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you(yu)
首先,为什么想要分享这个信息呢?主要是我发现好像很多伙伴,不太了解情绪疏导师是做什么的,很多时候情绪疏导师能创造的价值,可能没有被大家广泛地了解。我自己这两年先自己体验情绪疏导,同时现在逐渐接情绪疏导的个案。我觉得情绪疏导师创造的价值太大了,忍不住分享一下。 我这里分享的对情绪疏导师的理解,是依据我自己这两年的所有学习和体验得到的,不代表所有的情绪疏导师的内涵,大家可以客观地了解和识别。 情绪疏导师,从字面意思,就是疏导情绪的咨询师,也可以把情绪疏导师理解为心理咨询师,基本上情绪疏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做的事是一样的。 具体来说:情绪疏导师可以协助解决我们的情绪困扰,让我们内心积压的难受感觉得到疏导、疏通,内心不那么难受,这是情绪疏导师的最基本的职能。 现在整个社会,大家内心普遍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者压抑的情绪,或者平时内心感觉到委屈、难过、伤心、羞愧或者害怕、担心,没有人理解和陪伴,情绪疏导师可以提供一个包容的空间,比较中立地倾听、陪伴,让大家能放松地、安全地把这份内心的难受,释放出来,让内心能轻松一些。 情绪疏导师还可以协助大家解决对具体的事情和关系的困扰: 比如面对一件事或者某个人,心里感觉很别扭、不舒服或者很难受,情绪疏导师可以带你先处理这个难受的感觉,看到你在难受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心里觉得难受,但是好像也说不明白自己在难受什么。很多时候,当我们能比较清楚自己在难受什么的时候,好像反而心里没有那么难受了。 然后带你一点点地找到难受的原因,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难受,看清楚这件事或者对这个人难受的前因后果,并且慢慢找到化解这件事的出路和方法。 情绪疏导,看起来是疏导情绪,实际上是在拆解人产生情绪,内心难受的这个结构。可能我们很多人会觉得情绪就是情绪,情绪是个坏东西,情绪对我们的伤害很大,能不能不要有情绪,或者有情绪的时候,把情绪能按下去,能控制好情绪或者管理好情绪。其实我们会对情绪有这些想法,主要是因为情绪带给我们的体验不好,情绪会影响我们做事和与人互动的状态和结果。而实际上情绪本身是怎么一回事,情绪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我们很少有机会了解到。确实,这些是需要学习的,我也是这两年体验释放情绪和学习情绪(内在感觉)的过程中,才逐渐亲身体验到情绪是怎么一回事,才慢慢地明白了情绪诞生的原理,看到是什么制造了情绪,有空我会再专门跟大家分享情绪的原理,这里先不深入。 我这两年通过自我疏导内心,解决了过去很多年一直都没解决的问题: 第一,我不再忍、憋情绪,情绪是有方法来疏导和面对的。不像以往很多年,眼泪来了,心里都很难受了,却还要把眼泪憋回去,或者明明嗓子喉咙都堵住了,憋着一股情绪,就真的那么憋回去了,默默地忍受着情绪。自从学习疏导内心后,我发现我更会跟自己的情绪做朋友了。起了情绪后,自己可以有办法协助自己去释放,去解决,心里就会舒服很多,这是对当下的情绪的有效解决。我还发现我原本以为过去憋回去的情绪,过了那个劲儿,不会对我自己有什么影响,实际上,后来再梳理自己的内心的感觉时候,想起来,过去那些难受,心里还是无比难受的。过去用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的内心难受感觉,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难受的问题。而且因为过去长期大量地积压负面的感觉,后来就会形成内心长期无意识地难受,积少成多,整个人内心就像充了水的气球,很负重,经常做点事就累成狗,感觉身心俱疲,生无可恋。这些感觉,在我这两年走《生命地图》的课程旅程中,一点一点在不断地消融。过去很多年积攒下来的内心的难受感觉,释放一些,内心就解绑一些,就轻松好多,就跟真正的自己有了更多的连接。看到到过去自己经历的很多事的真相,又看清许多,整个人的状态就轻盈许多。 第二,透过疏导内心,我看到自己过去做事的内心模式和状态以及原因。我过去很多年,一直抗着做事,内心感觉很挣扎,做起事来特别心累。遇到问题和困难,很容易就逃避,不想面对。我是慢慢一点点地才发现,原来过去一直抗着做事,心里的挣扎也是压抑着很多情绪。做事时候,因为已经背着很多情绪,这些情绪本身也是五味杂陈、错综复杂,有很多条线并行,这时候人的状态就像是CPU同时在运行着很多程序。这时候,整个人都是满负荷的,根本没有空间去想办法,想办法的意愿很低。就只想把事早点了了,就只想休息。还有做事时候特别怕事情有难度,一有难度,就觉得自己解决不了,开始担心后果,羞愧自己太没用了。很怕去面对这些感觉,所以做起事来,就各种防出现挣扎、难做的感觉,所以事情稍微一复杂,一遇到卡点,就立马不想做了,只想逃避。 而当我疏导了内心的难受后,腾出内心的空间,再去面对问题。只要我一开始愿意面对,通过释放情绪和启动意识去觉察,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我发现其实事情很多时候,都不是那么难,难的是我不愿意去面对,或者面对时候很难受、很痛。而往往也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逃避,事情的问题就会堆积,糟糕结果越垒越大,最后,更不敢去面对,更被动。 只要我们去面对,去从根本上解决,结果就会一点点地改变。我们这个不愿意面对的难受,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自动运行的。可以比方为我们大脑CPU自动运动的程序。没有深度地对自己的看见,这些程序就一直那样运转,我们只能看到不理想的结果,却不知为何。