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13301666852
《女心理师》的一个案例,是家庭出身并不太好的女孩李薇,为了能改变生活,在工作中也是“拼了命”。原本就能力出众的她,打扮得光鲜亮丽,只为了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李薇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以及对升职加薪的渴望。
李薇的衣着,言谈举止,甚至与客户之间的你来我往都成了她“不要脸”的证据。结果在酒席中为了获得一份项目,她一再和那位对她不怀好意的客户频频举杯,最后醉倒在洗手间。这个好色的客户趁机性侵了她。之后李薇已经在逐渐疏解自己,自我解释道这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奖金,为了唾手可得的“总管”职位。但是遭遇性侵后的心理并不是那么容易疏导,李薇痛苦地在网络匿名发布了帖子,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虽然受到了很多鼓励她的留言,但更多人指责她“不自爱”。
结果从此她就成了办公室的众矢之的。办公室中的人,和大多数的我们一样,很羡慕她的勇气,但是换成自己,就不敢走出那一步,怕失败。所以我们嫉妒李薇的举动。李薇也成了办公室里的“另类”,大家总觉得她格格不入,她的穿着打扮,她的言行举止都与众人“不一样”。甚至她与客户的你来我往的沟通,在大家眼里都觉得奇怪。
这时的李薇并没有注意到周围人对自己的改观,反而为了获得订单,不遗余力,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性感迷人。殊不知这样的举动更是将自己陷于漩涡之中。公司没有明文规定年轻女孩应该如何打扮,但是出挑的人,夺人眼球的人总是显得那么“碍眼”。而是因为李薇的锋芒毕露刺伤了大家的眼睛,挑动了大家的敏感触觉,所以格外觉得她的举动出格。其实这就是人的天性,“羡慕+嫉妒”,但是还不至于到“恨”,毕竟我们99%的人都止步于嫉妒。
李薇很不幸,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却遇到一个“色狼”。趁工作之便,性侵了她。李薇其实不是那种“豁出去”的女孩,她的本心还是一个“乖乖女”,和她的大部分同事一样。
这件事后她悔恨痛苦,觉得自己肮脏。自己努力说服自己,却始终走不出来。因为心里的道德底线告诉她,她就是受到了伤害。李薇吃了大亏,但周围人的反应给了她二次伤害,如果说性侵造成了她身心上的创伤,而“二次伤害”却将她击溃得体无完肤。
同事们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且说着风凉话,仿佛她遭到侵犯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其实如果李薇遇到一个非常好的客户,也没有遭受伤害就成功拿到订单,并顺利升职加薪,也一样有人见不得她成功。因为“羡慕嫉妒恨”都是分不开的,李薇的独树一帜注定是要“孤独”的。
有句话是“不遭人妒是庸才”,无论李薇的遭遇如何,只要李薇成功升职加薪,那她就会受人诽谤,办公室没有友谊这句话真的一点都没有错。让李薇处于舆论漩涡,不是她的遭遇,而是她的才能。她的卓越才能,本身就是很多人的眼中钉。
所以就像杨紫演的女心理师说的那样,“你没有错,错的是那些居心不良之人,穿得是否暴露,你都会在酒会上遭遇同样的经历”,“受害者不一定完美,但是加害者一定有罪”。周围人的言论固然诛心,那是因为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可以羡慕,但是要控制自己的嫉妒,更不要去恨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不容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没有那么容易。毕竟“人言可畏”!而作为职场中遭遇不公待遇的李薇,更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正确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为纷纷扰扰的闲言闲言而退缩,能战胜一切的唯有自己。
lavender522
《女心理师》李薇因遭职场侵犯自责,她是一个很有野心、有实力的职场精英,她形象很好,衣着时尚,再一次与客户谈生意的时候,因为喝醉酒,被性侵犯了,之后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一直没有办法缓过来。
枫桥夜泊123123
你有没有在公司聚会上,或是谈客户的饭桌上喝过酒?
在《女心理师》中,一名叫李薇的来访者就因为在酒桌上喝多了,发生了一件让她后悔一生的事情。
李薇跟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努力上进。在一次与客户的应酬中,合作伙伴齐总以“喝完酒就签单”为借口向她灌酒。为了促成合作,她选择了端起酒杯。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之后的人生都活在痛苦之中。就在李薇喝醉后,齐总将她暴力地拖进厕所实施了侵犯,并威胁她不要声张,否则让她身败名裂,失去工作。
遇到这样的事情,其实过程中的每一秒都让人窒息。但有时候人的身理和心理并不统一。就像李薇,明明自己受到了侵犯,心中厌恶得不行,身体却发生了反应。这个身理违背内心的体验让她陷入崩溃与自责中。
其实李薇的事件,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相关案件网上一搜一大把,有的人甚至已经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同性。无论男女,当他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博关注的声音去抨击受害者本人,但他们却忘了,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完美的受害者,不完美才是人类的本质。施暴者也不会因为受害者的不完美,就抵消了自己的过错!
李薇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觉得自己肮脏可耻,于是开始整夜地睡不着觉。每当想起这段经历,就只能通过不断洗澡来麻痹自己。在不断的崩溃中,她找到了贺顿。
听完李薇的讲述后,贺顿温柔且专业地告诉她这只是人类正常的僵化反应,只是这个理论很少有人知道。有时候主观意识无法控制身体反应,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愿意。发生不好的事情时,可以为此感到难过,但却不要为此责怪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遭受侵害后的第一反应是害怕,他们害怕的并不是施暴者本人,而是怕这件事情被别人知道。有太多受到职场骚扰的受害者,因为不敢报警,选择自己默默消化,然后陷入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中。
李薇代表着一个群体,以为这一次的噩梦会随着时间淡化结束,但其实这才只是开始。好一点的情况就是受害者接受心理治疗,最后或多或少地留下一点心理阴影。
就怕遇见另一种,就像剧中的齐总一样,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他们会认为受害者的默不作声是已经顺从,然后以第一次的侵害作为要挟,来再次侵犯他们。就像剧中的李薇一样,她的第一反应是陷入自我怀疑中,而并不是报警惩罚坏人。再加上齐总时不时地出现在她面前,提起侵犯时她产生反应的事,放大她的耻辱感。在这样的前提下,李薇情绪崩溃只是迟早的事。
现实生活中像李薇这样的姑娘真的太多了,据数据统计,职场上有超过9成的女性遭遇过职场性骚扰。这足以表明目前我国职场女性遭遇到的性骚扰问题是严峻的。
所以才需要像《女心理师》这样的剧。目的就是想告诉这些女孩:受到伤害一定要勇敢地说出来,并保留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找解决办法。只有让施暴者为这个根源付出代价,受害者们才能真正放下心中的不安。
女孩们啊,比起赚钱和实现自我价值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