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1

素手宛花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木木的收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马路口的miraale

已采纳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木木。 01 最近这段时间,我被工作中的庞杂事务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因为某个难以克服的阶段性工作上的难题,不知不觉陷入其中,痛苦的纠缠一番之后,耗费很多心力,情绪也变得不高,意志消沉。 直到整个人被一种浓烈的消极情绪笼罩,大脑内充斥着负性思维,做事也缺乏干劲儿,效率低下。 不知道手机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有过和我一样的不良体验。 压力的累积是一个人状态崩塌的催化剂,往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也许你觉得稻草很轻,但是一根一根地累加到驼背,最终还是会将硕大的骆驼压死。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力就像是一根根稻草,看似很轻却越积越多,最终量变产生质变,压垮身心俱疲的我们。 时常出现的抑郁情绪虽说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遇到神经质个性的我们,就很容易持续发酵,掉入情绪的怪圈里钻牛角尖,越陷越深。02 我这两天的体验是,抑郁来了挡也挡不住,急于摆脱不是最佳选择。 工作多,压力大,本想着多加一会儿班,多做一点,再努力一把,硬扛下来也就过去了。 可是连着几个晚上加班到深夜,不但没有换来状态的好转,反而因为睡眠不足,白天工作精力不集中,变得更加焦躁不安。 满怀负性情绪的自己像是胀满的气球,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容易爆发,结果弄得工作气氛也紧张起来,一切都朝着与自己期待的反方向发展下去。 某天晚上,吃完晚饭,家人邀我一同出去逛夜市。 说实话心底也没有太大的兴致,还想着没有完成的工作和那些解决不掉的烦心事,但因为不想扫大家的兴,于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家门。 空间转换,移步异景,目光中充满了市井烟火气,头脑也暂时放下了工作中的烦闷和压抑。 盛夏街头熙攘的人流,夜空明亮的星月,路灯下各色小吃摊位已是人头攒动。 走累了,坐下来吃一碗透心凉的刨冰解解馋顺便歇歇脚,和家人聊聊闲话,一片岁月静好。 情志向外界扩张,瞬间驱散了近些天一直压在心头的乌云,困住自己的那个难题也突然在心里找到头绪。03 这也就是森田先生在书中提到的“烦闷即解脱”,人的情绪自有一套生灭起伏的自然规律。 在社会竞争之下,每个人都负重前行,难免因为压抑太久产生短暂的抑郁情绪和烦躁不安。 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时,任痛苦在身体里流动,不需要过度思虑,也不需要急于摆脱。 当心中的烦闷情绪达到顶点时,会瞬间转换,在生活场景的不断更迭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白领,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给老板打工。 如果感到意志消沉,动力不足,又一时找不到破局之道,不如先回到当下接接地气,吃吃喝喝,最简单的生活内容,也是最富有智慧和疗愈功能的解压良药。 苦思冥想无法解开的难题,也许只需要楼下张大爷的一碗麻辣串串,或是李大妈的一碗冰粥就能瞬间得到灵感。04 人生无处不转机,只要我们不过分执着于内在痛苦的消失,任其束缚。 工作上只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保持应有的节奏;打理好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处处都能得到人生的转机。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几十年的慢慢长跑过程中,比的不是起跑速度多快,而是谁能匀速向前,笑着坚持到最后。 被中途的困难困住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比赛。咬牙坚持,把每一次陷入危机都看成是一次实践的绝佳机会, 换个角度看世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听友留言划拉: 我听着大家的分享我都想哭,前段时间严重的时候抓着个人说着说着就哭,后来发现把情绪发泄给别人太自私,感觉也没什么作用,就自己熬。 最近了解到森田疗法,也买了一些书听木木老师讲解,我了解到有许多人跟我一样,我并不孤独,我们在一起努力的活下去。微笑对人生: 想告诉强迫症的人,坚持,不放弃,首先得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好起来,就一定会好起来的!这不是口号,是真理。真诚的告诉自己,再难也要坚持。六年了,经历过很多很多,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体会,终于是好了。蜗牛006: 我也5年强迫了,自己尝试了各种方法,始终不能改变,最近突然想,既然改变不了,那就这样吧,强迫了就强迫了,做不好就做不好,不管我愿不愿意这就是我了。我已经做好让强迫症陪我一辈子的准备,让它成为我的一部分。谢谢木木老师的陪伴,当我绝望时总能通过您的讲座让我对生活又充满信心。我一定会吃到“第七张饼”的,因为我肚子足够大,慢慢吃,我不再着急了。再次感谢老师的尽心陪伴。木木老师:今天的这些朋友都是来自喜马拉雅的,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非常地乐观、坚强。 他们中的人有的已经走过来了,有的还在努力中,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这才是最关键的。 熬过来也好,挺过来也罢,痊愈之路也是一段人生的精彩旅程。 2020年已经过去大半,上半年的疫情和南方的洪水,让我们感到世事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我想到了一句话“意外和明天,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来。” 是啊,人生不就是一次偶然的开始,偶然的结束吗? 我们的执着,只是因为我们总想着得到不太现实的“永恒”,当我们放下那个“一定、必须、不得不”,其实生活根本没那么难。 希望大家都能像刚才的三位听友那样乐观,积极,相信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把三餐吃好,和家人多聊聊天,有三两知己,定期运动,去一个不太费脑子的地方度假,这些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好了,今天的留言互动就到这里,大家如果有想对我说的话,也请在这篇文章的底部给我留言,我会在每天的节目之前收集这些留言,并在转天的节目中进行回复互动。