情绪疏导可以带我们去透过情绪的迷雾,觉察自己,慢慢去看到具体的人和事情中,看见我们内心具体在难受什么,看到这些难受如何制约我们做事和对人。看见我们内心的这些盲区,往往是改变的开始。就像芒格说的:“我知道我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一定不会去哪里!”我自己是在看到自己内心的很多逃避机制后,明白自己过去为什么做不出有效后,开始愿意修正自己,从根本上的原因上来改写整个发生和结果。 第三,我找到了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寻找,却又没找到的问题的答案,什么问题呢: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人类追寻的终极命题。这个找寻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重新遇见自己的过程。走生命成长的这条路上,我透过很多次情绪释放,一次次地跟真正的我连接,我发现我内心深处无比无比地渴望自由,我最想创造自由给我自己。而通往自由的路上,我现在需要先活出独立的自己。我问自己的内心最渴望做什么事,最热爱做什么事?我发现我过去很多年努力奋斗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命运,为了让我妈妈不再那么痛苦,受不了她会痛苦,也受不了我因为看她痛苦自己一直难受。我对世间人们会遭受痛苦,会让我感觉无比地难过,很多年我都在想为我妈的痛苦找解决方案,所以我才恍然间发现:原来我内心最渴望做的、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找到解决人的内心痛苦的出路和方法,可以让人们不再被痛苦捆绑和束缚,可以自由地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和意义。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成为自己! 我发现找到这个后,我的心就开始安下来了,余生,就只想做这件事。于是开始主动探索怎么支持自己做这件事,怎么一步步地实现这些事。 我发现我了解自己,寻找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过程,这个探索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跟自己的内心持续深入地连接和对话的过程,就像是拨开迷雾,一点点地看到真容一样。怎么拨开迷雾?其实我们的情绪背后,我们所有痛苦的底层,都埋藏着我们与生俱来深深地渴望。情绪疏导,带我们穿越内心的层层迷雾,一步步地找到自己最深的渴望的追寻。 总结一下,:我发现情绪疏导大概可以解决这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层次:解决我们平时内心的难受,积压的情绪,让我们的内心不再那么难受; 第二层次:协助我们疏导具体难受的事或与人互动(关系)中的痛苦,看到这些痛苦如何诞生,看到我们内心的情绪如何影响和制约我们的生命,找到根本的原因。 第三层次:协助我们逐渐改变产生痛苦的原因,找到解痛的方法。内心从怕痛逐渐来到面对痛、消解痛,逐渐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内心。痛苦的底层,也埋藏着我们的内心真正的渴望。当我们穿越痛苦后,也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和体验到我们真正想去的方向,找到生命的意义,活出自己! 在这个基础上,情绪疏导师不仅是让大家可以内心不再那么难受,还能引导大家在内心轻松了一些后,开始可以去慢慢有空间面对具体的问题,逐渐看到内心难受诞生的真正原因,看到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痛苦诞生的根源。看到这些痛苦本身如何运作和影响我们的基本原理,看明白痛苦的运作原理。看到痛苦运作的原理和真相,这个可能并不是社会上一般认为的情绪疏导师的职能,是我自己理解的、心目中想要成为的情绪疏导师。 当我们看到痛苦如何运作我们的原理,找到痛苦产生的根源,并且看到痛苦本身是可以解的,这时候人的内心才会真正诞生希望。我觉得这个价值太大了,有什么比能够带给人们生命希望更有价值的呢!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觉得人生太多痛苦了,对痛苦无意识回避,或者就是不想去面对,因为痛的感觉也太真切了。似乎很多时候,我们集体无意识深深地相信我们面对痛苦是没办法的,痛苦是化解不了的,有一种深深地绝望和无助。 而情绪疏导师的职业使命,我觉得可能就是跟大家传递痛苦的真相:痛苦本身也有其运作的原理,痛苦本身也是出路和办法的!痛苦的事情真正的目的不是为让我们受苦、难受,而是提醒我们可能有不对劲的地方,让我们去找原因,去解这个痛。 这个世界上,基本上解决了内心的痛苦,似乎也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了。我自己感受到这两年,我在体验着如何帮自己做内心痛苦的疏导,也看到我的老师在帮别的伙伴疏导内心的痛苦、命运的模式。我发现似乎把这些解了,生命原本具足的力量就会自然迸发出来!当我们疏导了内心深层的痛苦,一个人的生命状态真的会很不一样,生命内在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会开始诞生!大家会开始有动力做很多事,于是,生命开始真的完全不一样了!这真的是我最渴望、最向往的生命状态,最想要创造的价值。
珊珊来了
你好,我建议多带孩子外出,和孩子沟通感情,把自己大人的尊严放下来,带孩子爬山,郊游,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过分的宠溺她,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管教,她懂的事情多了,可以和她约定,问她妈妈怎么做才能满意,才能达到两个人都喜欢的状态,交流多过管教。
