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12333
李克富||努力做个好厨子 作业:(1)思考“批判”与“批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批判是最高的尊重”?(2)复习一下我提到的我那几篇涂鸦和技术,因为从大家的点评看,似乎没读懂:(3)重要的是回答“我的辛劳能否成为您点评、转发和打赏的动力呢”?坚持!自己不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但是,就在今早,读过老师微文,心情复杂极了。复杂心情好几层,一层:羞愧、内疚、自责。二层:有被关注的“傲娇”,三层:感激、温暖。 这份复杂情绪源自于老师昨天微文后我的留言。(见上) 重点想说说这第三层。 有一种爱叫“不经意间”。 每每,我想用老师的“私淑弟子”来比拟自己,又恐不妥,怕“自恋”了自己,“失敬”了老师。只想取用其中“仰慕其道德学问并成为自己学习榜样”一意。实说起来,老师的各类研修班及系列培训,由于种种原因,我都没能参加。听老师的课最多的还是当年“正德慧智”办的培训。之后就是在一茬茬‘’新阳光”群里的各种浸泡,一边学习,另一边还是学习。饶是这样,依然很荣幸地几次被老师“钦点”,幸运地参加老师的新书发布会,(会上,一睹了“想200次杀死李老师、50次离婚”有着邓丽君般甜美笑容的师母。)还跟着参加过刘维佳老师的新书发布会、被关注过是否参加了“云上精舍”的培训等等,尽管都是‘’转达”或听说,感受到的是足足的温暖,泛起的是阵阵感激。感动于老师的“于无声处”的体谅关怀和明察秋毫。这份温暖和感激是支撑我学习心理学的强大动力!亦是唤醒,唤醒对心理学的热爱,使内心心理学的触角‘’悻悻然开了眼睛”,汲取老师提供的“免费午餐”。就这样,心理学知识日积月累着。那么多的优秀学员,而我,一个心理学的入门者,能被老师是“不经意间”提到,我的“自恋”,着实被狠狠地满足了。 所以,感到“傲娇”。 深信,亲其师,信其道。批评,指一个人做了错事而受到指责。 批判,指出事物的弊端,带有专家判断并做出评价的含义。 批判不仅仅指出错误,还有是非曲直的分析评论和积极建议,性质是建设性的,善意的,与被评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 而批评,完全是指责、抱怨、责怪,往往与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不满、推卸责任有关,姿态是是居高临下的,带有强制性质,如果批评不当,令受批的当事人产生抵触、低落、甚至对抗等负面情绪,于事无补,达不到效果。老师每天不辞辛劳,以身作则,践行着榜样的力量。每天清晨,睁开眼,一份静心搭配,集治疗、预防、营养于一体的免费早餐就摆在那里,不早,不晚。我曾想,这份处心积虑、用心良苦,是为了什么?我想到了“胸怀”、“格局”这样的字眼。又没有经济上回报,老师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早在国家心理咨询师证考试之前,老师已经从青岛地区规模最大的青医附院辞职,专职从事心理咨询方面的行业。在国内,老师可谓是咨询行业的先知先觉。从老师站的的高度和职业敏感性,本能的,老师放眼看到了国内咨询师的现状,看到了大众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对青岛咨询师行业现状更是了如指掌,老师分明感到了责任和使命,明目繁多的各种理论、技术培训甚嚣尘上,鱼目混杂,担心学生们走弯路走歧路,老母鸡般本能地张开翅膀,尽最大可能护佑着学生们。(不久前老师跟朋友聊天时说到自己学生“不懂礼貌和谦逊”时,说,作为老师,学生可以自己批评,不能在外人跟前说他们的不是。充分说明,师者,父母心。)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要夯实基础、夯实基础。‘’因为咨询这个行业内,最终限制我们发展的一定是我们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够;而一旦在“三基”方面有了扎实的功底,不但可从以独闯江湖,而且可以和所有高手同台竞技,更为重要的是,有了“三基”垫底,我们会极易发现对手的破绽,完全可以在必要时给予致命一击。 可谓用心良苦。 面对苦口婆心的教诲。心理成熟度不那么高的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享用久了,变得挑剔起来。仗着十足的安全,进而肆无忌惮起来。 检视自己后,深深意识到,挑剔的地方,是我的结,我这几天我正在梳理自己内心一些“结”,跟母亲的,跟先生的,许多有待修通的地方。我是把自己打“结”的地方绕开了了,掉头转向了老师,“攻击”就这样发生了,靶子是老师。 罗里吧嗦说这么多,我说明白了吗? 老师以下这番话,再次体现了护犊子初心:‘“三基’牢固,哪怕帮不了人,害人的几率却会大大降低;’三基’牢固,哪怕战胜不了别人,被别人打倒就不那么容易”。 对号入座,参照其他同学的作业,对照出了自己“三基”知识的严重不足,没全掌握不说,看到同学们融会贯通且得心应手的应用,心生羡慕、伴有焦虑情绪。 我就是被“惯坏”了,不知天高地厚说了那番话。老师,我现在宣布收回,可否?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