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卡MOKOO
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去爱自己,让自卑、压抑等情绪折磨自己的内心,其实谁人又都是完美的呢。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的自己坏的自己,你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无需介意自己的不完美,正视它接受它,你才会以客观和真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2、建立边界感,勇敢说不中国人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于孩子的生活都是过度参与的状态,孩子摔倒了家长马上冲过去扶起来,却不懂得告诉他自己要努力站起。一个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很难教育出有边界感的孩子。许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而将他人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所以我们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对亲密关系上,都应该建立起边界意识,能够勇敢对他人说不,不是你的事,或者不是你的能力可以做的事情,合理拒绝。
欧比诺橱柜
讨好型人格总是做着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的事情。
但藏在那个老好人的背后,是一个想被人接纳,讨人欢喜的心。
当一个讨好型人格是非常耗费心理能量的。你会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明明很讨厌,却还要强颜欢笑。明明感到不开心,却还要装出一副欢喜的样子。明明不乐意,却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
在人群中,你的自卑,让你被人否定和孩子,却又不想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别扭和不高兴,只好继续附和,强颜欢笑,其实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怎样改变这种性格呢?
一,学会爱和尊重自己。
因为总是习惯把别人的感受和意见放在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之前,所以你总是忽略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而你对别人的好,别人会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就变成理所应当了,所以试着把这种观念从你心里拿出来重新排一下序。
以后遇到事情不要急着去附和别人,不要急着表态,先在心里想一想自己的感受,过滤一下自己的想法,帮助你心里的那个内在小孩,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他的心声。
二,学会表达情绪。
曾经总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的问题,让你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
要意识到,曾经多次表达受挫导致你不敢再去尝试。而并不是情绪本身的错误。然而现在你不再是那个任由父母牵着鼻子走的小孩,你可以重新去找回自由表达自己情绪的感觉,活出真实的自我。
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你要对自己充满耐心。不要着急。对自己宽容一些,改变总是在细微之处发生。所以你准备好探索真实的自我了吗?
哈西哈西哈西
这是REBT给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冒险!做你害怕的事!一定要勇于尝试。在冒险和失败的过程中,在让别人知道你“无能”的过程中,利用这个机会大声提醒自己,你并不等同于你的表现,你的表现代表不了你!是的,你说错话了,失掉一份工作,得罪了一个人,搞砸了一个项目,不过你有许多机会——所以,请继续努力吧。
我从小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孩,不擅与人沟通。可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上传下达,沟通协调。面对国网总部、地市局和项目单位形形色色的同事,有时候一句话要换好几种说法对方才能听得懂,有时候又要面对无端的责怪。再后来因为有了一点关注度,我开始参加一些线下的演讲活动,台下几百个人听我分享。再再后来,做社群,讲课。
渐渐地我也成为别人眼里“能说会道”的人。
我以前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尤其是负面评价,别人说我一句不好我会难过好几天。后来成了在互联网上有一点关注的人,每天要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曲解和莫名其妙的攻击,开始很玻璃心,会生气、会伤心、会急着争辩,后来“见多识广”之后真的就可以做到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昂,因为“太在乎别人评价”,于是就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负面评价轰炸的环境中,反而就不那么在乎了。
渐渐地我也成了别人眼里“心平气和”的人。
我开始不再委屈自己为了“合群”而假装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跳脱出我出生的三线小城地理环境的限制,我发现我的爱好一点也不小众啊;我还发现有很多和我一样“从小被当成异类”的人,我以前那么不爱说话,可是和他们几天几夜都聊不完啊。
我顺从地赞成对方每一个观点时没有得到友谊;当我性格鲜明地“做自己”时,却收获了一些三观相合的好友。
我开始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我会耐心地告诉对方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取得对方的理解。好像也没因为得罪谁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啊,反而因为“有原则”获得了一些好评。
你看,不需要讨好谁,也一样活的精彩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