手机专用
家长在遇到孩子叛逆,首先要知道孩子是进入了青春期,身心都是急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教育和矫正要遵循发展心理学的规律,郑州有一家思图叛逆学校,对这个挺专业的,同时也建议家长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学校的实力、资质等,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学习提升,学习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毕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孩子回去之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比较重要了。
cindydaniel
问题一:心里有问题怎么才能解决啊 一、自我分析,找出问题。我们心里有问题,具体问题是什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虽然我们感觉心里很乱,但也要找出乱的源头。因此,我们要常常自我分析,写写日记等方式,查找具体问题。是情绪管理问题,还是人际关系问题,还是恋爱情感问题等等。 二、根据问题,看书或上网查找解决方法。如果知道具体的心理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查看相关书籍或者上网百度,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可以根据相关建议,马上采取行动。 三、参加社会活动,活动中找方法。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成长性的问题。当我们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时,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我们也会发现,别人也会有很多困扰,多学一学他人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从活动的过程中转移注意力,通过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接触,提升自我,有的心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四、主动与朋友或家人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自己尝试了很多种办法,仍无法自己搞定心里问题时,就可以求助我们的好朋友或者亲人。有时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可以很好地看清并分析我们的问题,及时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哦。 五、求助心理咨询师。如果我们用过了以上办法,但仍我们解决,依然困扰着我们的话,我们就需要求助心理咨询师了。如果在学校,学校会有心理老师,如果走上社会,我们也可以在一些综合性医院找到心理医生,或者一些私营的心理诊所里的心理咨询师。通过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找到问题症结,经过引导,一步步地走出问题,并顺利解决问题哦。当然,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走进心灵的过程,也意味着个人的逐渐成长了。 注意事项 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困惑,合理的认知,非常重要。 问题二:面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怎么办 不少学生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当然这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分不开的,与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关联。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生活竞争的激烈,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频繁的考核、竞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家长“望子成龙”、老师期望太高,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一、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为家长、老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我们教师平素不能一味的师道尊严,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我班有一个男生自幼父母离异,母亲一人要养育二个孩子。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个性很倔,既自卑又要强,与同学很少来往,性格孤僻,学习较差。我每次找他谈心,都开导他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持之以恒,同时安排部分同学多接近他,从生活到学习各方面帮助他,用火热的情去温暖他消沉的心灵,一年里他的转变很大,成绩跃居中上等。