,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点用在写作上,文章我也喜欢反复修改。
工作中即使外界人声鼎沸,我也可以全神贯注长时间思考文章选题和内容。
遇事你的思维模式是擅长以情动人,还有以理服人,效果大不一样。如果你擅长以情动人,就可以从事情感故事类副业,比如歌手、配音员、摄像师、音像师、导游等等;如果你擅长以理服人,可以从事逻辑思维类副业,比如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网课教师等等;还有些副业比如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培训师则需要你的情感思维和逻辑思维能自如掌控。
我从小到大看书杂,各方面的书都涉猎过,尤其喜欢系统思维,即把整体分成3~4个大类。比如我认为人的副业有主体、客体和能量体三部分,主体是我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客体是我无法掌控的部分,能量体则是供应主体和客体的所有资源、人脉、环境、资金等等为副业提供动力支持的部分。
此外,“立德、立言、立功”三立是关于人的价值目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可以类比人的职业四个环境、“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以类比人的一生四个阶段。这些都可以被称为框架。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系统思维。这些思维习惯正好适合我写作思维认知主题的文章。
现在的很多事情往往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搞定的,你需要团队,需要社会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特别是一些难得一遇的好机会,你可能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抓住。所以,你得未雨绸缪,提前构建自己的人脉资源圈。同时,相比社会上的人脉,你更应该注重的是亲密关系。这两方面如果有现成资源,你就可以直接利用起来,副业也就会快人一步。
我小时候当地没有新华书店,得到一本书,能翻来覆去读很长时间,而且,看的书也很杂。现在我读网上各种书籍资源方便快捷多了,包括心理、思维、阅读、写作、复盘、持续、精进,这七个方面的书看得很多,而且平时认识的书友也都是这方面的爱好者。这些资源都促进了我选择思维认知方面的写作作为副业。
老子《德道经》里面有句话,我觉得很有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选的副业要考虑是否满足人们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当今社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剧变导致人们出现心理适应困难和各种心身症状,因各种各样心理问题而寻求心理医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抑郁症”、“焦虑症”等名词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熟知的词汇。人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创伤”也成为了一个抢眼的电影主题。
然而,当人们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始寻求专家的帮助去面对的时候,就会遇到如何寻找合格心理医生的问题,很多“资深”的求助者在这个问题上都有深刻的体会:寻找一个能治好心病的心理医生恐怕比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还要困难!
大部分人则是采取更简单易行的阅读进行心理调节,也有的人则是通过写作进行自我调节。于是阅读推广人、写作教练、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倾听师这些副业就是很好的选择。
你选的副业,还要考虑赚钱方式和增值方式。在很多大型自媒体平台,写作能力强的创作者人可以建立付费专栏,有视频,也有图文和音频,围绕付费课程的内容,创作者还可以开通付费圈子,维护自己的付费学员,甚至进行付费直播,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付费生态圈。
如果你擅长写作,可以围绕写作方法做成系列文章或专栏,如果你同时老天赏饭,声音很棒,还可以把写作课程制成音频,如果你还自学了视频编辑,那么可以把写作课程做成视频教学,这样同一个内容,你就获取了三次赚钱渠道。那么你当初选择写作作为副业,就对了。
我们都曾在公司里见过那些活得精彩纷呈的厉害角色,他可能同时在本职工作、围棋、和演讲很厉害,还兼任公司演唱团主唱,看起来很“斜杠”。但我们可能忘记了,几年后如果他35岁以后被公司裁掉,他的围棋、演讲、唱歌等能力都达不到专业水准,离能够依此做副业还差得很远。
以写作为例,如果你只会写图文,收入单一,只有文章奖励或者打赏收入以及广告收入等等。
而你懂得运营,就可以依托写作,建立个人品牌,那么你面对的就是粉丝,他们愿意购买你的任何有意义的信息产品,比如写作专栏、音频、视频产品以及付费的社群。
如果你还懂得管理学,还可以找别人给你打工,分担你的工作,把原来个体的副业扩大到公司的规模,那你的收入会更高。
二階堂真红
1、infp适合的职业。 2、infp适合的职业及特点。 3、infj适合的职业。 4、enfp适合的职业。1.一共有五种类型:教育培训相关:老师、教授、高校科研人员、培训师、讲师等。 2.语言哲学相关:文学翻译、口译员、文字编辑、哲学家、语言学家、留学文书等。 3.心理学相关: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学家等。 4.纯艺术文学类:摄影师、编导、作家、自由撰稿人、编剧、画家、插画师、漫画家、音乐家、作曲家等。 5.公益类:公益类组织科技咨询师。
最爱小白菜@@
目前受众目前是最多的职业,其中包括网红,插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写作,木工,设计师,电商,收藏家,摆地摊这十项喜欢的人最多,其中大多数很适合宅男宅女和爱好自由的人。1.网红,也就直播卖产品,租房售房等。或者是从事做一些短视频,可以教绘画,教一些设计,能学到东西的最为受粉丝欢迎。这些非常非常适合快节奏的生活。只有短短的15秒左右的时间可以做的很多事情除了上述。还可以搞笑视频比较典型的就是最近特别火的郭美美的模仿教师的视频,大众的认可度很高。2.自由插画师,每个人都有对美的欣赏的能力,对于好看的事务都会忍不住去买,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插画师,就是以绘画插画为职业的人。其中主要涉及替书籍、杂志、报纸、说明书、小说、教科书,饰品包装,表情包,衣物等绘制插画及封面,也会从事绘画贺卡、海报、广告、喷画、幽默画,纯手绘、游戏设计、影视动画、漫画卡通。插图作者、儿童插画作者。卡通吉祥物设计师;游戏行业类似,每一部影视作品也会有大量的分镜绘制、场景设计工作这就是插画师。而自由插画师就是通过一些平台来宣传自己的作品,插画的绘画风格有很多像是儿童插画,失量插画,手绘插画、时尚插画,欧美插画,日韩插画,商业插画,新锐(2D平面、UI设计、3D)、像素风这些事最常见的,只有你会每种风格都会一点,并且有自己最擅长的,其中主要涉及替书籍、杂志、报纸、说明书、小说、教科书,饰品包装,表情包,衣物等绘制插画及封面,也会从事绘画贺卡、海报、广告、喷画、幽默画,纯手绘、游戏设计、影视动画、漫画卡通。插图作者、儿童插画作者。卡通吉祥物设计师;游戏行业类似,每一部影视作品也会有大量的分镜绘制、场景设计工作这就是插画师。而自由插画师就是通过一些平台来宣传自己的作品,插画的绘画风格有很多像是儿童插画,失量插画,手绘插画、时尚插画,欧美插画,日韩插画,商业插画,新锐(2D平面、UI设计、3D)、像素风这些事最常见的,只有你会每种风格都会一点,并且有自己最擅长的,
