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6

蛋蛋徐要发疯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如何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ngzhangdd

已采纳

1、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有细心,要有责任心。 2、要有专业的知识,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要有教学经验,最好是有过教师的工作经历的人。 4、要有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己。 5、要有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和学生,家长,同事,朋友等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如何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307 评论(10)

胖小咪咪

想自学心理咨询,是比较需要自律的,要潜得下心去读书和研究。读心理学就要读有高度相关性的哲学,哲学读得好,心理学才能运用自如。如果不是科班出身,自学心理学可以从网络视频课开始,你可以先找个系统性从心理咨询定义开始讲的课程。

给你推荐一个本科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系统性(一学年)的课程,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志超教授主讲的:

王志超心理学堂:心理咨询的误区1_哔哩哔哩

王志超心理学堂:心理咨询的误区2_哔哩哔哩

王志超心理学堂:心理咨询的误区3_哔哩哔哩

下面是《心理治疗》:

王志超心理学堂:心理治疗1关于死亡_腾讯视频

王志超心理学堂:心理治疗2关于道德判断运气,平等_腾讯视频

王志超心理学堂:心理治疗3关于平等_腾讯视频

132 评论(11)

lucaminiya

考证呗 三级咨询根本不算什么 二级必须硕士学历 和两年经验 一级就更不说了 只能在上海考 报名费都上万 全国也才几百个吧

86 评论(9)

Angelia8412

相当职业的心理咨询师的话,考证是次要的的,只靠证和本科文凭就业很难。建议你往上再考考。

348 评论(12)

我许你一世安好

心理咨询师自学不太容易,那些理论的东西可以自学,但是实践的知识,就无法自学了,除非你有关系,能在医院里或者咨询机构里有练习的机会。我不知道你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以后从事这份工作,还是就是想拿个证,不以咨询为生,只是辅助现在的工作。如果你是为了能够从事这份工作,我想你肯定知道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性质,就是利用一些技巧,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惑,那这些技巧就建立在知识之上,技巧是需要练习的,不是光看书就能掌握的,需要大量的案例,进行练习,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慢慢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是后一种原因,只是为了考证,并辅助现在的工作,那么咨询的技巧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知识相对来讲,就要比咨询的技巧要重要一些。总之,咨询师干好了,可以助人,干不好,就可能毁人,祝你成功!加油!

114 评论(12)

海上花的故事

(一)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作为承担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它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与这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特色是分不开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良好的校风、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班风相对校风而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一般来讲,处在积极向上、宽松友好的班风中,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相反,就会使人感到寂寞孤独、紧张压抑,从而对学习和其他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可见,保持和发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观念不断得到强调和重视,但心理健康教育却长期被忽视,甚至存在着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其实,德、智、体等教育的进行都离不开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德、智、体诸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因此,学校上下应统一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诸教育之中,并使不同岗位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通过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促使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而且对于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3)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咨询是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4)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校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刊、学生组织的交流刊物、广播、板报、橱窗等,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校内传播手段,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广泛介绍心理调节的方法,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唤起大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自觉性。(5)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二)大学生自身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当前的生活与学习,还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各种心理现象,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都发生在大学生自己身上。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自己最为清楚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修养、自我拯救也最为重要。大学生要搞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只有人才具有极其复杂、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许多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独立自主地生活,一时间像从笼中放飞的小鸟,似乎得到了许多“自由”。但是,如果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律而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就会给自身的生理特别是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是大学新生的当务之急。(1)学习负担要适量新生入学后,在学习上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觉得进入大学就像进了保险箱,可以放松一下了,于是不思进取,虚度光阴;二是不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压力大,时时处于高焦虑状态,从而导致学习上疲于应付。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但负担不能过重。在学习上,大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能混文凭,也不可过于疲劳。(2) 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有张有驰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这为合理地安排生活节奏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既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学习紧张,又可广交朋友,体验到愉悦。这种稳定的积极状态,能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能量,增强自信,使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适应。(3)要学会科学用脑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要促进心理健康,就要学会科学用脑。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情绪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几乎每一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都有其情绪上的表现。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失衡,甚至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对于情感丰富而冲动的大学生来说,更应学会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

16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