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的和蔼可亲,坦诚相待,学生便会积极的对待学习、生活,从而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更能得以顺利的开展。二、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裴斯泰洛齐说过:“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老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创建平台,进行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 问题三:遇到心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又不想找别人,该怎么办 嘿嘿 读书吧。读经典书籍,保准你能够解开心结。 推荐读《道德经》,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哲学之鼻祖,也是一本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的心理学书籍。建议手机找:罗大伦博士正在【喜马拉雅】手机..上讲道德经,免费听、这是我看过的几十种对《道德经》解读中,解读得最好的一个。或查找:微/./信/./的公..众..号..【大伦书院】。有语音版本。 个人觉得,心里问题,一方面是老百姓所说的想不开,患得患失,是属于思想的纠结。另外一方面,是身体的问题,身体失调,自然会导致情绪不佳,从而引发胡思乱想。 建议:多晒太阳,多户外运动,多读书! 问题四:怎样知道自己心理是否有问题 现今这个社会,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多,每个人对他们的反应也不同。 当压力来了,你能应对,行为和身体状态都在正常范围,或者经过短暂的调整,很快恢复到正常,这说明心理是健康的。 当自己无法排解烦恼、痛苦,同时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这就有些问题了。这时就需要借助于他人或心理医生的疏导,从而达到你能应对这些压力的能力,能够正常、快乐的生活的目的。 所以,当人们压力大了,暂时不能排解时,要学会放弃。因为有些问题,不是你想解决,就能解决的,要顺其自然。 人们有压力是必然的,你要尽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要想它是负担,你就不会烦恼了。 试试: 1.找朋友和家人谈谈心,说些愉快的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2.做个短期旅游计划,通过旅游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来调节情绪、释放压力。 3.通过运动,可以激发体内的抗忧郁的元素,使你摆脱烦恼。最简单的:每天快速行走30-40分钟。 4.通过音乐,使你放松,使你达到平和。 5.用手当梳子,从前向后梳头,30-50次。力度适中,最后20次,稍轻一些。这对神经衰弱、抑郁症都很有帮助。 6.临睡前1-2小时,不要剧烈运动,不要想烦心的事 ,尽可能的平和。可以:听听音乐(听一些轻音乐、抒情的,不要听摇滚之类的)、看看书等。 7.睡前冲个热水澡,再喝杯牛奶。 8.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没什么的。明天会更好。 另外,注意饮食的搭配,以清淡、营养为主。吃些水果。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品。 休息要好,保证睡眠7-8个小时。这样精神好,就不会感到压力太大了。 让自己快乐,就会轻松起来的。 问题五:大学生出现的心里问题怎么解决 跟周围的同学分享一下 让他们给你一些指导 这样也许能够解答你的疑难 问题六:应该是心理问题,我有严重的阅读障碍,怎么解决 阅读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理解能力差,还是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是其它原因? 建议有针对性地予以纠正、改良。 平时先按计划,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提高阅读难度。 平时多积极一些词汇、知识,从而提高语感,以及关于阅读的兴趣。 问题七:我觉得我精神和心理有问题,怎么办 你具体是感觉有什么样的问题呢? 具体表现是?可否举例或详细说明? 平时,还建议你: 开阔心胸、视野,以长远眼光看问题,知道烦恼只是暂时的,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擅于发现人、事、物积极、有利、美好的一面。 平时注意多与他人交流、谈心,适当多一点户外活动、体育运动,调整好身心状态。确立正确、合理的理想、目标、计划,充实自己的生活。 有时间,可以咨询一下心理医生。 问题八:错误了 该怎么解决 该怎么面对 心里一直没有答案 既然已经知道错了,那最好的结果就是不要再错下去了。学会放手,学会让自己活的更轻松,学会去享受自己拥有的东西。 问题九:为什么我面对问题的时候心里会很害怕不敢面对甚至不会去想怎么解决,直到放弃就会当没有发生一样? 因为内心不够强大。我也会这样,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勇敢面对,反而会减轻内心的恐惧与焦虑。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