劲草黑锅
文:酷啡生涯 一提自由职业者,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上班,自由,太好了“,因为现在的我们“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最近两年周围不上班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去咖啡馆也能见到很多不上班的人,有当自由撰稿人的、有做自由程序员的、有做保险理财顾问的。 他们不上班,但是不等于不工作,他们依然工作,而且比上班的那些人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地工作。 如果说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自由职业是为了自己,从以前的为别人打工变成为自己打工。 那么,不上班人群都在做些什么呢? 他们一般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1. 创业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浪潮,共也吸引到一些职场人士转身投入创业大潮。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摆脱对大公司和机构、平台的依赖,借助互联网工具,重新建构起自己的事业。 他们目标性强,不喜欢条条框框被约束,想要通过创业来实现财务自由。 但创业需要有一定人脉资源、有想法或有创新产品,抗压能力较强,面对非常高的失败率。 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90%以上,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而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5%。Funders and Founders发布的调查也显示,创业者第一次创业成功率只有12%,第二次创业成功率为20%。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2. 开店做生意 每一个女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开一家咖啡馆“。曾经的我也有过这个梦想,在海边开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吹着海风、看着海面落日的余晖,端着一杯咖啡看着远处大海的波浪,生活的时钟仿佛慢了下来,能够细细品味“岁月静好”的味道。 不管是开咖啡馆、饭店还是线下其他实体店,开店风险较大,起步资金至少几十万,在一二线城市起步资金甚至要上百万,开店对前期投入要求较高,风险还是很高。 而且开店以后的日常运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为了想要自由的生活而开店,但是开店之后发现还不如上班自由,因为上班的话至少有周末,自己开店之后则变成12*7工作模式。 3. 自由职业 第三种就是自由职业,自由职业的领域五花八门。自媒体人、自由撰稿人、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旅游达人、插画师、饰品手艺人、摄影师、糕点师、运营淘宝店、保险理财顾问。 自由职业需要依赖于一个人的某项特殊技能或者是资源信息,靠自由职业生活的人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属领域有一定人脉资源并且非常自律。 而且自由职业者中很多人是斜杠青年,多技之长,从事多个领域的工作。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于2016年6月至7月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法国和西班牙进行了一项针对8000余人的独立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在线调查。麦肯锡调查的“独立工作者”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工作者、销售商品的工作者和出租资产(比如空余房间)的工作者。这三种类型都要求工作者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且许多独立工作者可能会同时做两种以上类型的工作。 根据这份报告的估计,美国有5400万至6800万独立工作者,在另外5个欧洲国家这一数字在3000万至6200万之间。也就是说,这6个国家的独立工作者总人数可能达到亿。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提供服务,只有2%-3%的独立工作者销售商品、1%的独立工作者出租资产。领英也曾调查过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根据领英的《2015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报告》, - 目前中国自由职业者主要为工作年限不长的年轻群体。在中国自由职业者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成。另外,中国自由职业者人数在年龄分布上呈现出“年龄越大,人数越少”的特点。处于31-40岁的自由职业者在总人数中占比为24%,而处于41-50岁之间,以及50岁以上的自由职业者数量分别仅占总人数的13%和2%。 - 在地域分布来看,中国自由职业者人数占比最多的大城市前5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然而,分布在这五座城市的人数占比仅为总人数的26%。在整体上,自由职业者更多分布于中小城市。 - 在行业上,消费服务业是他们的热门选择,该行业中的自由职业者占到总数的17%。中国自由职业者在类型上目前可分为三大类:专业人士、销售代理/无底薪推销员、个体户。其中专业人士主要指包括摄影师、设计师、独立翻译在内的拥有专业技能的自由职业者。另外,受“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个体户们的经营领域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实体店,如今,经营线上网店已成为许多自由职业者的选择。 这些专业人士成为自由职业者,可能大部分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销售代理、个体户等自由职业者更多的是为了生存而做的被动选择,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我周围已经出现了不少高学历、高专业背景的人主动选择从事保险理财顾问、经营线上网店等现象。 听说你不想上班,独自闯荡江湖,你准备好了吗? 说明: 本文参考了2015年12月22日LinkedIn 领英发表的《2015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报告》,以及2016年10月麦肯锡发表的“Independent work: Choice, necessity, and the gig economy”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