心理咨询师木木的收费

130 评论(10)

Tequila1114

意见建议: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您亲自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288 评论(14)

小小骷髅

许多人都认为,一夜无梦是一件幸福的事。研究者却发现梦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接受临床实验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即将进入梦眠状态即被强行叫醒,结果他们即使在学习中勤奋努力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梦对人脑的积极作用与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有相同之外,它使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系进入一个更为良好的阶段。 梦对保持人类的精神健康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许多患有慢性忧郁症的病人就长期被混乱的梦或缺乏梦的异常睡眠所困扰。当他们进行了通过电脑调节脑波的睡眠治疗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做梦或者说完全回忆不了梦境呢?这是受到无线电波的干扰导致的。如果消除了这些干扰,4-6天后就可以重新享受做梦的惊险和乐趣。 做梦对人有许多好处,做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做梦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对大脑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大脑白天不能处理的信息能在梦境中得到很好的处理,白天苦苦思素而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在夜晚的梦境中迎刃而解。 根据脑电图的测试也发现,人脑在做梦时的活动是相当强烈的,我们能够从做梦时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作了一夜的梦,一宿没休息好","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那么真的是做梦耽误了休息吗?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吗?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非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没有睡好。实际上,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你每天晚上毕定要做4~5回梦。因此说整夜做梦或没有做梦都不现实,也谈不上梦多梦少。有研究表明,梦感与失眠的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有无梦感和梦感的程度均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征。 那么,为什么会有前面的抱怨呢?有学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 (2)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 (3)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4)在REM睡眠中和后期觉醒更可能回忆起梦的内容。 (5)个体功能状态差异,不同的个体的梦感不同,甚至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另外,部分人虽然没有明显的失眠,但是在夜里做梦后白天就感到有气无力,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做梦者总是把梦中的内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使思想负担加重,情绪受到压抑,从而出现种种不适现象。 做梦本身对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处,除非你夜夜惊梦不得安眠,日间有明显嗜睡,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应找医生看看,寻找原因并进行治疗。

239 评论(10)

汀汀20082008

你好,地位只是我们身上的一些标签,和我们的名字、年龄、职位一样都不能代表真实的自我。所以只要看清这一点,做到对待任何人都一样的:尊重,礼貌。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重要的礼节,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都应该去做到的。---心理咨询师木木倾听着

118 评论(10)

相关问答